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共识是一定时期生活在一定政治共同体内的人们对某种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规范准则的一致认同。凝聚政治共识是通过制定政治纲领,聚合同一时期生活在一定政治共同体内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价值观念、政治规范准则,确定政治实践的方向,将分散的、孤立的政治力量聚集到一起,形成强大的、作用于同一政治目标的政治力量,为实现政治目标共同行动的政治方略。通过凝聚政治共识增进政治认同是聚合政治力量统一行动、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前提。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就是将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实践力量凝聚、统一到党和国家的政治价值观念上来,为实现党和国家政治发展目标凝心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根据党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目标任务制定政治纲领,广泛凝聚政治共识,转化成共同奋斗的促进力量和强大合力,推进中国政治发展。凝聚政治共识是党的重要政治使命,是党百年革命历程的宝贵政治经验,更是党的政治优势。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惨遭列强荼毒,“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中国社会进入侵略与反抗、沉沦与崛起、守旧与革新的历史激荡时期。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改变国家被奴役的悲惨现状,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但由于缺乏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缺少对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科学认识与准确把握,加上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性,这些实践探索皆没有逃脱失败的宿命。“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这时候,十月革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取得伟大胜利的事实为中国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和出路。工人阶级开始意识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现实结合中建立了凝聚革命力量的新的组织——中国共产党。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坚定实现共产主义的政治理想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深入革命斗争。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理想在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碰撞与对抗中,明确认识到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中国人民的迫切需要。由此,党围绕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制定政治纲领。在深刻分析中国实际经济政治状况基础上,中共二大明确提出:“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是党的目的即最高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是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即最低纲领。这一政治纲领明确了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以这一政治纲领凝聚抗击外国侵略、求得国家独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共识,团结“救亡图存”的革命力量,开启了挽救和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征程。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工、农、妇、青等可能团结的阶级、阶层的组织整合,寻求与其他政治力量之间的团结合作,以广泛贯彻党的政治纲领,凝聚新民主主义革命共识。为全面凝聚起工人阶级的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作为强化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并于1922年5月召开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会上通过《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言》《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一系列决议案,号召全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联合成一个反对国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阶级战线。此次大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凝聚工人阶级力量走向联合、实现团结的里程碑。然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党认识到,仅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推翻势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是不够的,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起最广泛的革命统一阵营。在《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战线”的方针指导下,基于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共同诉求,共产党促成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的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宣传国民革命思想,壮大革命力量。
革命实践中,农民阶级成为革命统一阵营的首选力量。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各地党组织深入农村,建立赣西南、闽西、湘鄂赣、湘鄂西、鄂豫皖、闽浙赣、左右江等农村革命根据地,调动了农民支持和建设根据地、支援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工农联盟,并建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党积极发展苏区工人运动,团结左翼文化界人士,建立起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民族危机的日益加重,党逐渐推动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转变。解放战争时期,面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的首要任务,党联合工农商学兵等一切被压迫阶级组成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充分条件。因此,把各方面革命力量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壮大革命统一阵营成为凝聚新民主主义革命共识,投入革命实践的重要经验和特征。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的指引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愈加清晰,政治共识不断达成,革命力量广泛凝聚,党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迅速扩大。为了进一步阐明党的理论和纲领,阐明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革命前途问题上的主张,毛泽东先后发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理论著作。文章在揭示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全面阐述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强调了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这是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道路的革命性质所决定。但是这种革命的目的已经由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转为“新的、被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上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建立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共产党人,全党参加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大增,激发了各革命力量投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热情。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动员在于将党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通过有效转介,提高民众的政治觉悟,争取民众更大程度的支持和参与,增强他们对党的政治纲领的认同,获取强大的凝聚力。教育在凝聚革命共识中发挥宣传动员的重要载体作用。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在各地开办党校,培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做鼓动和宣传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针对广大群众积极创办学习组织,提高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以党校教育为例,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创办湖南自修大学;刘少奇、任弼时等人在安源创办安源党校;澎湃、罗绮园、毛泽东等人在广州开办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北京地委和地方区委秘密创办北京党校;中央苏区在瑞金成立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学校后定名为中国中央党校。党校教育作为落实中央战略、宣传动员的重要载体,围绕革命战争和各项事业发展所需,强调党组织及党员在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过程,是培育政治认同,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载体。
