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代私家藏书研究成果综述

2022-11-16 11:06:44姚小燕
晋图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刻书私家藏书家

姚小燕

(南京大学 信息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0 引言

我国的私家藏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数以千计的私人藏书家们或节衣缩食、典产购书,或雪抄露纂,无间晨夕,或付之梓刻,沾溉来学,或藏以研学,嘉惠士林,通过自己个人与家族的读书、求书、藏书、刻书、校书、著书等活动,不仅对中华典籍有收集、保存、整理、抄录、刊刻、流传之功,同时也使得藏书这一底蕴丰富的文化现象成为中国文明史、文化史、学术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如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徐雁教授所言“藏书家在普通读书之外,更形成一种特色,他们关于读书、求书、鉴书、藏书、钞书、校书、跋书及其它有关系的学问方法,不仅成为一种为历史所证明了的有效自学成才的手段,为许多读书人谨守不渝,而且早已笃成专学,为许多学者所致力研究,至于藏书家冷坐书城、勤苦研究、卒获成果的学术品质,更是值得当代研究者们在精神上予以继承[1]。”因此,毫无疑问,研究中国古代私家藏书,对中国古代读书教育、书刊出版、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均大有裨益。

受制于古代交通和传播的局限,历史上的区域刻书必然是私家藏书的基础。山西作为黄河流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其刻书历史由来已久。据记载,后蜀河中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毋昭裔于蜀中私费校刻《九经》《文选》等,开创私人刻书之始。宋代曾“置书库于太原”,并解除刻书禁,使得山西雕书业应运而生[2]。金、元时期,平阳亦因其固有的文化积淀、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熟发达的雕印技术以及便利的物质条件等而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刻书中心之一,有“家置书楼,人蓄文库”之称[3]。《赵城金藏》这一金代民间募资雕刻的佛教大藏经于1933年首次被发现于山西赵城广胜寺,是现今中国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之一,文献史料价值颇巨,也彰显了当时山西民间刻印技艺之高超。

同时在山西历代藏书家中,学问才识足堪当代之表率者也大有人在。以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光耀千古的一代大儒司马光,其读书台储藏文史书万余卷;金元之际的元好问,不仅以“野史亭”的丰富藏书入列藏书家,同时也是名垂青史的文坛领袖;清代藏书家张穆,是我国地理学界的重要人物;张敦仁则是我国数学界的专家;他们的学术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清末藏书家耿文光更是在目录学方面研究颇深,《目录学》与《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成就了其目录学家之名。近代以来,山西藏书家们还秉持着“化私为公”的藏书思想,有效地推动了山西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故,山西一地自古以来便具有读书、藏书、刻书、著书的文化传统,其所孕育的藏书文化是三晋文化的重要分支。

清人孙庆增称:“大抵书籍之家,推吴中苏郡、虞山、昆山,浙中嘉、湖、杭、宁、绍最多。金陵、新安、宁国、安庆及湖南、北直、山东、闽中、山西、关中、江西、湖广、蜀中亦不少藏书之家”[4];范凤书也云:“山西藏书活动虽不及江浙一带繁盛,但地属中国古文献重要流散之区,时有古籍稀本发现,在中国藏书史上自有其显赫地位”[5]。因此,山西私家藏书研究是一个颇为值得学者深入的学术课题。本文拟全面而系统地梳理目前已有的山西私家藏书研究,以备后学进一步展开对山西私家藏书文化的深入探讨。

1 山西私家藏书研究综述

笔者以“山西藏书家”“山西私家藏书”“三晋藏书”“晋商藏书”“山西刻书”等作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读秀等数据库中分别进行题名与主题检索,同时在检索过程中对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相似文献、共引文献等进行扩展检索,从而形成一次检索文献集。之后对检索结果逐条进行查重、剔除重复、非相关检索条目,并进行文献内容分析,以排除相关度小的检索结果。基于以上的统计分析后,笔者对核心作者进行二次检索,以补充一次检索文献集,形成此次检索的文献目录。目前,检索到有关山西私家藏书研究之论文有85篇,相关著作6部,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1.1 对山西藏书家个体及藏书楼的研究

