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艳
摘要: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古诗词教学经常让部分教师捉襟见肘,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单调地讲述字词含义,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地为学生讲述古诗之中蕴含的神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注重反复阅读
在深入讲解古诗词前,教师要让学生反复阅读,感受诗人的创作心境。以《题临安邸》为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在诵读第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时,便要读出青山重重叠叠的壮阔自然感;而在读第二句“西湖歌舞几时休”时,教师便要引导学生读出“休”字的悲痛、愤慨之情。在这样的反复阅读中,学生便会深刻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营造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多数古诗词都是以写景为主,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古诗词中描绘的美丽景象并不能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教师要采用信息技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将课堂氛围有效塑造出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诗人创作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枫桥夜泊》时,学生没有感受过江南的深秋夜色,无法想象“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浓郁意蕴,也不能联想到“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幽冷凄清之情。因此教师在开始授课前,便要提前做好准备,搜集江南深秋夜晚的图片,或在找到与诗词相关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有亲临现场之感。
三、彰显价值观念
以《长歌行》为例,该古诗主要是为了告诉孩子要努力学习,不能等岁数大了之后徒增后悔。教师在讲解时,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该古诗的含义,还要使学生感受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残酷性。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实例让学生思考比较,让学生逐渐意识到学习的意义。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彰显语文学科教学的价值,践行核心素养理念。
四、共鸣诗人情感
以《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为例,首先为学生普及诗人的创作背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会深切体会到诗词的创作背景,还要对作者的情感与古诗含义有着全新的认识,以此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与诗人情感方面达到共鸣是极其关键的,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促使课堂变得更加形象、活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拓展文学知识。
总之,古诗词的学习对学生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但可以唤醒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及时积累高质量的文学知识,提升知识的储备。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與奥秘,提升其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惠容.融情境教学法之力 增古诗词教学之效——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方式[J].当代家庭教育,2022(10):151-153.
[2]张瑞.核心素养视角下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2):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