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军利 陈晓杰 朱剑英
党中央、国务院就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税收营商环境是其中的重要之义。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对于更好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有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近年来,河北区委区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极为重视,在优化完善功能布局、科学规划产业定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河北区税务局认真按照市税务局以及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紧扣河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步点节奏”,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采取有力举措把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这项全局性工作抓实抓好,作出积极贡献。2021年以来,河北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收入、国内招商引资到位额、第三产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幅在中心城区名列前茅。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领导。河北区税务局党委紧密结合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党建引领,提高工作站位,召开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专题工作会议,将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作为统筹推进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意见》以及《天津市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河北区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助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为高质量推进新发展阶段税收现代化开新局的重要抓手。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河北区税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机制,局主要领导定期协调推动税收营商环境评价工作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强化绩效考评,保障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有序有力推进。
二是坚持刚柔并举,优化执法方式。聚焦精确执法要求,河北区税务局会同河北区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探索建立流程、底稿、文书、结果运用相统一的工作模式;深化落实“三项制度”,建立立体化同级监督体系,定期开展风险排查整改,并围绕落实《意见》、税务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要求、防范化解执法风险问题等,分类分部门开展专项执法业务培训,着力提升税务执法的力度和精确度;严格落实“首违不罚”清单,专门邀请“大国之礼”专业师资团队为服务窗口、业务部门开展进驻式培训,并结合运用说服教育、约谈警示等方式,促进税务执法更有温度。
三是坚持守正创新,提升服务质量。聚焦精细服务要求,创新办实事、优服务的各项举措,着力提升服务质量。对出口退税企业实行分类管理评定,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平均出口退税时间缩减到7个工作日以内。打造示范办税服务厅,上线全市首个集政策咨询、业务指引等功能于一体的实体智能导税机器人“智慧小北”,受到纳税人缴费人广泛好评。针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求,推出“定制款”服务举措,提供一对一资料预审和咨询服务,制作“大字版”表单、“白话版”图文政策解读,加大个性化服务力度。组建“税务体验师”“税收志愿者”团队,开展丰富多样的沉浸式服务活动,进一步拉近税企距离,增进各方面对税务部门工作的理解支持。
四是坚持数据赋能,完善监管体系。深化“以数治税”,加强数据资源集成利用,着力提升精准监管体系效能。立足促落实、防风险、提质效的监管目标,优化政策落实和风险防范资源配置,保障减税降费以及疫情期间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建立多税费种信息互联机制,完善“风险点提取—关联企业认定—核查应对处置”工作机制,健全“信用+监管”动态监管体系,定期开展数据比对分析,稳步推进发票电子化改革,完善联动风险快速反应机制,探索实行电子专票与纸质专票同步核定,电子专票开具户数、开票率稳步提升。通过强化重点人员数据分析和风险识别,稳妥做好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申报率位居全市前列。
