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格局下我国流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与新机制

2022-11-14 06:02王珊娜
时代经贸 2022年5期
关键词:流通人才专业

张 勇 王珊娜 冯 婧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经济系 北京 100048)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小农生产模式几乎没有物品交换,以家庭为基本“教育单位”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农业或家庭手工业生产技能的传承;初级商品经济唤醒了人们的交换意识,随之诞生的工厂师徒制不仅教授生产技能,同时传播商业理念和流通技能;随着高度社会化现代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社会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生产机器,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每一位劳动者都需要在商品交换中谋求生存和发展,培养专业化的流通人才也成为市场的内在需求和教育界的重要职责。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建设现代化流通体系的诉求更加紧迫,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如何动态调整专业设置、及时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为市场输送流通人才,成为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探究课题。

新发展格局提出了流通领域人才培养新要求

为主动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更好完成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辟一篇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提升供给质量和创造新需求。推动这一重大战略部署需要各部门有机配合,经济各环节协调贯通,其关键在于破除要素合理顺畅流动的堵点,切实矫正资源要素失衡错配的状况。因而,推动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立意在整体、着眼在畅通、节点在流通,流通领域人才培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一)新发展格局要求培养能够统揽全局、具有多元知识结构的流通人才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首要任务是畅通国内大循环,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有机贯通,形成需求与供给互促互进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传统主流经济学将更多关注点放在了作为起点的生产和作为终点的消费方面,这导致作为中间环节的分配与流通更多被作为独立领域进行专项考察,尤其是流通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作物流的同义词。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大加快了经济活动的节奏,商品、信息、资金、劳动力等各类要素流动频率和速度都大幅度提升,不同经济领域和环节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纵横交错,仅仅熟悉流通领域专业知识或局限于特定行业流通活动的流通人才很难适应这个纷繁复杂的经济体系。地方保护、行业垄断、市场分割、规则滞后、政策冲突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要素合理流动,切实达到矫正资源要素失衡错配的效果,越来越依赖于那些能够统揽全局、拥有多元知识、具备联通供需两端能力的高级流通人才的创新型工作。

(二)新发展格局要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多元文化背景的流通人才

新发展格局是对长期“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主动矫正,但绝不是要忽视甚至舍弃国际市场,而是要通过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确立,更好发挥国际市场在先进规则、高端技术、现代服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这种高效互动双循环格局的形成不仅依赖于我国产业自身竞争力的提高,而且势必对流通体系的连接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理论被政治意图严重歪曲,基于自由与合作理念的国际经济交往难度显著增大,对国内流通领域高端人才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认知水平要求大幅提升。尤其是管理型流通人才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国崛起不仅意味着经济总量的增加,更需要广泛的文化认同,面对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重阻力,特别是大国博弈中的人为设限,流通领域的目标永远是疏解畅通,“自闭”和“斗气”都是不可取的。

(三)新发展格局要求培养具备动态思维、具有开拓创新素质的流通人才

哥伦布的航海发现曾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国际市场,高铁的快速延伸同样带动了我国很多地区的产业投资;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曾让全球经贸交流速度迈上一个新台阶,共享经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同样创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长远布局,是顺利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流通领域不仅要继续扮演疏通供需两端的角色,不断提升市场信用水平,降低交易费用,而且要善于进行自我革新,按照构建现代服务业的要求主动求变,为供给创新和扩大内需开辟新的空间。与之相适应,在流通领域就业不仅需要具备对制度和政策的领悟能力、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力、协同作战的合作能力,按照市场内在需求完成当下疏通供需的基本任务,而且也需要不断培养市场预测能力、开拓创新素质和机会抓取本领,使流通人才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领军者之一。

新型流通人才培养的思路革新与机制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流通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畅通国内大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把建设现代流通体系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立足新时代,锁定双循环,为真正实现“政令传递畅通、物资运输畅通、信息传输畅通、人才流动畅通”的良性流通局面,需要从全局视角设计和构建层级清晰、协调通达的立体化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

(一)宏观层面:下大力气构建信用市场环境,铸牢流通之魂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在本质上是价值的交换,而交换的前提是信用,信用水平往往决定着市场交换的效率。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花费了大量篇幅,论述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对于金融业的兴起、私人企业向股份公司的转变等重大问题的积极作用;不少现代经济学者更是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信用经济,把诸多市场失灵问题看作市场失信问题。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流通成本明显偏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顽疾,多年来,商品成本中物流成本占比超过发达国家两倍以上,成为抬升物价进而抑制内需的因素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表面原因是过于复杂的物流层级,内在原因则是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导致的信息不透明以及过高的搜寻成本。可以说,一个经济体的高信用度正是高质量流通的灵魂,构建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从诚信市场环境建设入手。

一方面,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加强诚信劳动教育。信用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是厚植于每一位市场参与者内心的诚信理念。为建设社会主义诚信市场环境,有必要在学校教育全过程加强诚信劳动教育,出台新时代流通人才劳动品行准则,把诚实劳动作为其中重要的评价指标,让学生明白“透支劳动信誉”的危害,自觉树立起诚实劳动的观念,在日常经济实践活动中不欺瞒不作假,将“诚实守信、合法守规、科学守道”作为职业生涯的准则和追求幸福生活的阶梯。

