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研究进展

2022-11-12 05:11李林陈翰翰孙小慧朱建敏刘雪婷李文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皂角刺乳房肿块

李林,陈翰翰,孙小慧,朱建敏,刘雪婷,李文悦

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0;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山东 济南 250000

肉芽肿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mastitis,GM)是一种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好发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早期表现为乳头溢液,而最常见为乳房肿块,溃后迁延难愈,并导致瘘管形成,影响乳房外形及哺乳。临床上,根据症状可分为肿块期、脓肿期、溃后期,发病初期以乳房疼痛性肿块为主,中期肉腐成脓,后期破溃渐成瘘管,属中医学“乳痈”“乳漏”范畴。西医治疗以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溴隐亭等)为主,或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措施,以降低复发率,但其过程复杂,易反复,给女性生理和心理均易造成很大伤害。中医依据GM病期,采用多种不同方法治疗,取得很好效果。兹就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GM临床研究加以综述,为相关治疗提供借鉴。

1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先天不足

陈红风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乳头发育不良等引起乳腺导管阻塞,局部导管扩张,管内分泌物聚积,从而脂性物质外溢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是GM发病的主要原因。有学者认为,先天发育不良,致乳络畸形,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易滞易瘀,积聚乳房乳络,发为乳痈,与西医理论中输乳管畸形、堵塞与GM发病相关具有一致性。曾一教授认为,本病发生多源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所致,患者正气亏虚,机体抗病能力弱,加之素有乳头畸形,炎症刺激,易于发病。

1.2 气滞血瘀

周玉朱教授认为,气滞血瘀是GM基本病机,女子乳房属肝,乳头属胃,肝主疏泄,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乳房疾病与气血不和有直接关系,应遵循活血化瘀、行气通络、消肿散结的基本治法,临床采用自拟方丹参化瘀汤或和乳汤加减,疗效显著。刘丽芳教授认为,GM是由于络脉瘀滞,气血不畅所致,先天发育不良、外力损伤、热毒之邪、寒湿凝聚均可导致乳络不畅,发为肿块,治应调血、行气、通络。

1.3 痰湿阻滞

林毅教授认为,GM初起多见肝郁脾虚、痰湿阻络之证,肝主疏泄,肝失条达则气血津液输布失常,痰湿内阻,而痰为阴邪,其性黏滞,易凝滞胶着,结于乳络,阻遏气机。高晴倩等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外科疮疡发病的重要原因,肝失条达,胃失和降,导致痰邪内生,若痰湿之邪冷凝于肌肉皮毛之间,可发为乳痈。

1.4 痰瘀凝聚

有学者认为,外科之痰瘀主要指凝聚于肌肤、经络、骨节、脏腑之间且有征可凭的有形之痰瘀,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早期症状多不明显。但不同发病原因和病理变化最终可归结于瘀血痰浊阻络,血脉闭阻,存在痰瘀共性,即瘀血、缺血、瘀斑、血栓、肿块、结节等,乳房疾病形成发展机制亦与此有关。范洪桥等认为,GM由于阳气亏虚,不能温化,导致血、津液等基础物质代谢失常,凝聚生痰,阻滞气机,血行不畅,气血瘀滞,痰瘀互结。

1.5 邪气外侵

临床上,GM亦可受外邪影响,如“风热结薄于乳房之间,血脉凝注,久而不散,溃腐为脓”(《儒门事亲》)。风为百病长,多与他邪合而发病,聚于乳房,导致气血凝滞,郁久化热,酿腐成脓。龙俊瑶等基于“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医方论》),认为火郁乳腺疾病主要因外感风寒湿邪、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内生之邪,郁久生火。

总之,GM以先天不足、乳头凹陷为发病基础,加之肝气郁结,气不行血,导致气滞血瘀,积聚乳络。另外,肝失条达,胃失和降,痰湿内聚;阳气亏虚,不能温煦,痰瘀凝结,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2 治疗