一个地区的税收营商环境,关键看市场主体的反映、听市场主体的评价。为此,以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纳税服务投诉、内部研讨、走访问需、“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渠道反映的需求问题和意见建议为切入点,通过内外结合、以小见大,认真梳理分析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基础服务体验不够便捷。纳税人缴费人以及基层窗口部门反映的部分基础业务存在的程序性、稳定性问题值得关注,不但阻碍提升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响纳税人缴费人的体验感。比如,常见的企业注销业务,存在注销风险前置问题,窗口部门在办理注销业务时,为防止问题企业注销,需现场查询10余项风险信息情况,导致窗口工作效率下降,纳税人等待时间过长。从满意度调查和收集的意见建议看,纳税人缴费人对电子税务局稳定性、流畅性问题反映比较集中,导致部分纳税人缴费人更倾向于“线下”进厅办理,既增加了办税缴费负担,又对推广“非接触式”办税缴费服务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是关键服务岗位能力不够过硬。税务部门既要当好“执法员”,又要做好“服务员”,办税服务厅领导值班岗、导税咨询岗、窗口岗位等作为与纳税人缴费人面对面接触的“关键岗位”,对提升纳税人满意度、营造良好税收营商环境的作用至关重要。从纳税服务投诉情况看,对未履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责任制等服务质效问题反映较多,通过投诉回访发现,很多投诉人并不了解“最多跑一次”、发票代开等业务标准要求,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一旦出现资料不齐全、不符合规定等问题,一般都会现场咨询。此时,很多投诉往往由于“关键岗位”人员对业务理解不精、把握不准、辅导不细、言辞不妥而产生,有的甚至引发舆情和信访风险。
三是政策宣传辅导培训不够深入。尽管目前已开辟多种线上线下途径开展政策宣传辅导培训,但是从“春风行动”和“润苗行动”收集的意见建议看,纳税人缴费人反映政策宣传辅导培训“不解渴”的问题依然突出。从根本上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滴”而不“深”。基层单位开展集中宣传辅导培训更注重频次和数量,普遍将政策规定从面上广而告之,加之时间较短、人员较多,进而产生虽然知晓政策,但没有尽懂尽会的培训效果。有限的精准“点对点”滴灌,局限于实地上门走访和纳税人缴费人的主动咨询中,导致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打折扣,离纳税人缴费人充分深切体会到税费政策“红利”的获得感还有差距。
四是助企问需纾困解难不够有力。2021年以来,河北区税务局通过局领导带队、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等形式,深入招商引资和重点税源企业开展走访服务,与企业家们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影响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对大企业、重点企业而言,其关切的需求问题往往涉及多方、比较复杂,仅凭区税务局基层单位难以有效推动解决。比如,有的企业对不同区域的优惠政策“货比三家”,并强调政府曾经允诺,要求依规比照其他区域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区税务局基层单位对此难以把握和解答,进而无法满足企业需求。又如,有的企业存在时间跨度较长的历史遗留问题,并从有利企业自身的角度提出解决需求,由于此类问题往往牵涉多个职能部门,且很多情况错综棘手,区税务局基层单位一般难以拿出各方认可的解决方案。
针对优化营商环境“需求端”角度反映的主要问题,通过专题交流研讨、专题组织生活会剖析、开展内部巡察以及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学习讨论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着力从“供给侧”视角深挖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有针对性提升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水平。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近年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部署安排和制度机制等“硬件配置”已基本到位,但在思维观念、服务意识等“软件建设”方面仍需加强。很多干部对“人人都是税收营商环境”的理念认识不够深入,对税收营商环境“整体性、全局性工作”的定位认识有偏差,思想上往往笼统地大而化之,将其归结为纳税服务部门的主责,在本职工作中找不到、找不准与税收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结合点,进而很少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角度思考问题、做好工作,久而久之将税收营商环境这个“大命题”湮没于日常事务性工作中,导致干部们难以从思想认识上真正重视起来,影响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是担当能力不够到位。新形势新任务对税务部门担当尽责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两手抓好执法管理和税费服务,进而营造良好的税收营商环境。部分执法管理岗位干部在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大趋势下,担当能力和工作作风尚未及时跟上改革发展的节奏,暴露出明显的能力短板,对执法管理要稳、服务解难要进的“稳中求进”原则落实不到位,认为税务部门是执法部门,更多倾向于从防范执法管理风险的角度做工作,认为守住不出风险的底线最为重要,在服务方面满足于“蜻蜓点水、锦上添花”,导致为纳税人缴费人份外“解难题”的动力不足,甚至衍生出知而不帮、拖而不决等形式主义作风。
