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多酚酸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GFAP、PGP9.5IL-5、IL-6、IL-8、IL-10表达水平和预后的影响

2022-11-16 06:49何地芹方明昊俞明明刘红娟王天任汪青松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2年10期
关键词:酚酸丹参脑梗死

何地芹,方明昊,俞明明,刘红娟,王 雯,王天任,汪青松

脑卒中是世界第二大死亡原因,估计治疗成本占全球GDP的0.66%,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1]。每年我国脑卒中致死率为149/10万人,其高居我国第一致死率[2]。成功再灌注治疗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提供了最有效的疗法[3]。但由于溶栓和介入取栓时间窗窄,并且有一定的技术要求,限制了临床使用,因此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蛋白基因产物(serum protein gene products,PGP9.5)和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分别主要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为重要脑损伤因子[4]。血栓形成和栓塞导致脑动脉堵塞,造成神经元及神经细胞损伤,分泌GFAP及PGP9.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GP9.5和GFAP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5]。

有研究表明IL-10、IL-5、IL-6、IL-8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梗死体积、病情严重程度和短期预后有关[6]。近年来,运用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的研究越来越多,其中蛋白、炎性细胞因子等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均有异常表达,目前具体相关性尚不明确[7]。丹参多酚酸是从丹参中提取的一种中药注射剂,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循环、保护神经等作用[8]。我们既往的研究表明丹参多酚酸可减少大鼠脑梗死模型下游通路炎症因子的释放,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9]。有关丹参多酚酸通过调节炎性因子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研究,少见报道。基于此,本研究拟采用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丹参多酚酸对其血清 GFAP、PGP9.5、IL-5、IL-6、IL-8、IL-10表达水平和治疗3 m后mRS的影响,探索丹参多酚酸改善其损伤之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2月期间急性前循环脑梗死住院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丹参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同时期选取体检中心健康人40例为基线组。丹参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纳入标准:(1)患者行头部磁共振证实,符合2018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10];(2)年龄≥18岁;(3)发病在48 h以内;(4)患者首次患急性脑梗死,或曾有急性脑梗死病史,但未留后遗症,且不影响本次NIHSS及Barthel指数评分,卒中发病前 mRS 评分≤1分;(5)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6)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排除标准:(1)丹参过敏者;(2)昏迷或严重失语者;(3)排除后循环梗死;(4)合并严重肝肾、肿瘤疾病;(5)排除近期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等其它脑部疾病;(6)合并肺部感染等有其它部位严重感染者;(7)检查资料收集不完善者。

1.2 治疗 对照组予以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处理,实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丹参组除上述基础治疗,采用1支(0.13 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天津天士力之骄药业有限公司)+250 ml 0.9%氯化钠溶液,静滴,每天一次。两组均治疗14 d。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清生物标志物水平的检测 (1)炎症因子:丹参组、对照组治疗前后 IL-5、IL-6、IL-8、IL-10水平和基线组水平;(2)脑损伤因子:丹参组、对照组治疗前后GFAP、PGP9.5水平和基线组水平。所有入组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当天及14 d分别采集静脉血液标本5 ml,将其置于正常室温下自然凝固30 min,使用低温高速离心机(4000 rpm,离心5 min),提取血清于-80 ℃冰箱低温保存。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血清PGP9.5、GFAP、IL-5、IL-6、IL-8、IL-10(试剂盒由美联泰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水平,集中检测。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

1.3.2 脑梗死体积的计算[6]选择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采用多田公式:梗死体积等于最大长径乘以同一平面最大宽径乘以磁共振扫描阳性层数乘以1/2。入组所有患者在入院当天及第14天行头部磁共振扫描。

1.3.3 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分别在入院当天和第14天行NIHSS、Barthel指数评估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

1.3.4 预后评估 采用患者梗死后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mRS>2)和预后良好组(mRS≤2)。

2 结 果

2.1 脑梗死组间临床资料比较 脑梗死组组间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脑梗死组间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脑梗死组组间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z=-0.907、0.126,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4 d后丹参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z=-2.796,P<0.05),而Barthel评分明显升高(z=2.367,P<0.05)(见图1)。

图1 脑梗死组组间治疗前后Barthel评分、NIHSS评分比较 (n=42)

