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林,蒋芳帆,刘海燕
(1.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老年病科,北京 102100;2.北京市延庆区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庆医院呼吸内科,北京 102100)
随着饮食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加 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成为常见、高发疾病,包括稳定性冠心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已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1]。衰弱综合征(简称衰弱)是因机体发生退行性变和/或慢性疾病导致的一组老年综合征[2],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功能减退、骨骼肌萎缩、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等,易因外界或自身因素诱发临床不良反应。尤其是伴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更易伴发衰弱,导致功能不全、智力受损、住院率增加及生命质量严重下降,甚至引发死亡[3]。衰弱明显影响老年冠心病的治疗,但目前国内医护人员在衰弱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影响尚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衰弱对住院期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老年医学科和心血管内科收治的67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衰弱程度分为伴有轻、中度衰弱的衰弱组(n=213)和非衰弱组(n=464)。纳入标准:①冠状动脉造影中,发现有≥1支的主支和/或其中主要的动脉血管分支狭窄≥50%;②患者经临床症状、心电图和心肌酶标志物等检查确诊ACS,符合制定的ACS诊疗指南[4];③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稳定性冠心病包括慢性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ACS的稳定期、缺血性心肌病;④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分级为Ⅰ~Ⅱ级者;⑤年龄≥65岁;⑥自愿加入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神经疾病及无法正常沟通者;②严重大关节疾病、脊柱退行性疾病及先天畸形影响正常运动者;③存在帕金森相关疾病影响精细动作者;④合并肿瘤者;⑤NYHA分级Ⅲ~Ⅳ存在研究风险者;⑥衰弱综合征评为重度、病情不稳患者。
1.2 方法整理资料或信息分类后构建数据库,①患者性别、年龄、他、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住院时间及其他慢性基础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②血液生化检验:入院第2天晨起后抽验空腹上肢静脉血,检测血常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血小板(platelets,PLT)]、血生化[(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清蛋白(albumin,ALB)、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血尿酸、超敏C-反应蛋白(serum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③上述数据按类输入,并与住院号对应。
1.3 观察指标
1.3.1 衰弱综合征采用临床衰弱量表评估评估衰弱综合征,且对衰弱程度进行分级[5]。按照患者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分值1~7分,分值与衰弱程度呈正比,1分:精力良好,属于同龄人中健康最佳;2分:无活动性疾病,健康略弱于1分人群;3分:总体状况良好、虽有疾病但干预效果理想;4分:伴有症状疾病、运动减缓但无明显功能障碍;5分:工具性日常活动受损但日常活动无损属轻度衰弱;6分:5分基础上日常活动受损属于中度衰弱;7分:在外界辅助下完成基本日常活动或疾病晚期,属于重度衰弱[6]。
1.3.2 骨骼肌功能骨骼肌功能指标包括手握力、步行速度和机体平衡。采用手握力测量仪测量手握力,每只手均进行3次测量,取测试后的最大值。采用6 m步速测量法检测步行速度,秒表计时。机体平衡检测为双脚掌贴地站立,若持续时间<10 s则为测试失败。
1.3.3 其他评估①采用Charlson合并症指数(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7]评估其他并发症病情;②询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包含保健品在内的≥5种即为多重用药。③采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评估患者营养情况,评分12分为正常,<8分为营养不良,8~11分有营养风险[8]。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意义。
2.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BMI、ACS发病率、日常性活动评分、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评分、2型糖尿病、CCI、用药种类、工具性日常评分、握力、步速、机体平衡失败、TG、hs-CRP、HbA1c、血尿酸、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将表1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步速、机体平衡测试、营养评分和CCI是衰弱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衰弱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Table 2 influential factors of senile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y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合并有衰弱综合征。衰弱综合征的出现是年龄和机体功能退化的外在表现,证明了机体生理功能的下降和储备能力的耗竭,对外界刺激的应激易损的综合表现。因衰弱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增加住院时间、提高死亡风险、易合并医源性损伤及提高再住院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9]。因此,评估衰弱对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心血管疾患老年患者伴有衰弱的发病率为10%~60%[10-11]。本研究中,有31.46%(213/677)的伴有衰弱患者,该类人群的发病率基本与国外文章报道一致,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是发病率属于比较高的一种综合征。两组BMI、ACS发病率、日常性活动评分、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评分、Ⅱ型糖尿病、CCI、用药种类、工具性日常评分、握力、步速、机体平衡失败、TG、hs-CRP、HbA1c、血尿酸、AL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院意义(P<0.05)。因此,心血管内科或老年科医生提高对合并衰弱的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提升此类患者的诊疗水平,减少不良疾病相关事件,有效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步速、机体平衡测试、营养评分和CCI是衰弱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影响因素。老年衰弱患者较无衰弱老年患者的并发症更多、康复速度更快、预后更差、病死率也更高。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因其疾病状态和身体状态均较为严重,是机体功能和神经系统的重要危险因素,易伴发衰弱,住院时间延长[12]。报道认为,无论是衰弱前期还是衰弱期患者的心肌梗死、心血管性死亡及短期(3年内)脑卒中的相关性均较为显著,且ACS患者的风险依据衰弱程度进行预测[13]。EKERSTAD等[14]报道也显示,衰弱与ACS老年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及超短期(1月内)病死率明显相关,是长期住院的极易诱导因素,不良复发性心肌梗死和病死率高于非衰弱患者。心功能较差,机体衰弱导致的机体功能下降,二者叠加效应明显抑制患者的血运重建,减缓了组织修复进度,从而增加了住院、局部出血坏死及脑卒中等相关风险。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有衰弱情况,衰弱综合征与机体病变相互作用,进一步加速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机体生理功能,诱发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冠心病也会促发老年衰弱综合征发生。通过有效专业的评估,可早期发现合并衰弱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给予及早的干预,对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或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