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于杏林 策划 | 陈晨
“激发孩子的兴趣比分数更重要;习惯的养成比分数更重要;方法的习得比分数更重要;能力的形成比分数更重要;个性的张扬比分数更重要。”被称为“中国非智力因素教育实践家”的徐锦生在金华市民大讲堂高呼。这五个 “比分数更重要”也是徐锦生30多年“非智力因素”教育实验的一贯坚守。
1989年,经过角逐,徐锦生成为浙江省兰溪市实验小学第一任校长。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出台仅三年,新的教育理念还未普遍落地,徐锦生紧跟教育改革大潮,致力于改变学生苦学现状,为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开辟一片新天地。
33年来,历经兰溪市实验小学、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等“实验田”的深耕,从农村学校到县城新校,再到城市名校,徐锦生始终坚持“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信念,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走出一条独树一帜的教育实验之路,这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开创性意义。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而徐锦生同样以减负增效为重要目标和手段的“非智力因素”实验已经深耕了30多年。在被政策以另一种方式进行肯定的同时,徐锦生的“非智力因素”理念影响更多的学校致力于师生的全面发展、持续成长,徐锦生也成了中国教育实验的杰出代表、先进典型,并以对中国教育的卓越贡献受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活动。
1名全国名校长,13名省特级教师,10多名省市教坛新秀、教改之星,30多名省市名师、名校长。坚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理念的徐锦生,培养出了一大批致力于教育实验探究并摘得硕果的“教育家”,这也是徐锦生30多年实验路上的一大收获。
“如果你讨厌上课,你就走进教育科研,因为这里是天堂;如果你爱上课,你就走进教育科研,因为这里是幸福。”一位教师在教育札记中这样写道。
作为一名教育实验家,徐锦生秉持独立的探索精神、敏锐的求变眼光、包容的学习态度,不断探求教育本真、追寻教育理想,敢于尝试与创新,勇于面对前进路途中的坎坷。“要当教育家,不当教书匠。”这是徐锦生的教育目标,也是徐锦生给教师们定下的努力方向。他以学生成长为目的,敦促教师形成个人教学特色,打造个人教育成长体系,力图让每一个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成长为“教育家”。
决定进行“非智力因素”教育实验时,徐锦生要求科研与教学必须“两条腿走路”,坚持从教学实践中提炼经验、检验研究成果,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一开始,教师们因为很少接触课题研究,也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感觉无从下手,经常自我怀疑,有畏难情绪,课题一度难以持续。
徐锦生不“唯课题成果论”,他提出“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一项课题就是一个培训班”的科研理念。即是说,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需要解决的课题,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学生素质发展了、教师成长了就是最好的成果。他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出发,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收获满足感,涌现出不少颇具创意的教学方式。同时,徐锦生还经常邀请燕国材、刘力、卢真金等教育专家为教师把关,帮教师提高。起初,缺乏学术意识的教师们经常受到批评,在专家们的鞭策下,他们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术习惯。
当然,徐锦生对教师的管理也是宽严相济的,要求教师“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为帮助教师消除惰性,养成思考的习惯,切实取得课题成果,他推出了“五个一”工程,即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堂研究课、每学期写一篇论文、每月参加一次科研沙龙、每周摘录一条科研信息、每天写一则科研日记。从此,每一次教学活动都能引发教师们的思考,每一段闲暇时间都是教师们汲取新知的良机,纸笔随身带成了教师们的普遍习惯,人人都成了“李贺”“梅尧臣”“托尔斯泰”。
徐锦生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首批全国千名骨干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江省第十二、十三届党代表,金华市第六、七届人大代表,2019年10月1日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观礼活动。现任金华市荣光学校党总支书记、总校长,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副会长,浙江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曾获国家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浙江省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次。
徐锦生的教育实验之路是从30多年前的兰溪市实验小学开始的。
兰溪市实验小学是当地第一所以“实验”二字命名的小学,旨在进行新型教育实验与改革。作为这所小学的第一任校长,徐锦生从任职之日起就担负着教育实验的任务。此前的教育生涯给徐锦生的最深印象便是“刻苦”二字,他认为,真正的教育不应该磨灭孩子眼里的光,健康的教育应该给孩子带来多种可能,让孩子乐于学习、享受学习。
