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
[摘 要]积极管教是一种以问题为教育契机的正面管教,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及人格完善。消极管教重在管,积极管教重在教。积极管教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积极管教;班级管理;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碼]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21-0091-03
简·尼尔森,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在她看来,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又不娇纵学生的管教方法。学生只有在友好和谐的氛围中,才能培养责任感、合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让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交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积极管教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教师通过积极管教,可以帮助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 可以让学生产生被尊重的感觉; 可以教给学生重要的社交和生活技能,比如如何尊重、关心他人,解决问题,为学校、社会发展等贡献力量;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
何为积极管教?它是相对于消极管教而言的。消极管教就是管理者高高在上,被管者垂耳倾听,不能反驳的管教方式。消极管教不按照科学规律,只依靠过往经验,缺乏积极沟通和有效反思,难以贯彻落实平等尊重的理念。积极管教要求管理者在面对学生不当、不良的行为时,不管有多生气、多愤怒、多难过,都应给出恰当的反应。也就是说,积极管教是依照科学规律,并强调管理者在平等的基础上与被管者做好沟通和交流的管教。积极管教还要求管理者不断反思和创新,要先管好自己再去管别人。消极管教重在管,管住是目的;积极管教重在教,以问题为契机,重在培养被管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管教学生并不是负面的情绪发泄
管教与强化和完善教导、训练或指示息息相关。管教不是粗鲁的、失控的咆哮,不是批判的、武断的、强制性的干涉。管教不是为了发泄因期望落空而产生的负面情绪。管教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做出正确的决定。教师在有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能管教,否则容易适得其反。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指出,一个最大的简直难以忍受的不幸,就在于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常常先带有情绪。这样一来,教师就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印象:老师的个性不招人喜欢。学生还会觉得,除了他个人的行为本质之外,一定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促使教师找他谈话,因而这种谈话会使学生感到委屈,也会使教师不信任学生。凡是委屈和不信任相冲突的地方,那里必然会产生对立情绪。
在工作中,一些教师会向学生发火,发火背后的原因或是学生出现了问题,教师恨铁不成钢,或是学生问题被学校领导发现并指出,教师觉得丢了面子,或是教师生活中有不顺心的事情,情绪正处于崩溃边缘,学生的问题就像导火索,彻底让教师爆发了。带有情绪的管教,多是对学生的指责和抱怨。这样的管教肯定是没有良好效果的,会产生不好的影响,还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于解决问题无任何作用,相反,有时候还会使问题变得更为棘手。
一些教师认为在解决学生问题时,不朝学生发火,就难以树立威信。发火之后,很多学生的问题消失了,管教看似起了作用。问题是真的解决了吗?还是隐藏了起来?如果是前者,教师应感到庆幸。因为实际上,学生往往是把自己的问题隐藏了起来。而这会导致他们的问题愈发严重。
我自认为管理学生比较得法,也觉得自己和学生走得比较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较为友好。在布置周记《我的老班》写作任务后,本想能看到一片溢美赞赏之词,谁知看到了很多学生说我不爱笑、高冷、难以接近、面部表情僵硬,甚至有学生用 “面瘫”来形容我。气愤的我边读边愤愤不平:“我如此辛苦且用心地教你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们竟然这样说我。”我甚至产生了马上到教室去当面质问学生的冲动。但与此同时我又很清楚,这个时候自己的情绪很不稳定,根本不可能理性处理问题,可能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因此虽然自己很委屈,心情很不好,但没有在学生面前表现出来。
等情绪缓解了,心情逐渐平复下来后,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似乎还真如学生所说,我在他们面前总是绷着脸,不和他们开玩笑,与他们交谈时也是客客气气的。有些教师认为:管理学生时要严格,要一本正经。我最初也是这样认为的。但看了学生的作文,我想:不妨在学生面前轻松一点,看看效果如何?之后,我有意识地进行了改变。结果证明学生说的是对的,当我放松下来面对他们的时候,当我也微笑以待,和他们开起了玩笑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与他们走得更近了。更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学生的许多问题竟然没有再出现过,管理班级更轻松了。后来有学生告诉我,他们以前感觉我挺严肃的,因此都不太喜欢我。不喜欢我就不喜欢我说的话,有时还会故意捣蛋或者不按我的意思做事,现在与我走近了,自然就愿意听话了。其实,我讲的道理他们都懂,主要是看他们愿不愿意听。
当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第一时间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让学生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之情,把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在彼此都能感受到的爱的基础上;其次要对事情和问题做出详细的说明,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何处,并能够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最后要给予彼此相互交流的空间和机会。在既平等又充分的交流之中,让学生积极展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二、管教学生不应该是刻板的说教
