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蕾
(辽宁省大连市第十五中学 辽宁 大连 116001)
初中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习惯,塑造品德品格的关键时期,班主任积极有效的管理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在课文中内涵丰富的人生哲理,在古诗中包含优秀的传统美德,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本文分析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有效思路和方法。
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传统的方法,是德育讲授为主,内容枯燥乏味,脱离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学习理解。新课改之后,提出教师教学要善于用打破学科界限,整合资源,开放性、创新性的进行教学性。这为班主任管理提供了育人思路:
1.1 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树立健康三观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将语文课文和班主任管理进行结合,可以涵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提高道德品质。
1.2 语文教学知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现代文、古诗、写作、综合实践各个板块中都蕴含了“谦虚”“坚持”“诚信”“孝顺”“感恩”等良好思想品格,通过发挥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性辅助班主任管理,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实现知情意行均衡全面发展。
1.3 语文教学源于生活实际,那么班主任可以结合语文教学的实践性,将实践、体验参与融入到班主任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的高效性。
2.1 深挖语文课文资源,实施思想教育。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是基础和前提,它是指导学生品行的关键因素。语文课文具有丰富的做人道理,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可以深挖课文资源,通过文本内容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善美,利用文章表达的核心思想情感,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继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语文教材《敬业与乐业》文章中,描写了对于生活、人生的一种态度,旨在通过此次阅读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那么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良好劳动习惯教育、劳动品德培养的时候可以关联此次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对于自己的工作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语文教材中的敬业与乐业是怎么分析的?”根据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关联语文知识点所学,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解析该问题的时候,有的学生会关联文本内容,对比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两个例子,来说明职业是神圣的,我们应该有敬业精神,会结合“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庄子》;“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曾文正;“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孔子,来解释敬业。但是这都是理论论述,为内化思想,使其知识转化为自身品德,教师可以紧跟其后,关联生活实际,设计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怎样理解敬业精神?作为学生需不需要有敬业精神呢?
鼓励学生结合的自己生活经历,从学生这一职业入手,引导其思考该如何敬业,其具体行动表现有什么,如:
生:要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蔑视普通职业,尤其体力劳动。
生:认认真真听课,仔细认真做作业,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就是“敬业精神”。
生: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敢于直面挑战,就是乐业精神。
通过生生互动,文本内涵引申,在问题激发,促进思考的过程中,促使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涵养的学生的思想,树立正确三观。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又可以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拓宽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2.2 利用语文文化特性,实施美育教育。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存在与阅读、写作、古诗,这对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教育思路。为培养学生美育素养,提高学生的美德教育力度,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语文的文化特性为辅助,将语文文化注入到班级管理中,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促其全面发展。
例如,当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美德美育教育的时候,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特有的文化特性为辅助,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可以实施专题教育活动,如:一,可以关联语文国学经典,走进诗的过度,感受文人墨客笔尖传出的优美情思,在实践开展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按照时代,精选自己喜欢朝代的古诗,如有的学生喜欢李白写作的风格,豪迈奔放,清新飘逸。那么,班主任可以开设“走进李白,感受其浪漫情怀”对其进行搜集鉴赏,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有关李白古诗学习的宣传册,使其更多的人认识李白,认识其创作风格,和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二,可以关联名著经典,深入东西方名著经典阅读阅读学习,感受名著书籍背后所遗留的文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三,可以关联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文化节日,促进文化传承,提高文化修养。
通过专题教育活动的设计,跟随学生不同阶段不同身心发展所需,结合语文教育的文化特性,将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深入语文文人墨客情操,涵养学生思想品质,提高美育素养,让学生在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品德素养。
2.3 立足主题班会教育,促进语文学习。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一种方式,也是班主任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促进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相互结合,可以深入语文主题单元核心要素进行主题班会教育,在融合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联语文知识,促进知识理解和吸收,促进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
例如,当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时候,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新时代人才,使其展现性风貌,可以利用电子白板以视频情境的形式进行直观教育,如:
情境一:了解中国速度。在该课件中,可以为其播放中国建党百年历程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的发展,提高对祖国的认识,展现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速度,培养爱国精神。
情境二:缅怀英雄,报效祖国。在该课件中,可以展现中国发展过程中所涌现出的丰功伟绩,以及英雄人物,可以关联红军长征、疫情防控等各路英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使其深入理解“今天祖国保护我,明天我守护祖国”的情感。
情境三:歌唱祖国。深入语文文本教材,从学生所学知识入手,播放《我爱这土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诗词,从语言文字中体悟爱国情感。
情境四: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播放各行各业人士爱国奉献的具体表现,如战役中做最美逆行人所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在,助力学生认识家国情怀。
通过视频情境的直观展示,让学生从多个视角认识什么是家国情怀,关联生活、社会、语文教材资源,让学生认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借助该情境,关联语文教材和主题班会教育,让学生解释怎么爱国、爱国精神是什么?最后,教师可以引发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书写诗词,主题演讲、宣传海报多种形式,在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丰富学生思想情感,增强主题班会教育的深度和高度。
2.4 开展实践体验活动,丰富品德情感。在班主任管理中,实践是丰富学生情感,涵养良好品德品格的有效途径,这也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兴趣的关键。于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实践体验可以助力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为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品行,可以将语文写作教学和班主任管理进行结合,于实践中,促进知识应用,塑造品德品行。
例如,当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执行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服务生活良好品质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在具体开展实施的时候,班主任可以与语文写作进行有机关联,践行生活,让学生记录感动,提高自身道德品质。首先,在实践开展之前,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建团队,随后班主任为学生制定实践项目:
项目一: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感动,可以是陌生人的帮扶、家人的照顾、朋友的暖心关心,书写、记录感动。
项目二:调查体会不同职业特点和责任,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实践过程中,亲身体会该职业的辛苦,撰写调查问卷,撰写实践感悟。
根据项目实践主题,引导小组自由选择,鼓励小组成员合作交流讨论项目实践主题、项目实践内容、项目实践计划、项目实践完成目标,对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安排,如某一个小组选择了项目二,可以做如下计划:
项目主题:认识职业、体验职业、感悟人生。