2.3 脑梗死组组间梗死体积治疗前后比较 治疗前丹参组、对照组梗死体积分别为[4.22(0.7,8.1)]cm3、[4.9(1.3,13.7)]cm3,治疗后两组体积分别为[1.12(0.31,3.46)]cm3、[2.7(1.39,10)]cm3;两组治疗前比较,梗死体积无明显差异(z=-0.966,P>0.05)。治疗14 d后丹参组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显著缩小(z=-2.756,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水平比较 与年龄、性别相匹配健康对照组(基线组n=40)相比,治疗前梗死组血清GFAP、IL-6、IL-8、IL-10表达水平升高(z=7.270、2.587、6.778、6.564,均P<0.05);而血清PGP9.5、IL-5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z=1.429、1.203,均P>0.05)。两组治疗前GFAP、PGP9.5、IL-5、IL-6、IL-8、IL-10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丹参组治疗后GFAP、IL-6、IL-8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z=-3.168、3.042、-2.38,均P<0.05);而IL-10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z=2.13,P<0.05);丹参组治疗后PGP9.5、IL-5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z=-1.721、-0.125,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GFAP、PGP9.5、IL-5、IL-6、 IL-8 、IL-10治疗前后比较

2.5 脑梗死组组间治疗后90 d mRS比较 采用90 d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预后情况,丹参组中预后良好36例(85.71%),预后不良6例(14.29%)。对照组中预后良好24例(57.14%),预后不良18例(42.86%)。组间患者90 d预后差异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组间患者90 d mRS比较

3 讨 论

GFAP是一种脑特异性星形胶质细胞中间丝蛋白,Amalia的临床实验表明,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GFA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11]。Williamson[12]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对小鼠缺血再灌注后的血管修复和重塑至关重要。PGP9.5又称UCH-L1(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是大量集聚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细胞质去泛素化酶[13]。可能与其半胱氨酸152位点促进脑损伤后神经元的恢复有关[14]。本研究分析可知,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GFA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说明血清GFAP参与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可作为脑梗死早期诊断的预测指标,与既往报道一致。而血清PGP9.5在急性脑梗死中与健康人却无明显升高,与许多学者报道不同[5],可能与PGP9.5敏感度与特异度较低、样本量小、PGP9.5在血清中表达时间点不同有关。本研究只选取了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两个时间点,未来需选取多个时间点,扩大样本量来观察脑损伤因子与急性脑梗死关系。

据相关文献报道,IL-10、IL-5是抗炎细胞因子,起着减轻或者抑制炎症的作用;IL-6、IL-8是促炎细胞因子,起着促进炎症作用[15]。IL-6同时激活 PI3K/AKT和JAK-STAT通路,其在急性脑梗死后恢复具有关键性作用[16]。总之,IL-6具有双重效应,在急性期作为炎症因子,在非急性期作为神经营养介质。IL-8是一种可促进炎症细胞趋化并且诱导细胞增殖的细胞因子。Shaheen等研究表明[17],与正常组比较,急性脑梗死组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同时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具有正相关性。IL-10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实现脑保护作用。对 Th1淋巴细胞具有抑制效应[18]。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IL-6、IL-8、IL-10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显著升高,而IL-5表达水平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以上说明脑缺血后,IL-6、IL-8、IL-10细胞因子释放,与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具体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减轻炎性因子所致的缺血半暗带损伤可能是治疗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的关键点。

Zhang等研究发现[19],丹参多酚酸可能是通过Sonic hedgehog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功能,其对神经元内在结构具有积极效应。李蒙等[20]研究发现,丹参多酚酸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抑制PIDD信号通路、调控凋亡相关蛋白、发挥其神经保护作用。有研究表明[21,22],在大鼠MCAO缺血再灌注模型中,丹酚酸可以降低炎症因子IL-6表达水平,上调 IL-10,达到抗炎作用,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在本研究中,脑梗死后在血清中的GFAP、IL-6、IL-8、IL-10表达较健康人显著增加,同时丹参组、对照组在治疗14 d后血清GFAP、IL-6、IL-8水平均下降且丹参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IL-10表达水平在丹参治疗后上升且丹参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表明丹参多酚酸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脑损伤。

本研究中丹参组和对照组NIHSS评分及梗死体积均在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下降且丹参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丹参组和对照组Barthel指数均在治疗14 d后较对照组上升且丹参组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与Xin[23]的分析58项随机对照实验一致,证明丹参多酚酸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通过90 d mRS电话及门诊随访,丹参组梗死后90 d较对照组有较好预后,提示丹参多酚酸可有效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丹参多酚酸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减轻脑损伤、提高日常行为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及预后。由于本样本量较少,临床因素复杂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需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的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猜你喜欢
酚酸丹参脑梗死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基于数据驱动和机制模型的丹参提取动力学研究
Comparison of mechanisms and efficacies of five formulas for improv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氟桂利嗪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偏头痛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