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芳
在“双减”背景下优化作业设计,凸显核心素养尤为重要。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后作业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问题,内容多、形式少;应试多、实践少;最后布置作业的结果:老师烦、学生厌。所以,探讨社会参与素养导向下的实践性作业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注重生活性——关注学生实际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作业注重生活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接触社会,体验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现象,从而達到培育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目的。
作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学生能够理解,能够感受到它有意思。如讲七年级上册《亲情之爱》时,周末我就布置了一个亲子厨房的作业。要求和家人合作,制作一道家乡特色美食,并用手抄报的形式为家乡美食代言。立足教材内容,设计了生活化的作业,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通过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亲子合作培养了很好的情感。
又如讲七年级《网上交友新时空》时,就可以先设置青少年使用互联网情况的调查问卷,通过身边朋友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引导学生得出网络有利弊的结论,成功解决了学生的认知问题。再如九年级讲《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后,我布置了在自己小区的垃圾分类状况调查的课后作业,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通过自己的走访调查,切身体会到了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重要性。
二、注重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常规书面作业学生不愿意做,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感兴趣,形式单一,应试性强。教师布置作业应遵循学生情绪网络的加工规律,可以设计多种作业的形式,供学生选择,以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社会参与素养的重要一环。
如讲九年级下册的《文化多样性》,恰逢春节后,所以我给每个同学一个红包,里面装着一张不同国家的纸币,同学们拿到红包很开心,看到人人都有一张不同国家的钱就更开心了。趁着她们的热乎劲我开始布置课后作业了,请你回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币?钱币叫什么名称?钱币上有什么符号,代表什么?请你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那个周末作业的质量非常高,同学们学习的热情高涨,有的同学将学习成果做成了手抄报,有的同学做成了PPT展示,同学们在相互交流中了解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既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也在实践中提高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作业真的要从孩子的兴趣入手,让他们感到作业是有用的、有趣的,这样才能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实践性——培养创新能力
实践创新是社会参与素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室,走进社区、参与社会。根据教学内容,注重作业的实践性,在实践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智慧、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就具有实践性,课程标准要求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发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因此,道法作业一定要改变传统死板的作业形式,注重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参观博物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参观工厂,树立劳动创造生活的观念;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培养公民责任意识;主动参与民主生活、法庭旁听等。在一次次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参与素养。
责任编辑 龙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