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文静
长期以来,针对银行对外债权债务的外汇管理,呈现重债务轻债权的不平衡状态。随着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在全国推行,银行外债管理已相对完善,但在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方面,仍缺乏具体的管理细则和详实的统计数据,导致监管部门不能很好地掌握银行对外债权业务运营情况。为了更好地监管银行跨境资金流动、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维护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完善对外债权管理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就目前银行对外债权开展情况、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完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
1998年9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外汇外债管理开展外汇外债检查的通知》附表说明中曾对境外债权有过定义,是指境内机构向中国境外机构(包括在中国境外的中资机构)提供的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契约性回收的债权,包括对外贷款(政府贷款、商业贷款)、境外存款、购买债券、贸易融资及其他形式的金融债权。在当前本外币一体化管理背景下,上述定义已经不再符合现实业务需求。参考《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1版)》对银行自身外债的描述,可将对外债权定义为境内机构对非居民机构持有的、以可自由兑换货币或人民币表示的、由非居民机构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求偿权。具体到银行的对外债权,即境内银行对非居民持有的契约性偿还义务的求偿权,参考《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1版)》对银行自身外债的分类及说明,可将银行对外债权分为以下几个类型:一是贷款,即境内银行通过某项安排,向非居民发放资金并形成对非居民的债权;二是债务证券,即境内银行购买境外机构的可流通债务工具;三是货币存款,即境内银行在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
近年来,我国银行对外债权增长速度较快,从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的目的出发,加强对外债权的管理,可以更有效地监测和预警跨境资金流动、确保我国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提高我国经济对外开放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全面监测跨境资金流动情况,维护国际收支平衡
随着资金跨境流动频率越来越高,建立起高度灵敏的跨境资金双向流动监测体系,能及时掌握大额资金流出入动向,对有效地防范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风险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在银行外债管理方面已经拥有一套完善的政策法规及统计监测系统,对外债具有较好的分析、预警能力,能够较为及时、准确地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而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方面则一直存在着许多空白地带,有待完善。在此情况下,建立银行对外债权管理制度,加强统计监测,明晰对银行对外债权的详细情况,及时对我国债权进行有效监管,实现对外债权、债务双向流动的均衡管理,全面分析跨境资金流动趋势,对防范债权债务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风险有很大帮助。
2.有利于更好地保护银行对外债权,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对银行对外债权实施管理,掌握银行对外债权项下资金流动的具体信息,如行业、地区、期限、规模和其他资金使用情况等,通过对以上数据的整理分析,进而逐步建立我国对外债权预警机制,科学、合理地确定不同的债权类型所具有的风险等级,并定期评估。一旦出现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可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涉及其中的银行对外债权进行保护,对维护我国金融经济安全意义重大。
3.有利于服务国内企业“走出去”,推动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逐渐形成,特别是在近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意愿依然保持旺盛。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来自境内银行的资金支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通过加强银行对外债权的有效管理,疏通境内银行资金国际运用渠道,更好地引导银行支持国内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是在未来银行对外债权管理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2008年修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经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可以直接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向境外提供商业贷款应当按照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的规定办理登记”。但条例发布至今,除先后在宁波和上海开展了银行跨境贷款对外债权登记试点外,一直没有出台全国性的登记操作细则,外汇管理政策中银行对外债权的管理及统计监测制度尚未完全建立。