党报党刊在凝聚革命共识中发挥重要舆论宣传和政策指导作用。以党的政治机关报《向导》为首,在中共“二大”闭幕之后,旗帜鲜明地集中宣传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新华日报》《解放日报》《解放》周刊和《共产党人》等报刊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报党刊和各先进公开刊物的宣传和推动下,各阶层爱国人士看到祖国大片国土迅速沦陷的现实,皆痛心疾首、义愤填膺,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抗日情绪高涨,反日爱国浪潮深入各个领域和各个社会阶层。中共中央明确提出:“要尽量利用党报及一切公开刊物,扩大我们在群众中的共产主义宣传。”
中国共产党能够将各阶级、阶层、团体和人民凝聚成革命统一战线,深刻表明了寻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符合中国实际和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目标。中国人民接受党的领导,以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为指引,走上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是他们做出的历史性选择,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取得胜利是党科学制定革命纲领、广泛凝聚政治共识最好的实践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基本胜利。中国共产党面临转变社会主义政治理想为现实实践的历史考验,党必须担负起领导全国人民在巩固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首要政治任务。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批准并转发《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进行社会生产关系的根本改造,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重任,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政治纲领,在全党全国范围内达成共识是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前提。
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经济社会秩序成为巩固新生政权的首要任务,也是过渡时期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我们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的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中其他的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一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1950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和《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成为整个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根本指导和遵循。在党的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导下,党牢牢把握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中心任务,广泛动员和团结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工作,为完成中心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党中央的领导下,1950年国家成功进行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重大斗争。对于因社会经济改组造成的工人失业问题,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在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帮助小手工业者寻找生活出路,团结和使用知识分子,调整和改善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从而使人民中间的不满意者变成共产党的拥护者。城市经济的复苏离不开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广大农民在土地改革中获得土地、耕畜等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农业生产普遍得以恢复。恢复国民经济的有力举措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热情,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实现和保障,切身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政治纲领的先进性与科学性,成为凝聚政治共识的重要物质保证与思想基础。
政权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新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凝聚政治共识提供根本性、全局性的政治保证。1949年9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分析中国国情和历史文化传承的基础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立了新中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等基本政治制度。与此同时,党领导人民迅速建立起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形成了上至中央下至社会基层的人民政权组织系统。新政权充分反映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并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先进性、人民性和实践性,为党在全国执政奠定了政治和组织基础。
在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凝聚政治共识的核心作用。工人阶级作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领导阶级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增强,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得到巩固。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同新中国的根本性质相联系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与国家管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同时,党领导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和巩固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为聚合各方面力量、汇集各方面意见和智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
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原则教育人民并指导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促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执政地位之后凝聚政治共识的首要任务和举措。党在革命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掌握舆论工具的重要性,因此,在接管城市中,对所有报纸、刊物、电台、通讯社都做出必要的调整。凡属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创办或直接控制的,一律没收其全部财产归国家所有;私人举办的,经申请登记核准后可继续营业;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必须分步骤停刊或取消。这样就把作为舆论宣传工具的大众传播媒体完全置于党和国家的统一管理和领导之下,迅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在文化教育改革方面,开展大规模的学习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得以普及,为凝聚过渡时期政治共识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和《关于加强理论教育的决定》,对全体党员、青年团员,以及党外积极分子系统地学习关于党和国家的政治常识,关于社会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常识,以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著作发挥了积极作用。高等学校陆续开设马列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等政治理论课程,对青年学生开展系统的马列主义教育。针对广大普通劳动群众难有受教育机会的状况,党和政府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人民教育方针。各地大力发展工农教育,举办工农速成中学、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班)等,采取短期速成的方法,培养新一代知识分子和各项建设事业的骨干。1951年,中共中央编辑出版《毛泽东选集》,社会各界兴起学习毛泽东著作和相关党史的热潮。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引下,党和人民的思想共识不断达成,各种政治力量不断得到凝聚。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所有制实现深刻变革,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得以建立,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指导地位得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在人民之中逐渐树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建立。这些日益强大的政治因素不仅凝聚起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共识,保障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顺利过渡,更重要的是,奠定了国家政治发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之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新的历史课题和政治使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借鉴苏联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后来的实践日益证明,苏联的许多具体经验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尤其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模式的问题与弊端,使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应根据自己国家的特点决定方针、政策,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特点结合起来”。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党中央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在“以苏为诫”的反思中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1956年9月,在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变化的基础上,党的八大明确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在新形势下的主要任务,“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党在这一时期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