2.1 内治法

GM虽起病较急,发展迅速,但初期积极采取正确防治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阻止症状加重。王月等应用常规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自拟方(天花粉、柴胡、桔梗、金银花、夏枯草、僵蚕、瓜蒌、浙贝母、虎杖、连翘、枳壳、川芎、赤芍、白芍、当归、甘草,并随症加减)治疗GM,结果观察组总体治疗效果及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Ki-67抗原表达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较西医保守用药方案,联合自拟方治疗肿块期GM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降低Ki-67抗原阳性表达率,且可降低复发率。解茂阳等采用透脓散(黄芪、当归尾、甘草、附子、肉桂、皂角刺、细辛、炮山甲、炮姜)联合泼尼松治疗GM,结果观察组炎性病灶明显改善,疼痛、红肿、肿块的改善情况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2.2 外治法

《外科集验方·乳痈论》有“夫乳痛者,内攻毒气,外感风邪,灌于血脉之间,发在乳房之内,渐成肿硬,血凝气滞,或乳汁宿留,久而不散,结成痈疽”,据此,刘丽芳教授认为,GM为本虚标实之病,先天阳气不足,加之外感风寒湿邪,致气血阻滞,痰瘀互结,故中医外治可遵循温阳散结之法,其中联合灸法疗效更著。张昌云等认为GM属阴证,艾灸可温阳通络、化痰散结,且针刺可刺激乳房微循环而促进其治疗进程,采用针刺(右侧肩井、天宗,T2~T6夹脊穴)联合隔姜艾灸,临床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宋爱莉教授认为,GM后期形成窦道,此时外治应偏重温灸,采用鹿角霜橘叶散温热敷,或隔生姜片艾灸,或中药红外线理疗,从而达到温散的治疗效果。GM化脓后证型即为阴中之阳,应遵循温阳托毒治疗原则。有报道采用铺蒜灸(新鲜独头蒜切成厚约1 mm薄片,铺在肿块上,将长约3 cm艾条6段点燃后均匀放置在定制的艾灸盒内,再将艾灸盒放在乳房上)温阳托毒、散结消肿,加快化脓,托毒外出,排出脓液,结果铺蒜灸可明显减少脓液量,减小肿块范围,且对乳房外观影响较小。叶蓓等对GM患者采用外用疮灵液(黄蜀葵花、红花、大黄、诃子等)冲洗创面、窦道、瘘管分泌物,中药油纱条引流,结果治疗组肿块范围、引流物性质、引流量、创周皮肤温度、创周肤色及疼痛评分治疗总有效率为100%。中药敷贴患处或穴位具有消肿、通络、活血、行气作用,能有效减少口服药物造成的母婴医源性损害。欧阳莉茜等采用复方瓜蒌皮草药膏外敷,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全身症状、肿块及乳房局部红肿热痛的消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另外,通过脱敏、抗炎等亦可治疗GM。有报道采用自血疗法(抽取患者静脉血6 mL,穴位注射双侧足三里、天宗、曲池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2.3 内治外治联合法

