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男子首服三叉冠形制探究

2022-11-12 03:11马艳辉张越一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三叉高昌回鹘

王 婷,马艳辉,张越一,吕 钊

(西安工程大学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0 引 言

回鹘冠饰造型丰富,三叉冠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这种冠饰主要为回鹘男性佩戴,其造型受到了众多学者关注。勒柯克应是近代以来对三叉冠最早记录的国外学者,并称其为三角帽[1];后来,勒柯克又提出头戴三叉冠供养人物的身份为军官[2];冯·佳班在《高昌回鹘王国的生活》中阐述了三尖无缘帽等冠饰的形制与穿戴方式,但没有对冠饰的源流进行详细论述[3];莫尼克·玛雅尔的研究中涉及到了回鹘王子与贵族戴的三尖冠形帽,但仅限于造型描述,并且指出三叉冠可能受佛教三重冠影响,但据研究发现三重冠并不是属于佛教而是属于天主教的[4]。国外文献对三叉冠的描述有三尖无缘帽、三角帽、黑帽子顶上装饰着三个竖立的尖角,并无直接称呼为三叉冠,对三叉冠的形制演变、文化内涵和缘起没有深入探究。

国内最早涉及到三叉冠的资料是穆舜英对三叉冠的3种造型的陈述[5];李肖兵也称其为三尖无缘高帽,应是借鉴了冯·佳班的说法[6];邵国田提到像山字型的冠饰,并认为头戴山字型的人物为军队统帅[7];沈雁对三叉冠进行了统计梳理,也首次提到三叉冠这一名称,并阐述了其形制特点[8];包铭新等相对系统地将回鹘三叉冠按照形制进行了分类梳理,并将三叉冠的造型分为3类[9];谢静对敦煌地区所戴三叉冠供养人服饰进行了详细介绍[10];蔡远卓等提到了三叉冠所代表的标志性、等级性[11]并绘制了三叉冠线稿,为绘制结构图提供了参考[12];陶田昕推测三叉冠起源可能受萨满教帽子影响,但相关证据不足[13];严晶对三叉冠的尺寸进行推定,并对三叉冠进行了艺术再现[14]。

综上所述,以往的学者对三叉冠的造型、起源以及文化内涵都有所提及,但缺乏对三叉冠结构以及演变系统而深入的探究。本文沿用了三叉冠这一称呼,在系统梳理回鹘三叉冠相关遗存的前提下,依据三叉冠形制特点,将其进行分类梳理,通过文献与图像的比对分析,进一步讨论回鹘男子首服三叉冠的造型、起源等相关问题。

1 三叉冠遗存整理及形制分析

1.1 三叉冠遗存梳理

目前能直观反映回鹘冠饰图像的主要遗存是回鹘西迁以后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形象。本文通过整理三叉冠供养人的文献资料及田野考察,依据分布地域和时期进行数据统计,并描述了其形制特点,见表 1。

表 1 三叉冠遗存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三叉冠主要分布在库木吐喇第 38 窟1身,焉耆县七个星遗址(位置不明)4身,高昌古城周边地区“可汗宫”建筑群墙面壁画8身,高昌古城摩尼教K 遗址内“藏书室”壁画残片,柏孜克里克第31窟前壁门左侧1身,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S104殿1身,焉耆县七个星遗址第9窟1身,高昌古城出土的麻布幡正反面人物2身,榆林窟39窟1身。柏孜克里克第16窟北侧内壁四身供养人以及莫高窟第61窟5身。

1.2 三叉冠形制分析

根据表1的统计并结合遗存图像绘制三叉冠冠饰的线稿图,并按照时间进行排序,如图 1所示。

(a) 七个星遗址 (b) 库木吐喇38窟 (c) “可汗宫”壁画

(d) 布幡 (e) 柏孜克里克31窟 (f) 柏孜克里克16窟图 1 三叉冠形制的变化Fig.1 Changes of trident crown form

从图1可以清晰地看到冠饰形制的变化即形制的变迁。在其变迁的时间基础上按照三叉叉体和冠体体积造型变化、冠体结构变化以及垂布的变化等因素将其分为4类,如图 2所示。其中,第一类对应图1(a),第二类对应图1(b)和(c),第三类对应图1(d)与(e),第四类对应图1(f)。

