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冰,王 超
(河南农业大学 风景园林系,郑州 450000)
乡村振兴视域下,在乡村打造一个生态宜居的环境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路径,必须要重视该项工作[1]。对于乡村而言,其具备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关乎人民安居乐业、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乡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保障粮食产量和安全,关乎人民的生命健康,关乎大自然环境[2]。正因如此,国家和社会越发关注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用于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也使乡村生态环境获得极大改观。然而就实际来看,乡村生态环境现状依旧不乐观,还需进一步优化,需要各方主体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中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据中国总人口的36.11%,乡村生态环境的好坏关乎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好坏[3]。在经济发展的初期,我国过于关注产业发展速度,大力发展经济,没有考虑到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并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乡村生态环境情况不容乐观,严重影响着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给其身体健康也带来极大影响[4]。现阶段,乡村生态环境越发被重视,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也被归到国家发展政策当中。然而我国幅员辽阔,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无法在短期内就达到一定成效,且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并没有认识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希望先发展经济,再开展生态环境优化,一些乡村地区在开发资源时没有做到科学适度,使得生态环境问题越发严重,成为制约乡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越发紧迫,只有重视此项工作,创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模式,才有利于构建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达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在战略中占据重要位置,也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力[5]。在乡村建设中,只有创建一个适宜人民居住的生态环境,才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做好铺垫。乡村振兴战略这一政策的提出,让大众将目光放在乡村生态环境上,并认识到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也充分体现出我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所制定的发展策略缺乏长远考虑,只关注眼前利益,缺少可持续发展眼光,甚至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破坏。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转变了发展策略,更加关注长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也被放在重要位置。乡村振兴战略的践行,也充分彰显了国家和社会对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视,让人们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并将此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乡村振兴战略中将生态宜居作为一个关键点,通过多方努力来帮助乡村实现更好发展,让乡村的生态和经济能够做到协调发展,让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乡村经济发展提供助力,让经济发展来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在这种关系下,乡村要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将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前提,所以要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是推动乡村经济转型发展的手段之一,也是美丽乡村建设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可以为乡村地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提高其生活质量,并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6]。并且,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乡村发展格局做出调整,找寻推动农村发展的特色。不仅如此,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也指引乡村迈向了现代化发展道路,生态环境优化就是迈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乡村振兴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是相通且相互促进的关系。生态环境优化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步骤,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举措之一。在生态文明视角下,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和保护工作有利于发展乡村产业,推动乡村其他方面的发展,进而为生态环境优化创造更好的条件。
豫中是河南省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就豫中地区乡村建设现状来看,相关政府部门在乡村人民居住环境治理方面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支持,也使得豫中地区乡村人民居住环境获得了很大改善。在交通方面,乡村交通获得有效改善,便利度大大提升,虽然还有部分断头路没有打通,部分道路为简易土路,但是整体路况良好;在基础设施方面,乡村已经初步具备基本的给排水设施,可以保障乡村居民日常供水供电,乡村街道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站点,在村口处还设置了相应的垃圾处理站,但是污水基础设施不完善,污水排放存在随意性;在居民建筑方面,乡村居民建筑风格呈现出多样化、分布不规则的特点。在调查中还可以发现,豫中地区部分乡村还存在“空心化”问题,有不少建筑多年失修甚至荒废。不仅如此,部分乡村规划不科学,私自搭建、乱建问题比较严重。通过对豫中地区乡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乡村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人居环境并不乐观,远远不能满足宜居的要求。
近年来,乡村地区人民逐渐认识到生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联系,乡村生态环境获得一定改善,但是改善结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部分乡村地区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的问题,导致资源面临枯竭,在工业生产中没有关注到环境保护,浓烟没有处理直接排放,影响乡村空气质量。而乡村居民在生活中及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因为缺少系统化的排污装置而直接排放在土地上或是河流当中,居民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或是废物肆意堆放,乡村中的空地成为垃圾存放点。有研究显示,近年来乡村废弃物排放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这些废弃物大多没有获得有效处理,不仅给乡村居民生活环境美观度带来影响,还会破坏乡村生态环境,给物种多样性带来极大危害。因此,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时,还需要重点关注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一直以来,地方政府都将推动经济发展放在首要位置,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乡村经济获得不错的发展成效,但是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只将重点工作放在推进商业项目当中,没有考虑到乡村发展质量。这种发展模式就会出现一种现象,即商业项目的顺利推进,是以牺牲乡村生态环境为代价。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落实的背景下,部分政府依旧没有将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资金拨款也优先划分给促进工业生产方面,生态环境优化工作资金不充足,相关基础设施自然也不完善,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效果不明显。也有部分乡村干部落实了生态环境优化工作,但是对生态环境优化理解存在偏差,对乡村振兴战略解读过于片面,将打造乡村生态宜居环境的重点放在“美观”二字上,认为只要乡村环境看起来干净整洁、足够优美就可以,却没有关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除了领导干部,不少乡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优化工作参与不积极,认为这些工作就是领导干部需要操心的事情,和自己无关。
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中,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落后的问题。在垃圾处理方面,不少乡村都会设置相应的垃圾集中点和垃圾处理站,但是却没有专门的人员来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因此乡村垃圾堆放随意性比较大,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还未建成;在污水处理方面,要想避免污水对乡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就需要对污水排放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并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但就目前来看,还不具备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乡村缺少公共卫生间,乡村厕所改造难度大,粪渣粪液没有得到妥善回收利用,对乡村容貌造成不利影响。
