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丽媛,秦 晴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1]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更是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理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展开实施。当前,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劳动教育也应不断开创新格局。
为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状况,课题组对广西6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本次问卷调研主要包括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态度以及实践方式三个方面。
1.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社会认知片面化
关于“劳动”一词的认识,超过70%的受访大学生片面认为劳动即干活或大学生参与的各种实践活动,近30%的大学生对此概念模糊或不理解。对于劳动形式的认知调查中,56.62%的大学生认为劳动的形式是公益劳动,22.9%认为是教学实践,11.46%认为是自我服务,9.02%认为是专业实习。对于劳动目的的理解调查,51.28%的大学生认为劳动的目的是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部分大学生对于劳动带有功利的目的,20.56%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可以实现个人发展并能获得一定社会地位,18.06%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是获取生存物质基础的途径,10.1%的大学生认为劳动仅仅只是赚取报酬。
通过以上的数据综合分析可知,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的基本概念和劳动价值等的认知存在局限,呈现的一个趋势是认为劳动不是受主观能动性驱动自然而然的自发行为规范,而是由外界驱使不得不做的行为,抑或是为了实现或满足某种需求而产生的行为。
2.部分家庭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引导不足
本次受访的大学生中,认为平时在家做得最多的劳动是学习,占比43.84%,其次是运动,占比23.05%,其余22.78%和10.33%分别是社会活动和家务。在调查中,父母经常把劳动作为惩罚的手段占抽样调查人数的4.62%,偶尔的占35.38%,从来不会的占60%。关于家庭劳动教育的引导调查发现,在高考前,79.07%的父母平时要求孩子多学习,仅有12.49%的父母让孩子出去运动,6.28%的父母会让孩子做家务,2.16%的父母让学生参加打工、公益活动等社会活动。进入大学后,部分父母的态度有所改变,只有43.84%的父母让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大部分父母开始意识到劳动教育对孩子的影响,23.04%的父母督促孩子出去运动,10.34%的父母会让孩子做一些家务,22.78%的父母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锻炼能力。
综合分析了解到,部分家庭还不够重视学生的劳动教育,在学生上大学前对劳动教育缺少直接正面引导。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仍局限性地认为学生未成年前应以学习为主,学习以外的行为包括劳动对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教育意义。虽然这一现象在学生上大学后有所改观,但先前关于劳动的固有“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可能会模糊劳动的真正教育目的和实践意义。
3.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意识薄弱
本次受访的大学生中,近90%的受访大学生主动参加劳动教育的意识不强。对于主动参加劳动教育的意识程度,其中6.17%的大学生选择意识非常淡薄,33.94%的大学生选择意识比较淡薄,49.81%的大学生选择意识一般。除此之外,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有超过80%的受访大学生掌握不全面,其中3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了解简单的劳动常识,39.4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了解部分劳动法律的知识,3.59%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完全不懂。在大学生是否接受学校实行劳动教育的调查中,63.88%的大学生表示接受,并认同大学生应该通过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但是,31.14%的大学生对学校开展劳动教育表现不积极,要视情况而定,根据学校具体开展哪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来决定是否参加,甚至有4.98%的大学生表示不接受,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不需要参加劳动教育。
综合来看,在大学进行劳动教育总体会得到学生支持。但是部分大学生的支持是有条件的,要么是因为培养方案规定必须要通过劳动教育取得学分,要么是因为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获得一定的荣誉等。部分大学生主动接受劳动教育并产生劳动的行为需要一定的条件驱使或有特定的前提。
1.育人手段交互化,在全员育人上劳动教育引导需更全面
劳动教育在传统的大学生校园文化中,更多是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出现,包括素质拓展活动、公益活动和科普活动等。随着互联网逐渐发展和普及,新媒体时代中信息传播多元化的渠道让大学生劳动教育逐步形成线上结合线下的方式,大学生可以自主创新地参与到劳动教育中,交互性较强。如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暑期“三下乡”中结合专业特长和个人兴趣融入“企业+”“文创+”“科技+”,打破常规的义教,进企业,到文创、科技等单位,认识和实践新科技下的劳动,即开发互联网传播平台辅助国情观察、拍摄微视频传播民族大团结、组建人才智库实现乡村振兴等。灵活的教育手段使劳动教育不再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传播,而是通过个性化传播让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将劳动教育悟透做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的提出,使劳动教育的教育目的更具体,教育时间更持续,教育范围更全面。“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下各方深入加强协同全员育人,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引导也将更充分、更有效。
