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子孝从痰火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及常用角药*

2022-11-15 15:07吴宇飞黄珂倪恬唐威顾继昱张蕊张雪雪王妙然王旭杰李秋艳
中医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阴虚糖尿病

吴宇飞,黄珂,倪恬,唐威,顾继昱,张蕊,张雪雪,王妙然,王旭杰,李秋艳

1.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29; 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 10009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多重因素导致我国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病率日趋升高,成人糖尿病发病人数跃居全球首位[1]。糖尿病患者24.3%为肥胖体形[2]。由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有代谢异常等并发症,增强了胰岛素抵抗,使西药稳定控糖和减重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并发症风险进一步提升[3-4]。

中医药疗法在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减轻病症和延缓并发症等方向有着一定优势,在辅助减重[5],降低总胆固醇,改善动脉硬化等角度起着重要作用[6]。2型糖尿病归属中医“消渴”“脾瘅”“消瘅”“消中”范畴。古人也认识到了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密切关联。《素问·奇病论》云:“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者,令人内热……转为消渴。”即嗜食肥甘厚味之“肥人”易生内热而成消渴。现代医家认为阴虚燥热是肥胖2型糖尿病基本病机,从上、中、下三消论治。现代临床常见证型前3位为肝胃郁热证、胃肠实热证、气滞痰阻证[7]。

魏子孝主任医师为首都国医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中医药师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药诊疗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研究40余载,临证经验颇丰。以往医家多从痰火论治肺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而从阴虚论治糖尿病。魏子孝教授从现代人体质出发,结合临床经验,认为当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病性以实为主,“痰火”成为中医治疗核心,其兼有主要病因和病理产物的双重属性,痰火相抟难解且病势迅猛,使临床上一部分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较快。现将魏子孝教授从“痰火”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临证思路整理如下。

1 痰火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论医理

1.1 从体质禀赋论痰火古代多将肥胖归为先天禀赋或体质因素,而不作为独立疾病,如《灵枢·卫气失常》曰:“膏者,多气而皮纵缓……肉者,身体容大。脂者,其身收小。”将肥胖群体分成“膏人”“肉人”“脂人”,同时提出“膏者”多气,热而耐寒,“肉者”多血,“脂者”气滑少的体质倾向。《丹溪心法·中风》[8]曰:“肥人中者,以其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经过历代医家不断丰富,最终形成“肥人多热、多湿、多气虚”的体质观点。精气过剩,则为内生之邪,多食少动,易成湿邪,湿聚而成痰;气为津帅,气虚则停,三焦津液输布不利,水湿日久成痰。在此体质基础上,现代人嗜烟好酒、过食肥甘、五志过极化火等均易导致肥胖人群生痰火之证。痰火互为倚仗,久聚中焦,枢机不利,升降失常,肺胃火盛,故而多食易饥,口干渴饮,痰火阻滞中焦,后天无以给养先天,肾气不固,故见多尿,最终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三消”证候的产生。

1.2 从脏腑虚实论痰火肥人之消渴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核心,气机升降失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内生痰浊瘀滞,久郁化火。病机有三:其一,肥人多热,喜食肥甘,或频频饮酒,或肝气不舒,郁而化为中焦胃火,感受温邪,烟叶灼肺,肺阴受伤,热盛于上、中二焦,金为火制,津液凝聚成痰,终成阳盛痰火之证。其二,肥人多湿,湿热相抟难解,中焦气血水运行不畅,痰火耗伤气阴,阴虚无从制火,热象蔓延,故成阴虚痰火之证。其三,肥人少气,先天禀赋亏损,后天嗜食肥甘,受纳运化过多,致脾胃气虚,故一身之气少,输布无力,则饮食精微聚而生膏脂,精气有余而成邪,聚湿为痰,郁久化热,痰火碍络,终成脾虚痰火之证[9]。

2 痰火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明法则

魏师临床擅以“六步辨证法”分解诊疗思维[10],其中包括中西医病名诊断-抓主症-定标本先后-辨证-确定基础方-药味加减。在病名诊断方面,中医病名繁杂而难以规范,为实现对疾病全阶段的把握,不妨采用确切、通用的现代医学病名,即肥胖2型糖尿病,在不同阶段,患者主症不同时,我们可以采用中医以症命名、以病因病机命名的方式,同时实现“抓主症”的目的,在“六步辨证法”中核心仍为辨证,辨证使医者能够在疾病迷雾中,直击本源,因人论治。