反思苏联模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凝聚政治共识的前提性问题。照搬照抄苏联模式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与成效,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政治纲领有可能出现认同危机。为此,党中央对苏联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批判:经济体制方面,存在重轻农产业发展不均衡、国家对经济管控过于集中的问题;政治体制方面,存在个人专断、破坏民主与法制的问题;文化体制方面,存在个人崇拜、片面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对抗性等问题。在反思与批判苏联模式弊端中,党中央对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展开理论与实践探索。
首先,在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基础上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党的八大根据国内形势,明确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们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集中解决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变落后的农业国为先进的工业国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其次,对于1956年上半年经济领域逐渐出现的急于求进的冒进倾向,党中央提出既反对右倾保守又反对急躁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不同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直接与间接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与自由生产相结合的思想。党中央“以苏为诫”的理论探索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成为凝聚社会主义建设共识的指明灯。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社会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建设转变时期,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政治号召,强调要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致党的八大开幕词中毛泽东明确肯定了依靠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明确广泛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对于国内革命胜利的巨大作用,强调党同人民团结的重要性。为了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好地调动政治共识的根本力量,党采取了一系列方针举措。对于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继续采取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方式把他们向社会主义劳动者队伍的方向改造。对于知识分子,党强调贯彻执行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使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事业中同工人农民紧密团结。对于各民主党派,他们对于国家的政治生活和建设事业是积极的政治力量,为此,党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并充分发挥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各级协商机构的作用,以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合作,继续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对党外民主人士,要求在一切政府机关、学校、企业和武装部队中的共产党员都要积极建立同党外工作人员合作共事的良好关系。这些都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发挥积极作用。
能否有效凝聚政治共识,取决于党的性质、宗旨、政治纲领和目标,取决于党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凝聚政治共识的核心。当时,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国际上,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决定对社会主义阵营造成极大震动,党中央和毛泽东开始深入思考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作出全党整风的决定。希望通过克服领导工作中出现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改进党的作风,妥善解决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党整风的决定迅速在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中进行传达和讨论,引起强烈反响。经过自上而下的一系列宣传动员,从党的领导干部到人民群众对于我国正处在革命到建设的大变动时期有了充分认识,对于党采取的方针政策有了深入理解,人民群众焕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积极参与帮助党改进作风的工作。在党独立自主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纲领和奋斗目标的指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社会主义建设在螺旋式上升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随着党对自身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党的政治领导逐渐成熟,对党的政治任务和政治路线根据中国发展实际适时作出调整。党中央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政治纲领和凝聚政治共识的方向。
要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正确政治路线方针政策被人们所认同,并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统一思想认识,必须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形成一个科学的认识,深刻总结党在各个时期尤其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为此,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准确评价,并深刻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决议》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历史是非的澄清,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共识,统一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形成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的信念和共识。在拨乱反正基础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引导全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改革,提出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框架和实践路径,为凝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奠定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成为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要求的着力点。经济体制改革根本在于要确立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核心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和认识计划与市场、如何处理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种种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提出权力下放,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增强地方和工农业企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关于“计划与市场”的讨论逐渐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问题,并逐渐上升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层面。邓小平强调,市场经济并非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属,“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随后,《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改革取向。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明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方针,初步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构架。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次讲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同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命题,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迈出决定性一步。党的十四大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议题。此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步伐加快,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得到了重视和强化。
