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队女王》作品艺术赏析

2022-11-12 18:12
戏剧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教练队员

陈 娇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体系,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美国传统价值观,它是针对文化方面的价值认同,是用来辨别社会成员言行举止的思想标准,是人们内心不成文的法律。美国人的传统价值观主要有个人主义、注重改变、时间观念、强调平等、推崇竞争、注重实效以及个性自由这七个方面。

《啦啦队女王》一片围绕德州纳瓦罗学院啦啦队筹备和参加全国大赛的全过程展开,从选拔队员、训练彩排到最终参赛,贯穿整个过程。纪录片以其特有的真实性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啦啦队运动的种种艰辛,观众因而能对这项运动产生全新的认识和更全面的理解。片中特别打动人的,是穿插在时间主线上的几个主要队员以及教练本人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让整部片子更加有血有肉,也正是他们的人生经历,刻画出了美国传统价值观对其国民的深刻影响。下文将结合该片几位主角的故事,逐一分析美国七大传统价值观。

一、个人主义的界限

美国对个人主义的定义和中国较为不同,其不是指自私自利,或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牺牲集体利益。美国人心目中的个人主义是独立和自立,即强调每个人的个体性,认为人人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以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选择自己努力的路径。同时,个人对其行为负责,不依赖父母和他人。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目标,这样的人就可以在社会上获得尊重。个人主义也是美国最核心的价值观。

La'Darius,纳瓦罗学院啦啦队里的明星男队员,来自于黑人底层家庭,度过了被抛弃、受尽欺凌的童年,造就了要强、不信任他人的性格。暴躁的脾气也让他很难和队友相处。虽然他的技术非常精湛,但是作为团体运动中的一员,让教练十分头疼。然而,他其实并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为了获胜,他会给团队提建设性意见,也会私下给个别落后队员“补课”,他的目标明确,在追求全国冠军的路上也不惜付出异于常人的努力,最重要的是,他那种不依赖别人、不被命运桎梏的精神,正是个人主义的集中体现。在我看来,这个人物并不讨喜,但不可否认他是令人尊敬的,他在全国大赛后选择成为一名专职啦啦队教练,向往通过个人奋斗过上美国中产阶级的生活。尽管他在人际关系上有不成熟的一面,但靠着自己的独立和自立,扭转了原生家庭的种种不利,不失为实现美国梦的一个例子。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他经常性造成团队争执的一面,看到他如何在个人追求的道路上,逐渐学会考虑团队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否则学院可能也会因为这一类过于个人主义的队员而与冠军失之交臂。

二、注重改变,但能不以此为借口影响社会稳定

美国人追求改变,推崇改变带来的个人发展、进步和突破。正是这样的价值观,推动美国人辛勤学习、工作,推动国家进步并取得许多重大成就。一些传统社会认为改变是一种分裂性、破坏性的力量,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应该尽可能避免,美国则不同,建国历史短,整个国家是在一片全新的土地上打拼而来的,美国人因而更相信改变带来的正面影响,注重改变成为美国大众的价值观之一。

影片中两个最令观众心疼的孩子正是改变自我最好的榜样。Jerry,一个外表看起来不太像啦啦队员的胖男孩。他的童年是不幸的,因为唯一的亲人——母亲早早离世,但又是极为幸运的,因为他从小就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成为一名啦啦队员。一直成长在啦啦队里的Jerry,在队员的包容和关爱下,养成了乐观积极、照顾他人的性格,对于自己的弱点,他能坦然接受,更能拼命改变,以求进步。他是温暖的,能自然地给身边的人带来安慰,他也是强大的,从无法入选到成为团队的中坚力量,他在技术和稳定性上的成长非常惊人,这种改变以及Jerry 的成功,正是基于日复一日,朝向目标的执着努力。

另一位女队员Morgan,给我的印象就是一朵默默无闻的小花,内向又敏感,她从一开始只是备选队员,到最后站在金字塔尖,她的成长最为明显,她身上的毅力也是最打动人的。她的改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更是性格上的突破自我。当“飞人位置”的队员受伤不得不找人替换的时候,她虽然十分害怕,但还是一口答应了教练的询问。缺乏经验的她,几次上塔之前都在念“I'm gonna die”,但是为了教练的信任,为了团队的成功,她真的是可以奉献出一切。出征之前她在排练里受伤,医生不让她再参与啦啦队,她想都不想就拒绝了签字,忍着伤痛一遍遍地旋转跳跃。不自信的Morgan,因为有改变自己的勇气,终究变成了台上最光彩四射的队员。