2.1 抓主症魏师认为病名诊断明确后,治疗首当抓主症,避免“大海捞针式”辨证论治,精确定法拟方,复诊时主症前后变化便于医者衡量疗效,缓解主症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信心。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三大主证,阳盛痰火证主症为声浊口干,多食而胖;阴虚痰火证主症为口干多尿,多食不运而胖;脾虚痰火主症为口干乏力,食少痞满而胖。

2.2 明标本先后魏师认为患者本病和并发症控制不佳,乃至危及生命时,祛痰火易,扶正难,当先易后难,急则治标。《丹溪心法》[8]曰:“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治标如病势逆上,火盛于痰,以治火热为主,如病势趋下,痰重于火,当豁痰坠痰为主,如病势结聚中焦,痰火并重,当化痰顺气,与清泻发散伏火之品同用,痰火俱为邪,当因势利导,使邪循窍而出。患者整体病情控制稳定时,缓则治本,痰因水液运化失常而成。《医学入门》曰:“痰原于肾,动于脾,客于肺[11]。”气有余则是火,故消痰火,尤须培护三脏元气兼以理气,勿久用苦寒药、涤痰药,伤及脾胃,阴阳俱消。

2.3 分型论治魏师认为痰火为患首先需明确邪气性质,火属阳,阳现于外,主病势,痰属阴,阴藏于内,助火力。其次痰火既是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之成因,又是病理产物,久病可夹积、可入络、可成瘀,形成兼证,当根据主症,依病位而治。

其一,病位以肺胃为主,兼有肝郁,痰火标本相兼,表现为食欲旺盛,脘腹痞满,多梦不寐,性急易怒,面红目赤,面垢腻有光,声音急促重浊,口干,口臭,大便干结,小便黄浊,脉滑数,舌质红,苔黄腻。阳盛痰火偏实,宜清降,清热祛痰之品无碍,唯需注意中病即止,舌脉症状大部分好转后,及时调方,改为发散肺热,行气清胃,疏肝解郁的改善体质之方。其二,病位以肺肾为主,阴虚为本,痰火为标,表现为时有干咳,或痰黄黏难咯,潮热盗汗,时有自汗,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口干,多尿,多食则嘈杂,女子带下量少而黄浊,舌质红而少苔,或有花剥苔,未剥脱之处为黄腻少津之象,脉弦滑数。《神农本草经疏》云:“痰在乎肺而本乎肾,治宜降气清热,益阴滋水。法忌辛温燥热、补气等药[12]。”故阴虚痰火初期当化痰清热,中后期兼顾肺肾阴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以人参、黄芪为君,四物为臣,达到阳生阴长的目的,慎用滋腻养阴之品。其三,病位以脾胃为主,脾虚为本,痰火为标,表现为纳呆腹胀,神疲乏力,时有便溏,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质淡红,苔薄黄腻,脉濡滑。脾虚痰火宜化痰清气,平补脾气,究其病因而治,如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肝木乘土、胃强脾弱等,慎用过伤脾气之药。

3 痰火论治肥胖2型糖尿病——定方药

3.1 审因用药定主方魏师认为用药当明确病因病机,辨主症,选主方,并加减用药。

3.1.1 阳盛痰火证该证肺胃热盛,炼液为痰,实证可泻,当以祛邪为主,并以礞石滚痰丸为主方。礞石滚痰丸首载于《泰定养生主论》[13],该方酒大黄、酒黄芩、焰硝煅青礞石、沉香4种峻药合用,制丸以缓药力,现化丸为汤,涤荡之力更强,主治实火老痰证[14],祛痰散结之力较泻黄散更为集中峻猛,痰气凝结难化,用之为宜。在主方的基础上清热不伤正加用竹沥;化顽痰加僵蚕;清热痰加青黛;开窍醒神加石菖蒲;中焦痰热久聚而痞痛,宜加姜黄连;食积痰盛加山楂、神曲。火为元气之贼,后期宜姜汁送服参、术、芪。

3.1.2 阴虚痰火证此痰火之作,始于水少火灼金伤,需治本以制标,知柏地黄丸可益水清金敦土,绝痰火之源。《红炉点雪·六味丸方论》[15]云:“六味丸,古人制以统治痰火诸证,又谓已病未病,并宜服之,此盖深得病之奥者也。”方中地黄专补肾阴,山药补土益水,山茱萸、茯苓、牡丹皮助地黄之力,补必兼泻,故用茯苓、泽泻泻膀胱之邪。因相火炽盛,口干咽燥,加用黄柏、知母。如痰火诸症著于阴虚诸症,火亢能食,脉弦而数,当清重于补,加瓜蒌、地骨皮、石膏、粳米。若始于水亏烁金,当君以益水,加玄参、五味子、枸杞子,酸甘化阴,佐二冬以清金,使栀芩以降火;若始于肺金久病,渐损肾阴,需君以益肺,加人参、黄芪,使阴藉阳生,佐以滋水填肾,使以清金肃肺,各据病因而加减剂量。

