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丽 山东省巨野县财政局
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依托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电子+纸质”财政票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财政票据监管方式,逐步建立“以票管费、电子控收”新型管理模式,严格规范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收费行为,大大提升了财政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财政票据是进行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进行非税收管理的源头。近些年,社会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也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在科技力量的支持下,财政票据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传统的纸质票据自身存在的不足不断暴露,印刷、运输、档案保管等占用成本较大,票据的申领、发放、核销等程序过于复杂,不利于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了规范财政票据行为,加强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和单位财务监督,2010年以来,财政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方案、制度办法。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支持使得各项财政政策的变革和发展不断实施,基于此,在当前形势下,全面推进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现财政票据从申领到核销过程中实现全程监控,想要实现上述目标,财政部门需要将现有的所有类型财政票据纳入监控范围,统一规范财政票据的样式、开具项目,规定财政票据的申领、开具、缴款期限,过期财政票据自动作废。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可以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票据核销工作进行在线监管。政府财政部门、软件开发公司、用票单位三方建立沟通制度,通过微信群、QQ群,实时在线沟通,及时交流信息,答疑解难。建立电子化信息管理平台,将财政部门专用数据库接入用票单位的会计管理系统,实施封闭式的精细化管理,让缴费系统的后台服务器和政府网站进行无缝对接,让网上缴费、开票等能够同步进行,系统可自动将新开具的财政票据所包含的重要信息上传到云服务器中,管理人员可定期清查此类信息,并打印财政票据,在线验证各类票据的真伪,降低财政部门的工作难度,节约资源,替代传统的纸质票据管理方式,提升财政管理活动的实际社会效益,发现计算机技术和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之间存在的契合点,找准改革路径,按照远期战略规划,搭建信息共享网络,实现执收单位、缴款人、代理银行三方之间的信息互通。
为实现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目标,财政部门应加大对非税收入通用票据、资金往来结算单据等财政票据的监管力度,构建信息化、科学化的内控体系,梳理相关业务,细化分工,根据中央、省级部门制定的收费项目清单,在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系统和财政票据管理系统中做好维护,用票单位根据相关文件规定申请收费项目,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申领并开具带有电子签章的财政票据,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为使财政电子票据的管理有法可依,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关于修改〈财政票据管理办法〉的决定》(财政部令第104号),增加了财政电子票据的相关内容,并规范了电子票据使用管理全流程,规定“财政电子票据和纸质票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是财会监督、审计监督等的重要依据”,规定财政电子票据作为各执收单位报销入账和电子归档的合法凭证,明确了财政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统一规定了财政电子票据的式样和项目等内容,要求财政部门按照统一的电子票据标准生成、传输、存储和查验真伪。明确电子票据的归档管理,要求用票单位和缴款人准确、完整、有效接收和读取票据,并按照信息化和档案管理标准等有关要求入账并归档管理。
通过淘汰传统的纸质票据管理模式,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可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提升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业务处理能力。因此,各财政部门应积极贯彻财政部制定的改革方案,充分结合当地特色,灵活推动改革深化落实,保证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有序推进,并构建全程动态联动电子化财政票据管理系统,提升财政票据监控信息化水平。同时,在逐步落实财政票据电子化过程中,政府可同步开展廉政建设,使用自动化识别系统进行电子化票据的在线认证、编辑、估值工作,扫描随机生成的二维码与电子印章,将监督窗口前移到财政票据的开具环节,控制各部门之间的资金流动,做好财政资金的日常监管、使用和拨付工作,可起到突破信息壁垒、促进财务资讯快速流动的特殊作用。通过进一步梳理、规范电子化票据管理流程,可实现跨机构的资源共享,有利于政府机关革新财务管理模式,提升电子化票据监管效率,在不同职能的管理部门之间形成多方联动,确保制定的财政决策和方案等内容具有科学性。
随着国家政府的大力推动,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落实,各地深入贯彻落实财政部门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改革落实方案,以及配套的管控制度和管控体系,逐步对省内部的票据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在实践中积极思考,总结经验教训,遵循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原则,使改革工作得到稳定推行,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医疗收费电子票据的改革提高了医院诊疗缴费、财务核算、档案保管的管理质量,提高了患者交费结算的便捷度,节省了票据使用成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安系统电子票据改革的推行,使得居民身份证的补办、出入境证照的办理等业务可以下载APP等进行,同时各机构积极顺应时代潮流,目前已经实现通过支付宝、微信等手段进行在线缴费,同时随着缴费渠道日益优化,即时获取电子票据成为现实,这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办事效率,缓解了窗口服务人员的工作强度。
财政电子票据管理改革的实施,有效提升了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水平,及时发现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中的漏洞,财政部门能够依托电子票据数据,评估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同一时期增长变化。实现对非税收入执收单位的有效监管,从源头控制可能出现的乱收费、不按规定缴存资金的违规行为。
通过建立完善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管理体系,拓展票据管理制度的覆盖范围,能够满足各单位用票需求。监管人员可在后台查询某一单位电子化票据最新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其在银行账户中存储的非税收入,弥补财政管理体系中潜在的漏洞,避免政府财政收入因管理不善而流失。工作人员可在电子化票据管理系统内录入各类收费科目,制定严谨、明确的票据登记标准,防止可能出现的伪造票据、篡改原始记录的问题,及时发现各单位的“小金库”,做好针对票据往来资金的监管工作。
