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神经母细胞瘤治疗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报道

2022-11-15 06:20章黎华王维维邱丽君姜文理沈立松
检验医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髓系母细胞骨髓

章黎华, 王维维, 邱丽君, 姜文理, 马 娟, 沈立松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92)

神经母细胞瘤是一种儿童常见的实体肿瘤,病情严重者会发生骨髓及全身转移,需按照危险度分级进行针对性治疗。然而,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烷化剂、拓扑异构酶抑制剂等均可能诱发治疗相关髓系肿瘤。此类肿瘤患者多伴有特征性的细胞遗传学异常,对传统化疗药物不敏感,总体生存期较短,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本文介绍1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化疗后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病例,供临床参考。

1 病例资料

患儿,女,3岁。出生2个月时因腹部巨大肿块就诊,入院后明确诊断为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Ⅳ期),自确诊起在小儿血液肿瘤科基于CCCGNB-2014方案共化疗8次,化疗4个疗程后行全麻下“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完全切除”,术后化疗至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ery good partial response,VGPR)后4个疗程,末次化疗方案为VCR(0.05 mg/kg d1)+ CDDP(3 mg/kg d2)+VP-16(5.3 mg/kg d4)+ CTX(40 mg/kg d1),已停止治疗18个月。

患儿本次入院前3天四肢、背部出现瘀斑,偶有咳嗽,血常规示血小板24×109/L,予以阿洛西林抗感染、利可君升血小板治疗,但血小板数值无明显改善。患儿近期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血尿、黑便等不适。体格检查可见前胸部、躯干及双下肢有数枚瘀斑瘀点,压之不褪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余未见明显异常。

2 实验室检查

患儿出生2个月时住院期间,B超显示肝脏肿大,肝内弥漫性占位,肝肋下110 mm,剑突下115 mm。肿瘤标志物检测:甲胎蛋白2 065.00 ng/mL,癌胚抗原 1.64 ng/mL,糖类抗原19-9为22.74 U/mL,糖类抗原125为32.17 U/m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71.30 ng/mL。骨髓形态学检查可见成堆和分散的分类不明细胞,成堆细胞互相黏连,细胞间有神经纤维,此类细胞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核大,核染色质较粗,核仁模糊,胞质少,呈蓝色或深蓝色(图1)。细胞免疫分型结果示骨髓中检测到CD45-CD81+CD56+GD2+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为0.05%,即神经母细胞瘤表型为阳性(图2)。术中组织病理诊断:右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分化差型伴广泛坏死。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示MYCN基因为阴性。

图1 神经母细胞形态(×1 000)

图2 神经母细胞免疫表型

患儿本次住院期间血常规检测示:白细胞计数15.6×109/L,红细胞计数3.31×1012/L,血红蛋白98 g/L,血小板计数24×109/L。骨髓形态学检查可见原始和幼稚细胞占53%,此类细胞胞体大小不一,以中等大小为主,呈圆形或类圆形,细胞核大,核形不规则,部分可见核仁,核染色质较细致,胞质量较多,呈蓝色,部分胞质内可见小颗粒[图3(a)],过氧化物酶染色呈弱阳性[图3(b)],考虑为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细胞免疫分型结果示此类幼稚细胞主要免疫表型为CD33+cMPO+CD13+CD15+CD64+CD14+/-CD34-(图4,幼稚细胞群);复查骨髓神经母细胞瘤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 MRD)<0.01%。细胞遗传学检查示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X,t(9;11)(p21;q23)[20]。融合基因检测示EVI1基因阳性。

图4 患儿本次住院细胞免疫分型结果

3 讨论

神经母细胞瘤起源于交感神经节细胞,是婴幼儿最常见的颅外实体肿瘤之一,其常见的原发部位为肾上腺、腹部交感神经节等。大部分神经母细胞瘤发病隐匿,诊断时已出现全身转移,且进展快速,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是5岁以下肿瘤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1-2]。根据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the International Neuroblastoma Staging System,INSS)标准,本例患儿初诊时已出现远处骨髓转移,为Ⅳ期。目前,肿瘤转移灶检查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但当骨髓中肿瘤负荷不高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即可检出影像学和形态学不易发现的微小残留病灶,检测灵敏度可达10-4。神经节苷脂抗原GD2特异性地表达于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素瘤、胶质瘤等神经外胚层来源的肿瘤细胞[3],因此用抗GD2抗体检测有助于神经母细胞瘤的实验室诊断。有研究发现,癌基因MYCN与神经母细胞瘤的发生和肿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MYCN基因,阳性患者预后较差[2]。儿童肿瘤研究组(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COG)危险度分组是按年龄、MYCN基因扩增、肿瘤INSS分期和病理学分型判断患者的疾病危险等级,本例患儿发病年龄<18个月,为MYCN未扩增Ⅳ期,属于中危组。

