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观教育,是贯彻新时代教育方针、实现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基本要求。高校要积极探索新时代环境下有效开展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具备一定的劳动能力和习惯,真正体现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劳动教育是一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1]
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科学理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和价值定位,纠正以往将其视为“政治思想改造工具”和“生产技能训练工具”等偏激倾向,更加注重劳动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综合育人价值。[2]
另一方面,在注重生产性劳动的同时,应及时将劳动新形态、新变化融入教学活动。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三个环节上,更侧重于懂劳动这一层面。[3]教育者因材施教,同时依据专业特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教育,帮助学生做好应对各种新要求、新挑战的准备,实现认知-情感-实践的相互转化。
价值认同,即为价值主体与社会或他人的行为、思想观念等逐渐接近、趋于同一的过程。[4]这个过程包含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三个阶段[5],也有学者将其划分为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阶段[6]。
劳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它的认识和理解要经历认知、同化和内化三个环节的循环往复,才能逐步得以深化。“认知”,即通过教学活动和其他渠道,系统获得劳动价值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逐步理解和掌握的过程;“同化”,指结合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形成关于劳动、劳动价值的情感和态度,达到思想上认同的过程;“内化”,指将已获得的劳动价值观理论知识和情感态度逐步与自己的实践活动相融合,实现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统一。
这三个环节不断循环往复,就是学生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确立劳动价值观的过程。[7]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认同的基本依据包括以下几方面。
1.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马克思认为:“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8]从政治经济学角度看,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分别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通过劳动,人能够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往往是一种痛苦的体验。只有当社会上一切形式的剥削和对立都消除之后,当劳动成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时,才能真正解放人类和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在关于劳动与教育关系的论述中,马克思提出要实现“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9],这是促进社会生产和人全方位发展的唯一途径。列宁指出,未来社会中单独的教育活动或是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10]。这些都是劳动价值观认同的重要理论基础。
2.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伟大事业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立的伟大事业及其孕育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精神财富。[11]在革命战争年代,人民群众与子弟兵团结一心,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铸造出“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红色文化,为劳动价值观的形成注入了历史元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初期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繁荣开放。这是无数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和汗水的结晶,彰显了勤劳勇敢、积极探索、锐意进取等优秀品质,是确立劳动价值观的重要实践依据。
3. 现实依据:时代发展需求
实干铸就辉煌。民族复兴梦需要一代代高素质劳动者真抓实干。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12],对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要文件的印发,为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活动的展开指明了方向,也提供了很多实践方法。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必须具备真才实学。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与时代发展相契合。
笔者面向江苏不同层次的高校、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认同现状”线上专题问卷调查研究,回收有效问卷29688份。其中,男生占比43.84%、女生56.16%;大一学生42.23%、大二学生21.82%、大三学生19.37%,大四及以上学生16.58%。调查结果表明,江苏高校大学生劳动价值观认同状况总体向好。在认知层面上,73.02%的大学生认同劳动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而对“劳动最光荣”这一观点仅有4.34%的大学生持消极态度。情感认同方面,87.25%的大学生认为“劳动能够使自己获得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实践层面,85.21%的大学生会积极主动承担一些家务劳动。调研结果也反映出一些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学生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相关知识储备仍需加强。在对国家下发的一些重要文件的了解度调查中,大学生中61.72%表示了解《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50.11%表示了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16.44%表示完全不了解此类知识,这说明高校日常的教育宣传还存有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强化。由于社会观念以及教育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并未将劳动教育与自己的成长成才相联系,对于其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也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他们甚至只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体力劳动。关于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及作用的问卷调查表明,很多学生对此类基本知识还较模糊不清,需要进一步明晰辨别。
