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田
(山东省巨野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山东 菏泽 274900)
高热惊厥为急诊常见疾病,以6岁及以下儿童为好发群体,当儿童的体温超过39摄氏度时,便有较高的高热惊厥风险,症状表现常见于眼睛上翻、意识模糊以及全身型痉挛等,一般情况下,惊厥的持续时间会超过30分钟,且罹患该病后有较高的遗留智力障碍风险,不利于患儿的正常发育与健康成长,所以针对儿童高热惊厥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案意义重大[1-2]。本次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接受的48例高热惊厥患儿为例,联合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分级护理方案,通过对比同期接受常规护理患儿发现具有较理想的应用价值,因此现就具体研究内容进行如下报道:
1.1一般资料
将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96例高热惊厥患儿纳为本次研究病例,纳入标准:①与《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中标准相符的患儿;②年龄介于6个月到6岁之间的患儿;③临床资料完整且家长在知情本次研究内容后签署授权声明的患儿。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脏器官功能障碍的患儿;②合并脑外伤病史的患者;③合并其他神经性疾病的患儿;④研究依从性较差的患儿等;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参考综合平衡法进行分组,其中48例为对照组,详细资料如下:男性患儿27例,女性患儿21例,年龄最小的为7个月,年龄最大的为5岁,平均(2.46±1.12)岁,原发病包含上呼吸道感染(23例)、急性细菌性痢疾(17例)、急性肺炎(8例);余48例为研究组,详细资料如下: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儿23例,年龄最小的为6个月,年龄最大的为6岁,均值(2.72±1.33)岁,原发病包含上呼吸道感染(21例)、急性细菌性痢疾(18例)、急性肺炎(9例);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相应数据的差值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满足开展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儿入院后常规接受吸氧、止痉、退热以及控制感染等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儿家长关于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例如发病原因、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蛇咬伤、嗜睡、脑损伤等)以及相关预防措施;此外护理人员还要遵医嘱为患儿提供物理降温护理,例如取毛巾蘸取冷水擦拭患儿身体等,或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例如尼美舒利、泰诺林等;另叮嘱家长在患儿饮食中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有利于提高患儿抵抗力。
研究组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分级护理,其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如下:患儿入院后通过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评价患儿的状态,该表包含呼吸状况、意识状态、心血管系统以及附加项(体质偏弱、早产儿、合并其他疾病等)四方面,单方面以四个等级进行划分,对应0~3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患儿的状态越差;统计患儿的所得分值,若总分不低于7分归为Ⅰ级风险,若总分介于5~6分为Ⅱ级风险,总分达到4分或单方面评分为3分为Ⅲ级风险,总分达到3分为Ⅳ级风险,总分不超过2分为Ⅴ级风险[3]。按照患儿的风险等级评估结果进行分区管理,其中Ⅰ级、Ⅱ级风险患儿归为红区,Ⅲ级风险患儿归为黄区,Ⅳ级、Ⅴ级风险患儿归为绿区;其中红区患儿由工作年限不低于5年的护师或主管护师负责提供高热惊厥、急救相关护理工作,黄区患儿由工作年限不低于3年的护师负责提供高热惊厥相关护理,绿区患儿由工作年龄不足3年的护师或不足5年的护士提供情景模拟教育,以此帮助患儿家长了解高热惊厥并掌握一定的防护意识及能力[4]。具体分级护理内容如下所述:①情景模拟教育。针对绿区患儿,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为患儿家长提供相关教育,即创设高热惊厥发作情景,利用婴儿模型开展相关护理操作演示,例如构建静脉通道、物理降温、药物降温、吸氧、呼吸道护理等,同时还要帮助家长了解应急措施,例如温水擦拭患儿机体帮助降温、掐患儿的人中合谷穴等;此外还要详细为家长讲解高热惊厥的诱因、危害性,例如可能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智力产生影响等,并告知对症处理方案以及可获取的效果,帮助家长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他们的治疗配合度。一般情况下可为家长提供两次情景模拟教育,第一次为护理操作演示,第二次为应急处理演示,单次教育时间控制在8min左右[5]。②惊厥防控护理。患儿惊厥发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帮助其调整为去枕平卧体位,并侧偏头部,做好口腔、鼻腔分泌物的清洁工作,保证患儿呼吸畅通;以拇指、食指捏按患儿的人中、合谷、内关穴位,持续1到2min左右,以此帮助患儿缓解惊厥症状;若患儿存在反复性惊厥情况,需要取舌钳轻轻的将患儿舌体拉出,以预防舌后坠[6]。③高热防控护理。若患儿腋温超过38摄氏度,或肛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要为其提供退热护理,方案包括温水浴、头部降温以及温水擦拭身体等,同时还要做好病房温度的调控,一般情况下,病房温度需控制在22~22摄氏度,湿度控制在50%~60%,并以0.5h为间隔测量患儿体温,直至体温恢复正常。本研究中所用温水浴为中药包煎煮,组方包含青蒿、艾叶以及荆芥等,加水煮至45°后,取毛巾蘸取擦拭患儿身体,并对头部、肩颈部热敷(1~2min左右),3次/d,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后停止[7]。