《儿童神经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1]建议对神经母细胞瘤患者按照危险度分组进行相应的个体化治疗,以手术配合化疗为主,必要时还需放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本例患儿按中危组的方案进行治疗,化疗4个疗程后切除肿瘤,术后化疗至VGPR后4个疗程,用13-顺式维甲酸继续维持治疗,病情有较好的缓解。化疗药物主要包括长春新碱、顺铂、柔红霉素、依托泊苷和环磷酰胺,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起到抗肿瘤作用,其中烷化剂(环磷酰胺)是一种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造成DNA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而依托泊苷(VP16)能特异性地作用于拓扑异构酶Ⅱ,阻碍DNA修复,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本例患儿于停止治疗18个月后因血小板降低就诊,结合其既往病史,首先排查神经母细胞瘤,发现患者肝脾未及肿大,影像学未见明显异常,且骨髓神经母细胞瘤MRD<0.01%,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轻度升高(37.31 ng/mL,标本溶血影响),故排除神经母细胞瘤复发。通过骨髓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和免疫分型检测,进一步明确了急性髓系白血病M5型的诊断。由于化疗药物本身具有细胞毒性,故患儿在治疗原发肿瘤后不久出现的第二肿瘤,极大可能是继发性的。治疗相关髓系肿瘤(therapy-related myeloid neoplasm,t-MN)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肿瘤,作为接受细胞毒性治疗原发肿瘤或其他疾病的晚期并发症,属于世界卫生组织髓系肿瘤和白血病分类中的一种特殊类型[4]。小儿t-MN在儿童肿瘤中的发病率约为1%,从原发疾病确诊到t-MN发生的潜伏期为几个月到几年,受化疗药物种类、累积剂量等因素的影响。放疗或使用烷化剂、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化疗,都是t-MN的诱因[5]。继发放疗或烷化剂治疗的t-MN潜伏期长达5~7年,一般会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阶段逐步发展成急性髓系白血病;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化疗引起的t-MN潜伏期较短,仅1~3年,且发病时已经是急性髓系白血病,不经历MDS的过渡,本病例即符合此特点。t-MN对传统化疗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因此相比原发急性髓系白血病,t-MN患者总体预后不良,中位生存期仅为8~10个月。

t-MN常见的细胞遗传学标志为11号染色体易位,5号、7号染色体缺失等,其中染色体11q23上的MLL基因易位与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化疗密切相关[5-6],本例患儿检测到t(9;11)(p21;q23),是最常见的11q23易位,与其出生2个月时治疗神经母细胞瘤时曾使用过VP16有关。目前已知的MLL基因重排多达几十种,包括t(9;11)、t(11;19)、t(10;11)、t(6;11)等,多见于急性髓系白血病M4和M5型,具有MLL基因异常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一般预后较差[7]。有研究发现,核型为t(9;11) 或t(11;19)的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结局相对好于核型为t(6;11)与t(10;11)的患者[8]。但具有EVI1基因过表达的11q23重排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一般容易复发,总生存率显著降低[8],本例患儿即为此类型,患儿入院后明确了t-MN的诊断,家属经综合考虑后放弃进一步治疗,自动离院。

大多数t-MN患者都存在克隆性染色体异常,属于难治性白血病,尤其是儿童患者,对化疗药物的耐受性较成人差,治疗的难度更大。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能够了解患者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治疗儿童t-MN应根据患儿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控制化疗药物的剂量和强度,必要时行干细胞移植,以有效缓解病情,并延长生存期。

猜你喜欢
髓系母细胞骨髓
成人幕上髓母细胞瘤1例误诊分析
顶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一例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预防小儿母细胞瘤,10个细节别忽视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FLT3检测的临床意义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