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斌 (甘肃省庄浪县实验小学,甘肃 平凉 744699)
从数学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会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对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在图文中解决问题.小学低年级数学图文题是为小学低年级学生设计的比较独特的题目,即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描述问题.在解决此类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1.认知发展仍然不完善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仍处于由前运算阶段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或刚进入具体运算阶段,除了智力等方面,与数学有关的逻辑思维与运算能力都还未发展完全.
2.情感相对缺乏
首先,一些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他们尚未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对学习不够重视,仍处于享受玩乐的阶段.其次,一些学生缺乏独立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他人依赖性强,这种依赖性主要产生于教师和家长的不恰当帮助.
1.观念不够新颖
现代教育学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经验,关注人的培养.虽然大多数教师接受了现代教育学思想,但是仍有一些教师不能将讲授式教学转变成探究式教学,会选择保守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灌输,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这不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教学方法不当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教师习惯使用多媒体设备上课,对教材的利用不高,教材慢慢变得像一本“作业本”.同时,一些新教师过于关注自己这节课的内容是否全讲完了,而忽视学生的诉求,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没有起到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
1.没有时间陪伴
对于笔者所在学校来说,学生基本都是非本地生源,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是来我县务工的人员,平时没有时间陪孩子学习,爷爷奶奶带孩子的时间比较多.部分老人识字不多也不会教,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本身就贪玩,没有父母陪伴,自己认字困难,连题都看不懂,何谈解题?
2.陪伴孩子做题的方式有误
经大部分家长反馈,笔者发现一些父母陪孩子学习的时候,会主观地认为给孩子读题并解释题意是现阶段的需要,家长代替读,孩子自然而然也会“读”了,可结果是孩子在心理上对家长产生了依赖,也在主观能动性上有所缺失.
1.基础的一步加减法运算
在这类题型中,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一般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数学信息中没有文字或文字很少,能一步完成.这类题目对低段的孩子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如一年级教材中画了一个铅笔盒和三支钢笔,并在下面画着大括号标明“15支”,学生能理解大括号表示两部分之和,知道总共有15支笔,一边有3支钢笔,求铅笔盒里有多少支钢笔,而求一部分用减法.该题做错的原因主要是一些学生搞不清楚图的意思是已知总和求部分,还是已知部分求总和,只知道大括号的意思,却还没理解加减的含义,导致滥用加减法,把算式写成12+3=15或15+3=18.
2.基础两步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
在已经系统学习完1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图文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用学生生活中相对常见的乘公交车素材将连加、连减和混合加减这三种类型的题目呈现给学生.这类题将三部分数学信息组合起来,学生在做这类题时应对图片中的数学信息进行分步理解.
在图文问题中,题目中的图片基本上就是对文字的诠释,图与文内容一致.图片有时会呈现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再呈现数量关系,这类题文字较少,有时会有部分文字辅助说明,这类题对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拼读能力没有很好发展,学生容易只看文字中数据或只看图片进行计算.一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猪八戒正在吃西瓜,吃了5块,还剩8块,原来有多少块西瓜?学生易错的原因:①不理解题目文字意思,只看数字,写成8-5=3;②只看图片不看文字,直接在图中数西瓜,觉得只吃了4块西瓜,还有9块没有吃,写成 4+9=13.
2.图片内容是对文字的诠释
图片中的内容是对文字部分中数学信息的诠释,只有完整读懂文字中的数学信息,才能解答题目.
一些题目中描述问题的文字具体、详细,但是所给的图片与题意基本无关,甚至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学生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认真审题,从题目中选取有用的数学信息,不能只数图上的数据去做题.部分读题能力还没跟上来的学生在面对这类题目时,会认为文字和图片内容矛盾,感到无从下手.有这样的一道题:小红正在浇树,要给13棵树浇水(图片上显示9棵树),已经浇了8棵,还要浇几棵?
该题所给图片显示9棵树,小女孩正在浇从左向右数的第5棵,不仔细审题或读不懂题目的学生很容易根据图片中的这个信息写出9-5=4,但文字说的是要给13棵树浇水,已经浇了8棵,因此读懂文字再去做题显得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题型中的一些易错点分析,笔者结合自己的一些粗浅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改进策略.
审题并审好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连题都没看清甚至看不懂,那么后续的步骤都是在做“白工”.
1.完整读题,系统感知
读题时,完整读取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是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需直接感知理解图片中的内容,从而发现数学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而对于第二、三类问题,教师应该侧重培养学生先看文字,再看图片,最后答题.
2.有顺序组块化读题
对于数学信息比较多的题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顺序地选择信息,将所需的信息与其他无关信息分开,通读有用信息,这样会更容易理解题目表达的意思.
