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洁 王亚玲 张涛梅 文稀 李惠玲(综述)
苏州大学医学部护理学院 215000
据国家统计局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 40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 064万人,占13.50%。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失能老人和半失能老人占比逐年攀升,老年人健康保障服务需求急剧增加〔1〕。由此可见,传统的居家养老及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孤立的养老模式已无法满足老人动态化、多元化的养老需求〔2-6〕。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护理与照护教育实践基地,本文拟介绍苏州市某区医养救护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以期为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构建与推广提供参考。
对于“医养结合”的概念,学术界根据侧重点不同进行了不同的概念界定。郭东等〔7〕首次提出了“医养结合”并对其做出了理论界定,他认为“医养结合”是指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之间通过各种方式联系结合在一起。王素英等〔8〕认为医养结合是指以基本养老服务为基础,重点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疾病医治等服务的质量。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在全国各地不断实践与发展,大部分学者认为“医养结合”是指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结合,实现社会资源最大化利用〔9-12〕。具体而言,“医养结合”是指以疗养为核心,医疗为基础,集预防、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强调通过养、康、防、护、医等资源的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它是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能够使老年人在享受养老服务的同时更方便快捷地获得医疗服务。
目前,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分为所在地区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所在地区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及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三种类型〔13〕。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模式容易将运营重心放在医疗上而相对减少对养老服务的关注,进而影响医养结合的整体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14-15〕;养老机构增设医疗服务的模式对人力资源、运营管理、财务资金要求较高〔16〕,实施过程相对较为困难。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将二者优势充分融合,同时适当利用地域优势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养老需求及医疗需求〔17-18〕。基于此,苏州市某区政府建立了一种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为导向,集医疗问诊、养生保健、紧急救助一体化的新型养老服务平台。
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某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8.97万,占所在区域人口的10.96%,其中65岁以上老人6.04万;按户籍人口口径统计,某区现有60岁以上老人8.44万,占所在区域人口的15.62%,98.00%左右的老人分布在街道区域,多为原住民。
截止2021年底,某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83家,其中三级医院2所,二级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6家,每千人床位、医生、护士数分别为4.89张、2.76名、3.41名,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3.36名。现有2家医疗机构设立老年病科(康复科),提供老年康复护理服务。全区共有各类养老床位4 271张,其中养老机构床位3 721张、社区日间照料床位55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各类养老床位50.59张。通过在养老院及敬老院内设医务室、养老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合作、新建老年康复医院及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等形式,不断增加护理型床位,现有护理型床位2 960张,护理型床位占79.55%。
医养救护一体化结合新型养老模式是指由二级综合医院、护理院、养老院组成,将“医疗问诊、养生保健、急救处理”融于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医疗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管理,使得医养结合管理机构形成权责交叉且分而治之的格局,难以做到优势互补、合作共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疗与养老资源分离。而在该区,卫生和民政管理职能多年来隶属于社会事业局,有利于不同类型机构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为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人口分布、需求差异,按照医养结合、分类指导原则,社会事业局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含护理院)、养老机构进行统筹布点规划。同时,社会事业局下设有医疗卫生管理中心、养老事业服务中心两个事业单位,分别负责医疗、养老工作的组织实施。经机构改革后,老龄工作划归卫健部门,医养结合工作迎来重大利好局面。在此有利形势下,该区创新改革现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将地域优势最大化,有效整合了医疗与养老服务资源,促进老年服务的有效及均衡供给。
