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疗法结合IMB技巧模型在脑血管意外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1-15 12:44王慧刘玉娥张婧娴韩斌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年21期
关键词:正念效能依从性

王慧 刘玉娥 张婧娴 韩斌

脑血管意外又被临床称作脑卒中,近年来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且人们生活水平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我国脑血管意外的患病率升高,并在我国人口死因中位居第二,成为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1]。由于该疾病具备起病突然、病情发展快速、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大部分患者可能在脑出血后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或者神经功能缺损现象,直接影响日常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多选择介入治疗进行干预,虽然能够快速控制病情、减轻相应症状,但术后管理不当,容易引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甚至提升再住院风险。临床研究发现,除了常规介入治疗之外,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3]。正念疗法+IMB(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中正念疗法为心理治疗技术,主要是指个体意识将注意力置于目前内外部体验上,可快速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成为调节患者情绪的干预方式;IMB为新型行为改变理论,可对个体进行信息、动机以及行为的综合性干预,可促进患者自觉创建行为改变[4-5]。本研究探讨正念疗法+IMB技巧模型运用于脑血管意外介入治疗术后的价值,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2018年7月—2020年4月脑血管意外介入治疗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条件:病历资料完整,且中途未退出;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6]中疾病诊断标准,且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排除条件:具备听力或者交流障碍者;合并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心力衰竭、肝肾疾病或者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者;存在介入治疗禁忌证。按组间基本资料可比原则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44~81岁,平均63.48±1.25岁;文化程度:初中至以下14例,高中18例,大专至以上13例;偏瘫部位:左侧19例,右侧17例,双侧9例;病程1~8个月,平均病程4.63±1.01个月;疾病类型:出血性卒中18例,缺血性卒中27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2例;年龄45~80岁,平均63.77±1.20岁;文化程度:初中至以下15例,高中18例,大专至以上12例;偏瘫部位:左侧20例,右侧15例,双侧10例;病程1~9个月,平均4.91±1.20个月;疾病类型:出血性卒中16例,缺血性卒中29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病情稳定48 h后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按常规方法进行指导,即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安排指导内容,在床边面对面讲解并示范,之后由患者自行锻炼,有疑问时责任护士负责解答,责任护士每天查房时口头督促患者加强锻炼。常规进行脑卒中知识宣教,其中让患者及家属了解脑卒中相关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健康饮食习惯的指导,在住院期间给予肢体功能康复锻炼计划,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生活能力锻炼,包括翻身、肢体摆放、穿衣方法、吞咽进食、语言交流恢复训练。同时出院时交待随访和复诊时间,给予相关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指导。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正念疗法+IMB技巧模型护理干预。

(1)正念疗法:①第1周。向患者解释正念的概念与意义,并告知正念疗法的过程、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效果等。②第2周。指导患者进行机体扫描,首先嘱咐患者闭上双眼,放松机体,集中注意力,从脚趾开始直至头顶探查全身,同时实现机体与心理的相互联系,每次5 min,重复5次。③第3周。指导患者静坐冥想,选择坐位,保证情绪稳定,进行呼吸训练,嘱咐患者感受呼吸时鼻腔中气流、随着呼吸不断运动的腹部等。期间要求患者放松机体,保证注意力集中,倾听周边声音,每次5 min,重复5次。④第4周。指导患者正念行走,使其在缓慢行走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脚部,感知脚在地面行走的过程,锻炼对身边细致变化的观察能力,每次5 min,重复5次。⑤第5周。指导患者进行正念放松,将注意力集中在肌肉组织上,吸气时绷紧肌肉,持续5 s,呼气的同时缓慢放松肌肉,持续15 s,感知肌肉紧绷与松弛的差别。⑥第6周。指导患者进行正念瑜伽,在瑜伽动作中加入正念技巧,并按照巴奇欧设计的瑜伽动作进行训练。⑦第7~8周。重复正念训练,结束后召集患者相互交流,提出并解决训练期间遇到的问题。

(2)IMB技巧模型:①信息阶段。入院时评价患者对疾病与介入治疗的了解程度,并了解日常生活习惯、用药史、疾病史等。出院前调查患者对介入治疗后用药情况、生活方式、自我管理、预防并发症、注意事项上的了解程度。出院后定期通过电话、微信、上门拜访等途径对患者进行随访,掌握其出院后是否遵医嘱用药,是否纠正了不良生活习惯。每次交流时间控制在30 min,共5次,持续1周。②动机阶段。通过访谈形式了解患者与家属对介入治疗后疾病控制方式、日常生活、术后用药等方面的顾虑,并分析其产生相应顾虑的原因。出院前调查患者对介入治疗后相关知识不了解的因素。针对随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其产生的原因,并帮助患者发现并克服遇到的困难,以患者为中心,指导其开展行为转变的人际沟通方法。在无意图访谈期,鼓励患者抒发内心真实想法与顾虑,了解其心理状态,并表示尊重与理解。在意图访谈期,指导患者认识手术的必要性,并加深其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帮助患者调整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准备期,回顾治疗方案,依据病情随时调整,从而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在维持期,邀请家属参与护理中,指导患者利用家庭与社会资源,营造积极氛围。③行为阶段。术后选择通俗易懂的语言方式讲解疾病与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重点告知疾病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等。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现术后定期监测、生活方式变化、按时用药的必要性,进而提升患者对自我管理的认知能力。出院时告知患者复查时间,并告知家庭护理的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邀请家属参与其中,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药。随访中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并制定个体化约束方式,帮助患者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告知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并邀请家属监督。行为干预每次时间控制在30 min,共5次,持续2周。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干预前、干预后9周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效能、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调查,最后在护理结束后评价两组的依从性,比较两组干预效果。