徐锦生很早就对燕国材教授“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理论颇为认可,决定将“非智力因素”引入教育实践,把孩子从片面关注智力开发的应试模式中解放出来。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之外,但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非智力因素”培养包括动机的引起、兴趣的激发、情感的体验、意志的磨砺、习惯的养成及性格的塑造等。徐锦生认为,人们的先天智力差异并不大,往往是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导致了成就的大不同。为此,他从学科教学入手,促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开展了“小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课题研究,从而强化学校“非智力因素”培养工作,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验伊始,徐锦生从实际出发,带领全校教师进行调查,了解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兴趣发展、教师教学需求等,摸清学校教育现状。同时,要求教师们学习“非智力因素”理论,遵循非智力因素培养规律,将理论知识与调查结果相结合,最终制定了《小学生良好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大纲》,并以此为指导,有序深入地开展探索。
《实验大纲》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但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即推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将“兴趣、情感、意志、习惯、个性”的核心要素融入其中,划分五个培养方向,详细列出每个方向的培养内容和手段。比如,学生们撰写观察日记,分享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化身“小记者”,调查父母、老师一天的工作……教师们不在作业本上画叉号,而是代之以激励性的符号和语言;“无作业日”逐渐确立,学生们有更多课余时间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真正从苦学变乐学。
渐渐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眼睛明亮起来了,也给教师们带来了许多惊喜。某年九月的一天下午,学校组织看电影。上一场电影还未结束,廊道里已被其他班同学站满,实验班的学生们就在烈日下列队等候,半个小时里,没有一个学生抱怨,没有一个人躲到树荫下。教师们感动之余,也见证了学校“毅力培养”的硕果。原来,徐锦生极为重视学生的意志力培养,要求教师坚持带领学生在午休结束后绕校园围墙跑圈,几年来从未间断,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增强了,意志力也提升了。
最初决定开展“非智力因素”培养实验时,徐锦生受到不少质疑,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界定存在争议,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伪概念。但是,徐锦生在课题指导教师的鼓励下排除一切干扰,着眼于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习惯、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坚定不移推进“非智力因素”培养实践。
1997年,课题完美收官,徐锦生和卢真金主编的专著《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理论与实践》顺利出版;同年,研究成果获浙江省教育科研一等奖;1998年4月,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填补了当时金华地区教育科研一等奖的空白。徐锦生也被誉为“中国非智力因素教育实践家”,大大提振了全校士气。
前不久发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尤其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十年前,在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徐锦生就已经开始了以真实性为重要特征的项目化学习实验,将学生成长所需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核心素养融入项目化教学,让学生们从“乐学”走向“会学”,主动探索未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21世纪初,项目化教学理念还不为教育界广泛了解和掌握,相关实践在教育领域还处于探索阶段,徐锦生再次站在了教育变革的潮头。他带领教师们攻读相关书籍,研究项目学习理论,探讨教研案例。由于理论知识薄弱,对相关教学模式不熟悉,教师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尝试进行学科整合和教学项目设计。他们认真研究各个学科的教材内容,把各个学科的目录打印出来,对比着看,联系着读,认真梳理,尝试整合,初步形成了项目化教学实践清单。
最初的项目化教学方式确实给学生带来了新奇感,有效地引领了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但这种方法确实是不成熟的,”徐锦生毫不讳言初次尝试的不足,“我们实际上是将各种学科简单地糅进一个教学项目,每个项目开展时,就要‘惊动’很多位教师,教学效率并不高。”