2.各类信息碎片化,在全过程育人上劳动教育督导需更严格
新时代的信息传播以快速和简洁为主,受众更看重时间成本,通常只会精选感兴趣或对己有利的信息。信息的碎片化容易使重要的内容、信息背后深刻的意义以及与其他信息之间的关系被过滤,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部分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劳动而言,普及度较广的信息是传统意义上的体力劳动,即俗称“干活”。因此,一旦这种表面信息和局部信息传开,会进一步造成部分大学生知识结构碎片化,从而影响劳动的深层次教育。只有进一步严格规范教育督导,才能及时处理劳动教育信息危机事件,防患于未然,避免学生因接收片面信息而树立错误的劳动意识。而严格规范的教育督导更需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举全民之力推进“以生为本”的劳动教育,为劳动教育的全过程育人保驾护航。
3.虚拟社交圈层化,在全方位育人上劳动教育意义需更深化
新兴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受众互动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时间和空间,大学生的认知范围也会随着虚拟社交圈层化现象逐渐变化。青年大学生更多倡导自我,个人意识强,但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受虚拟社交圈层化现象的影响,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呈现两极分化,既有“狂热支持”,也有“随心漠视”。一方面,有的大学生长期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只会在网络“大声疾呼”,现实表达意愿和行动能力退化;另一方面,有的大学生对网络世界无动于衷,现实却表达多样、行动多变,由此两个群体的大规模学习和交流空间渐趋变化,对事物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不同。因此,只有想方设法有针对性巩固并强化劳动教育的意义,分类分层突破学生思想禁锢防线,才能在源头上避免劳动教育被定式化、程序化。特别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将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学习和生活,使劳动教育深得人心,逐步达到劳动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效果。
社会环境、家庭教育、自身素质等因素对于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都有一定影响。由上述可知,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在社会认知、家庭引导和学生自我意识中存在一定的困境,以下将从这三个方面出发,探寻解决困境的突破口。
社会的信息环境多是大众媒介通过对信息筛选、加工并重新加以诠释后提示给受众的[2]。也就是说,大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社会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大众媒介营造的信息环境影响。如,传统的教育观念一直强调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劳动教育只是辅助,容易造成当下部分大学生从小就忽视劳动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同时,由于劳动教育在以往既有的教育里并没有被专门单独列出进行深入引导,大学生在他们从小习以为常的干家务活、打扫教室、班级大扫除等日常劳动行为概念里并不觉得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是一种理所应当的行为。因此,当劳动教育被真正当作一门课程去教育教学的时候,部分大学生潜意识会存在片面的认知。这部分存在的浅显认知也对接下来的劳动教育教学引导提出了极大挑战。同时,因为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劳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点被单列出来,疲于学业任务的大学生会认为“多了一个学习负担”,所以在学习之初会有一定的排斥心理。如何在教育初期就营造和谐良好的认知氛围也是转变被动教育劣势为主动教育优势的关键点。
对于学生而言,父母的家庭教育是他们认知中的第一启蒙教育,父母的劳动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劳动意识。在调研中发现,如果父母从小将劳动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劳动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感到一定程度的敬畏,减弱对劳动的热情。如果父母溺爱孩子,存在着“劳动会影响孩子学习”的观念,代替孩子承担一切劳动,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剥夺孩子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久而久之也会打击孩子的劳动兴趣,最终养成“等、靠、要”的不良习惯。但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劳动教育从小就有良好的启蒙引导,学生则会自觉形成“会劳动、爱劳动、懂劳动”的观念。同时,父母自身的言行举止也是孩子最初的基本行为示范。如果父母本身就觉得劳动教育是一种非必要的行为,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在孩子面前对于劳动教育也是不重视的态度,那么久而久之也会让孩子觉得家人对于劳动教育不管不顾都没影响,自己也没必要去自觉、主动接受劳动教育[3]。因此,家庭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形成齐管共抓的良好局面,以应对当下劳动教育的薄弱环节。
对于大学生而言,与他人接触与互动最多的时候是在学校,在互动过程中通过洞悉他人态度和行为意向来获取自我适应社会的方式。如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充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其中片面低俗的价值观将直接降低大学生对劳模精神的认识。特别是现在的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一种互相对比的心理,在同辈中如果身边熟知的人都能对劳动教育自觉学习和实践,大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能逐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有不良心思的大学生也会自觉发现和纠正自身的不足。因此,学校教学的“第一课堂”和活动的“第二课堂”需从实际出发,精准把握学生心理,通过良性互动,从源头上防范劳动教育的误区,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避免形成不良影响[4]。
