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静娴 赵 阳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金华供电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实施以来,有效发挥了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也充分激发了企业活力,总体进展顺利,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21年8月底,建立子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度的中央企业占比96.9%,已经与经理层签订了有关合同或契约的子企业占比超过68%。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抓重点、补短板、抓实效、提质量等将成为下一步工作的侧重点。
国有电力企业承担了全国约七成的发电量,电力企业混改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增资扩股、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电力企业混改成效较为显著。电力企业混改后,相应的内部控制风险增加,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将发生变化。与此同时,混改也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增加了难度,需要探索科学的对策解决问题,从而实现风险管控,并以进一步推动混改工作。本文立足电力企业混改现状,指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与难点,提出更加有效的内部审计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5年,国资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央企业增收节支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推动资产证券化,用好市值管理手段,盘活上市公司资源。”由此,资产证券化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式。2018—2020年,“双百行动”推进落实,聚焦于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重要成效。目前,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下一步重点工作是深化混改,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9年以来,电力企业纷纷利用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推进改革进程,掀起了一波资产重组潮。混改过程中,电力企业也通过员工持股、增资扩股等多种方式落实混改政策,提升改革的长效性。电力企业混改具有深远意义,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电力企业混改意义明显:第一,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推进国家政策落实和执行。作为国家重要的政策措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电力企业在推进相关政策落实的过程中,也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推动了自身发展。第二,有利于激发企业活力。混改可以有效解决电力企业内部体制固化僵化等问题,从而实现激发企业活力的目的。员工方面,随着混改的推进,新的思想和经营模式不断引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逐渐激发出来,能够更好地发挥活力,促进自身优势发挥。第三,有利于企业向高质量发展。电力企业混改后,制度更加规范,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长期存在的企业内部问题得以解决,应对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将逐步走上高质量发展道路。
迄今为止,电力企业混改方案多种多样,主要从企业内部情况出发,深入推进改革步伐。有的电力企业采用“增资扩股+股权转让”方式,实现股权多元化;有的企业引进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的战略投资者,推进业务转型和持续发展;还有的企业通过开展经理层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实现用工方式市场化。多样化的混改方式进一步推动了电力企业改革速度,一些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以某电网能源公司为例,作为国家第四批混改试点企业,推进改革深度,实现经营机制转换,最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8.4%,利润年均增长42.8%,可以说是成效显著。由此可知,电力企业混改后,不仅内部活力得到提升,营业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也十分亮眼。
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审计范畴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内部审计重点也要随之调整。基于相关文献梳理,本文认为内部审计应聚焦于重组环节、经营机制和经济责任方面。
无论通过增资扩股还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电力企业混改后,都需要在企业治理过程中推进改制重组事项,因此,重组环节成为电力企业内部审计的重点内容。重组环节的风险与问题是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应当重点关注的事项,最终实现有效风险把控。审计的重点内容有:第一,民主决策是否为重组环节的主要方式,决策程序是否合规,民主决策制度是否完善;第二,对于企业重组涉及的资产价值是否进行了科学有效评估,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资产价值的情况等;第三,引入的战略投资者是否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引入战略投资者过程中是否存在不合规行为等。通过对电力企业重组环节进行审计,可以有效把控混改后企业存在的风险,同时进一步推进混改向纵深发展。
电力企业混改后,就实现了市场化经营机制,企业活力明显增强。而市场化经营机制则受到市场变化、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一个不断健全的过程。市场化经营机制中的问题在所难免,因此,需要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审查机制中的缺陷并帮助改善,从而完善市场化机制。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经营机制专项审计的内容包括:其一,对电力企业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其二,对电力企业生产或业务单位进行审查,挖掘相关风险,为企业管理层决策服务,目标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营机制专项审计的目标是在市场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帮助电力企业优化内部经营机制,推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而激发企业内部活力。
电力企业混改后,经济责任审计仍然是内部审计的重点。经济责任审计是促进权力规范运行的有效措施,防止权力滥用等不良行为发生。也是促进责任有效落实的重要举措,避免出现权责不清、逃避责任等情况。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是:第一,加强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弥补离任审计的滞后性缺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有利于规范权力的运行。第二,对党和国家重大经济方针政策、企业改革发展政策等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直接影响政策效果,因此,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第三,加大对关键岗位的主要领导人员的审计力度。特别是具有资金决策权、分配权的领导干部,其行为的合法性、合规性都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内容。