随着理论的沉淀、经验的丰富,项目化教学模式逐渐成熟,真实性、情境化特征更加明显,形成了基于课堂的单学科项目学习、基于课堂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与超越课堂的探究性项目学习三种模式。如,在“遨游汉字王国”项目中,学生们分组走上街头,形成了《“街头错别字追踪”调查报告》,在辨识汉字的过程中见识人间百态;又如,“我们的民风民俗”项目内容丰富,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走访调查、交流分享,项目成果涵盖婺剧历史研究、民族服饰展示等形式;再如,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核的“五水共治”探究性项目更是涉猎广泛,学生们参观水的源头、治污现场、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中心,亲自采集水样送检,切实学习到污水防治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在一次次的走访、调查、研究中,学生们所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当具备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都得到了明显的培养与提高。其中蕴含的责任感、使命感、胜任力,正是学生们走向未来、走入社会必须具备的傍身之资。
这一时期,徐锦生不仅通过项目式教学来深化“非智力因素”内涵,还将其与多元智能相融合,探索“优化非智力因素,促进多元智能发展”之路。他推动“为多元而教,用多元来教”课堂模式的形成,以绘画将诗文形象化,激活学生空间智能;开发课堂剧场,以肢体语言发展学生运动智能;研发舞蹈即兴课程,以律动融汇学生多元智能……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促使每一个学生充分自主发展。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不管怎么说,您都影响了我们的积极性。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校长,您说的话,是否过期就作废?”这是兰溪市实验小学六年级(1)班的孩子们写给徐锦生的“批评信”,因为徐锦生承诺他们,若抓住乱扔垃圾的同学,可由这位学生代替他们打扫卫生,却没有及时践行。
收到这封信的徐锦生很开心,因为这是“非智力因素”滋养出来的真情告白,是学生健全人格的生动体现,洋溢着果敢、民主与个性。
20世纪90年代,心理健康教育受到普遍关注。徐锦生不局限于依靠外力的心理疏导、心理问题的解决和心理疾病的治疗,他把心理教育称为“心理自助”,因为在他看来,外在的帮助最终指向引导学生内在的自我救助,让学生掌握心理自助的策略与方法,学会自我成长,自主提高心理素质。
在徐锦生的提倡下,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将对学生的关怀和有效的引导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细节。在日常活动中,焦虑、发怒、抑郁等情绪经常引发不良的心理反应,教师从学生的各种情绪表现入手,分析不良情绪产生的原因,合理使用自我暗示、转移注意、克己忍让、合理宣泄、幽默风趣、自我肯定、欲望适度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考试、社交、家庭等引发的心理问题,学会乐观、增强自信。
值得一提的是,徐锦生指导下的心理自助理论内涵丰富,其不限于一般意义上的情绪调理、心理问题疏导,还延伸至学科教学、家庭教育领域。
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从学科学习中产生的。背书卡壳、写作不顺、计算失误、学习效率不高等,都会引发学生的自我怀疑,甚至导致厌学。在此情况下,教师从变革课堂教学方式入手,融入鼓励赞美、提供线索、激荡脑力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自学—自疑—自评—自助”的学习模式,学会正确地自我评价。同时,将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与心理自助相结合,让学生在创作、表演中发现自我,展示自我,消除困惑,消解压力。
不少家长接孩子放学,一跨进门槛,就问:“考试考了几分?排名第几?”“怎么又只考了这么点分?”“人家又考了100分,你考了多少?”徐锦生认为,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与家长的过高期待密切相关。他所主持的“小学生学会心理自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发现,家长的拔苗助长、牵线放筝心理是引发孩子抑郁、暴躁、畏惧等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家长应当坚持平等、宽容、科学、尊重、前瞻、示范等原则,抓住孩子的特点,积极引导,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孩子学会多元思考,提高抗挫能力。
2015年,退休后的徐锦生来到金华市荣光学校担任校长,“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实验之路在新的轨道上开拓、深耕。他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时代潮流,着眼于微课的建设,开启了“依托‘微课’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研究”的课题,为教师提供新的研究切入口,真正地与时俱进。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徐锦生在荣光学校继续培植新的教育沃土,让“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更好地融合,在“双减”之下走得更远。
“他是一位真正的教育实验家。”“一生只做教育这一件事。”熟悉徐锦生的人经常这样评价他。从1973年高中毕业后担任樟林完小教师踏入教育征程开始,五十年来,徐锦生勇立改革潮头,走深、走实这条实验之路,一以贯之的只有一个核心——培养饱满的“油菜籽”。“小学阶段的‘油菜籽们’应该是饱满而可爱的,”徐锦生说,“这样的‘油菜籽’也会受到高一级学校的喜爱。”
“校园里遇到您,脸上总是慈祥的微笑;伤心时见到您,总会给我前进的动力。您说希望我们成长为饱满的‘油菜籽’,我相信在您的阳光和羽翼之下,我们会越来越饱满、健康。”一个学生给徐锦生的颁奖词这样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