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镜伊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学校生源数量不断增加,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高校多校区办学模式越来越普遍。高校财务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面对新的挑战,本文对新模式下的财务工作进行了现状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西方高等教育兴起比较早,许多欧美国家的高校都采用了多校区办学模式,如美、英、澳大利亚等国家。我国的高校多校区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80年代,形成于21世纪初。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等院校多校区模式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多校区办学形成大致有两种:一是,某些单科学院校为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办学效益,与其他若干所多学科或单学科高等学校,合并重组成一所学科齐全,规模大的综合大学。二是,部分高等院校为了摆脱校园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的瓶颈,在原有主校区的基础上扩大了校园面积,开设新校区。
目前我国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它们的优缺点如下:
(1)集中管理模式。集中管理模式实质是一种代报制度,指财务部门按照会计委派制度的规定,在分校区派驻少量财务人员,设置财务辅助账,派驻的财务人员在分校区先行办理各种报销手续,而后再携带办理报销时的原始凭证到校本部财务部门进行正式的账务处理。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是一套完整的、严格的财务制度,是出于实际需要的一种简化的财务报销制度,而且缺点特别明显:管得过于死板,不利于调动分校单位工作积极性,因此仅限于分校区规模不大、日常业务量很少的情况,一般情形下不提倡使用这种模式。
(2)“经费分块”模式。“经费分块”模式是各分校区设立较为齐全的财务机构,并在账务数据的初始化上同校本部保持严格一致,待年度预算确定后,由校本部转来预算指标和经费,对本校区进行日常核算和管理,并在月末将各种财务数据发回校本部,由校本部作月末结账和编制报表等工作。“经费分块”模式,由于需要做经费指标切分、数据传递、合并记账等工作,会增加一些额外的日常工作量。因此不适合各个校区规模相差不大,日常业务处理量大的高校。
(3)数据信息同步,组建“财务专网”。该模式是指各个校区财务实现数据信息同步,财务人员使用同一套账。财务人员使用同一套账,同时进行财务核算,并由校本部财务管理员统一管理、统一结账,组建物理意义的“财务专网”。
采用跨校区建立“财务专网”方式,可以有效解决校区分散、地域隔离的问题,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化、一体化,主要适用于办学规模较大,校区之间往来频繁的高校,但由于需要运用较复杂的网络连接手段,财务部门必须配备既懂网络技术又懂财务知识的复合人才,必要时还需增设除传统部门外的信息部门,负责网络维护,信息安全等工作。
(4)分校区完全独立建账。“分校区完全独立建账”的模式,从目前来看只适用于一种情况,即分校区为民办公助二级学院。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民办公助二级学院必须实现三个“独立”,即“校区独立,法人独立,财务独立”,因此分校区为独立民办公助二级学院的,应当而且也必须采取“完全独立建账”模式。
高校虽然是非盈利性机构,但其经济体系是独立的。随着多校区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经济活动的环境复杂,高校财务的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多校区高校办学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学校规模变大,财务活动日趋复杂。一是,部分多校区为跨地区办学。各个地区,给予学校的地方性津贴补贴政策也不一样,从而引起学校内部矛盾。二是,高校内的院系增多,学生会团体多,活动类型项目也较多,活动资金来源除了学生拉的社会赞助外,很多活动都需要学校资金支持。部分团体为了获得更大的资金支持,会出现造假活动数据、夸大活动支出等现象。学校财务很难做到细化管理,规范经济管理秩序。
高校多校区模式下,财务人员的管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多校区财务管理工作具体执行时,管理不够集中,力量明显分散。不仅打破了单校区的组织体系,使得原来单一机构变为了多个机构,而且导致财务人员一岗多人的情况。二是,高校合并后,财务人员中高职称和高级别的人数增加,人人追求高级别、高职称,忽视了实际工作能力。部分财务人员拿职称职别当能力,过于看重职称职别。虽然“人才济济”,但遇到实际问题推卸责任,无法解决问题。更令人担忧的是“正职因鞭长莫及而缺位,副职因山高皇帝远而越权”,致使管理工作乱象丛生。
一是,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多校区的财务预算模块与传统单一校区有较大的区别,需要财务工作人员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在预算的制定—执行—控制—监督—评价等不同阶段,来进行适合自身的财务预算管理体系。一方面,由于多校区高校学校学校规模大,校区分散,财务预算口径通常缺乏可比性,导致预算情况不佳。另一方面,不少多校区模式的高校才成立不久,预算制定缺乏经验,对多校区经费的分配难以做到精准,与各个其他部门还处于磨合期,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初建起来,难以将预算执行责任到人,预算管理难以到位。二是,资金管理更为复杂。高校的经济活动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等特点。多校区模式下,学校资金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化,学校的各类收入(科研经费收入、学学费收入、办公收入等)分布在各个不同校区。一方面,学校将资金统筹集中使用比较困难,从而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另一方面,学校难以有效的监管资金的使用情况。多校区状态下,资金涉及的各相关部门增多,使得资金链加长,资金经办人员增加,加大了资金管理的风险。三是,财务服务质量下降。高校财务部门属于学校后勤部门,是为学校各个部门提供后勤服务工作的。目前财务的部分核心工作,会计核算、资金往来、预算管理都要求在网络系统上处理,有效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减少了财务工作失误。然而,仍然存在各校区财务人员由于沟通不及时,对于财务相关制度理解偏差,而出现对外口径不一致的情况。造成了其他部门单位的不满,降低了整个财务体系服务质量。