政治体制改革为党凝聚政治共识提供了制度保障。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研究探讨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提出新时期的政治体制改革要突出民主,强调民主和集中的统一关系。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增强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并使其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这是保障人民民主的根本举措。同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发展和完善。1992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中国的法治进程不断加速。党的这一系列政治体制改革充分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使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拥有制度保障。而中国共产党“在世界上最为庞大的人口中推进的民主训练,就是要发育出一个分担与共享的共同体,更好地保障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变为具体的、拥有内生动力的实践”,构建起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常态逻辑。
改革开放新时期,理论创新与宣传动员在凝聚政治共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提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理论武装的前提是理论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根据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不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党中央先后组织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等重要文献,并作出在全党开展学习的决定和宣传。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一历史性决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的充分表达。党中央发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号召,召开各种学习工作会议,对学习宣传理论作出全面部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符合中国的实际,为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凝聚政治共识指明了方向,深入广泛的学习宣传活动是凝聚政治共识的有力举措。
事实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抉择,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就是最好的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政治发展稳步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愈发彰显出无可比拟的政治优势,越来越赢得中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衷心拥护。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成为中国政治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经过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既是凝聚政治共识的结果,更是新时代凝聚政治共识的起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根据历史发展趋势和国家现实需要,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党在新时代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决策继续为凝聚政治共识奠定坚实基础。改革已经跨进“深水区”是新一轮社会主义改革最为普遍的认识。社会主义改革面临改革的重点由体制外向体制内转变,改革的导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转变,改革的路径由“摸着石头过河”向理性探索转变等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和风险。发展不均衡、利益格局失调、社会阶层固化等现实问题和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一破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等问题作出远景规划。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协调、重点突破、纵深推进下,经济、政治、文化等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保证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习近平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征途上迈出一大步。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活的全方位改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发展事业的认同不断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共识更加稳固。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取决于重视自身建设的革命自觉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才能凝聚起强大政治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坚持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团结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了“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系列重要论述。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战略布局,着力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针对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党中央坚决铁腕反腐,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形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紧扣全面从严治党,针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颁布实施,健全制度体系的同时,各相关领域改革齐头并进、互相支撑。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革命性锻造中的党愈加坚强,党的号召力、凝聚力、领导力不断加强,筑牢凝聚政治共识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巩固共同思想基础作为思想建设重要任务,深入且广泛地以理论创新与宣传教育凝聚政治共识。理论创新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强大的理论魅力和实践威力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思想旗帜,成为凝聚政治共识的精神指引。理论宣传方面,首先,实施理论工作“四大平台”建设,加强理论宣传阵地。其次,编辑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理论著作,深入理论阐释,增强理论活力。再次,通过党报党刊、“两微一端”等媒体,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此外,各级理论宣讲团奔赴全国各地,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进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重大主题的宣讲。通过与干部群众面对面互动交流,以人民群众能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的方式使思想理论深入人心,使思想理论转变为被群众掌握、凝聚群众力量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进一步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普遍认同,“四个自信”更加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各项制度趋于定型,制度优势不断彰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的凝聚力、号召力显著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生动的精神力量。”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伟大成就会进一步增进政治共识,党自上而下的凝聚和民众自下而上的自发凝聚相结合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独特逻辑。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长远利益出发,通过持续凝聚政治共识,整合政治力量,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维护了主权安全、社会安定,创造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发展,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中国共产党凝聚政治共识的百年实践历程表明,始终秉持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而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科学把握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主动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主动团结各种积极力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是凝聚和形成政治共识的基本经验。总结这一基本经验,对于新阶段进一步凝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共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广泛凝聚政治共识,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① 学者们对政治共识这一政治术语没有形成明确、权威、统一的界定,但对其基本内涵的认识大同小异,大多围绕戴维·米勒和韦农·波各丹诺主编的《布莱克维尔政治百科全书》中对“共识”的解释展开对“政治共识”的释义。对于其内部结构的界定,有价值、程序和政策三分法,也有价值、程序两分法,本文赞同二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