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霞
(武城县老城镇农经服务中心,山东 德州 253304)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能防止脱贫人口再次返贫,还能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在脱贫攻坚战中,目前区域性的普遍贫困如期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但是贫困并没有在脱贫任务完成之后消失,还应继续和贫困做长期斗争,尤其是扶贫事业任重而道远。贫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更应该牢牢抓好脱贫攻坚难点,为乡村振兴建设奠定基础。
贫困是各国发展中普遍的社会现象,我国高度重视返贫困问题。在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打赢脱贫攻坚战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之后要继续解决相对贫困问题。通过建立长效的脱贫机制,并且借鉴成功的脱贫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战取得的成果,可防止脱贫人口再一次返贫。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要不断提高解决贫困问题的标准和质量,扫清脱贫攻坚工作的障碍,有效缓解相对贫困问题。
为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要重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推动贫困地区的全面振兴。为此,应该继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工作,加强后续的保障工作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有效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并且将其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中,以更好地推进人民共同致富。通过和乡村振兴建立有效的联系能巩固和加强扶贫攻坚的成效,也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助力。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应该不断创新思想,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乡村地区的高质量发展,保证广大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相互联系,在制定政策和措施的过程中必须让两者相互包容。
通过产业振兴能有效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产业扶贫是重要的战略任务,通过发展产业能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了实现农村全面发展,摆脱贫困,实现农村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应将产业振兴放在首位。在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目标和任务不同,但都是在实现脱贫攻坚的基础之上推动乡村振兴。持续提升整个产业链抵御风险的能力,能保证风险最小化,确保人民群众稳定增收,推动乡村的产业振兴。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应该将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能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要做好农村生态环境的考察工作,包括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产环境和人文风貌等。在脱贫攻坚中,可以改变农村中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能更多体现乡村振兴的要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体现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
脱贫攻坚中教育扶贫是重要的组成内容,主要目的是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的升学率,减少因为教育缺失而造成的家庭贫困,同时能提高人民群众的脱贫致富能力。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建设和脱贫攻坚中的扶智、扶志有较多相似之处,如提高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提升乡村的文明水平等。为此,通过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能进一步培育文明乡风和良好家风,从而形成文明乡村。
建立各司其职和分工明确的责任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基础。此外,应该鼓励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扶贫的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应该在借鉴脱贫攻坚制度的基础之上制定乡村振兴发展的制度,推动减贫工作和乡村振兴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1.1 培育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
为了更好地落实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该让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让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农民的主体性,提升主体意识,改变原有的落后思想观念,积极参与到农村经济活动建设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快培育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
第一,采取多种措施唤醒重视贫困人口脱贫的自主性,激发人民群众的脱贫活力。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宣传和演讲活动,也可以介绍脱贫致富的先进模范人物,提高农民的脱贫思想理论认识。第二,加大对农民技能水平的培训力度,培养新型的职业农民,真正发挥职业农民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的积极作用。另外,重视对乡村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一批有脱贫致富能力的人才。第三,积极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投入到乡村振兴中,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第四,政府在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处理好农民主体之间的关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参与到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中。第五,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让更多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建设,促使农民依靠自身的内部动力不断积累经验,改变贫困落后的局面。
3.1.2 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
在脱贫攻坚中应该将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高脱贫致富的能力。应该培养贫困人口的主体意识,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内生动力,让农民群众认识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扶志、扶智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扶志、扶智。
第一,鼓励贫困人口树立志气。应该提高农村人口的认识水平,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帮助农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变现有的贫困落后状况。为农民群众创造自主脱贫的氛围,扭转消极脱贫的思想观念。另外,重视扶贫工作,就需要从思想方面入手,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适当减少发钱、发物式的帮扶,减轻对财政拨款的依赖程度,可以鼓励脱贫人口形成脱贫致富的志气。第二,扶贫重视扶智。在具体的实施中,需要重视对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水平的提升,完善基础设施,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能力,为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3.1.3 思想脱贫和思想振兴
第一,重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清楚地认识到脱贫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虽然二者的提出时间和目标存在差异,但是发展目标基本一致,为此要密切二者之间的关系,切不可将二者割裂。第二,促进思想的协同升级。为了更好地顺利开展扶贫工作,应该树立科学的扶贫指导思想,提前预测和规划在脱贫攻坚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让乡村振兴能引导脱贫攻坚,同时脱贫也能助力乡村振兴。第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了保证扶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地方基层的干部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想修养能力以及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在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中不能走捷径,应坚持脚踏实地和实事求是的原则。