(a) 第一类

(b) 第二类

(c) 第三类

(d) 第四类图 2 三叉冠形制分类Fig.2 Classification of trident crown form

1.2.1 三叉冠形制变迁分析

图1(a)为公元8—9世纪的焉耆县七个星遗址供养人群像冠体。三叉冠体积较小,长度较短,冠体外围很大,内部较小,与中原冠体结构比较接近,冠体结构分为两层,冠体后有红色垂带,其材质可能为纯毛毡。图1(b)与(c)是公元9—10世纪的摩尼教彩色书页或袖珍画库木吐喇第38窟以及高昌古城周边地区“可汗宫”建筑群墙面壁画高昌古城摩尼教K遗址壁画残片。其三叉冠冠体基本上为一个较高的圆柱体,冠座小于头围,三叉基本等高,为两层翻檐结构且翻檐在冠座面积较大,色彩为红色,冠后有下垂及肩的布帛,颜色也为红色,材质可能为毛毡或木材。图1(d)与(e)时间范围为公元9—11世纪的高昌古城出土的麻布幡、榆林窟39窟、柏孜克里克第31窟前壁门左侧及北庭高昌回鹘佛寺遗址S104殿东壁七个星遗址第九窟门壁内侧。其冠体较大,冠座上也有装饰物,装饰面积较小,色彩为红色,三叉中间较高,两边较矮,三叉呈三角形尖顶,冠体上方似乎有一个接近三角形的物体,冠后有布帛,色彩为黑色。材质可能为木材或皮质。图1(f)为公元10世纪到11世纪中叶的莫高窟61窟及柏孜克里克第16窟。其冠底座极小,远小于头围,冠座上似有一云朵的造型,三叉尖顶呈三角形,三叉造型明显且较高,两侧叉有明显的弧度,冠后没有垂布,材质可能为金属。由此可以看出三叉冠形制变迁规律,即冠体从繁到简,三叉由短至长,由直变弧。造成其变迁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变化,一是受周边国家的影响,比如唐代冠饰,介帻;其二是宗教的更换,如摩尼教、佛教的兴盛。

1.2.2 三叉冠结构分析

第一类三叉造型短、体积小,且冠体外围大,冠体为翻檐结构,内部冠体较小,冠后有垂布;第二类三叉长且直,冠体也为翻檐结构,冠体内部体积变大,冠后有垂布;第三类三叉长,两侧叉有角度但较直,冠体为一个整体,不再是翻檐结构,冠体有小面积装饰物,冠后有垂布;第四类三叉长,两侧有弧度,冠体较小,无垂布。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叉的造型越往后越夸张,冠饰变得越来越有象征性、代表性、符号性。

1.2.3 冠体结构分析

第一类三叉冠的冠体外侧是翻檐结构,内侧体积较小;第二类三叉冠冠体也是翻檐结构,但是内部冠体体积比第一类大了许多;第三类三叉冠翻檐变小,并逐渐演变为装饰物;到了第四类三叉冠,冠体无装饰物。从图3西域出土的人俑或是实物看,三叉冠都是帽檐结构,也是少数民族喜爱的帽饰形制,帽檐是向上翻折的。冠饰也是从帽饰演变过来的,三叉冠前期翻檐结构可能受本身传统帽饰结构的影响,延续了佩戴翻檐帽的习惯。

图 3 少数民族翻檐帽 Fig.3 Flip-brim hat of minority

综上,因为材质的变化,三叉造型从短到长再从直到有弧形,冠座随着三叉造型的改变也随之体积从大到小。随着冠饰造型愈发夸张,其标志性、符号性越来越明显。三叉冠形制的变迁、造型结构的变化也愈发凸显。另外,根据三叉冠壁画中的造型表现,推测第一种是由纯毛毡制成,第二种是由毛毡和木头制成,第三种是由木与皮制成,第四种是由金属制成。因为这种三叉的弧度只用木材是无法完成的,而金属进行捶打以后可以达到此效果。

2 三叉冠成因

三叉冠虽是回鹘鲜明的冠饰,但三叉冠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本文结合三叉冠形制的变迁及其时间范围,通过研究其文化、宗教内涵,并对比分析相近冠饰结构,探讨其成因以及形制变迁。

2.1 中原文化对三叉冠的影响

沈从文认为尖顶花瓣形冠是唐代官服中介帻衍进产物,不同之处是唐代冠帻一般是用黑色纱罗制成,式样较向后倾,除当顶部分用玉或犀牛簪导横贯绾发外,其余装饰不多[15]。查阅中原冠饰的形制,发现黑介帻、介帻与三叉冠第一类造型相仿,如图4所示。

