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实践视角和文化视角探究《论持久战》的哲学智慧

2022-11-16 07:57
传承 2022年3期
关键词: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中国化

屈 芳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北京 100081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10的重大论断,极大地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性认识和创造性结合。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与党的建设实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2]。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1938年完成的,它自觉、系统和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方法论考察错综复杂的战争现象,是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纲领性文献。新时代,进一步从“实践视角”和“文化视角”深入解读《论持久战》,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继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此之际,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和相持阶段的到来,国内并未形成对抗日战争的统一认识,各种观点林立;而实践表明,“亡国论”和“速胜论”都站不住脚,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日战争亦多持观望态度。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时代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理论的支撑,既能从宏观大局预测抗日战争的发展态势,又能在微观上开展行之有效的抗日战争行动。

1937年,毛泽东先后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从思想路线和方法上深刻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和教训,为《论持久战》的写作奠定了重要的哲学基础。之后,进一步撰写《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强调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为后续写作《论持久战》筹谋抗日战争中怎样实现以弱胜强奠定了认知基础。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完成了伟大的军事哲学名著《论持久战》,该著作逻辑缜密层层推进,通过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透彻分析为什么是持久战和怎样进行持久战,以指导全民抗日战争。《论持久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深入发展和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哲学之作。

二、从“实践视角”和“文化视角”解读《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毛泽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与探索,不仅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具体化为研究、认识和指导战争的方法,而且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实践和理论层面上互融共进、双向互动,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

(一)实践视角诠释:在“创新”中“结合”

基于对《论持久战》全文的统计和分析,结合抗日战争双方矛盾变化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取出了“战争(518次)”“战略(140次)”“人民(87次)”“政治(85次)”“持久(77次)”等重要高频关键词(见表1),显示出了战争与政治、经济、科技等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矛盾性。这就要求必须从中日双方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客观全面的观点去认识战争,尊重战争实践,从战争中发展和创新对战争的认识。

表1 《论持久战》高频关键词 单位:次

第一,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论持久战》基于“时代”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分别考察了抗日战争的诸多因素和历史条件,融通创新理论内涵和实践探索,敏锐抓住抗日战争的大背景,辩证分析双方多重矛盾的具体实况——日本“一长三短”,即敌强、敌小、敌退步、敌寡助,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一短三长”,即我弱、我大、我进步、我多助,透彻揭示了中日双方的基本特点相互作用中的战争规律。

第二,坚持客观的、全面的观点,考察战争的基本要素,把握战争特性,着眼战争特点,辩证认识战争规律。革命战争中各种因素的变化是非线性的,需要辩证分析战争质和量的互动变化。分析中有综合,综合中又有分析,辩证统一分析和综合。毛泽东分析抗日战争时,从纷乱的战争现象中,根据国内、国际等条件,从政治、经济等方面,以抗日“战争”为载体,通过“战争”说“战略”,多因素综合分析,辩证看发展,顺势抓根本,全局定战略,正确科学预见,运筹帷幄千里,践行了矛盾辩证和动态发展的高度统一。

第三,尊重战争实践,在战争实践中发展并创新战争认识论。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在认识中作用的原理运用到对战争规律的认识之中,以战争实践为基础,多次尝试践行“战争实践—战争认识—战争实践”螺旋式上升的认知模式,辩证深化对于战争这一复杂多变对象的规律性认识。

(二)文化视角解读:在“结合”中“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创造性转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方能古为今用、源远流长,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论持久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实践层面相结合的经典方法论,在传承《左传》《孟子》《孙子兵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使“民本”、“得道”与“失道”、“彼”与“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动性”和“灵活性”等多方面有机融合、相得益彰(见表2),有效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中得以成功实践与结合创新。

表2 《论持久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第一,“民本”方面: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人力、物力、财力的根源,因此,人心向背是战争胜败的主因。战争以物质力量为客观基础,交战双方都力求建立雄厚的物质基础为战争服务。毛泽东深知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通过广泛深入的政治动员,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而军队的力量,正是基于人民的力量持续发展起来的。

第二,“得道”与“失道”方面:中国抗日战争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必然会得到国内外的支持和援助,印证了“得道者多助”。《论持久战》提出“坚持统一战线”,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大团结和大联合。由此,毛泽东把战争的性质作为战争胜负因素中常起作用的主因之一,而把战争中的数量视为战争胜负中临时起作用的因素。

第三,“彼”与“己”方面: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提出知彼最为复杂,需“相敌”知彼,通过侦查了解敌情,获取绝对可靠而精确的情报,多谋善断,方能深化对战争全过程的综合认识。毛泽东考察战争各项基本因素及其相互间的辩证关联,深入把握战争的矛盾总体,揭示抗日战争的根本规律,践行了“知彼知己”的战争策略。