该区开发建设以来,不断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建了一批医疗(护理)机构,为做好该区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提供了空间。为给该区老人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养老服务,该区在风景秀丽的湖畔建设了二级综合医院设置床位350张,配有西门子CT、GE核磁等先进设备,临床及辅助科室齐全。护理院建筑面积1.1万m2,床位数260张。养老院设标准间185间、公寓195套,共有780张床位并配有餐厅、公共浴室、阅览室等设施。
二级综合医院、护理院、养老院三者不仅是单纯的空间毗邻,更实现了“医、养、护、康”无缝对接。第一,对老人进行分级照护,按需分配医疗资源。针对老人的自理能力分级和自身意愿安排对应床位,例如长期卧床、晚期姑息治疗、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及其他需长期护理患者,可入住护理院享受优质护理服务;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入住养老院颐养天年;护理院中的患者经过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可转至养老院。第二,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动态满足老人需求。二级综合医院可依托自身技术优势为养老院、护理院内突发病情变化或危重症老人提供及时的医疗救护及转诊服务。通过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建成的医联体资源使养老院、护理院中的危重病例及时得到高级专家的诊疗救护。第三,整合医疗、护理资源,为老人提供便利医疗服务。护理院与二级医院共用一套医疗系统,当老人病情发生变化需要转至二级医院时,可在床位不动的情况下,直接从系统上切换至医院临床科室,避免老人因搬动造成的二次伤害,提高在院老人就医的便捷性和及时性。
3.3.1医务人员及医疗设备共享 护理院与医院实行合作协同、统一管理模式,其医护人员均来自医院老年病科及康复科,同时共享医院医疗设备。于护理院而言,此种模式既保证了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护理院名义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医院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投入造成资金浪费〔19〕。于医院而言,此种模式解决了因老人长期占用医疗床位而导致医院床位周转率降低的问题〔20-21〕。
3.3.2医疗资源共享 养老院通过与二级医院签订就医绿色通道协议获得由医院提供的高质量医疗服务,避免在养老机构重复设置医务室。另外在护理院内设立心理咨询室及老年科门诊,使养老院内的老人可以免挂号、免排队,直接得到医院门诊的服务。养老院老人的入住评估也同时在护理院由专业医生完成,根据老人身体状况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
3.3.3生活设施共享 护理院与养老院共享营养餐厅、康乐活动室、公共浴池等配套设施,不仅提高了设施的利用率,还可使两院老人共同享受到相同的康养服务。另外两院老人之间不受围墙阻隔,可以一起参与公共活动,增进老人之间的交流与联系,有利于老人身心健康〔22-23〕。
医、养、救护一体化的联合体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充分利用了地域优势,将各机构的资源最大化整合利用,有利于政策落实,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性价比高的养老服务,真正意义实现了医养融合,但该模式仍然存在一定不足。
该模式在政府指导下形成二级医院、护理院、养老院三位一体医养结合平台,主要基于三院毗邻的优势为老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而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由于不同机构已经建成,距离限制导致该模式无法复刻,因此该模式在国内其他地区推广应用还应作出部分改良。第一,在未开发区可充分借鉴该模式进行规划布局;第二,对于已经建成的机构,地域、距离均无法更改,则可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开设线上平台进行合作,研发APP、小程序等以限制距离较远的劣势〔24-25〕。
目前我国老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大大加重了年轻一代的负担〔26-28〕。养老观念的转变是医养结合服务发展的基础,只有积极推进老年人养老观念的转变,让老年群体愿意接受不同的养老方式,我国医养结合机构才能有足够动力蓬勃发展〔29-30〕。促进老人转变居家养老观念的方法多种多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在社区内进行广泛宣传,邀请院内模范人物分享的形式进行推广;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升财政支持力度,让老年人愿意去医养结合机构养老,减轻其经济投入;同时机构自身也要根据所在地域老人的多元需求进行不断改进完善,提升老人满意度〔31〕。
虽然本模式与传统医养结合模式相比,已然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但专业型照护人才需求缺口仍在存在〔32-33〕。在政策方面,国家应尽早建立健全养老相关资质认定机制,完善相关考核体系,同时应鼓励社会组织、机构进行资质认定,开展全国认可的专业护理员培训课程,对通过培训的学员颁发证书认证资格等措施〔34-37〕。同时提高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薪酬标准,制定合理有效的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人员人才队伍建设,以期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质量〔5,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