二是家庭教育中对劳动以及劳动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和引导仍待提高。调查表明,大学生认为“长辈教育和关心的重点”依次是身心健康(82.00%)、学业成绩(79.72%)、价值引导(63.18%)、基本习惯和技能养成(36.79%)等,这说明很多家长的劳动教育理念还需要更新。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品行,过分关注学业成绩而长期忽视劳动价值观等的塑造和养成,对于人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都会造成不可逆的负面影响。
从大学生自身看,对于劳动和劳动者,他们并没有形成积极正面的参与态度和情感表达。态度方面,主要表现为不想劳动,缺乏主动出击、积极参与的精神。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创新性劳动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仅有45.97%的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一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持积极参与的态度。情感上,优渥的成长环境和繁重的学业负担,使大学生缺乏劳动实践体验,少有机会切身感悟劳动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另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不乏对劳动、劳动者以及劳动价值的肯定和赞美,但也有一些观点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对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受其影响,部分大学生形成对体力劳动乃至体力劳动者的忽视、轻视,对劳动本身也容易产生负面情感。
从社会氛围看,积极浓厚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给大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帮助他们在陶怡身心的同时端正思想态度、塑造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调查结果表明,在劳动价值观形成过程中,84.0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环境以及相应的社交媒体会对他们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各国文化的日益交融,使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形态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如,所谓西方文明倡导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这种思潮扎根于人们贪图安逸和趋利避害的本性,与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密切关联。这种思想影响下的人群在得到物质带来短暂性身心愉悦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对金钱的膜拜以及不劳而获、娱乐至上等思想。大学生长期受到类似消极思想的影响,必然会形成不尊重劳动、不想劳动的错误观念,甚至幻想通过走捷径获得成功。另一方面,调查结果表明,约占40.00%的大学生认为“当前社交媒体关于劳动、劳动者以及劳动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在伴随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的大众传媒时代,部分媒体的功利化和低俗化炒作,如明星天价片酬、网红一夜爆火等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不务实的错误导向,忽视踏实、勤恳、努力的重要价值,给学生造成错误的情感认知。
一方面,学生劳动实践状况表现在学生的就业选择上。很多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思维,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因为创新类活动的难度较大而畏惧甚至逃避此类活动,缺乏实际锻炼也使得他们在创新能力方面有所欠缺。调查结果显示,74.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擅长用新方法、新思路解决问题”,但假使实际状况与预期想象不一致,仅有4.47%的学生能够选择积极创业。
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会有意无意地忽视、破坏甚至窃取他人劳动成果,如破坏校园环境、抄袭盗用他人学术成果等。对于这些行为,教育者应当及时进行引导。在学校教育中,劳动价值观内化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其一,“劳”与“教”割裂。一是存在“有教育无劳动”现象。学生“在课上‘听’劳动、在课外‘看’劳动、在网上‘玩’劳动”[13],并没有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亦或幸福,劳动教育成为一种走过场形式主义教学。调研结果显示,43.13%的大学生对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与专业相关的劳动教育基地实习”持中立或者否定态度。二是存在“有劳动无教育”现象。为了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简单地开展短暂的劳动实践,绝大部分活动没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教学要求和理论支撑,也并未依据专业设置、年级分布而因材、因地施教。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能会掌握一些劳动技能、增长实践经验,但往往难以体悟到劳动实践活动蕴含的价值意义,而这些深层次的体悟才是真正的教育价值所在。调研结果显示,54.2%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的劳动实践活动对于劳动价值观的塑造作用”一般或者是较差。
其二,劳动教育课程和实践教学专业化水平仍需提高。在关于“学校开展劳动价值观引导与教育的主要途径”的问卷调查中,回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劳动实践活动”的学生分别占78.51%、70.52%,回答是“专门化的劳动教育课程”的学生仅占47.27%,位列倒数第二。长期以来,劳动教育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呈现边缘化、零散化状态。大部分高校未能配备专门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课时、教材选择上也较为随意分散,缺乏科学统一的标准制度进行参考约束。此外,劳动教育实践形式的临时性,即活动时间的不确定性以及基地场所的经常性变动,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会影响学生乃至教师对此类活动的积极性和期望值,不利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育。
第一,依据学生实际知识掌握程度,科学安排劳动教育课程,帮助其形成对劳动价值观相关理论的基础认知。学校要开足开好相关课程,摒弃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注重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要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劳动教育,将易混淆的知识讲透彻、讲明白,明晰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教育引导过程中的独特育人价值;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明确人生理想目标,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努力在实践中磨炼坚强意志、塑造优秀品格。
