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波
(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赤峰 02407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企业的用人标准和工作模式等方面的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又如何在充分结合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模式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与改革,是相关工作者需要重点分析并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提高对相关问题的关注度,在增强自身工作能力的基础上帮助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整个行业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用人需求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传统概念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由此,相关工作者想要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知识经济时代得以发展,就一定要充分明确当下各企业对人才的新要求,进而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首先,新时代的实用型人才应具有创新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行各业都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获得了一定的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时至今日大部分行业的工作模式、内容等已发展到较为成熟、平稳的阶段。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等都能够给予企业全新的生命力与核心竞争力,创新型人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企业的发展命脉,因此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其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转变,传统人才培养以单一化与标准化为主,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更加倾向于个性化培养,知识经济时代需要具有个性化的专业人才。最后,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需要聘用具有合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该类人才丰富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确实能够最大化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与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良好的合作意识也能够有效增强企业中员工的凝聚力。因此,具有合作意识的复合型、创新型、个性化人才能够最大程度满足知识经济时代不同企业的用人标准,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也应该以此为方向,结合企业的真实需求创新工作内容与模式。
环境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起点和终点。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环境变得更加严峻,面对全球竞争和不断发展的技术,企业不得不调整其生存和发展方式,以适应环境变化。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社会消费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增长趋势,当代消费者想要的是更高端、更高价值的产品,客观环境迫使企业接受和采纳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不断进行技术与产品创新,提高管理能力。传统环境下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就是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即可。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已经出现明显不足。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是21 世纪组织管理的重点,最大限度掌握和利用知识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使企业能够对外部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合理利用内部和外部资源,提供发展方向和外部市场的交会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在企业中的整体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较为关注管理层的管理决策,员工在企业管理中没有优势;而新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重心已经转变,重点关注员工的各方面发展。这也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具备专业性与创新性,不仅要对组织架构有全面的了解与全新的理解,擅长进行人员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还要具备商业运作能力与应急处理能力,以便能够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意见。
传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是硬性管理,注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员工自身能力,但是随着管理对象转变,现有企业管理模式也开始转变,从传统硬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在管理期间更加强调管理的人性化。现代企业在管理模式上更重视民主性、个性化及灵活性,以此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个性化时代,对社会和企业的组织和管理具有独特的影响。不像上一代人愿意穿同样的蓝灰色衣服,这一代人看到自己的穿着和其他人一样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改变它。现代人生长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时代,很少经历贫困,对自己的期望直接导致其与前人有完全不同的工作价值观。当人才把目光从国有企业转向外资企业时,看到了更激烈的竞争和更大的解雇风险,他们希望能够在任何时候摆脱非自由工作环境,认为跳槽往往会带来更好的机会、更高的薪酬、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职位,而不是公司内部的晋升。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明确,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而企业发展的核心是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需求与标准的人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的工作重心就应该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利用有效的工作手段与管理方式对不同的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进而最大化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用与价值。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就是通过有效的激励、奖惩等举措来激发企业人才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在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知识经济时代,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态度都能够切实地对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等产生影响,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心与核心都是为了帮助企业与人才获得更好的进步与发展,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企业与员工的实际需求,依据知识经济时代的标准与方向不断调整、改善其工作重心与核心。
传统观念下,企业与员工之间大多是各取所需的劳动契约关系,这种模式下的员工大多不会对企业产生足够的归属感与依赖感,他们往往只是根据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完成相关工作,在不影响其经济收益的情况下并不会产生优化自身工作、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意识与想法。而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受到网络技术与多元化信息的影响,对工作的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由此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模式,通过劳动合同与心理需求的保障来达成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契约。企业不仅要将员工视为能够带给其最直观收益的工作者,同时也要将其视为能够带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合作伙伴。
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部分人才在选择工作岗位的过程中不仅会对其薪资待遇、长远发展等做出考虑,同时也会对其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内容进行充分的对比与考量。由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想要帮助企业在巩固现有员工的基础上招募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就一定要分别站在企业与员工的立场上调整、创新企业文化。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在企业制度改革中大多注重产权明晰,这不符合当今时代以人力资源为竞争目标的现实需求。企业的每一项业务活动都离不开人,这就需要打造出具有创新氛围、充满良性竞争的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为了通过彰显企业文化的方式来吸纳更多的人才,另一方面是为了充分激发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热情,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一名员工的真正价值。
首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应该对现有的人才配备机制进行完善与优化,不仅要引导工作人员在其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还要为其留有一定的成长与进步空间,从而通过合理的配置使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帮扶下有所成长。其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要采用固定工资与浮动绩效相结合的工资分配法,在给予员工充足保障的基础上,促使其能够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以浮动绩效为阶段性目标,以更积极的态度完成工作,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收益。再次,针对工作能力突出、贡献大的企业内部员工,以及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的外部人才,企业还可以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对其进行嘉奖与鼓励。最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还要充分发挥精神奖励、激励的优势,为全体员工营造出积极进取、愉快、相互尊重、良性竞争的工作氛围,充分激发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有效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有一定的管理职责与权力,但在面对员工时要保持一定的服务态度与奉献精神。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阶层员工与人才的意识、观念都受到了时代变迁的影响,只有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能够为员工提供令其满意的工作模式、薪资待遇时,才能够吸纳、留住、开发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就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经营价值链而言,企业想要提高顾客对其产品、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首先就要获得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工作环境、工作模式、品牌文化的满意度与忠诚度,将顾客资源与人力资源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价值,进而有效提升顾客的价值。在此期间,企业应精简各部门的工作职能,结合各部门各层级的不同分工,在特定环境下实现最佳管理,降低成本。企业实施薪酬制度时因人而异,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优化人才的任用机制和人力资源的配置,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要想转变人力资源工作方式,就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用人制度,建立灵活的引进人才、促进人才成长机制,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从根本上鼓励员工发挥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知识经济时代具有个性化、多元化等特点,在此情况下,传统工作模式中的上级领导全权管理、督促下级员工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下企业与员工的真正需要。因此,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转变其工作方式并对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做出调整,利用更加多元化、人性化及柔性化的管理方式使员工能够充分感知到企业的关怀与爱护,进而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企业产生更强的依赖感与信任感,将其工作价值发挥到最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化,社会各界对于人才的界定与需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就要求现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有一定的创新与突破。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人员需要能够充分了解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并掌握当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新模式与新要求,进而在对现有工作进行创新与完善的基础上推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断完善、促进企业、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