项目内容:选择不同层次的职业,如“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志愿服务者、超市销售人员”等,询问职业内容和责任,与该人员交流沟通,体验职业2小时,感受职业责任。项目实践计划:精准定位职业、搜集网络资源,查找有关职业要点,设计调查问卷、分工合作,记录跟踪。
项目目标:形成实践感悟文章、视频课件。
可以以此为例,引导小组进行实践体验,最后,班主任可以充语文视角入手,深入写作,让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写作实践体验过程、体验心得,通过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的有机结合,端正学生学习语文的态度,让学生在写作的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锻造良好品德,丰富思想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
2.5 引入传统经典读物,培养道德观念。道德观念对于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可是仅仅依靠课堂教学很难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强行开展班级管理,为学生灌输道德观念,那么学生不仅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可能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导致学生故意做出与正确道德观念相违背的事情,严重甚至还可能会导致初中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教师就需要将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进行结合,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经典读物,利用传统经典读物引导学生的思想认知,这样就可以帮助初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传统经典读物以传统经史子集为主,在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结合中,教师就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例如,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班主任就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传统经典读物《论语》,然后选择论语中的“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这句话形成独立思考能力,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打下良好基础。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节选论文中与道德相关的语录做为课堂主题,在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还需要鼓励学生对内容进行充分讨论,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的积极性,最终教师还可以对学生探讨的内容进行指正和引导,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加深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知。在选择传统经典读物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展开班级管理,这是一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智慧课堂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调用网络教育资源,通过灵活的信息化交互就可以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如,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搜集传统经典读物的资源,然后将传统经典读物的教学资源制作成短视频为学生讲解,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些短视频资源分配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利用短视频学习传统经典读物,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在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之后,教师就可以更加高效的展开班级管理工作。
2.6 有效利用群文阅读,培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是部分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甚至部分学生因为叛逆心理排斥学习,这种情况就会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造成阻碍。因此,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在语文课堂中利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通过筛选学生阅读的内容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意识。群文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手段,这种教学手段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对学生指定主题,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主自主搜集资料并进行海量阅读,这种教学手段可以有效促进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历史案例”为主题展开群文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主动进行资料搜集,了解相关案例。在了解之后,学生就会加深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的认知,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班级管理与语文课程进行结合,通过班级管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帮助学生理解居安思危的意思,这样学生也可以为自己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目标。在完成群文阅读之后,教师还需要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在辩论中充分交流自己对居安思危的认知,在辩论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最后,教师需要对整场辩论进行引导,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正确的学习意识,这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有着很好地促进作用。即便是部分学生在班级管理结束之后仍旧存在错误的想法,教师也可以继续利用群文阅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阅读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就能够逐渐完成知识积累,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可以改变自己对学习的认知,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教师就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2.7 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形成集体意识。缺乏集体意识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因为集体意识会出现不服从班级管理的情况,甚至一些缺乏集体意识的学生还会受到叛逆情绪的影响,公然违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这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展开十分不利。因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就需要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共同探讨语文知识,这样学生就可以在语文学习中形成集体意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同龄人交换意见,避免学生的叛逆情绪,这样就可以有效对初中班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小组合作是一种以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为重心的教学模式,在使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手段的时候,教师需要制定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为整个小组分配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共同交流,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意识并产生集体荣誉感。
在初中班级管理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中,教师就可以分配学生小组,然后指定管理能力较强、责任心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在完成小组分配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小组共同完成一篇短篇小说。在接受这个任务之后,小组长就可以对小组成员进行调配,细化小组成员的分工情况,将资料整理、大纲撰写、素材搜集等工作分配到个人身上,在这样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就可以形成默契,从而产生集体意识。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在写作课堂中展开作品比赛并为学生设置奖励,这样学生小组就可以投入到小说创作当中。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还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小组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其它学生小组就可以以此为榜样,认识到合理竞争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掌握的集体意识扩大到整个班级当中,这样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中的一份子,从而积极配合教师。当然需要知道的,在学生小组进行合作的时候,教师需要避免直接对学生小组进行引导,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直接进行引导很容易导致学生对班级管理产生反感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表建议,然后由小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引导,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融合的优势,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展开打下良好基础。
语文学科本身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德育资源,能够着实有效助推班主任班级工作开展。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促进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的综合提升。因此,为提高班级管理质量,提高育人效果,可以通过深挖语文课文资源、利用语文文化特性、立足主题班会教育、开展实践体验活动多种方法,实现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有机结合,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