第二,要注重家庭教育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时代的不断前行还是科技的快速更迭,都不能消磨家庭生活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家庭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启蒙学校,家中长辈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一方面,家长要摒弃传统的教育理念,不单单以成绩好坏论英雄,在关注学习的同时更要聚焦于能力的培养和身心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学校及教师的精心培养,而且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另一方面,要强化家校沟通,做到家风和校风相互一致、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观的认同。在家庭生活中,要努力营造热爱劳动、主动劳动的良好家风,重视对子女的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珍惜劳动机会、端正劳动态度;要适当支持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社会劳动,丰富他们的实践体验。
第一,要引导大学生端正思想态度,摒弃厌恶、逃避劳动的错误思想,提升独立性和创新性思维,在日常学习和活动中有主见、有能力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同时,要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日常劳动中,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情感。在与家人分担家务劳动、参与校园劳动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中,不断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感悟劳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逐渐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14]。在面对一些传统文化思想带来的负面情感体验时,要多问多思考,结合前人对相关传统文化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确理解社会实际状况给当时思想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对传统文化思想的科学认知和感悟。
第二,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一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冲击,相关宣传部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念,以时代楷模、行业精英等生动案例作为宣传素材,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辨别能力,自觉抵制各类消极腐朽的错误观念,将优秀时代精神内化为自身内在品质,外化为日常的实践活动,能够尊重劳动、辛勤劳动。另一方面,媒体从业者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客观报道社会现象、正面引导舆论走向,杜绝功利化、低俗化的新闻炒作。媒体监管部门应当依据发展需求及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加强对互联网领域的监督和管理,使媒体人的行为有据可循,防止不法分子钻制度的空子。此外,由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普及,自媒体平台的应用和受众范围越来越广,相关媒体部门也应抓住机遇,及时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弘扬社会主旋律。
第一,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选择问题,积极有效地开展职业生涯和创新创业等教育活动。一方面,通过理论教学,引导学生感悟到“劳动不分贵贱”,树立职业平等观、积极就业观等正确思想观念,使学生具备敬业精神、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合作精神、创业动机等优良创业素质[15],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将理论融入劳动实践活动中,结合人才发展需求、专业特点、学生个性等因素,通过模拟演练、专业实习等方式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多方面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参与创新性劳动的能力,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第二,要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摆脱对他人的依赖。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勤工俭学、助研助管等工作岗位,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简单劳动实践,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脚踏实地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感悟劳动者的辛苦不易,更加懂得珍惜劳动。对于学术不端行为,高校应当开展学术规范教育,并将其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学生认识到盗用他人学术成果的危害性和严重后果,在借鉴、引用他人成果时做到科学规范。当然教育者自身更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此类行为。
第三,针对学校教育中的“劳”“教”分离现象,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教师工作的管理督察,及时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意见、建议,科学调整教学计划,提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教育者自身要努力做到教育内容的丰富性与活动的创新性并重。在内容设置上,要结合学生实际,系统构建教学内容,做到基础技能的习得与观念情感的培养并重。在活动形式上,可以依托不同专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开展创新创业、小组研讨探究、实地考察等活动,将劳动价值观培育与学生兴趣爱好相结合。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开展宿舍美化、绿化校园等志愿劳动,在劳动节、建党日、国庆节等节日节点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情景剧表演、专题展览等形式,激发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力。
第四,学校还要注重专业化教师队伍培养。根据劳动教育课程设置,对相关教师开展专业化、系统化的教学培训,使他们自身能够明确教学目标、明晰教学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能够自觉、有效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教务、教学评估等相关部门要做好支持保障工作,尽快制定出台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评价体系,使得教学活动逐步科学化、规范化,课程评价也有章可循。
第五,学校和教育者要努力寻求稳定的实践活动基地,保证活动的长期稳定开展;要充分发掘当地可利用的资源,将其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亲历劳动,感悟劳动的幸福与辛苦,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此外,积极促成与相关群团组织以及社会福利组织等的联动,为学生参与公益劳动、开展志愿服务提供活动场所和相关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