此部分研究文献聚焦于藏书家个人的藏书行实、编印校勘、学术著述、藏书题跋等,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藏书家生平:如马甫平的《郭象升其人其事》、王开学所写《“山西才子”郭象升及其藏书题跋》与《郭象升藏书题跋》、杨艳燕的《〈渔洋山人精华录笺注〉郭象升题跋批校抄评》、耿亚荣的《郭象升〈文学研究法〉研究》专注于对郭象升其人其学、藏书题跋、学术著述等展开研究;李俊清的《耿文光及其目录学成就》与《〈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编修考-兼谈山右丛书本〈藏书记〉序文的真伪问题》、郑伟章的《善读书者必通书目——目录学家藏书家耿文光考述》、李琦的《晚清藏书家耿文光研究》以及张智萍的《耿文光与〈苏溪渔隐读书谱〉》、李澍懿的《〈万卷精华楼藏书记〉研究》、邢幸的《耿文光的目录学思想发微》、张宪荣与杨琦的《论耿文光〈苏溪渔隐读书谱〉的特点和价值》则针对耿文光的藏书行实、《万卷精华楼藏书记》《苏溪渔隐读书谱》及其目录学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李文林的《张贯三先生与其藏书》与《宿儒张贯三先生》、刘秀荣的《张籁藏明嘉靖刻本十种述略》以及何满红、张梅秀的《张籁古籍题跋选录》则对三晋硕儒张籁(字贯三)先生的藏书事迹与题跋、所藏刻本进行研究。此外,也有针对藏书家元好问、戴廷栻、梁上椿、张瑞玑、渠晋山、梁园东、陈监先展开的相关研究。

1.2 对晋商藏书家这一独特群体展开的深入研究

这部分文献以挖掘晋商“儒贾兼通”“藏以致用”的文化理念,梳理晋商藏书家的藏书特点与文化贡献为主:如卢厚杰《晚清时期私家刻书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晋商家刻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晚清时期晋商家刻为分析个案,从晋商刻书的文化要素、经济资本、出版技术以及由晋商子弟组成的编辑人才四个角度出发,探讨晋商群体参与私家刻书的影响因素和历史背景[6];《20世纪前期晋商私家藏书流散研究——以晋中商人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山西祁县、榆次、太谷等地的晋商藏书家为研究对象,梳理了20世纪前期晋商私家藏书流散过程、特点和影响,重点揭示了晋商私家藏书在近现代山西图书馆和新式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历史影响[7];《明清商人私家藏书的实践逻辑》一文从物质基础、时间保证以及购书便利等方面梳理了晋商藏书的便利条件[8];《论明清民国时期晋商的藏书活动及文化贡献》则重点揭示了晋商藏书家在保存传播古籍文献、收藏整理乡邦文献、促进三晋地区学术研究发展以及参与新式图书馆建设四个方面的文化贡献[9]。四篇文章深刻地分析了晋商藏书家的藏书、刻书、学术贡献,向学界展示了晋商藏书家的儒学修养和文化情意。韩丽花在《晋商中的藏书家——以晋中地区为例》[10]一文中,重点对晋中地区的晋商藏书家之藏书行实予以阐述。

1.3 有关山西刻书的研究文献

裴成发的《试论平阳刻书盛极一时的原因》《山西平阳的刻书事业》、孙玉祥的《金元两代刻书中心——平水》、李晋林的《金元时期平水刻版印刷考述(上)》与《金元时期平水刻版印刷考述(下)》、齐峰与李晋林合写的《山西平水刻书业与中国古代出版》、瞿大风的《元代山西平阳刻书述略》、索娅的《蒙元山西平阳刻书事业的特点与成就》、王永胜的《金元平阳刻书的特点及文化影响》《金元时期平阳成为刻书中心的背景分析》、王娟的《论金元时期平阳刻书的时间特点及原因》集中探讨了金、元时期平阳刻书的特点、历史背景与文化影响。还有针对山西地区宋、辽、金、元等时期的刻书特点与刻书事业的介绍:如侯秀林的《金代山西刻书业概况及其兴盛原因再探讨》《略论清代山西大同地区的刻书业和影响因素》、齐峰与王醒的《元代山西地区的信息传播与出版活动》、杨文的《宋辽金元时期山西的雕版印刷(上)》、孙安邦的《山西的雕版印刷宋辽金元时期(下)》。再者,还有对山西刻书事业展开的综合性研究:如李裕民的《山西刻书年表(宋至明)(一)》《山西刻书年表(二)》及《山西刻书年表(三)》、李娟的《山西雕版源流考》。此外,有部分研究针对明代晋藩刻书展开:如刘蔷的《明代晋藩刻书研究》、宋光宇的《明代晋藩藏书刻书研究》、韩敏,孙丽娜的《明代山西藩府刻书述略》。还有些研究仅仅部分涉及了山西刻书事业:如王巍的《辽代刻书事业管窥》、李西亚的《金代图书出版研究》《金代刻书地点考》《金代各地刻书的差异性探析》。