第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面:战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除具有共同性的一般规律外,还带有时代的、国家的和地域的特点,因此,毛泽东并不仅从中日双方军事、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数量的对比考虑,更通过比较这些差异在矛盾总体上所处的地位,揭示战争最本质的特点,强调不应用固定的形式主义观点,而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注重变化的本质。

第五,“主动性”方面:战争的主动性是实现敌我双方优劣势动态转化的关键。战争中的敌与我、主动与被动、进与退、得与失等,排斥又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动态转化、对立统一。毛泽东深刻阐释了战争中力争主动性的方法,要善于调动敌人,践行“致人而不致于人”。

第六,“灵活性”方面:战争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用兵规律的多变与灵活。除了相对的固定性,战争具有更大的流动性。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战场态势,需要审时度势,充分了解战争时势特点,战略预见未来变化。《论持久战》提出“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和战争的流动而适时地加以更换或修改”[3]496,“战略战术的具体运用,要带灵活性”[3]497,因此,依据战争态势的发展变化,灵活科学组合和自由切换各种战术,十分必要。

三、《论持久战》的新时代启示

《论持久战》是永不过时的经典;新时代,如何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回顾历史、开拓现实,值得系统思考和深入探索。

(一)党的领导:保持定力、攻坚克难、高质量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3]455。抗日战争期间,在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贯彻了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凝聚和团结了各族人民的广大力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核心和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百年风雨的伟大征程,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和可靠领导力量。新时代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和持久性,践行以人民为中心,高效把握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所遇到的历史机遇。实事求是处理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具体实践问题,有头脑、有准备、有把握实施新时代的“持久战”;不忘初心、攻坚克难,坚决落实高质量发展,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战略眼光: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因势利导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7]。毛泽东坚持辩证思维,善用“矛盾论”分析新问题、解决新情况,精准预测抗日战争三个阶段。具体到抗日战争中战略战术和抗日战争经验的应用问题,毛泽东把战争的本质概括为“保存自己,消灭敌人”[3]482,体现了超前认识、前瞻思维,并把战争预见同战争实践结合起来,阐明了基于战争实践预见战争未来的方法,指出第二个阶段最重要、最困难,是完成由弱到强形势转变的关键环节,是持久战转向胜利的“枢纽”,是创新地彻底解决从劣势转化为优势直到最后取得胜利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8]。2020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指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9],强调要重温抗日战争历史,提高战略思维,时刻保持清醒,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

(三)历史思维:立足国情、辩证发展、主动灵活

抗日战争初期,毛泽东提出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全面透彻阐明了实现这种结合的方法和途径,强调充分发挥符合一定条件和规律的自觉能动性,最终实现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人心和人力的统一。

《论持久战》辩证发展地从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综合分析战争规律。第一,《论持久战》体现了用马克思主义辩证认识论的精髓揭示中日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抗日战争制胜的科学方法。第二,毛泽东根据“就是时代的特点。这个特点的具体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国的进步和多助”[3]451驳斥了“亡国论”,缜密考察中日战争特定历史条件的基础,按照历史的辩证法筹谋,事半功倍。第三,毛泽东十分注意根据战争实践的变化,补充、完善和发展提出对战争的新认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得以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继续深入和充分发挥。

中国共产党不断把革命、建设、改革、复兴事业向前推进,在逐步实现救国、兴国、富国、强国奋斗目标的百年历史征程中,贯穿的思想主线不变,依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是推进理论不断创新的原则指引[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谋划和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当前世情国情党情”[11],精准把握国情中的“变”与“不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和开拓创新。

(四)人民至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生命至上

战争力量强弱的角逐进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问题,即人心和人力。《论持久战》牢牢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首要原则,民本思想贯穿全文,坚持群众观点,践行群众路线,提倡全民抗日战争路线,成功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进行斗争、争取胜利的根本问题,不断丰富发展了人民战争思想,将当时人们对战争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制胜法宝。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人民的利益就是党的利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1]8。新时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执政能力水平,总揽全局、协同各方、科学决策、持续积累,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并为全球积极提供中国方案和贡献中国智慧。

健康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12]。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打下坚实的人民健康基础。

四、结语

抗日战争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历经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其理论内涵得以不断丰富和创新。《论持久战》已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动演化为中国化的“具体普遍性”,具有十分鲜明的实践价值:新时代,要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群众史观,不忘初心使命,身体力行为民探未来、谋幸福,用心、用情、用功,用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不负人民。从历史走向未来,随着时代发展,每一种战争或时代竞争,都将包含着各种特殊矛盾,必须从理论回到实践,立足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勇于直面问题,有魄力、敢担当,在实践中不断创造与开拓创新。

猜你喜欢
论持久战抗日战争中国化
创设学习主题,促成深度学习——以“从《论持久战》看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为例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让听课高效起来——以《抗日战争》为例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第一卷)
毛泽东《论持久战》是指导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