另一方面,要在市场活动中加大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建设社会主义诚信市场环境,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激励和惩戒,根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市场诉求,有必要从国家层面设计相关行业制度规范,全面提高流通领域信息透明度,加大对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走私骗汇、偷税漏税、产品安全事件等“透支劳动信誉”行为的惩戒力度,同时做好对长期良好信用记录者的合理激励,以便更好地落实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达到人才培养与人才使用的良性互动。

(二)中观层面:以通专融合理念提升创新力,舒展流通之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关于进行“通才教育”还是“专才教育”一直争论不休,这与我们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非此即彼”的割裂式思维有关。从理论上讲,通用知识与专业知识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分界线,经济活动的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也都是互相关联彼此依存的。在现实流通活动中,投资的人不懂融资知识、销售人员不介入生产活动、送货的人不对接售后服务等现象非常普遍,过度强调专业分工有时候恰恰成为抑制创新和孤立发展的根源。因而,人才培养中的“专”和“通”都是相对的,不同行业、职业、岗位对人才“通”或“专”的要求也是存在差别的,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无法设定出一个明确针对特定领域的“通”或“专”的标准,唯有通专融合才是打通经济循环和提升流通人才创新力的科学路径。

一方面,流通人才要专中有通,通过“通用技能”强化经济各环节的衔接。分工与合作互为前提,科学技术越发达,专业分工就越深化,经济活动各个节点的联系也就越紧密。扩大内需的基本任务是增强生产与消费的协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则是畅通的国内大循环,每一个环节都无法孤立运行,只有有效消除了供需衔接堵点,才能称之为高效的流通体系。与之相对应,社会对流通领域人才的要求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掌握流通知识,视野越开阔的流通人才越有可能胜任知识经济时代的岗位。进一步讲,在深深植根于信息技术的全球流通体系中,“如何跳出流通看流通”才是广大流通人才更加需要提升的通用能力。

另一方面,流通人才要通中有专,通过“专用技能”强化流通方式创新。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越是深度学习的专业,创新潜能也越大,流通领域自有其内在的特点,需要专业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别不单单是有没有跨越国境的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差异也不能仅仅依靠有没有价值创造来判断,其主要影响因素往往存在天壤之别;平台经济与门店经济也不仅仅是依托空间不同,背后存在着相当显著的机理差异。流通人才只有在各自领域内深耕细作,通过长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积累,才能更加深刻地领悟其中的运行机理,也才有可能更加有效地推动流通方式创新。

(三)微观层面:“三位一体”强化育人实效,夯实流通之基

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和通专融合的育人理念最终都必须落地于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才能产生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就满足新型流通人才要求的微观层面来看,相关人才培养过程应重点解决好育人主体、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三个核心问题。其中,教师层面重在与现实流通活动的对接,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动态调整机制的形成,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有效推进。

一是教育机构要搭建起专业教师与市场流通活动对接的渠道。21世纪初,我国加入WTO曾推动一批流通类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壮大,但时过境迁,流通领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相关专业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方式都有待改进。特别是共享经济的兴起、人工智能技术的大范围应用、国际贸易规则的急剧变化等显著改变了流通领域的运行环境,人才培养机构亟需对相关师资进行必要培训,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力争为专业教师搭建起与市场流通活动畅通的对接渠道。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从师范教育本身抓起,以专业认证等手段重塑我国师范体系,根据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更好地满足专业建设的要求,确保专业教育真正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

二是教育相关主体要尽快协力构建起流通专业动态调整的机制。目前我国各级各类院校针对流通领域人才培养的专业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企业管理等较为宏观的专业;二是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较为微观的专业;三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渗透于运输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等特定专业之中。按照教育部门的改革思路,与其他专业建设所面临的使命类似,流通类专业同样需要构建起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采取更加灵活化的专业学习方式势在必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提高人才培养机构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仍然是最为关键的问题,要真正实现知识发展、社会需求、学生成长三重基本逻辑的耦合,就必须在明确新时代流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主要相关主体的权责关系进行清晰合理地界定。另外,可积极学习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增强多元主体评价意识,在加强专业内部评价的同时,对专业的认定和评估逐步由第三方机构来实施,避免行政过度干预导致的标准单一、信息失真、权力寻租等情况。

三是加快推进流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教育教学模式。多年来出现的流通领域人才与市场对接不畅的问题目前依然十分突出,导致用人单位与流通人才匹配困难的结构性矛盾甚至有继续显性化的趋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校、企业、学生、企业兼职教师、学校专任教师多方利益共赢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推动学校教学与市场的紧密衔接,推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等人才培养核心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现代化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的应用,使专业教学研究和改革能更好地追踪市场热点、专业问题的课堂讨论更接地气、专业实践活动更有针对性、专业人才的学习更符合市场的用人需求。