(a) 介帻

(b) 黑介帻 (c) 第一类三叉冠图 4 介帻、黑介帻与三叉冠结构对比图Fig.4 Structure comparison of conical cap,black conical cap and trigeminal crown

介帻是汉代流行的一种男子用于束发的巾,开始时帻的形状呈平顶状,后来帽箍加深,顶巾也增高如房屋。汉代蔡邕也记载介帻的结构冠体上部有弧形[16]。黑介帻为唐代文、武官参朝、谒府时所戴,因其色黑而谓之“黑介帻”“平巾黑帻”“空顶黑介帻”,《中国衣经》中说到黑介帻与介帻制式一样[17]。介帻的结构是顶巾高,顶巾中间有分叉,冠饰在中间。整体结构分为两层,冠体可以有多种,比如在佩戴进贤冠时,正面看三叉造型更为明显。而早期三叉冠的结构是三叉体积较小长度较短,冠体外围很大,内部较小,冠体结构分为两层,冠体后有红色垂带,见图4(c)。

从以上分析可知介帻对三叉冠早期造型的影响原因如下:其一是第一类造型时间范围在公元8—9世纪,这时期回鹘与唐朝文化交流密切,中原介帻冠饰对回鹘尖顶花瓣形冠饰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其二是冠体结构相似,三叉冠和介帻都是双层结构,外面有一层毡似材质,中间有一冠体;其三介帻产生的时间早于三叉冠,介帻在汉代时期已经有记载,而三叉冠的记载大多是唐朝。两者不同之处在于三叉的造型且三叉冠冠后有垂布,三叉造型应是延续本民族的习惯,在北方游牧民族中也存在许多夸张的冠饰,如兽形金冠、尖顶帽,以及后期蒙古的罟罟冠,造型夸张并且整体比较高,而垂布应是西域地区有抵挡风沙作用。结合造型结构相同点以及两地文化交流,可以看出第一类三叉冠可能是吸取了介帻的冠体结构并进行改造,而三叉造型则是延续了游牧民族的审美习惯。

三叉冠这类造型的冠饰不应是回鹘民族所独有。在汉朝时期就有类似三叉造型的冠饰记载,如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太一将行图》,右起的两位武士戴“山”字形冠饰;在辽代契丹民族中也有类似的造型遗存,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扎嘎斯台苏木花根塔拉辽墓出土的2件人形金饰件,头戴“三叉冠”[18],见图5;敖汉旗南部的辽墓一幅,右侧骑马的将领头戴“三叉冠”[7],见图6。这几种类型的三叉形冠饰是否与回鹘三叉冠有所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图 5 三叉冠人形金饰件

图 6 鹰军图Fig.6 The painting of eagle army

2.2 摩尼教对三叉冠的影响

763年,摩尼教传入回鹘并被汗王定为国教。 840年回鹘部族西迁,但据《册府元龟》[19]及《旧五代史》[20]记载,直到951年都有摩尼教相关的文献记载。摩尼教在回鹘衰亡的时间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羽田亨[21]、林悟殊[22]、陈垣[23]都认为摩尼教衰亡的时间为公元 13—14 世纪,且与伊斯兰教的传入有关。但是森安孝夫[24]、陈俊某[25]认为公元11世纪左右摩尼教衰亡,佛教逐渐取代摩尼教的重要地位导致。本文支持后两位学者的观点,即摩尼教在回鹘兴盛的时间为公元8—11世纪,且认为三叉冠造型的演变与信仰摩尼教有关。原因为:①摩尼教主头戴扇形三叉冠,在回鹘人信仰摩尼教期间,会有信众仰慕摩尼教主而去效仿。例如高昌古城摩尼教K遗址“藏书室”壁画残片的《摩尼教主传法图》中,教主头戴扇形三叉冠,扇形上镂刻花纹,从冠座底的左右、正中伸出三叉,罩在发髻上,用丝带系于颔下,冠后有绶带,垂在身上,见图7。这段描述称摩尼教主所戴冠饰为扇形三叉冠。在《光明使者:图说摩尼教》描述吐鲁番柏孜克里克出土的粟特文书信插图中有:中间画一顶白色高帽,此白色高帽与摩尼教主佩戴的冠一致,皆为扇形三叉冠,可能是东方教区首领的象征[26],见图8。②两者结构相似,摩尼教主头戴的冠黑色部分和三叉冠的形制接近,见图9(a)、(b)。从图9可以看出两者结构相同,三叉都为立体,三叉的长度类似,且冠体体积相近。③图2中第二类与第三类造型的时间范围在公元9—11世纪,时间与摩尼教盛行时期重合,并且在高昌古城摩尼教遗址中也发现有几幅类似的壁画。由此推断,三叉冠演变到第三类造型时与摩尼教有所联系。

