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2-11-11 03:05吴丽娟
当代医学 2022年19期
关键词: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吴丽娟

(溧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 常州 213300)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无法正常循环引起的脑组织坏死症状,致残率高、预后差,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其发病率逐年攀升。以往研究报道,我国50%以上缺血性脑卒中为轻型脑卒中,患者表现为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易被忽视[1]。但有数据显示,约30%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不良预后或伴随残疾,因此,早期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尤为重要[2]。溶栓、卒中单元及抗血小板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见手段。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阿替普酶(alteplase,rt-PA)静脉溶栓逐渐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其能改善脑血流,促进缺血再灌注,在抑制病情发展、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8岁,平均(57.63±4.02)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 h,平均(2.38±0.24)h。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1~76岁,平均(57.53±4.0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4 h,平均(2.39±0.22)h。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入组患者均符合《中国脑梗死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7)》中脑梗死诊断标准,且经MRI、CT诊断确诊为轻型急性脑梗死[4];②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18岁,可正常交流;④患者于发病4.5 h内入院。排除标准:①心脏受损或肝肾异常者;②合并精神异常、心理障碍或意识丧失者;③存在恶性肿瘤疾病者;④听力丧失、语言沟通不顺畅,无法配合本研究者;⑤合并活动性出血者;⑥血常规检查显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⑦近6个月出现脑出血或胸腹腔脏器出血者;⑧药敏试验显示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降压治疗,维持颅内压稳定,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营养脑细胞相关治疗,改善患者机体微循环,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予以吸氧治疗,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Bayer Vital GmbH,国药准字H20050059,规格:0.1 g)口服治疗,每次100 mg,每天1次;阿托伐他汀(广东百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0021,规格:10 mg)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观察组溶栓治疗前给予头颅CT诊断,判断病变性质,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给予MRI检查,排除禁忌证后,向患者介绍溶栓治疗目的、注意事项。rt-PA(Boehringer Ingelheim Pharma GmbH&Co.KG,批准文号S20020034,规格:50 mg×1支/盒)静脉滴注,90 mg/kg,开始前1 min静脉推注总量的10%,剩余90%rt-PA于1 h内静脉泵入,期间予以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完成静脉溶栓治疗后2 h内,每15分钟对患者进行一次血压测量,评估患者神经功能,之后6 h,每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之后每1小时测量一次。治疗全程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主动询问患者有无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结束溶栓治疗后,进行脑CT复查。针对治疗后仍存在高血压症状患者,应加强血压监测,给予降压治疗。

1.4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两组氧化应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变化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①采集患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5 ml,以3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硫代巴比妥酸染色法测定MOD水平,化学比色法测定GSH-Px水平,相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研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参照NIHSS量表,分值范围0~42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严重[5];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参照《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I评分包括10项内容,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好[6]。④疗效判定标准: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消失、NIHSS评分改善>90%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体征趋于正常,NIHSS评分改善46%~90%为有效;治疗前后症状变化不显著或加重为无效[7]。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MDA、SOD、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氧化应激水平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oxidative stress level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时间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MDA(μmol/L)9.85±1.235.34±1.02a 15.4590.0009.83±1.187.35±1.527.0590.000 SOD(μmol/L)55.38±4.42104.97±9.34a 26.2860.00055.38±4.4983.66±8.3616.3230.000 GSH-Px(U/mg)68.33±6.3592.81±8.31a 12.8210.00068.34±6.2883.21±7.358.4250.000

2.2 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表2 两组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BI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scores)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BI,Barthel指数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3030 NIHSS评分治疗前9.44±1.289.58±1.420.4010.690治疗后3.52±0.376.30±0.5223.8590.000 BI评分治疗前49.43±3.0248.68±3.110.9480.347治疗后77.17±6.2762.81±4.899.8920.000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作为临床常见危急重症,病因机制复杂,是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患者疾病初期意识多清醒,发展至中后期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及中枢性高热,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案不当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以往有学者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起病后短时间内缺血组织便会出现不可逆坏死,并向周围扩散,表现为缺血半暗带。有研究显示,炎症反应、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等在急性脑梗死形成及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参与作用[8]。急性脑梗死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数分钟便能达到高峰,轻型急性脑梗死症状轻微、伴随轻度神经功能损害,表现为眩晕、头痛等,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能获得良好的预后。

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静脉溶栓治疗在轻型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得以应用,早期溶栓治疗不仅能促进患者血流恢复,且有利于缺血半暗带脑神经元存活,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强调针对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注重缺血半暗带血流供应,降低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rt-PA是急性脑梗死常用治疗药物,其时间窗在4.5 h左右,其结合血栓上网状纤维蛋白,能促进纤溶酶原活化,促使脑血管再通,减轻神经功能损伤。rt-PA结合赖氨酸残基及纤维蛋白,能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达到溶栓治疗目的。作为第二代溶栓药物,rt-PA具有高选择性,半衰期短,是天然纤溶酶原激活剂,通过激活纤溶酶原,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9]。其生成的纤溶酶能溶解、解除机体血块及栓子,疏通堵塞血管,帮助血流尽快恢复,促进半暗带区域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研究发现,氧化应激指标参与急性脑梗死病变,其中MDA能反映患者机体过氧化程度,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组织细胞损伤情况;SOD是氧自由基损伤修复指标;GSH-Px是过氧化物分解酶,其能够对细胞膜结构起到保护作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及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t-PA可明显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rt-PA静脉溶栓治疗与血栓表层纤维蛋白结合后,有利于促进血管再通,对缺血半暗带具有一定的挽救作用,降低缺血灌注损伤及神经功能损害,有利于缩小梗死面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BI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体现了该治疗方案的优势。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后续研究中应增加样本量,增加随访指标,从更多方面探究rt-PA静脉溶栓的优势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综上所述,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溶栓氧化应激神经功能
氧化应激在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护理管理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中的应用观察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重金属铅诱发机体氧化应激效应的研究进展
基于“肠外翻—心肌细胞”联用模型的益气活血方药效学作用评价及机制探讨
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现状与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