在豫中地区乡村规划建设中,各个乡村政府部门都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制订了各自的乡村规划方案,为乡村规划建设提供依据。但是就目前来看,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完成并不理想,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少乡村并没有落实规划方案,部分落实规划的乡村存在村风村貌千篇一律,城市化过于复古化的问题。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没有贴合乡村实际情况,而是以城市建设为模板,使得乡村规划建设丢失自然风貌,在乡村中建设大量现代化雕塑或景观,和乡村环境格格不入。还有一些乡村在规划建设中过于复古化,仿照江南水乡来进行建设,偏离地域特色。整体上来看,乡村规划建设并不如人意,规划创新不足,模仿痕迹明显,无法凸显出豫中地区地域风貌。
乡村振兴视域下,政府部门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者,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为保证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效果,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当地政府应当秉承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并将此理念贯彻落实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的各个环节当中,提高生态环境优化工作的地位。政府部门需要从财政资金方面给予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充分支持,主要是因为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当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力资源投入,都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在法律制度方面,政府需要结合乡村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制定地方性法律制度,为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提供法律和制度方面的保障。在法律制度制定时,需要明确各单位、企业及个人在生态环境保护中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及破坏生态环境需要面临的惩罚。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中,需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责任人,如此在生态环境优化工作中发现问题后可以第一时间追究相关责任人,防止出现遇事推诿的情况。在招商引资方面,政府部门要做出严格管控,提高企业入驻农村的门槛。通过从多方进行干预,以保证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成效。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基础设施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基础设施。
5.2.1 人居环境的基础设施优化
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需要加快乡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工作,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科学性。例如,乡村需要增设垃圾箱和垃圾房,结合乡村布局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在人流量密集的地方增加垃圾桶数量,每50 个住户设置一个垃圾房,同时需要增设垃圾清扫工具、垃圾转运车,并安排专人来负责垃圾处理工作,将收集到的生活垃圾转运到中转站,结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恰当的垃圾处理方式。如果乡村所在区域的垃圾填埋场已经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就可以将垃圾运送到垃圾焚烧站用于发电。对于远离垃圾填埋场的乡村,可以建设垃圾处理站,借助相应的垃圾处理技术来处理生活垃圾。如:可以使用垃圾堆肥技术,将收集来的垃圾进行二次利用。此外,乡村还应当推广垃圾分类理念,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以提高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率,践行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
5.2.2 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优化
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面临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乡村污水处理过于随意,给乡村生态环境及当地居民身体健康、农作物生产都带来极大影响。而乡村污水处理并不是某一个村的工作,还需要上级的乡、县政府部门牵头、村委组织的同时,借助第三方机构来辅助开展。乡村污水治理工作要做到有梯度、分重点,对于发展较好的村庄倡导建设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对于发展较差,且污水问题严重的乡村要利用财政补助和社会帮扶的形式来完善污水处理体系。乡村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时,还应当结合乡村地形高低来建设,所有污水管的使用需要选择符合QB/T 1916—2004《硬聚氯乙烯(PVC-U)双壁波纹管材》要求的管道,做好雨水和污水的分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保证美观度,可以对乡村原有的排水沟进行装饰美化。
5.2.3 乡村厕所改造
乡村厕所改造可以很好地改善村容村貌,并为村民生活提供便利。在乡村厕所改造时,需要对农村现有的公厕进行改造,建设无害化卫生公厕,使用水冲厕所。依照《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导则》,乡村需要满足外观整洁、内部干净且无异味,面积为20~40 m2。公厕建设标准为每150 户一处公厕,可以结合乡村未来发展需要来适当调整。在完成乡村公厕改造后,还需要做好厕所粪渣粪液的处理工作。政府可以鼓励各乡村建设堆肥厂或是专业的粪渣粪液处理中心,对收集的粪渣粪液进行科学处理和充分运用。
豫中地区农村数量众多,而村和村之间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所以在乡村规划时,需要充分把握村落之间的差异,结合各个村落的自然景色、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等,因地制宜开展乡村规划建设,尽可能保留乡村人文与自然风貌,并借助这些特色来发展相关产业。例如,乡村建筑应当体现出豫中地区农村特色,使用本地材料来建造与改造;在乡村绿地建设规划方面,应当严格把控绿化范围及绿化率,以就地取材的方式来优化景观设计;在乡村道路规划建设方面,应当对道路进行分级,完成简易土路的升级,打通断头路,构建规整通畅的道路系统;在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还需要完善乡村标识,如指路牌、警示牌及服务牌等,在标识中明确方向、距离等内容,为乡村旅游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并不是某一个阶段或是某个时期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这使得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工作要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进行。为更好实现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实现更好发展,提高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成效,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以生成内动力,从而有利于形成长效的优化机制。为此,政府部门应当先从乡村居民入手。乡村居民作为生态环境优化的主要参与群体和受益群体,只有其愿意主动参与其中,才可以提升并维持乡村生态环境优化成果。所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应当在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中多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并引导村民参与进来,可以开展一些实惠的项目来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同时,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还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实际行动来促使村民参与其中。此外,还可以加强宣传教育,可以通过村内广播、拉横幅和张贴宣传语的方式来为村民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丰富其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为其讲解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自身利益之间的联系,以转变乡村居民事不关己的思想,进而自觉参与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队伍当中,共同构建美丽乡村环境。
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环境受到大众的关注和讨论。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生态环境优化工作依旧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地方政府应当提高重视,将乡村振兴与乡村生态环境优化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善于发现乡村生态环境优化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从多层面对这些问题进行优化,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效果,构建宜居生态环境,促使乡村实现更好发展,达成乡村振兴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