3.1.3 脾虚痰火证肥人过食伤胃,劳思伤脾,脾胃正虚则邪火乘,聚湿成痰,痰火困脾,脾胃更伤,复生痰火,《不居集·治痰三法》[16]云:“欲清其标,必先顾其本……调和中土之盛衰,而痰火相安于无事矣。”以《脾胃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方,“湿热相合,阳气日以虚”[17],即以参、芪补元气,托邪外出;“火郁当发……重者则从其性而升之”[8],故用升麻、柴胡、羌活升举三阳经之气,共同发越火邪;“虚火可补,小便降火极速”[8],使用黄芩、黄连、石膏苦寒清降之品,加以甘草和中。升降有序,寒温得宜。使脾胃气机得振,痰火得散。非长夏,去石膏;痰火久病,去人参;大便不利,加当归;不能食,心下痞满,去黄连。

除加减用药之外,化痰之药,多以姜制为佳,或加用生姜汁,可起到引药入经的作用。魏师认为调服阶段可选用药食同源之品,如茗叶、梨、拐枣、丝瓜、大豆黄卷、柿霜、山百合等;痰火之人应慎用熟地黄、大枣、糯米、蒜等物,以免痰火更盛;驱邪耗气之品需中病即止,以免使元气愈虚,无力消解痰火。

3.2 配伍角药治痰火基础方仅是基本治法的需要,无法做到一方统治百人,故配伍也很重要,加减思路主要有三:一为兼加证候或症状,二为中药传统和现代药理,三为“治未病”,使方药总体保持十数味药,以免影响复诊的分析。“角药”为三种药物配伍使用,互为犄角,性味相合,起到减毒增效的目的,以下详细论述魏师针对肥胖2型糖尿病痰火证常用的角药。

3.2.1 姜黄、莪术、海藻——调膏脂魏师认为肥胖之膏脂为精气过剩所成,少则与精气互相转化,维持平衡,多食少动,过生膏脂则失衡化为痰瘀;从痰瘀治,气血调畅,升降得宜则精气四布,无以蓄积而成过量膏脂。姜黄,辛、苦、温。《新修本草》[18]曰:“主心腹结积疰忤,下气破血。”现代研究证明姜黄素可减轻肝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抵抗。莪术,辛、苦、温,别称山姜黄,与姜黄同为姜科姜黄属植物[19]。《证类本草》[20]曰:“治一切气,开胃消食……今医家治积聚诸气,为最要之药。”海藻,苦、咸、寒。《海药本草》[21]曰:“主宿食不消……痰壅,水气浮肿。”现代研究表明,海藻提取物褐藻多酚可通过抑制Prolyl异构酶Pin1,延缓高脂饮食小鼠干细胞向脂肪细胞转化[22]。魏师认为姜黄与莪术均善下气,姜黄色黄入脾善破血,莪术色青入肝可消食,两药相辅相成,气血同调。海藻是纯阴沉降之品,咸软坚,可涌泄,兼有苦寒,三药合用寒热得宜,使得痰瘀诸邪从小便解,膏脂亦随之消解。三药均为降气之品,脾虚中气不足者慎用。临床姜黄宜用12~15 g,莪术多用9~12 g,海藻宜15~30 g。

3.2.2 泽泻、荷叶、鸡矢藤——清热浊痰火初期可见热浊困阻中焦,进一步加重蓄积,渐成痰火。泽泻,甘,寒。《本草经集注》[23]曰:“补虚损五劳……消渴、淋沥,逐膀胱三焦停水。”现代研究表明泽泻水煎剂可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脂代谢[24]。荷叶,苦,平。《本草备要》[25]云:“裨助脾、胃而升发阳气。”荷叶水提物可通过改善大鼠脂肪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瘦素的表达,刺激脂肪分解[26]。鸡矢藤,甘、涩,平,可除湿,消食,止痛,解毒。现代代谢组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证明,鸡矢藤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27]。三药合用,荷叶升阳,泽泻泻浊,鸡矢藤消食,醒脾开胃,清泻热浊。临床泽泻宜用9~12 g,荷叶宜15~30 g,鸡矢藤宜30 g。