(1)SDS、SAS评分[7]:属于心理咨询中常用量表,其中SDS是由W.K.Zung在1965年编制,包含二十个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可评估患者抑郁状态的严重程度。而SAS是由Zung在1971年编制,与SDS较为相似,包含二十个焦虑项目,主要评估患者焦虑主观感受。最终分数不超出50分无抑郁/焦虑,50~60分轻度;61~70分中度;超出70分严重。

(2)自我效能[8]:最早是由Ralf Schwarzer 教授与其同事在1981年编制,而中文版是1995年由张建新、Schwarzer编制。涉及个体遭遇困难或者挫折时的自信心,包含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沟通能力4项,每项满分10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3)FMA评分[9]:主要对患者上肢、下肢运动能力进行评价,其中上肢共33项,满分66分;下肢共7项,满分100分,若低于50分无运动,为肢体严重障碍;50~84分明显障碍;85~95分中等障碍;96~100分轻度。

(4)ADL评分[10]:包含大便、小便、用厕、修饰、吃饭、转移、穿衣、活动、洗澡、上楼梯十项,利用0、5、10、15分4类积分标准,满分100分,<20分中度功能障碍,无法独立生活;20~60分生活需要帮助;超出60分生活自理。

(5)依从性:选择院内自制的调查表,主要评价患者在按时按量用药、规律生活、饮食运动上的依从性,满分100分,超出80分完全依从,60~80分较依从,不足60分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较依从)/观察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情绪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9周,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情绪变化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9周,两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升高,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MA、AD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FMA、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9周,两组FMA、ADL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FMA、ADL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患者干预后依从性比较

实施正念疗法+IMB技巧模型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依从性的比较

3 讨论

脑血管意外通常发生在安静状态或者睡眠期间,发病后数小时之内即可到达高峰,加上脑血液动力学的变化,可直接造成脑动脉狭窄甚至堵塞,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情绪波动、肢体功能障碍等,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成为危及机体健康与日常生活质量的常见病。目前临床针对疾病多选择介入治疗,其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实际工作中发现术后可能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直接影响预后,降低生活质量,因此除了常规治疗之外,选择合适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11-12]。

正念疗法在临床较为多见,曾俊等[13]的研究中说明正念疗法可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经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正念疗法中通过正念呼吸、冥想,对自身情感、想法进行自我感知,并客观性评估心理体验,最大程度接受现状,并指导正确管理情绪方式,促进其维持良好心态。临床深入探究发现单一正念疗法的效果并不理想,仅在改善负性情绪上存在优势,并不能够快速增强患者的认知能力以及依从性[14]。王萍等[15]学者提出IMB技巧模型的效果显著,其中选择72例脑卒中溶栓术患者进入试验,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与IMB技巧模型干预,结果得出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IMB技巧模型干预可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并增加患者依从性。本研究将正念疗法+IMB技巧模型应用于脑血管意外介入治疗患者中,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的SAS、SDS、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9周、12周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不仅能够缓解患者情绪,同时可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经分析发现正念疗法中包含正念疗法的介绍、身体扫描、静坐冥想、正念行走、正念放松、正念瑜伽、正念复习等,可促进患者以稳定情绪看待疾病,与其和平共处,并悦纳他人与周边事物。经过正念疗法可增强患者参与情绪调控的脑部区域信号,并对脑区神经信号进行改善,从而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等情绪,与此同时引导患者培养正念思维,有效控制自我行为,并减少负性情绪,进而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9周观察组FMA、ADL评分、依从率优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可快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经分析发现,IMB技巧模型利用系统化干预为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并耐心解答诊疗、护理期间出现的问题,提供准确的疾病改变动机。同时帮助患者制订解决方案,激发其潜能,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并予以正确的行为技巧指导,有效增强其认知能力,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以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15]。

综上所述,正念疗法+IMB技巧模型应用于脑血管意外介入治疗患者中的效果好,可迅速稳定患者情绪,提升自我效能水平,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改善生存质量,提升配合治疗的依从性。但本次试验中仍存在较多不足,比如实验前虽然经过纳入与排除标准,但最后选定的观察对象是否合理还需要商议;且观察对象的样本数量较少,加上试验时长较短,因此临床可进一步增加样本数量,保证多样性,并延长试验时长,提升结果的精确性。

猜你喜欢
正念效能依从性
早餐
正念训练对老年抑郁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影响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正念饮食,料尽其香
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建模
提升水域救援装备应用效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