单纯内治或外治对GM进展期均有一定局限性,内外合治可更全面有效控制病情,肿块初期多联合中药外敷,成脓期联合切开引流,多发瘘管脓腔时联合祛腐清创及拖线法、垫棉法等。中医特色技术中拔罐可平调阴阳,基于血流动力学的推拿按摩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促进炎症吸收,从而推动GM的治疗进程。刘丽辉等应用内服加味阳和汤(熟地黄、鹿角胶、炮姜、肉桂、川芎、柴胡、郁金、芥子)联合外敷消化散(麻黄、肉桂、芥子、胆南星、炮姜、红花、法半夏、黑附片),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显著。潘志欣等认为,GM与正虚相关,术后本虚更甚,易致痰湿内聚,疾病迁延难愈,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治以中医外科切开拖线祛腐生肌法联合健脾利湿法(四君子汤加减:茯苓、人参、炙甘草、白术、黄芪、金银花、薏苡仁、桔梗、皂角刺、蒲公英、延胡索),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乳房外形、瘢痕及乳房疼痛均有改善。曾一教授认为,GM乃先天不足而受外感诱发,治以阳和汤加减(北柴胡、炒芥子、鹿角霜、瓜蒌、皂角刺、白花蛇舌草、败酱草、桃仁、金银花、蒲公英、紫草、泽泻、牡丹皮、夏枯草、桔梗、茯苓)联合局部病灶使用刮匙搔刮脓腔,充分引流坏死组织,止血纱布条换置地榆纱条,结果双乳恢复良好。临床上,对GM 较大病灶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时病情有反复,钟少文等采用提脓药捻引流、火针洞式烙口术、金黄散水蜜外敷、刮匙棉捻排脓祛腐术、土黄连液湿敷、燕尾纱块绷缚、四子散药包热敷等,仍有不错疗效。李斐斐等采用温阳化痰散结方(黄芪、党参、猫爪草、炒芥子、炒牛蒡子、夏枯草、浙贝母、土鳖虫、陈皮、丹参、茯苓、赤芍、白芷、皂角刺、甘草)联合大青膏/乳安膏围敷、黄柏液湿敷,脓肿期、溃后期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小切口锐性搜刮清创、小切口置管引流,同时口服激素,结果显示,温阳化痰散结可调节全身内环境,提高人体免疫力,减轻激素治疗带来的相关不良反应,缓解疮口难愈,缩短治疗周期,利于减少愈后复发。有报道采用自拟消痈乳康汤(金银花、鳖甲、蒲公英、海藻、附片、川芎、连翘、皂角刺、柴胡、青皮、浙贝母、鹿角霜)联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GM,结果痊愈率为97.5%,总有效率为100.0%。扶阳理论认为,平衡火罐法可结合热疗、推拿等方式,刺激督脉和膀胱经,从而达到温经通络、调和脏腑、平衡阴阳之效。裘张利等采用平衡火罐法(闪罐、揉罐、走罐、抖罐、留罐等)联合内服阳和汤加减(熟地黄、炮姜、炙麻黄、炙甘草、芥子、鹿角片)治疗GM,结果疗效优于单纯口服阳和汤。中医内外治法可更好保护乳腺外形、降低复发率,并减少激素所致不良反应。谭金枝等采用乳意散结汤(白参、熟地黄、鳖甲、肉桂、芥子、鹿角胶、麻黄、当归、红花、川芎、皂角刺、紫草、黄芪、甘草)联合刺络拔罐(以三棱针刺入肿块中心部位,并留罐),结果临床取得满意效果。手法可促进组织间淋巴循环并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治疗GM时可有效促进炎症吸收,减轻疼痛,促进肿块消退。赵慧朵等采用消肿散(蒲公英、黄芪、大青叶、皂角刺、当归尾、炮山甲、姜黄、玉竹、甘草)联合手法按摩(术者通过小鱼际由乳房底部至乳头方向按摩,并按照放射汇聚状推按),结果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可见,中医内治联合外治法较单一疗法能取得更好效果。

3 小结

临床上,除手术切除GM病变腺体外的治疗方法日益得到重视,中医可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根据现有临床分期,可采用不同中药配伍:初期乳房肿块质硬无痛、皮色不红者,治宜解郁化痰、通络散结;中期肉腐成脓、肿块变软者,宜切开排脓,提脓祛腐,配合内服清热解毒、托里透脓之剂;晚期溃后疮口脓水淋漓,久不收口者,宜服用益气和营、祛腐生肌中药。中医外治可采用膏药外敷、针刺、艾灸、火罐、穴位注射等,以避免长期口服药物所致其他损害。总之,中医可最大程度保护GM乳房外形,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当然,目前中医治疗GM仍存在不足,对病因病机尚缺乏统一认识,临床证候分型标准有待规范,今后需不断完善。

猜你喜欢
皂角刺乳房肿块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皂角刺侧柏膏
HPLC-DAD鉴别皂角刺中掺入野皂角刺的方法研究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皂角刺挥发油成分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皂角刺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慢性肿块型胰腺炎诊断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