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
俗话说:“教不能使人爱学,不可为之教;学不可为之乐,不可以为之学。”在新课标的倡议下,让学生快乐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主动去学,乐于去学,已成为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宗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我的数学教学经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興趣。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开课前的几分钟,采用多种手段、方法,比如,提问法、故事法等,使学生迅速地进入到课堂状态中。如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我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在我们的图形王国中,有一群可爱的图形娃娃,它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经常在一起唱歌、跳舞、做游戏。其中,要数‘角娃娃最调皮了。这不,在图形娃娃们玩捉迷藏游戏的时候,角娃娃躲到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物体上来了,你能把它找上来吗?这样导入,不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的学习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
第二、从生活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明白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例如: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课前先让学生和家长到超市购物,感性认识购物需要人民币,并记住所买物品的价钱。上课时让学生说说如何购物的,为学习人民币作好铺垫。课上又让学生通过模拟购买不同价格,不同品种的物品,使学生在简单的付钱,算钱,找钱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第三、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是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把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张通过动手剪和拼,平移后得到一个长方形,从而引出两者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又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发现周长与直径的关系。这样,学生在画、量、剪、拼的过程中感知了相关知识,运用迁移、类推、转化等方法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兴趣得到了激发。
第四、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该做到:学生能做的一定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一定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而不是全部知识的“统帅”,全部知识都要由教师一个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快乐。
总之,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以趣促学"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快地去思考,愉快地去活动,主动去学习,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