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运行的潜在困境与应对举措

构建宏观、中观和微观彼此呼应、协调畅通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是新发展格局下流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内在诉求,鉴于我国当前教育体制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环境约束,同时也受到流通经济领域市场机制自身缺陷等因素的制约,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阻力,消除或减弱这些不利影响需要一些针对性的举措。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流通人才培养可能面临的困境

流通领域无疑需要各种层次和各种类别的人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都有其不可或缺的责任担当,人才培养内在的规律性以及实施主体的多元性都有可能加大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运行的难度。

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可能无法及时有效地识别流通人才市场需求信号。随着各类先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市场要素流动速度持续加快,这意味着流通中的要素交织关系更加复杂,各种不确定情形出现的概率趋于均等化,分散决策下的信息识别难题因而也将更为突出。对于非市场直接参与方的各类人才培养机构来说,及时、准确、有效地识别市场需求信号更是困难重重。目前人才培养机构获取市场人才需求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两种:一个是外部渠道,包括人力资源公共管理部门的统计信息(各地发布的紧缺人才目录)、市场人才机构的调查信息、企业公开的招聘信息等;另一个是内部渠道,包括人才培养机构就业部门有针对性的调查信息、本机构毕业生或其所供职单位的主动反馈信息等。两种渠道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前者存在中间环节和信息时滞,后者信息来源和领域偏窄,都难以及时跟踪到全面的市场人才需求变动信号。不仅如此,市场需求信号往往是交错出现的,如何从复杂的信息群中剥离出人才需求信息,并判断哪些信息构成对流通人才的现实需求,还需要有专业的技术手段。

另一方面,教育培训机构可能无法完全获取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的运行权限。即便各人才教育培训机构能够识别出市场流通人才变化的相关信号,并综合权衡各方面条件做出了构建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的决策,但其最终是否能够顺利实施还涉及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授权范畴。经过七十多年教育改革,尽管市场机制参与教育活动的范围和深度都在稳步提升,但在流通领域,教育机构对于人才培养权限似乎还有更高的期待,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行显然需要更多的流通专业建设方面自主设置的合理授权,否则机制运行的效率将会受到严重约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在教育资源依旧存在总量不充分和结构不平衡的情况下,新型流通人才培养机制在全国范围内的统筹协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下,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讲,既要照顾地区和部门差异,避免教育政策“一刀切”,又要考虑改革成本,防止过度复杂的权限设计干扰市场机制正常运行,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二)新时代提升流通人才培养效果的配套举措

针对新型动态流通人才培养机制运行的潜在困局,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级人才培养机构有必要形成共识,采取有针对性的配套举措攻克难关。

一是要加强对流通市场运行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研究。流通领域人才培养受到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双重约束,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流通人才市场供需两端有序衔接效率。提升流通人才培养效果首先要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下功夫,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16号)等文件部署,继续探索和持续回归教育规律,在尊重知识生成性、学术自由和教育累积效应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推动市场流通规律的基础研究,对研究虚拟货币流通等薄弱领域予以倾斜支持,对智能化流通、共享流通等新兴科技领域给予重点关注,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逐步形成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方向、新学科和新专业。

二是要从模式创新的角度积极吸收用人主体参与流通人才培养。任何领域人才培养是否有效最终要由用人单位说了算。为避免流通专业人才培养的随意性,制度制定者和人才培养方都必须要力争专业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的良性契合。为切实解决人才供需信息传递问题,可学习借鉴德国经验,在流通专业调整特别是新建细分专业时引入市场主体参与,主要从流通专业调整的必要性、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给予人才培养机构必要的支持。目前我国“订单式培养模式”在职业院校中有广泛应用,但在普通高等院校中还比较少见,可先在应用型地方高校的部分专业建设中尝试推广,然后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三是要本着取长补短的原则创造条件加强流通人才对外交流合作。生产要素只有在流动与合作中才能发挥其潜在效能,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更是如此。封闭办不出好教育,孤立培养不出优秀人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流通人才培养任务势必要在合作中去完成。近年来,部分外语类高校积极增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种专业,既是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是开放心态与合作办教育的有力体现。展望未来,对于能通过借助外力满足人才培养的方式,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办学经验,支持国内流通人才培养机构紧跟世界教育发展前沿,通过优质资源引进来和短板领域走出去相结合的路子,围绕薄弱、空白、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

四是要努力改善相关院校流通专业建设经费不足状况。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离不开公共部门的支持,尤其要设法提高流通领域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力度和支持效率,力争公共教育经费占比逐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既要注重教育均等性,调整对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经费拨付标准和方式,针对流通领域的部门短板、地区短板、环节短板进行专项扶持性投入,又要注重国际竞争和长板效应,设定专项公共教育经费向行业性特色院校、新兴特色流通专业适当倾斜,引导新兴、边缘、交叉流通相关专业的超前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提供必要的教育公共服务,改革相关教育管理制度,放开相关制度约束,打通捐助、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等市场化资金获取渠道。

猜你喜欢
流通人才专业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毛遂自荐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为国家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