1.3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抢救时间、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每例患儿急救后由1名家长以匿名投票的方式对护理服务进行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评价,(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针对研究中的观察指标借助SPSS23.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若为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的形式进行数据表述,通过t值对两个独立样本进行对比;而非正态分布的独立样本、多组独立样本需要通过非参数统计方法的秩和检验(Wilcoxon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两个或多个发生率或结构比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采用卡方检验。概率(Probability)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的抢救相关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数据均较小,即组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儿的抢救相关指标对比
2.2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统计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占比为97.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占比为83.33%,数据组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近些年来我国高热惊厥患儿的基数持续增加,临床实践发现,高热惊厥患儿若抽搐持续时间超过5分钟,便可能导致脑部因供氧、供血不足而出现脑水肿、脑损伤等问题[8],此外若患儿发病后没有及时接受有效治疗,也会对其脑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很多学者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小儿高热惊厥具有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等特点,且复发率高达30%[9]。由于小儿尚处于发育阶段,机体各器官功能不完善,缺乏良好的抵抗力,所以感染后会存在较高的高热惊厥风险,症状表现以双眼上翻、肌肉痉挛、神志不清等为主,治疗不及时或无效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现阶段临床广泛使用退热药治疗高热惊厥,但长期用药易引发患儿的不良反应,且常规护理方案不具有预见性,难以取得理想的惊厥、体温控制效果,无法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脑细胞缺氧症状,与临床预期存在一定差距。
本次为探讨儿童高热惊厥更为有效的干预方案,以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48例高热惊厥患儿为例,联合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分级护理方案,通过对比同期接受常规护理患儿发现,研究组患儿的抢救时间、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患儿比较,数据均较小(P<0.05);原因分析,通过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表通过呼吸状况、意识状态、心血管系统以及附加项等方面对患儿病情进行评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准确且全面的了解患儿的状态,继而为急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保证病情危急的患儿可以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同时还能提高护理方案的针对性,例如通过惊厥防控护理清理患儿呼吸道保证其呼吸畅通,通过捏按人中、合谷以及内关穴位调节患儿的神经系统,改善惊厥症状,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方式可以促进患儿机体内部热量的会挥发,再辅以药物治疗,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理想的降温效果[10]。另外,在本次研究中统计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占比为97.92%,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占比为83.33%,数据组间差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基于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实施分级护理,相对比常规护理而言更符合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预期,同时还能帮助患儿家长了解疾病及防护相关知识,所以也更易于获取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高热惊厥患儿急诊期间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与分级护理方案,不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帮助患儿解除症状,提高抢救质量,还能改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对患儿预后以及护患关系的和谐建设均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