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审计重点有所调整,内部审计范围有所扩大,因此,相应的审计工作量和难度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内部审计招人难和用人难的问题,在电力企业中一直存在。招人环节,内部审计基层人员力量薄弱,应届生缺乏内审经验,部分有经验的内审人员又不愿意从事基层岗位,造成基层内审人员需求与供给不匹配问题。用人环节,存在人员激励不足的问题,导致内审人员承担的责任比较大而得到的回报又比较少。虽然内审人员都具有较高觉悟,但是激励不足仍然会影响工作动力。还存在对内审人员评价不够科学、不够客观的问题,相关人员的工作成绩得不到肯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识别出来。长此以往,影响内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提高。内审人员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如果无法解决招人和用人问题,则内部审计质量也会受到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电力企业混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
电力企业改革之前,内部审计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为主,审计范围包含财务收支、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等方面。电力企业混改后,市场化经营体制建立,企业重组事项增加,因此,内部审计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在此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量进一步增加。内部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带来两方面问题:其一,内审人员数量有限,短期之内难以满足审计实践需求。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审计重点工作也有所改变,较之前有所增加,在审计周期未发生改变的前提下,现有内审人员很难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其二,审计工作量的增加也伴随着审计风险的增加。数据安全、人员操作等风险会逐渐暴露出来,如果不能及时防控,则会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甚至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经营目标是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相应的经营体制机制也是依据目标而制定。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不仅包含经济利益的实现,而且包含社会责任以及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功能。电力企业混改后,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相融合,经营目标也会随之调整,企业之前的内部审计标准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特征制定,因此,也需要进行调整。而混改后经营目标的改变也进一步增加了内部审计标准的复杂性,例如,财务收支审计中各项费用的审计标准制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调整等等。较为复杂的审计标准不仅影响内部工作效率,而且增加内部审计难度,给审计工作带来一些不便。因此,电力企业混改后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标准进行优化,不断完善标准体系。
电力企业混改后,相应的内部管理机制也要随之优化,内部控制体系也需要不断完善,因此,内部审计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满足审计工作需求。目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有:第一,缺乏创新意识。从企业管理人员到内部审计人员,日常工作中都缺乏创新意识,这与国有企业原有的体制僵化问题有一定关联,也与企业文化有一定关系。第二,内部审计方法创新需要加强。传统内部审计方法虽然用起来比较顺手,但是不足以应对较为复杂的内部审计环境。如果审计方法创新不足,则会影响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风险的管控。第三,创新性技术手段应用不足。现代技术手段更新速度比较快,如果不能引入最新内部审计技术,例如智能技术,则会影响审计效果,也不利于内部审计环境的优化。
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优化,本文基于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第一,完善用人机制,解决招人和用人难题。通过新入职应届毕业生轮岗机制,解决内审经验不足的问题。借助内审管理人员轮岗制度,激发内审团队活力。另外,定期培训对于内审人员综合技能的提升是必不可少的,电力企业应给予足够重视。第二,善用激励机制。通过薪酬福利激励、情感激励等多种方式,实现对内部审计人员激励的目标,帮助内审人员发挥最大优势,从而解决电力企业混改后内审人员方面的难题。第三,优化内部审计工作评价体系。对于内部审计工作和人员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相应的评价指标选取要科学合理,评价结果应当与内审人员的绩效挂钩,促进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最大优势。内审人员难题解决后,才能在电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智能化技术是解决内部审计工作量问题的有效方式,也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产物。第一,借助智能化技术完善内部审计系统。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内部审计过程中,有效解决了人员不足问题,实现自动化处理数据、发现异常数据等功能,能够辅助审计人员完成较为复杂的内部审计工作。这一过程中,内部审计系统及相关功能得以完善,从而可以得出更高质量的审计结论。第二,借助智能化技术进一步管控企业内部风险。电力企业混改后,需要对内部风险进行全方位识别,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有效的风险预测、分析与判断功能,有效帮助企业解决了诸多内部审计难题。相应风险的识别,也有利于电力企业及时制定措施进行风险应对。
电力企业混改后,企业内部各项工作都需要进行调整与完善,审计标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审计标准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前提,发挥着工作指南的作用。第一,依据多元化经营目标调整现有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标准要与电力企业混改的实际情况相匹配,增加企业重组环节的审计标准,同时完善经营机制专项审计标准,对于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标准进行调整优化。第二,与时偕行,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标准。内部审计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实际需求的转变而不断变化,既应满足可操作性目标,也应考虑时代性特征。
第一,内部审计创新理念的转变是关键。墨守成规的内部审计理念必然被时代淘汰,电力企业混改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式,因此,相应的内部审计理念也需要随之创新。创新审计理念不是标新立异,而是对现有理念的优化。第二,内部审计方法创新势在必行。传统内部审计方法仅能完成简单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于电力企业混改后较为复杂的审计工作还应采用创新型的审计方法。电力企业应当从审计实践中探索创新方法,基于实际需求推进内部审计创新。第三,内部审计技术创新是重要辅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将助力内部审计创新过程,引入技术并实现技术与系统、审计需求的融合是重点。随着内部审计创新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也将更好地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国有企业活力,发挥国有资本的功能作用。电力企业混改取得了一定成效,企业管理战略和方式应当随之调整,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也需要重新探索。混改后,内部审计的难点在于内部审计面临招人和用人难题、审计范围扩大增加审计工作量、经营目标改变增强审计标准复杂性、内部审计创新力度不足。本文基于综合分析,给出了电力企业混改后内部审计对策,相信随着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完善,内部审计的实效性也会增强,电力企业一定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