高校多校区办学大环境下,许多高校都存在多校区办学的局面。原始的财务管理机制已经无法满足新型复杂的多校区财务管理需要。作为学校一个后勤服务机构,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使用效益,应从高校多校区财务管理实际出发,探索更适合的多校区财务管理体制,保证学校对高等学校内部财务有效监管,促进高校财务管理的稳定发展。
高校多校区办学财务管理,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的核心环节和要素。首先,需要规范多校区经济秩序,梳理清楚主校区与分校区,分校区之间的各种财务关系,对各级各类的财务行为进行官方约束;其次,应符合本校的校情、办学特色,合理有效的制定相关财务管理机制,规范学校财务工作,合理分配经济利益,加强学校会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再次,切忌滥用消耗学校资源,科学合理使用,提倡节约,想方设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定期向学校领导反馈财务状况,预判财务风险,遇到资金风险问题,经济活动不合法行为,及时阻止并如实汇报上级,严格把控财务风险。
学校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中的财务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以及组织架构,重视二级财务管理的作用,确定高校各个校区的财务管理层,全面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调整和科学设置财务机构。主校区设置学校财务处是学校的一级财务机构,是全校的财务管理职能部门,统筹管理全校的经济活动。财务办公室设在分校区,主要负责分校区教职员工以及学生的日常报销、会计核算等事务性工作。
“没有制度就没有约束”,财务规章制度是学校一切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完善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是规范降低财务风险的利器,也是统一管理各校区财务工作的核心。一方面,合并办学模式的高校,由于合并前各个学校的财务规章制度各不相同,为了避免合并后各分校区的矛盾,必须制定一套既能满足各方管理要求,又能在多校区合并环境下有效运行的经济活动规范和财务制度。另一方面,学校财政收支与校内各部门息息相关,不仅要建立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还需要规范学校各个相关方在财务管理执行中的义务,指明对妨碍财务管理实施的行为,不遵守制度挑战制度权威的行为给予应受的惩罚。
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应保证高校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合理性,健全优化预算管理制度是基础工作。一方面,提升预算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预算管理工作的涉及面比较宽泛,尤其是在高校办学的各个方面。进行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同时,需要对各级预算部门人员贯彻积极参与的观念,激发预算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预算部门人员实现协调配合,参与到预算工作当中。设置预算参与制度,以此实行零基预算,全面实现参与性预算,可以有效地促使高校中的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到预算工作当中,进而提升预算工作指标的可行性、科学性。另一方面,预算管理科学化,在高校中实行全面预算。实现全面预算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进行高校预算管理。要求学习大收入、大支出的预算概念,理解可控财力与不可控财力知识,遵循财务相关制度下,做好高校全面预算。将全面收支管理纳入预算工作中,体现预算的全面性。
高校培养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职业素养高,凝聚力强的财务队伍,是做好财务工作的基本保障。高校多校区模式下,财务队伍人员来源比较分散,保留着旧校区工作习惯,旧校区工作文化烙印深,难以管理。对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随着高校管理的改革,对学校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定期进行“体制内部培训”+“名师授课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培训计划;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有效激发大家的工作激情,打造出适合新模式下的优质财务队伍。另一方面,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组织大家定期学党史,学习法律知识,培养财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升其风险意识,做到警钟长鸣。此外,可以根据校区发展需要,引进外部有能力的人,保证财务工作人员的人力需求,将各项财务工作落实到位。
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管理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优势,来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的效率。一方面,互联网技术在多校区中的深入应用,缩小了校区间的空间距离,方便有效地加强了各个校间的相互联系,实现了财务管理的“分区不分家”的目标;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实现了财务管理数据的交互,与此同时,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暴露在开放的互联网环境里,保证和提高高校财务系统网络安全尤为重要。必须完善财务网络防病毒措施,例如,设置不同用户的访问权限、关闭一些不必要的服务端口。
随着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相当多的大学形成了多校区办学的格局。一方面它满足了社会对高等院校的要求,另一方面它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多校区高等院校规模大,校区分散,空间距离远,使得多校区文化管理、环境管理、经济关系都变得日趋复杂。因此,高校分校区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了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发展,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平衡好各方利益,做好各方工作。高校分校区财务管理要紧跟高校改革的步伐,切实发挥作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