社会的信息环境在一定范围内容易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认知的固定思维形成,家庭的教育启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教化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第一印象,学校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影响也很可能会升华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5]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密不可分,是高校立德树人重点内容之一。新时代劳动教育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劳动教育纳入新时代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家庭、学校和社会各个方面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提升当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效果[6]。
1.把握成长特点,丰富育人途径
面对“00后”大学生个性明显、独立自主又争强好胜的特点,不仅要利用传统方式结合实际开发线下教材或宣传资料,还应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特点,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巧妙利用学生常用爱用的社交平台,如在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开发有意思的宣传小短片、小动画和小漫画等素材,全面推广普及劳动教育的内涵、价值和意义[7]。此外,可通过情景还原式的课本剧大赛、知识竞赛、舞台剧等方式,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和宣传劳动教育知识。
2.发挥示范引领,培养骨干队伍
在校教育期间,大部分大学生都具备创先争优的意识,应充分发挥党团员、团学组织和班干部等优秀大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不主动不自觉的大学生融入劳动教育。同时,结合实际,通过激励和奖励等措施引导这些原本对劳动教育不积极的学生化被动为主动,自觉主动担当劳动教育的先行者。
3.拓宽课堂广度,聚焦能力提升
高校劳动教育应深入推进“双课堂”变革及对接,可通过专业教育“第一课堂”平台的理论知识贯穿,借助校内外“第二课堂”平台,将劳动教育融入社会实践、素质拓展和志愿服务等,全面营造劳动教育育人氛围[8]。“第一课堂”的理论学习与“第二课堂”实践锻炼互为补充,互相配合,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发展。
1.明确家长职能,转变育人模式
家庭教育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第一教育,亦是学生启蒙思想的主要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师,更需要联动家庭,劳动教育亦是如此。家长虽不是专业教师,家庭也不是学校里的教室,但家长有绝对的主体教育引导作用。从新生的入学教育到毕业生的离校教育,贯穿全过程的除了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更有家庭教育的细水长流。
2.立足实践教育,挖掘学生潜力
家长可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启蒙,如利用节假日,家长可以通过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照顾老人或病人、挑战当家作主等,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和尊重劳动的品性,形成服务精神和助人品格[9]。家长在与大学生一起劳动的过程中,还能形成良好的亲子互动,在劳动中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支持学生,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使其在学校生活学习中更独立和自信,学会理解他人,从而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的意义。
3.畅通育人渠道,化解教育难题
家庭与学校在劳动教育上应形成多管齐下的合力,畅通信息沟通的渠道,学生在校期间和平时节假日在家期间的劳动行为表现均可成为鼓励学生成长成才的资本[10]。家长与教师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劳动教育学习状态,及时调整育人方向,使劳动教育持续可行。
1.完善规章制度,推进示范教育
高校应因势利导整合和挖掘劳动资源并建立劳动教育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劳动教育规章制度,创建劳动教育评价体系,规范监督指导体系确保劳动教育实施到位并行之有效。同时,教师和党团员大学生干部应发挥示范作用并持续参与劳动教育,有效调动普通大学生积极性。
2.掌握教育规律,以活动促教育
高校应全面把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抓住“生活处处可成为劳动教育”的教育规律,从日常行为管理到行为习惯养成,从“规定动作”到“自选动作”,创设劳动教育品牌教育和品牌活动,以活动促教育[11]。如可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入劳动教育,发挥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
3.注重教育反馈,调整育人方向
高校应着力聚焦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在青年学生中营造崇尚劳动的氛围。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应时刻关注教育反馈环节,深入大学生一线,及时了解和分析大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关注点、难点和薄弱点,有针对性地转变教育引导方式,使劳动教育行之有效[12]。
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引领教育更多关注于精神层面的教育,但它与实践教育是密不可分、紧密联系的。虽然在新时代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时会面临一定的现实困境,但只要通过精准把脉,找准薄弱环节逐一突破,就可以逐步达到预期教育效果。当前,劳动教育理念已被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在各级高度重视下,劳动教育总体趋势向好。下一步育人关键环节即在于先整体传播渗透劳动思维,再结合实践细分各部分对大学生进行精准教育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