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不了解财政票据管理制度的变化,无法准确辨别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核算工作,忽视电子化票据管理工作,不按相关规定使用财政票据并及时做好核销工作。
随着财政电子票据改革的逐步推进,财政部门开始借助网络技术搭建计算机客户端,根据各行政单位实时上传的数据,制作电子化会计档案,提升了财务报销工作的执行效率。然而财政部门尚未建立标准化的会计凭证审签程序,无法保证电子化会计档案中记录的各类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电子化票证系统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基本功能不成熟、票据认证标准不完善等问题,例如票据管理系统不支持自动化生成电子票据,必须由工作人员在后台进行手工操作,票证管理工作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有序管理财政票据的发展目标。
财政部门可借助于电视媒体、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面向社会大众宣传做好财政票据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普及财政电子票据的种类、样式、使用范围等相关信息,通过开展广泛宣传,帮助用票单位正确使用票据,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途径,让缴款人了解政府各部门的收费政策。通过开展社会宣传活动,使群众对新建立的财政电子票据管理制度产生信任感,使之认识到电子化财政票据在有序管理、在线查询等不同方面具备的特殊优势,提升公众对具体改革措施的接受度,消除阻碍财政电子票据流通的社会化因素,营造合法使用票据、拒绝非法票据的良好社会氛围,为高效能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保障,让财务票据的流通获得广泛的社会监督,突出票据使用方式的规范性与有序性。
票据管理工作的政策性较强,工作负担较重,对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创新意识、服务态度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财政部门必须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参与职业培训,使之学习更多财务知识,了解相关行政法规,让票据管理员成为财政票据管理的志愿宣传员,管理者应当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票据管理工作的交叉检查和学习交流,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改进负责票据管理工作的职工的工作态度。
财政部门可将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接入国家电子发票管理平台,共享相关信息,完善财政票据电子化系统的票据管理功能,满足跨地区单位的信息使用需求。用票单位可根据自身需求与管理权限,查询、验证票据信息,自动核销票据,实施电子表格管理,让财政部门对各用票单位的资金收缴情况、会计账目信息进行监管,强化内部监管力度。财政部门可着手建立分层化服务系统,将各用票单位的业务管理系统接入财政电子票据管理系统,为各单位的业务处理系统添加信息系统模块,允许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票据管理系统查询票据信息、开具电子票据。用票单位应当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试点单位在实践中验证有效的技术与管理方式,建立一站式查询机制与数据库,结合本单位所处社会环境,优化、改造单位内的财务管理系统,使之具有自动上传财政电子票据基本信息的功能,形成完整、无漏洞的全流程控制机制。
各级管理机构可通过复合型管理体系,借助电子系统,实现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机资金收缴情况等进行全程监控,从而保证资金能够及时上交到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应当在安全建设领域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信息技术手段落实应用,扩大SSL 数字证书及信息加密等手段的综合应用范围,为财务信息数据构建安全屏障,并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对信息的安全等级进行定级,同时推行安全认证模式实行,确保接触到数据的人员获得授权,最后对数据信息做好备份,防止由于意外情况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通过上述策略可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系统实现安全运转。另外,管理者应颁行完善健全的监督制度,对财政部门人员和用票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体系化管理,从而构建全程监控的财政电子票据安全保障系统,通过全程、严格的监督管理,最大限度防止出现由于“失误”造成的数据泄露问题,并对各单位上传的电子票据数据进行深入的发掘分析,评估财务信息的可信性、完整性,为地方财政部门与监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帮助财政部门实现对地方经济、政府可利用财政资源的全面掌控,实现创新管理制度的建设目标,合理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全流程数字化控制机制的形成。
政府财政部门必须从不同路径入手,逐步扩大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范围,制定明确的改革时间表与远期发展战略,明确新制度下的部门分工,争取在2~3年内,将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覆盖到所有用票单位与全部财政票据种类,做好与用票单位的沟通工作,帮助其解决相关问题,传授先进经验。电子化财政票据是未来财政管理制度的主流发展方向,通过组织数字化改造,简化财政票据式样,合理利用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掌握每张票据的使用情况,实现票据领用的增、删、修、查等功能和实现分析数据、汇总编表等功能,防止缴费人乱领票、财务部门乱开票、行政单位乱收费等问题的发生,对票据管理进行不间断的实时监控,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度。财政部门可向用票单位提出明确要求,使之在认领新的财政票据之前,详细说明前次票据的实际使用情况,定期查询用票单位的会计档案,把握其资金缴入财政情况,验证财政电子票据的数字化凭证,确认无误后再发放新票据,按期核销过期的旧票据,采用以账管票的有效工作方法,将电子票据管理职能嵌入业务工作流程之中,降低出错概率,财政部门可要求所有涉票业务必须开具发票。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财政电子票据改革将会进一步深化。为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能力,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必须强化基础平台建设,完善现有的服务体系,实现用票单位、财政部门、代理银行等各方的在线数据互通。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合理的风险防控措施,构建健全的内控体系,规范财政票据的使用方式、开具流程,节约行政资源与财政资源,提升发票开具速度,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多样化服务,如一键查询、电子票据凭证下载、财政票据真伪查验等,构建数字化票证管理机制,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财政电子票据改革释放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