其他法规政策方面,部分受调查银行提出,他们在开展对外债权业务时还会遵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相关法规文件,如《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运营风险管理的通知》《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等,在计算银行存贷比时并不区分是否为境外放款,在风险管控、信贷政策执行等方面,与境内债权业务要求一致。除此之外,目前尚不存在专门的法律法规对银行对外债权业务规模有明确的限制性规定。
通过对银行的调查显示,开办对外债权类业务需要总行的授权和审批,分行可以自主开办的业务类型较少,如出口押汇业务和少部分境外放款业务。已开展对外债权业务的银行均建立有相关的内部管理制度,管理约束对外债权业务,但行内制度没有明确约束对外债权业务规模,需要根据交易对手的具体情况确定相应的授信额度。
从目前我国的对外债权管理框架来看,企业对外债权管理制度已经较为完善。2016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明确境内企业人民币境外放款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实现了企业对外债权本外币一体化宏观审慎管理,但在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
与银行外债管理政策相比,银行对外债权业务在整体上尚无明确的外汇管理法规和管理制度,也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目前银行开展对外债权业务在准入条件、规模控制、业务对象、备案登记、事后监管等方面,均没有明确法规要求和操作细则,系统的银行对外债权管理体系尚未建立。
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尚未建立完整的对外债权统计监测制度,只能从银行对外金融资产负债信息中掌握一些按月统计的基础数据,且只有余额数据,缺乏流量数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无法及时、准确地掌握银行对外债权债务人、具体期限、债权类型等具体信息,也无法系统地对银行对外债权开展专项统计监测。
由于银行在开展对外债权类业务时没有具体的外汇政策可以遵循,各银行对政策理解有所差别,在操作时容易出现标准不统一的现象。部分银行出于风险管理考虑,对业务开展对象和业务规模会有相对细致的规定,如上海银行在对境外机构开展授信业务时,要求境外授信主体或业务应与中国大陆境内公司具有直接或间接关联性,境外机构的授信额度与境内关联公司的授信额度一起纳入集团授信额度范围进行管理。
相对于一般企业,银行配备投资管理技能的专业资金管理人员,具有严格的风险内控制度,并且受到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慎监管,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在金融监管部门风险监控到位的前提下,基本可以进行理智的跨境资金运用。鉴于此,建议本着资金跨境流动均衡管理的原则,按照管理制度规范化、业务办理手续简单化、外汇管理资源配置合理化、数据统计准确化的要求,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债权进行管理,采取较为宽松的管理方式,轻事前审批,重事后统计监测,参考目前银行跨境融资管理方式,建立对外债权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现提出以下建议:
2017年初,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经过一年的过渡期后,中外资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已全部实现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银行类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一级资本×跨境融资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银行可在上限范围内自主开展跨境融资,并综合考虑期限、汇率及业务类别等风险因素,以风险加权方式计算跨境融资余额,中国人民银行在必要时可以通过调节以上各项参数、系数,对银行跨境融资的总量和结构进行调控。此外,还根据银行业务实际情况设置了一系列豁免项,如贸易信贷、贸易融资和自用熊猫债等。这一体系的建立,对调节银行跨境融资规模及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银行对外债权管理方面,目前可以考虑借鉴银行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模式,对单个机构实施对外债权总额管理。一是依托银行资本核定其对外债权余额上限,设置杠杆率及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等。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时,对相关参数进行调节;另一方面,也可以对不同的银行类型分别设定各自参数。二是按照风险加权方式计算对外债权余额,参考跨境融资管理设置汇率、期限、类别等风险加权因子,并可以考虑加入国别因子,在某些特定国家、地区出现区域性风险时,控制银行对该地区债权业务的开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三是结合银行实际业务开展需要,设定部分豁免项,相关业务开展不受余额上限约束。
在完善管理政策的基础上,参照现有银行外债登记管理原则和宁波等地银行跨境贷款对外债权登记试点的实施经验,尽快制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外债权登记管理制度。建议进一步完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的境内银行对外债权登记模块,使银行可以及时通过资本项目信息系统完成相关登记。银行对于其自身新发生的对外债权类业务,应逐笔登记签约信息;对于已办理登记的对外债权业务,如发生提款、还本、付息等相关变动的,应及时在系统中登记变动反馈信息;对于存放境外同业等无法登记以上变动信息的,需在余额发生变动时及时登记余额变化情况。
加强对银行对外债权的事后跟踪监测,改进和完善对外债权统计、监测、预警制度,逐步建立全口径对外债权统计监测体系。开发完善相应的统计监测系统,通过前期登记报送环节采集银行对外债权业务数据,对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实现对外债权实时的非现场监管,掌握对外债权发生的动向、特点,客观评价对外债权发生的合理性、安全性,以实现资本良性跨境流动,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