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
小学低段的学生有着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低年级古诗教学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有趣、有效的古诗教学策略。笔者将从教学实践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尝试。
一、多元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而在此基础上的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学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将教材中死板的知识点变得生动形象,使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在我们的古诗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特点,采取更加适合的、多元的古诗教学策略来使古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提高古诗学习效率。
二、小学低段古诗多元教学策略的实践
(一)教师垂范,趣味诵读
对于任何一首古诗的教学来说,诵读教学都是必须完成的一个环节。在新课标的学段目标中,对于低段的古诗词教学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可见,除了字正腔圆地诵读之外,学生还需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和语言的熏陶。单纯的诵读枯燥无味,我们要提供更加丰富的诵读形式供学生选择。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低段古诗都比较简易,标准诵读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大可尝试稍微有些难度的趣味诵读方式,在这样的尝试中,教师要为学生进行示范诵读。不要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精准掌握每种诵读方式,只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到不同方式诵读古诗的乐趣即可。
比如可以根据古音中“平低仄高、平长仄短、入短韵长”的吟诵规律进行教学,古诗平仄相对使得诗句有了高低起伏的音韵之美,这样不仅能感受诗句中的韵律,其实对于古诗诗意的理解也是有帮助的。
除了吟诵之外,打节拍诵读也是很好的方式。这个学段学生好动,诵读环节让学生站起来,打着节拍读,对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很有帮助的。在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拍手打着节奏完成不一样的朗读,根据学情,也可以选择更复杂的方式,以双手往下画竖线表示短促的仄声,双手往两边画横线表示拖长的平声。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形象的诵读能够打破沉闷诵读方式,加深记忆。
(二)具身感知,立体解读
古诗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的背诵记忆,具身感知,让学生全身心去感受古诗很重要。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通过各种实验发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都会影响认知判断,都在参与学习。在古诗教学中也应该调动各种感官来具身感知。
在日常看到的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会利用图画或视频来促进古诗的教学,这只是调动起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还可以调动学生其他的感官。比如在教学《梅花》时,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嗅一嗅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一句也就无需教师过多讲解了;教学《风》时,在风起时带着学生走出教室,用身体感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的风儿;教学《村居》时,先让学生体验一把放风筝的乐趣,对于“忙趁东风放纸鸢”的乐趣,也就不言自明了。
除了这些感官的调动之外,还可以利用低段学生想象力丰富 ,喜欢用画笔或者手势动作来表达的特点,对古诗进行解读。还可以古诗配画,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态将古诗的内容印刻在学生心里。
(三)音韵浸润,唱跳共读
不少学生对于音乐的敏感性是很强的,将唱诗的音乐引入课堂中,浸润在音韵中,学生开心地跟着音乐哼唱几遍,就能够毫不费力地背诵古诗了。这样有趣生动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音乐,古诗也可以跳出来。在教学《鹅》这首诗时,伴着灵动的音乐,学生两手垂在身体两侧,微微抬起手掌,双脚俏皮地跟着音乐轻踩地板,诗中的童趣天真就这样呈现出来了。在教学《池上》时,学生在课堂上,和着轻快悦耳的音乐,欢笑着边唱边做着撑小艇的动作,古诗中描写的画面在音乐中、舞蹈中得到了呈现,诗人对小童的喜爱之情,小童采莲的可爱与童真就在这样的古诗唱跳中了。
在音乐浸润中,学生通过唱跳共读与诗中情感产生共鸣,真正提高了古诗教学课堂实效。这样的古诗唱跳多练几遍之后,班级中会出现一些小老师愿意为古诗创编动作,学生的自主创造激发了其内在学习动力,学习主動性也在慢慢培养。
(四)游戏激趣,促学喜读
在小学低段古诗学习中,常见机械性地考查学生的背诵默写,这仅考查记忆,古诗的理解、情感的体悟无从体现,这样片面的反馈也是学生抵触的。
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采用游戏化、趣味化的反馈方式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在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之后,可以举行诗词飞花令、诗词小擂台、古诗填写游戏等活动。比如以“春”字作为诗词飞花令,有“春眠不觉晓”“二月春风似剪刀”“拂堤杨柳醉春烟”等诗句,增设加分制游戏。这样的游戏学生积极参与,系统复习了古诗,也能灵活考查学生的古诗积累情况,调动起学生在古诗方面的知识储备,让学生愿意更主动地积累,激发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学习了一些古诗之后,还可以请学生化身小编剧,新编戏剧演绎古诗。比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这首诗后,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寻访的诗人遇到童子后发生了什么,“诗人”初次询问之后并不罢休,继续进行二问三问,体现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这样从输入到输出的创造过程也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促进融会贯通。
【注:本文系东莞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主题性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GH113)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