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海红 于桂华
皮亚杰认为:语言即思维。语文核心素养一直将“思维发展与提升”作为重要范畴。[1]统编版教材也一直努力纠正传统教材过于弱化思维训练的不足,在不少单元中都设置了有关于思维训练的内容,借助细化的内容分布,搭建了引领学生思维能力生长的阶梯。笔者就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中《跳水》一文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运转思维不是简单的接受或者理解,是生命个体相对高端的认知状态,以基本的感知为基础,但又超越了感知的限定。在初级阶段所形成的本真化、活跃化和熟练化的思维状态下,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直觉认知,直接奔向深入化的理解,而造成了学生后续学习无法深入,总是需要回炉重读。这就需要学生在全部视角和范围内,全程了解人物的经历和遭遇,才能更加精准地洞察人物的内在心理和言行。因此,教学活动要从把握和梳理故事情节入手,历练学生内容整理、归类能力和语言组织、概括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形象性思维的有效路径。
列夫· 托尔斯泰的经典小说《跳水》虽然篇幅短小,但情节发展跌宕起伏,所涉及到的人物众多。引领学生梳理这篇小说的情节时,教师不妨以小说中的人物为抓手,在整体浏览课文的基础上,从文本中提炼出所涉及到的角色:船长、孩子、猴子、水手等,这些人物如同情节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一个个定点,先将其固定下来,为梳理情节奠定基础。课文的课后思考题要求: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将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再讲讲这个故事,同时在思考题下面罗列故事情节发展的曲线图,并出示了标题范例:水手拿猴子取乐。教师根据范例“人物+动词+对象+事件”的模式结构,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尝试用小标题的方式对下面的故事情节加以概括,比如“猴子拿走帽子,把孩子引上绝境”“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这样的梳理,就需要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提炼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融入理解性思维、组织性思维。当然,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教师也可以相应地降低难度,将这道思考题调整为填空题的形式,比如,在一艘周游世界的帆船上,甲板上的水手拿猴子取乐,()逗(),孩子(),来到了最顶端的横木上。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船长(),最终()把()救上了岸。
这两种形式,都是以人物之间的角色关系,串联起了整个故事发展的情节。教师正是借助课后思考题,并通过形式的转变,紧扣思维训练重点,达成落实语文要素的价值。
每篇课文中的故事发展,都是依照相应的逻辑进行,否则就会失真,甚至让人产生莫名其妙之感。从宏观上来看,既有整体发展过程中的常规性思维,同时也有人物在特定情境、特定情节下的瞬间思维。
《跳水》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在结构设置上却非常独特:情节开始时舒缓有致,发展推进时紧凑顺畅,情节转折时又显得突如其来,最后的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渐入佳境式的阅读感受,让每一位学生都随着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处境而有着各自不同的言行细节和表达内容。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不妨尝试用不同的符号或者笔色,分别圈画出描写猴子、孩子、水手表现的语句,删繁就简地将整篇课文简化成为三条线索,并紧扣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人物内在思维进行多维猜测。
比如“猴子线”,就可以紧扣描写猴子的“龇牙咧嘴”“咬”“撕”等动词,配合“更”“又”等表示程度的词语,将猴子的大胆和放肆表现出来;“水手线”,可以紧扣不同情境下,水手们“哈哈大笑”“笑得更欢”“大笑起来”等神态细节的描写,感受水手之笑对于情节发展的推动性作用,从而反观旁观者内在的心态和思维;再比如“孩子线”,所呈现出来的变化就更加鲜明了。从一开始与水手们一起“笑得很开心”到“哭笑不得”,到“眼巴巴地望”,直至最后“孩子吓唬它,大喊大叫”,足见孩子在情节发展过程中内在情绪的变化。纵观这三条线,学生就会发现:虽然是相同的事件,但不同的角色在故事中所承载的效能是不同的。因为每个人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其内在的思维必然也是迥异的。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基于文本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三条线罗列为提纲、表格,或者思维导图,从而在整体把握、联系对比中,深刻领悟人物内在的思维变化。
借助于这样的方式,就可以对故事中船长的言行思维进行深度揣摩了。这篇课文中船长虽然是最后一个出场,也是出场时间最短的,但他在紧要关头临危不乱的表现,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针对船长“用枪逼孩子跳水”的举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危急状态之下,孩子身处险境,如果不及时作出抉择,孩子很可能会一命呜呼;其二,此时水手们都待在甲板上,他们都有很好的水性,只要孩子跳入水中,就能很快救起;其三,船长在瞬间作出这个决定时,经历了怎样的选择和甄别。面对这样的局势,船长有两条路选择:普通思维状态,首先会想要是让孩子原路返回,这样做似乎最保险,但帆船上的横木又细又窄,原路返回显然不是明智之举;而船长所想到的是让孩子跳入水中,这主要就在于当天风平浪静,且此时孩子处于高处,同时熟悉水性的水手也正好都在甲板上,这些都为孩子跳水得救,提供了范例支撑。两相对比,无疑第二种选择就显得更加适合。
如此一来,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全面阅读,再进行理性分析,自然也就体会到了船长临危不乱、处变不惊的优秀品质,从而更加自然地关注到作者选择“跳水”作为题目的缘由。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一直都强调发展学生的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同时要训练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辩证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2]以关注语言为主体的语文教学,就不能脱离思维而单独存在,使之成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将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作为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教师需要积极拓展必要的认知资源,与教材的文本形成交融碰撞之势,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比如统编版教材中的这篇《跳水》,并不是列夫· 托尔斯泰所创作的全部内容,其中有部分内容就进行了省略。比如小说原文的结尾,并不是课文中孩子被救了上来就结束了,作者还描写了孩子被救之后,船长一系列的反应:过了一会儿,水从孩子的嘴巴里、鼻子里淌了出来——男孩才开始缓过气来。船长见这番情景,突然大叫了一声,好像有样东西哽住他的喉咙似的,他大步走进了自己的船舱:他不愿让任何人看见他哭。
既然孩子已经被救上来了,船长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呢?对照阅读不难发现,船长一系列的反应中“大叫了一声”“哽住了喉咙”“看见他哭”等,与孩子最终被救有着较大的落差。其实,之前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时,忽略了一个重要信息,即船长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也不仅仅是一船之长,同时还是这个孩子的父亲。即便是选择跳水,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从帆船最顶端的横木上跳入水中,如果动作不当,入水姿势不对,都会造成较大的伤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在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教师突破了教材内容的限制,将删除的原文内容,作为拓展性资料介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之中,丰富了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再次激活了学生思维认知冲突,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言语中的思维是把握语言表达特质、提升学生言语实践能力的重要元素,教师要精准地解读教材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内容,将其顺其自然地与教材中的课文形成鲜明的对比,激活学生原始的认知体验,最终推动学生思维意识和语文要素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