图 7 摩尼教壁画残片 图 8 摩尼教教义绢画Fig.7 Fragment of Mani- Fig.8 Manichaeism silk chaean mural painting

(a) 摩尼教主冠饰 (b) 第二类三叉冠图 9 摩尼教主冠饰与三叉冠对比图Fig.9 Comparison of the Manichean crown and the trident crown

2.3 佛教对三叉冠的影响

佛教在回鹘的兴盛时间约在公元10世纪末,河西回鹘信奉佛教相对早一些,但在那时并非佛教占据主导地位。到公元11世纪初,佛教才慢慢兴盛。如《宋史高昌传》有如下记述:佛寺五十余区,皆唐朝所赐额,寺中有《大藏经》《唐韵》《玉篇》《经音》等,居民春月多群聚遨乐于其间。复有摩尼寺、波斯僧各持其法,佛经所谓外道也[27]。

三叉冠的第四类造型时间范围为公元10世纪—11世纪中叶,与佛教兴盛时间吻合。与三叉冠第四类造型相关的壁画也是在信奉佛教以后绘制的,其形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类三叉冠形制的变化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首先在佛教故事画中有人物佩戴此类形制的三叉冠,如莫高窟61窟两幅故事画描述的是悉达多太子戴着三叉冠,在习武、掷象、砍树、相扑投壶等不同场景,悉达多就是佛教中的人物;又如柏孜克里克的16窟也有此类形制,见图10。此类形制都出现于回鹘信奉佛教期间。其次是在佛教的其他洞窟中也有绘制此类三叉冠造型壁画,如柏孜克里克51窟千佛洞,见图11。

图 10 柏孜克里克16窟男供养人Fig.10 The male donor of Cave 16 in Pazikli

图 11 柏孜克里克51窟(局部) Fig.11 Cave 51 of Pazikli (partial)

邢露认为此三叉是覆钵式佛塔的塔尖,源自佛教[28]。自唐代初始这类佛塔就在佛教圣地的五台山均有出现。16窟三叉冠与51窟覆钵式佛塔的塔尖绘画方式如出一辙,造型除了色彩不同,其他基本相似,见图12(a)、(b)。其次是回鹘民众对佛教的狂热推崇,陈爱峰描绘了高昌回鹘对佛教的热爱:唐末五代宋元时期的高昌回鹘,对五台山朝拜和文殊信仰达到了一种无以复加的炽热程度,他们从高昌出发,途经河西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酒泉文殊山,一路巡礼,到达五台山。在这条漫长的巡礼路线上,留下了不少佛教信徒参瞻、礼拜文殊菩萨的回鹘文题记,这其中就有来自高昌的回鹘人[29]。

(a) 覆钵式佛塔尖 (b) 第四类三叉冠图 12 塔尖与三叉冠对比图Fig.12 Comparison of tower tip and trident crown

3 结 语

本文对回鹘西迁以后三叉冠的图像遗存进行了梳理,依据其形制变化以及造型结构特征将其分为3个时期4种类形,并对其不同时期和类型的形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探究其发展演变的脉络和文化背景。研究表明: 早期三叉冠的冠体双层结构应是吸取了中原介帻的特点;中后期三叉冠形制的变化应是受到宗教影响,主要是摩尼教和佛教;随着三叉冠形制的变迁,其阶级性和符号性愈发强烈,成为回鹘鲜明的冠饰之一。但对于三叉冠起源问题,目前所搜集资料不足以支撑,尚待发现更多的资料来证明。

猜你喜欢
三叉高昌回鹘
等速球头三叉节设计改进及性能提高
广西博白县三叉冲矽卡岩型钨钼矿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预测
扶贫杂感
从敦煌到高昌——宝石壁画沉浸式大展
俄藏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七叶释读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嫂子的药方
案上水仙(外二首)
回鹘文《慈悲道场忏法》动词的式范畴
元代高昌鲁氏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