1.教师注重语言引导
(1)表达清晰简练,让学生理解题目重点
教师讲解清楚是学生听清楚的前提,因此在为学生读题讲解题目时,教师的语言要简单直接、条理清晰、突出重难点,避免出现教师语言表述不清造成学生思维混乱、听不懂题的现象.
(2)用生活化的语言描述抽象的数学规律
一年级学生仍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依旧有很强的具体性,教师对图文的意思表达不够清晰会使他们难以理解.
比如在描述减法关系时,如果教师直接说“减法是总数减其中一部分数等于另一部分的数”,那么学生可能不理解;如果教师说“红、白两种颜色粉笔的总数减红粉笔的数量等于白粉笔的数量”,并适当配合动作,那么学生可能就会恍然大悟.
数学虽高于生活,但也源于生活,教师将抽象的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2.教师可让学生注重自我语言表达训练
做题之前,教师可让学生对图文中数学信息及问题进行表述,让学生明确自己要解答的问题,增强做题的目的性.
在做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想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加强学生对题意的理解.
在做完题后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类似“你听懂他讲了什么吗”“你能再来说一遍吗”等问题,让学生适当复述.这样做既能了解学生对问题是否真正掌握,让其思路更加清晰,又能适当培养他们倾听的习惯,同时将部分走神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中来,变相提醒他们接下来的内容需要认真听,一举三得.
一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未完全形成,因此在题目表现形式都不相同的情况下,教师在讲题过程中有效运用一定的技巧引导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显得十分重要.
1.模拟还原
(1)实物模拟
教师可利用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进行实物模拟,创设与问题情境相同的现实场景.教师可以直接演示,也可选学生代表上来动手演示,让学生演示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并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如上面提到过的计算白粉笔数量的题,教师就可很方便地利用讲桌上的粉笔,直观便捷地将数量关系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清楚看到两种颜色的粉笔合起来需要用加法,从而更直观地理解什么时候需要用加法.
(2)草图巧解
针对很多不适合进行实物模拟的问题背景(比如生活中不便携带的较大物体,或者一些数量较多的物体),教师可用草图来帮助解题,在渗透初步的数形结合思想的同时,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
例如,一年级中经常出现的排队问题:总共有13个小朋友,小明前面有7人,他的后面有几人?很多学生一开始做题很容易写成13-7=6,忘记小明自己不能算进去.教师可画出13个圆圈,圈出前面7个代表小朋友,再圈出小明自己,学生就能清晰地知道需要减掉这两部分,剩下的是小明后面的小朋友.
(3)动图展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粉笔黑板,多媒体走进课堂之后,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制作生动形象的动图效果,在充分诠释主题图中数学信息的同时将前后内容串联成整体,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如一上“可爱的企鹅”一课中,教师先展示3只小企鹅走进冰山的动画,再展示5只小企鹅跟在它们后面出现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一共有几只企鹅.学生根据动画效果会很自然地想到把这两部分企鹅合起来.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在原来动画的基础上,教师制作几只企鹅跑到冰山后消失不见、只剩下2只企鹅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跑到冰山后消失的企鹅+剩下的企鹅=原来的企鹅总数”.教师将主题图中的两个问题情境有效串在一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质量.
2.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是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和运算关系.第一学段主要运用四则运算的意义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例如,在与大括号有关的题目中,对于基础相对薄弱、无法理解题意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如大括号上面两部分数量已知,大括号下面打了问号,就是在问两部分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去计算.将这种相对明显的模型教给学生,学生运用练习多了之后,会在脑海里比较自然地形成一个体系——两个数量合起来需用加法计算,从而达到理解巩固的目的.
3.运用强化对比突出重点
教师可适当运用同一个图片内容,赋予其不同的数学信息,再让学生自己试着发现、提出并解决问题,在经历比较的过程中找到知识点的本质.这样做可在多方面发展学生能力的同时,达到能举一反三的效果.如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组图片:有7个球,一个小朋友在图一中说“我已经拿走了8个球”;这个小朋友在图二中说“一共有8个球”.图片的内容相同,区别在于小朋友两次说的话内容不同,教师可利用这个素材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对比与教学.首先,培养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所给数学信息提问,如对于图一,原来有几个球;对于图二,拿走了几个球.其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于图一,8+7=15;对于图二,8-7=1.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异同.同时总结虽然图片的内容相同,但是因为文字不同,能提出和解决的数学问题也不相同,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解答图文问题时认真读取题目中文字信息的重要性.
数学知识是十分丰富的,数学像等待挖掘的宝矿,等待孩子们去探索,而教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带领孩子们感受数学之美.一年级的图文问题教学对学生来说只是数学学习的开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仍需教师不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