Jerry 和Morgan 本来都是啦啦队里弱势的存在,却在团队环境的浸润下,不断从性格上、技术上突破自己,也改写了整个团队的命运,让人感动和敬佩于改变的力量。

三、时间观念

在美国现代社会,每个人可以把控的时间都体现在他们的日程安排中。能否合理安排并履行日程表也是衡量美国人自律性的标准,他们认为珍视时间的人更能取得成功。看看纪录片里的Gabi,作为年少成名的明星啦啦队员,她的成就可以说和她父母从小对她进行的规划分不开。她的日程安排总是非常忙碌:训练、拍广告、频繁转学、代表不同知名啦啦队参赛……她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培养出了高效规划、利用时间的能力。她总是很忙,却有条不紊,非常值得依靠,她实力强劲,但从不浪费时间,这样的习惯为她赢得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个人发展空间,这也使得Gabi 一直以来都是所在团队里发挥最稳定、最值得依赖的队员。

四、强调平等、推崇竞争、注重实效

追求平等是美国人如同信仰一般的存在,他们坚信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应该享有平等的获得成功的机会。这与另一价值观——推崇竞争,并不冲突。美国人强调的竞争,正是在平等基础上的竞争,美国文化推崇公平竞争所产生的最佳结果,他们相信良性的高度竞争会带来最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的高速进步。此外,注重效率也是美国人非常现实的价值观之一,在做任何重要决定时,他们会优先考虑可能带来的物质的收益,避免感情用事。这种思维促使美国人尝试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求选择出最有效的那个。

这三种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啦啦队教练Monica 身上。作为名副其实的“女王教练”,Monica 率队拿下一个又一个全国冠军。在名不见经传的纳瓦罗学院,正是Monica 的个人魅力和处事风格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啦啦队员前来加入。

在队员的筛选上,Monica 给予每个人公平竞争的机会,为很多出身底层的孩子提供了改变人生的路径;在生活中,Monica 从不歧视任何弱势队员,也不接受明星队员享有特权,这种真诚的关爱和平等的训练环境,激发了很多孩子身上的潜力,进而帮助他们在人生关键阶段克服了性格上的缺陷,完成了心理上的成长。

在训练中,Monica 对技术要求极度严格,正式参赛队员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产生,一切以能力说话。队里从正式队员到候补队员,个个能力出众,这得益于两年来Monica 的竞争性训练,激发了队员们对赢得比赛的强烈渴望,并能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努力,孩子们在良性竞争中目标一致,互相帮助、互相切磋。

Monica 的训练安排注重实效,总能理性地基于得分来编排动作,并优化每个队员的每个动作。很多技术安排是基于Monica 对每个队员优缺点的具体把握而设计的,可以看出,她的成功不是偶然,每个动作的选择都基于实效原则。你能在片中看到Monica 每一步决策中的智慧:平等、竞争、高效。当之无愧的啦啦队女王!

五、过度强调个性自由带来的危险

过度强调个性自由,这也许是美国人总给别人留下随意的印象的原因。不拘礼节在美国似乎反而是一种恭维,自信的民族特性让他们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写到这一点,我立刻想起影片中最有争议的人物Lexi。她在中学时有一段黑暗的过往,虽然来到纳瓦罗后她很努力地想摆脱过去,但是强烈的个性让她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新的团队,她天赋异禀,却始终不能克服自身的性格弱点。获得全国冠军的经历也没能扭转她最后药物上瘾被退学的结局。惋惜的同时,我也在想这是不是过度强调个性自由的价值观带来的毁灭呢?这也让我想到2020 年可可西里失踪女大学生的事,为了寻找这位最终死于荒野的女生,搜救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每年都有搜救队员因为驴友的冒险行为而丧生,如果这些“冒险家”能提前考虑一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和危险,那么也许很多生命本不用逝去。个性自由是不是应该有一个界限?

作为全球大国,美国的强大有其原因。美国人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积极、独立的人生态度,决定了美国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然而,过度强调个性自由,也给一些不能融入主流社会的成员以借口,在放逐自我或反社会的路上越走越远,为社会安定蒙上了一层阴影。了解美国传统价值观,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美国文化的认识,也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鼓励中国的年轻一辈追求梦想,提升自我,实现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教练队员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贪玩教练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鲁迅的个人主义思想初探
——以《文化偏至论》为例
加油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流变的历程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