“您讲的道理我们都懂,您没有讲的道理我们也懂,主要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听,或者能不能做到。”学生的话让我深思良久,让我重新反思管教过程。管教不是说教,但我在管教的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在说教。面对因不好好学习而成绩退步的学生,一些教师会这样说:“你要好好学习,要对得起你的父母,你看他们多么辛苦。”或者这样说:“你看你的学习成绩,将来能考上什么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怎么能找到好工作呢?”“你自习课上不好好学习,和同学说话或者玩耍,不仅影响了你自己,还影响了别人,更影响了这个班的班风。”有时候,还会拐着弯说:“你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有一个像你这样的孩子,会怎么样?”面对这样的说辞,学生可能会若有所思,但其实他们在内心深处暗暗叫苦,祈求这场谈话尽快结束。学生何尝不懂这些道理呢?他们也想安心学习,只是因意志力薄弱,或心里面还有其他事等而不能做到。学生不是机器,只要教师按了按钮、输入程序他们就会按教师说的做。
一些教师一开口就开始嫌弃学生没有达到某个高度或者某种要求,语气即使很平和,也带有批评与指责的意味。说教往往就是单方面的主观臆测,是一厢情愿、单向输出,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功利教育,甚至是意味深长的情感麻醉和道德绑架。说教或许能起一些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学生暴露出的问题或许一样,可问题背后的原因就千差万别了,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找出这背后的原因,了解学生的苦衷,然后与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去面对和解决问题。
说教的深层原因是教师没有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且根本没有深入了解事情的原委,只是浅层次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便根据经验做出粗略的评判。把管教当成说教,暴露了教师并没有依据科学规律(如学生发展规律以及心理规律)深入分析问题,更谈不上拟定相应的策略来解决问题,还暴露了教师的无力与挫败,若他们把这种无力与挫败传递给学生,便是在传递负能量。说教也暴露了教师并没有树立平等的观念,只会高高在上地面对学生,一味居高临下地批评、指责。
三、管教学生理应指向良好关系的构建
教育与处理关系息息相关,好的教育依赖于和谐关系的构建,这里的关系包括教师与自己、学生、环境等的关系。有良好修养的人能与自己和谐相处,能悦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悦纳自己才能悦纳别人,也才能悦纳环境、悦纳世界。教师应积极认同自我,以保持初心,坚持初衷,不受名利所诱,不因困难而退,不因重复而厌倦,不因被误解而无为。一些教师因缺乏经验而自我否定,失去教育本心,丢弃教育初心,不知道该坚持什么,又该舍弃什么。经验的不足、思考的缺失会让教师的教育无根而虚浮,自我认同的缺失会使教师的教育中的知与行割裂。其实,教育中无“我”就无人,无“师”就无生,帕克·帕尔默曾在其著作《教学勇气》中说道:“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我完善。”构建和谐关系的前提是教师对自己的悦纳与认同。教师可通过自我对话、自我剖析等完善对自我的认知。
教师只有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理解学生的苦衷后,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构建平等、尊重的关系。若这个关系构建起来,很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美国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他的著作《正面管教》中提到,管教不仅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去做,而且注重教会教师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重新审视学生的问题,与学生重新构筑关系。
管教的前提是师生之间信赖关系的建立,而关系建立之前,关系双方(师生)都需要了解彼此。教师可通过家访或者家庭情况调查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学生父母的职业、脾气、生活习惯,了解学生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成长环境对学生的性格养成、习惯养成等有重要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喜好特长,了解学生的志向或者梦想。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学生同样需要了解教师,比如教师的喜好、志向等。有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倾诉困扰自己的问题,主动向学生“示弱”,让学生意识到教师也是个普通人。教师应尊重学生,不主观强求学生去改变什么。教师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开朗、活泼的学生,而要求内向的学生改变自己。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不能先入为主,以自己的喜好决定学生的喜好,特别要注意不能通过言语或行为去传达对学生的不喜欢或不认可。在构建良好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再与学生一起面对问题,便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积极管教不是替学生解决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在认可教师的基础上,学生才会真正向教师倾诉自己的困惑和苦衷。这些困惑和苦衷往往是深层次的,能引导教师看到“问题”的根源。教师在摸清问题根源后,不宜急于告诉学生解决的方案,因为那是教师自以为对的方案,不一定适合学生,而学生也不一定能按照教师的方案去执行,且教师的包办会让学生失去一次解决问题、锻炼自我和成长的机会。
“你想怎么做呢?可以和我谈谈吗?”若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的方案,教师便可以提出这两个问题进行引导。若学生还没有一个较成熟的方案,教师便可以帮学生捋捋思路,让学生重新认识并深入分析问题。若学生同意,教师可以在班上公开学生的问题,征集解决方案,选出最佳方案。若中途方案未能按原计划执行,教师便再与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修正方案并继续执行。
在积极管教中,教师需要做的是陪伴,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肯定他们正面的思想和行为。積极管教还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不是监视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一定要认识到:管教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
总而言之,积极管教是一种以问题为教育契机的正面管教,是富有创造性的智慧劳动,它需要教师完善自我,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学生的潜能。积极管教不仅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学生人格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