☉丁怡琳
小学劳技课程是一门倾向于科学创造、实践动手和知识应用的综合性学科,在劳技教学的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契合劳技教学的目标,还可以有效提升劳技教学的质量。
思想和理念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且关键的作用,其不仅能左右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革新,还能决定教育教学的方向与目标。以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而言,其能将单一性的文化知识教学目标转变为知识与能力素养的多元化教学目标,既要求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学会了多少汉字、数学定理等知识,还要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养成了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品格[1]。基于此,小学劳技课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教师及时更新先进且科学的新型教学思想和理念,继而明确与调整小学劳技课程教学的方向和目标,以此为学生营造出积极、适应、高效的创新能力养成环境。
例如,小学劳技课教学中教师需要全面贯彻和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即明确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条件,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找寻到创新的路径和方法,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以劳技课程中的《福字台历》课为例,教师要先向学生讲解何为“福字台历”,并要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功能、不同外观、不同颜色的台历。而后,要将课堂学习时间交由学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学生于不顾,教师还应设计合理的教学方向和内容,引导学生向着创新能力养成与劳技技能掌握方向前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学期情况,为学生设计与之相符的劳技教学方向,如“根据自己对台历的认识,以及结合自己的意识想法,动手制作出独具一格的福字台历”。其后,学生便会根据自己的认知创新设计出各种风格的福字台历。由此可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改变了单纯以书面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自由、更加轻松的引导式学习环境,继而也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做好了铺垫。
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不仅是教学知识的载体,还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关键要素。想要通过小学劳技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重视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即学生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支撑下,既可以理解、掌握劳技教学知识点,又能够依托知识点完成实践创新活动。基于此,笔者将从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两个层面提出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更是能力培养的催化剂。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出发点。主要策略是,在劳技课教学中帮助学生对创新产生浓厚兴趣,而后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和助推下投入实践创新活动中,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的目的[2]。因此,如何在小学劳技课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成了教师研讨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教师教学中采用趣味性的劳技教学内容受欢迎程度最高,即将趣味元素、教学内容和创新意识三者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在学习劳技课程时既能掌握相关知识点,又能从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和成就,进而逐步帮助学生养成浓厚的创新兴趣。
例如,在开展《剪纸团花》课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将小学生感兴趣的元素融入其中,以此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功能,在网络上搜索与剪纸相关的视频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寻找剪纸的要点,促使学生在发现剪纸要点的情况下,真正理解和掌握剪纸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为接下来的创新活动奠定基础,继而激发学生创新的兴趣和意识。以剪纸团花对折次数为例,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发现,纸张对折的次数会直接影响剪纸团花的样式,如此一来学生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而且还会积极地拿出纸张验证自己的观点。由此可见,将学生感兴趣的元素作为教学内容与创新兴趣激发的黏合剂,不仅能有效提升劳技课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创造利好条件。
众所周知,很多创新性的成果都源自生活实践,也就是说生活实践是创新的支撑跳板。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推行生活实践教学方式,即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创新性实践学习环境,继而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摸索出创新的方向并付诸实践。这样一来能帮助学生掌握劳技教学的知识点和相关技能,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并为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洗衣服》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实践性课题,如“学会洗衣服的劳动技能后,帮助妈妈完成洗衣服的家务”。此时,学生会更加认真地学习洗衣服的劳动技能,而有的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要体验洗衣服。在此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同学们在你们洗衣服的过程中,要认真思考有哪些洗衣服的小窍门,并在切身实践后分享给其他同学”。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有的学生发现不同材料的衣服洗的方法不同,有的学生则发现衣物清洗完后会出现“变形”的现象。为了验证自己的发现,学生会通过反复实践找寻最佳的洗衣方法。如针对衣物容易变形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衣服晾晒完成后使用熨斗进行熨烫并整齐叠放;针对衣物掉色的问题,有的学生认为不同材质和不同颜色的衣物要分开清洗,避免衣物之间发生染色问题。通过采用实践性的劳技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性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评价和总结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还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也有益于学生摆正学习态度。为此,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做好评价和总结的教学工作,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教师要注重评价总结工作的适应性,即评价总结的方式、内容要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同时还要与劳技教学的知识点相匹配,如此一来才能提高评价总结的教学效果。其次,要注重评价和总结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即教师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时,要明确教学方向和目标,以便为学生指明学习和成长的方向。最后,要注重评价和总结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即教师要善用、巧用评价和总结的时机,从而使评价教学能够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开展《自制信封》课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从科学性、适应性与针对性三个层面,巧妙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和总结,进而提高劳技教学的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先向学生讲解制作信封的要点,如“信封的各大组成元素”“信封的外观”等。然后,鼓励学生使用既有的手工材料自制信封。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制作过程及结果做好评价和总结。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能将学生引向创新的征途。如当教师发现有的学生会在信封上画一些图案,此时教师就可以将该信封向其他学生展示,并启发其他学生在制作信封时要融入创新,如此一来便可以促使学生将单纯的手工制作,转移至作品创新的方向,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科学性评价能为学生树立创新信心。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而且要将评价的重心放在作品的创意方面,从而使学生深刻感受创新所带来的成就感,进而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创新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自信心。
综上所述,小学劳技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从教学方向、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着手革新,要为学生营造出适合创新能力养成的环境。小学劳技教师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不断研究适合培养创新能力的劳技教学方式与内容,以此设计出更好的学习中创新与创新中学习的教学方式,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