3.2.1 构建完善的脱贫机制体制
在农村脱贫工作取得胜利的同时,乡村振兴工作应陆续开展。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政府部门应该探索出新的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提供制度保障。
第一,构建统筹协调的工作领导机制,面对脱贫工作的新变化以及乡村振兴的开展能制订有效的衔接对策。第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组织能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制度的保障和约束。通过建设考核评价体制统筹协调机制等能提高组织协调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搭建农业服务平台,提高农民群众的认同感。也可以建设农民服务站,为农民提供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的机会。
3.2.2 健全减贫振兴考核评价体系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要落实责任制,制定减贫振兴考核评价体系,做好考核机制的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考核评估,并且在此基础上制订和完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考核评价体系,重视对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设。第二,拓宽扶贫信访的渠道,利用互联网等新型的技术和设备,及时接收农民群众的意见反馈,并且将反馈的结果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不断优化考核办法,让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更好地惠及更多的人民群众。第三,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意义显著,不仅能减少扶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腐败问题,同时能严厉打击贪污腐败和挪用公款行为,减少脱贫攻坚以及乡村振兴中的不良问题。
3.3.1 推动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通过优化乡村产业,能拓宽农民增产增收的渠道,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为推动农业振兴奠定基础。
第一,在保证农民群众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可以开展合作社,实现互惠共赢,为产业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和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重视对市场主体的培育。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尤其是农产品的加工处理销售,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大对当地特色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可以提供优惠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开展新型合作社和农业经营主体的前提条件下,重视对农民脱贫意识的培养,形成脱贫的主体意识。第三,建立特色的乡村产业,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发展特色的农业产业,提高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在农业市场上占据重要的地位,实现农民群众的稳定增收。第四,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征收模式,实现乡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政府资金和技术的扶持下,要促进地区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3.3.2 形成绿色发展模式
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脱贫攻坚的顺利开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为此,在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保护乡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在发展的过程中坚持可持续理念,形成绿色发展的模式。
第一,在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生态环境,重视节约能源。第二,乡村振兴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密切,乡村振兴的同时要重视生态振兴,将脱贫致富和生态振兴相结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实现乡村的脱贫和振兴。第三,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式的转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绿色发展模式,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在实现脱贫的同时建设美丽乡村,可以在乡村地区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提议,实现生态脱贫和生态振兴结合。第四,结合地区的生态资源和实际情况做好生态产业扶贫探索,加强对绿色生态产业的扶贫和支持,可以积极开展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
3.3.3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
加快乡风文明建设也有利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重视对农民群众的思想引导,树立正确的现代化科学理念,改变传统的迷信思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观。第二,重视乡风文明建设,促进乡村移风易俗。应该改变传统的陋习和摒弃文化糟粕,树立良好的新风气,倡导勤俭节约和弘扬传统的美德。此外,加大对乡村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让更多村民了解国家的实施政策,推动乡风文明建设。
3.3.4 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
我国有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应该提高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重大项目的基础支撑作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二,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将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纳入到脱贫和乡村振兴建设中,能真正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和福利,解决农民群众关注的基本民生问题,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的差距。可以结合当地教育实际情况建设幼儿园和小学,并且加大对教师队伍和医疗水平的建设力度。
3.3.5 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
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人才资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重视对人才队伍的建设。
第一,当前乡村振兴中的人才资源比较短缺,应该积极鼓励优秀的青年回乡创业,政府部门通过多种措施加强对本地人才的培养,鼓励劳动力回乡建设,激发脱贫致富的动力。第二,加大对农民职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培养出一批懂技术和懂得经营管理的新型的职业农民。第三,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包括不同领域的新型发展人才。第四,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企业,国家可以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其提供便利的创业条件,从而激发返乡建设的动力。
3.4.1 完善脱贫攻坚的政策
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胜利,但还要预防返贫并且巩固脱贫成果,应该制定相应政策,探索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之间的有效衔接措施,避免出现重新的贫困。为此,加大财政的支持力度,为贫困人群和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的支持保证,减少返贫概率。不断优化和整合重大项目的建设,实现脱贫和乡村振兴的衔接。重视整合重大项目,将脱贫攻坚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中,为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实施奠定基础。
3.4.2 推进特惠性政策向常规性政策转变
为了保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应该将脱贫攻坚关注的特殊群体逐步扩大到全体农民,扩大政策的普及范围,针对乡村扶贫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直接发放财物的方式,为贫困人口提供学习技能和就业的机会。此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基础之上,适当扩大扶贫范围,激发村民的内生动力,最大程度帮扶到乡村地区的所有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