3.2.3 黄连、荔枝核、昆布——祛痰火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本草经集注》[23]曰:“世方多治下痢及渴。”为治火之主药。荔枝核,甘、温、涩。《本草纲目》[28]曰:“荔枝核入厥阴,行散滞气。”《本草述钩元》[29]曰:“入阴而散阳之受滞于阴者。”研究表明荔枝核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降血糖作用[30]。昆布,咸、寒。《本草经集注》[23]曰:“治十二种水肿,瘿瘤聚结气。”魏师认为湿热为痰火之初,黄连可治痰火,但药力稍显不足,加量使中药口感降低,又易伤正而助虚火。昆布功同海藻,下气而通利水道,配合荔枝核,行气之力更强,且能破凝聚痰湿,使阳气如常运行,而不为阴气所滞,痰无以生,火无以附,配合清热燥湿之黄连,则可竞全功。临床黄连建议用量3~6 g,荔枝核宜用9~12 g,昆布宜15~30 g。

3.2.4 法半夏、胆南星、昆布——化痰散结,攻重浊实邪痰浊偏盛难解,则需加用此组角药。半夏,辛,温,有毒。《三指禅·数》[31]认为:“解痰火之数,惟恃法夏。”法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石灰液浸泡后干燥而成的炮制加工品,借甘草和中之力,化中焦痰饮之力更强。胆南星为生天南星与动物胆汁炮制合成,苦、微辛,凉,主治痰热之证。法半夏与胆南星同为天南星科,作用相近,两者合用可增强化痰散结之力,减少因过量使用而造成的不良反应。昆布为咸寒之品,下气利水。三药合用,使得痰浊实邪重者,更易得愈。临床常用法半夏9~12 g,胆南星 9~12 g,昆布15~30 g。

3.2.5 桑白皮、地骨皮、天花粉——养阴生津,治阴虚痰火阴虚痰火须养阴生津,慎防滋腻生痰,魏师常用此角药行养阴之法。桑白皮,辛、甘、寒。《本草通玄》[32]曰:“泻肺气,而痰水喘嗽皆除,长于利水,乃肺金实则泻其子也。”地骨皮,甘、寒,为《神农本草经》上品,平补精气,肺肝肾虚热自去,尤善治骨蒸潮热,唯其热深,须重剂而取效。天花粉,甘、微苦、酸,微寒,亦为《神农本草经》上品,尤善治消渴。《本草汇言》[33]曰:“从补药而治虚渴,从凉药而治火渴,从气药而治郁渴,从血药而治烦渴。”三药合用,桑白皮和地骨皮,二皮药性偏泻,可使火从小便解,天花粉药性偏补,补泻得宜,共奏养阴生津之功。脾胃虚寒泄泻者慎用。临床桑白皮宜用12~15 g,地骨皮宜12~15 g,天花粉宜15~20 g。

3.2.6 水蛭、皂角、蒲黄——化瘀通络,防治并发症痰火日久,阴血被伤,流通不畅则成瘀,痰瘀互结,杂症丛生。水蛭,咸、苦、平,有毒。《神农本草经》曰:“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皂角,辛、咸、温。《景岳全书》[34]曰:“善逐风痰,利九窍……消谷,导痰……破坚癥,消肿毒及风癣疥癞。”蒲黄,味甘,平。《神农本草经》谓:“利小便,止血,消瘀血。”三药合用,水蛭主破血,皂角刺主逐痰,蒲黄清热消瘀,可延缓肥胖2型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临床水蛭宜用6 g,皂角刺宜12~15 g,蒲黄宜9~12 g。

4 结语

综上,针对当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年龄下降,病情进展迅速的特点,魏子孝教授创新地将“痰火”作为中医治疗核心,认为“肥人多热、多湿、多气虚”的体质特点导致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易成痰火之证。痰火为标,肺、脾、肾三脏阴阳虚实变化为本,可分为阳盛痰火、阴虚痰火、脾虚痰火三类。痰火治疗驱邪为主,扶正为辅,清火为主,祛痰为辅,具体用药注重角药的应用。

猜你喜欢
阴虚糖尿病
自拟地芍龙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养阴三法治疗糖尿病多汗症的探讨
2型糖尿病阴虚体质者的中医症状临床研究
从火浊郁瘀论糖尿病
跟踪导练(一)(5)
口干是否类风湿关节炎中医阴虚证候关键指标的临床研究
Ending teen smoking
老年糖尿病阴虚类证候与垂体一甲状腺轴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