三是制度机制不够到位。主要反映在事关纳税人缴费人堵点难点痛点问题的工作制度机制不够完善。从组织领导情况看,针对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在执法、服务、监管以及协同的统筹协调力度还不够,以致于出现部门思想认识不统一、各自为战的情况,相关组织领导制度机制还需完善;从满意度调查和投诉反映情况看,“多次跑、多头找”等服务质效问题比较突出,根本上在于保障落实服务规范的制度机制存在短板;从纳税人缴费人问题需求反馈情况看,由于缺少逐级高效协同的联动工作制度机制,除个别反映到局领导层面问题外,绝大多数问题由收集部门自行协同解决,答复解难的效率效果难以保证。
四是大局意识不够到位。河北区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秉持基础在产业、关键靠项目、突破在招商,推动高质量发展。自2020年以来,税务部门作为招商政策决策领导小组常设成员单位,已协助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审议了12份招商引资项目合作协议。从实际工作成效看,针对新产业新项目,在研究决策、引入落地过程中,侧重于做好本职工作,局限于“就税论税”审议政策、防范风险,配合辅助其他职能部门较多,主动靠前建言献策、跟进服务较少,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角度,发挥以税咨政作用助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更好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做得还不够深入。
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不仅是税务部门的全局性、系统性重点工作,更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要聚力“放出活力、管出公平、服出效率”的目标,紧密结合市税务局、地方党委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部署要求,以更大的责任担当、更实的服务举措、更优的制度机制、更强的大局意识,有力推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工作提质增效。
一是用心当好 “店小二”。抓牢抓实党建引领,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扎实成效转化为服务纳税人缴费人,办好便民利企实事的强大动力。局党委每半年召开1次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专题工作会议,主动与地方党委政府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部署安排对标对表,树牢干部职工“人人都是税收营商环境”以及为市场主体服务的“店小二”的理念,统一思想认识,通报前期工作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不足,并按部门逐一明确下一步重点工作方案。每年组织开展1次“我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出把力”活动,确保每个部门明确部门职责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增强服务市场主体、服务营商环境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是开展服务 “量身定”。针对不同行业、类型、规模的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分类施策,不但要依托现有微信公众号、纳税人学堂等线上线下“主阵地”做好面上广泛宣传辅导培训,而且要充分发挥税源管理部门的属地服务管理职能,每半年开展1次“清单服务”,即为每一家企业、每一个商户量身定制、精准推送“三份清单”,包括可以享受的税费优惠政策清单、渉税涉费行为风险提醒清单、办税缴费服务事项清单。突出工作重点,聚焦重点税源、招商引资企业特点和需求,在落实“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皆大欢喜”要求前提下,原则上每半年由局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服务1次,并送上最新版“三份清单”,提升服务的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水平。
三是健全制度 “解难题”。设立税收营商环境“解难题”信箱,专门接收相关需求问题,并建立受理、转办、督办、反馈工作制度。对收到的一般性需求问题,根据部门职责转办,并限时办理反馈;对收到的急难愁盼问题,第一时间明确主责部门和配合部门协同办理,并向主责部门分管局领导报告;局主要领导每季度组织召开1次税收营商环境“解难题”工作情况会议,加强协调推动和指导督促,有力推进问题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同时,建立税收营商环境“解难题”信箱工作台账,实行跟踪督办、对账销号、每月通报,并将办理解决情况纳入绩效考评,引导各部门主动担当尽责、规范执法管理、高效精细服务,切实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解难题。
四是助力栽好 “梧桐树”。提升工作站位,积极靠前服务,围绕产业、项目、招商三个重点,主动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命题”,用好税收大数据资源,充分发挥“以数治税”“以税咨政”职能作用,加强开展系统性前瞻性税收经济分析工作的力度、深度和频度,并研究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针对性可行性工作建议,当好地方党委政府科学决策的参谋助手。同时,主动加强与合作交流办、金融局、楼宇办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联动,建立部门间对接响应服务机制,融入产业和项目引入落地全过程,并重点跟进做好政策宣传辅导、办税缴费服务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更多便捷服务,助力培育好营商环境这棵“梧桐树”,为吸引更多“金凤凰”落户兴业贡献税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