1.4 有关山西近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文献研究

近代以来,私家藏书是山西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文献来源,部分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探讨:张希厉的《太原地区近代图书馆的发展沿革》[11]概括性地对太原地区近代藏书楼到图书馆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追述,回顾了太原地区近代图书馆历史的发展历程;袁长江在《省馆藏书聚散录》中记录了部分山西私家藏书流入山西省图书馆的演变轨迹[12];郑梅玲在《祁县图书馆古籍藏书源流考》[13]一文论述了山西省祁县图书馆所收藏古籍文献的来源,指出其丰富的古籍藏书主要来自于晋商家族的捐赠,并指出晋商藏书文化在延续传承三晋文化中有重要作用;王开学的《秘籍琳琅楮墨飘香——山西省珍贵古籍一瞥》、贾维姝的《古籍及民国文献普查工作回顾、馆藏特色研究——以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为例》、韩丽花与赵谞烔的《太谷县图书馆馆藏古籍及保护工作概述》、郑梅玲与武荣瑞的《山西省祁县图书馆的古籍保护工作》、张梅秀的《馆藏古籍整理随记》分别对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农业大学图书馆、太谷县图书馆、祁县图书馆以及山西大学图书馆所藏古籍善本的特征、来源、古籍保护工作等内容进行了揭示;刘纬毅的《山西古籍善本检记(一)》《山西古籍善本书编目检记(二)》《山西古籍善本书编目检记(三)》则立足于全省,重点对山西省内所藏珍稀古籍的特征及其价值进行了揭示。

1.5 山西私家藏书的综合性研究

这部分研究包括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李晋林与柴建国、山西大学图书馆馆员薛愈陆续在《晋图学刊》上发表的《山西历代藏书家故实要录》《山西历代藏书家故实要录(续)》与《山西历代藏书家》,以及《山西藏书考》《山西藏书家传略》《山西藏书史话》《山西图书馆事业史话》这四部相对较为系统的山西藏书家研究文献。1928年任职于山西省立图书馆的聂光甫(1903—1992年)发表《山西藏书考》。文中对山西公家藏书、刻书、私家藏书、目录流通、曝书进行介绍,共记载山西历代私人藏书家七十余人,开我国地域私家藏书研究之先河[14]。山西大学图书馆薛愈(1912—1998年)自1977年起,留心关注山西地方志、史乘、传记、乡贤录、碑传铭刻等资料,撰成《山西藏书家传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该书以人为传,记载198位三晋藏书家的生平行止、家学渊源、藏书聚散、校勘刻印等藏书故实[15],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三晋私家藏书研究之空白。此外,由三晋文化研究会负责编辑,王开学与李红负责撰写的《山西历史文化丛书——山西藏书史话》(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4年版)则简要地对山西官府、私家、寺观及书院藏书进行了介绍[16];《山西图书馆事业史话》则介绍了山西藏书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有关影响[17]。

1.6 其他相关文献研究

此外,还有其他与山西私家藏书相关的文献研究:如薛愈的《明代三种山西通志存佚考》[18]考述了明代三种《山西通志》的概况、版本特征、收藏来源等内容;陈建文的《古代大同的藏书》[19]对古代大同地区的藏书史实进行了梳理;江山的《聂光甫生平及著述史实考辨》[20]则对聂光甫及其《山西藏书考》进行了史实考辨。

部分涉及山西私家藏书的研究文献包括:丁辉、陈心蓉所著《中国进士藏书家考略》(黄山书社2017年版)中提及了山西籍进士藏书家[21];桑良至的《十大商帮与藏书文化》中也提到了山西藏书家张瑞玑、耿文光的藏书事迹[22];刘洪权在《论元代私人藏书》中介绍了金、元时期山西地区的读书、藏书风尚[23];顾文若在《金代藏书家叙论》也涉及了山西藏书家元好问、吴希尹的藏书故实等[24];代芯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宋代私人藏书楼初探》[25]中分别介绍了宋代山西藏书家范俅和范钺的藏书楼。

还包括对山西藏书家展开的规律性探索研究:如孙文学在《历代山西藏书家的地域分布及其文化流变》对山西历代藏书家的地域分布与历史流变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山西藏书家由南向北依次递减、沿河流和城镇分布等结论[26],这一研究视角值得提倡;王欣欣《山西进士与藏书》由科举制度的历史进程反思山西藏书家与进士之间的内在规律,并以此得出山西进士与藏书之间的密切联系[27];姚小燕从比较视角出发对《山西藏书家传略》与《山东藏书家史略》两部区域藏书史研究专著编撰之异同进行分析,揭示了山西、山东两地之藏书特征与老一辈学者刻苦治学、严谨著述的精神风貌[28]。

总而言之,目前学者对山西部分藏书家之藏书、刻书行实、研究著述、学术贡献等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然而,更为全面、系统的有关山西藏书家的地域分布、藏书楼宇、藏书印章、藏书交游、藏书流散、藏书文化发展等内容的探讨仍需进一步深入。

2 山西私家藏书研究的文化意义

对山西私家藏书展开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是山西藏书文化史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不仅仅是山西藏书家们藏书、读书、著书、刻书等藏书活动的再现,更是山西悠久而灿烂的传统藏书文化的弘扬,其对于揭示山西私家藏书风貌、推动山西藏书文化史研究以及三晋文化研究大有裨益。

2.1 展示山西私家藏书之藏书风貌与历史贡献

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与藏书家们在朝代更迭、战乱纷争中,护惜珍籍、传承典籍是分不开的。山西藏书家同其他地区的藏书家一样,既读书、藏书、校书、刻书,也著书立说,助力研学。可以说,没有这些藏书家就没有绵延不绝的三晋文化。近代以来,也正是由于这些藏书家秉持着“化私为公”的藏书思想,极大地推动了山西省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博物院、山西大学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中的许多珍本、善本都是经过历代山西藏书家之手,如接力一般,层层辗转,才得以保存下来。是故,通过各类史籍对山西私家藏书展开系统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揭示山西私家藏书史实,总结历朝历代山西私家藏书之特有风尚,同时也能彰显历朝历代山西藏书家在保存典籍、校对刊刻、流传古籍等藏书活动中所作的卓越贡献。

2.2 填补山西藏书文化史研究的有关学术空白

2.3 为深入研究三晋传统文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藏书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分支。在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尤其是江苏、广东、浙江等省份不仅面向大众出版诸多藏书类通俗读物,同时也多次召开藏书文化研讨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地方藏书文化的深入发展。历史上山西藏书家的各类藏书活动正是三晋藏书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三晋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山西历代藏书家之藏书行实、藏书特征、藏书交游等展开理论性研究,不仅可以全面揭示藏书家们的藏书、读书、著书行实,同时更能在全省范围内传播三晋藏书文化、弘扬优良读书传统,从而为深入研究三晋文化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3 结束语

区域性私家藏书研究一直是我国藏书史研究中颇具特色的研究领域。随着《中国藏书通史》与《中国藏书楼》的诞生,我国藏书史研究迎来新的阶段,区域性私家藏书研究著述迭出:如《近代江苏藏书研究》(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山东著名藏书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智者之香:宁波藏书家藏书楼》(宁波出版社2006年版)、《湖湘近现代文献家通考》(岳麓书社2007年版)、《福建藏书家传略》(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浙江藏书家传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安徽藏书家传略》(黄山书社2013年版)、《明代南京私人藏书研究》(台湾学生书局2014年版)、《嘉兴历代进士藏书与刻书》(黄山书社2014年版)、《浙江女性藏书》(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浙江藏书世家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近代江西藏书三十家》(学苑出版社2017年版)、《福建历代私家藏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版)等。

然而,经过笔者的一番梳理,山西一地至今尚未有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私家藏书研究之作诞生。正如前文所言,山西私家藏书文化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底蕴。是故,期待着我国藏书史研究广结硕果的同时,亦能有更多的学者将目光锁定于山西私家藏书,这对于全面揭示山西私家藏书风貌、完善中国区域性私家藏书研究、全面了解中国历史藏书文化源流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刻书私家藏书家
地下二层的专属影音室,兼顾影院/影K双重需求 济南麓府私家影院
定制私家影院系统中的传输损耗(上)
论元代儒学刻书
卷宗(2017年9期)2017-07-07 18:32:54
清藏书家袁廷梼枉生平发覆[1]——一个苏州家族的兴衰
天一阁文丛(2014年1期)2014-10-13 07:59:39
《先秦至隋唐五代藏书家考略》补考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9
明代安徽官方刻书考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17
两宋安徽官方刻书考
天一阁文丛(2012年1期)2012-10-13 07:58:21
苏州藏书家许博明
天一阁文丛(2011年1期)2011-10-23 01:44:16
唐代私家藏书文化述略
天一阁文丛(2011年1期)2011-10-23 01:44:02
论四明雕版印刷及范氏天一阁刻书
天一阁文丛(2011年1期)2011-10-23 01:4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