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飞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胡集学区中心学校,安徽 亳州 236700)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其中明确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而小学数学教学正是义务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有基础作用.但是,对于处于前运算和具体运算过渡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看似简单实则抽象,很多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不够深入,难以建立逻辑思维,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了逆反和恐惧心理.在此情况下,数学教师要找准问题的症结,从兴趣入手,以教学方法和内容为先导,利用多种途径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目的性、开放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平等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实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构建,从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注入不竭动力.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础性的数学运算知识,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见效最快.在讲授的过程中,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采用理论讲授加课堂练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模式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心智发展、课堂互动、兴趣开发等没有被纳入数学课堂.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是小学数学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但很多教师对任务驱动、情境教学、观察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运用较少.在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一些学生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这可能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方法单一.如果老师们一直采用一种方法讲课,那么孩子们可能会没有兴趣进行数学学习.教学方法的单一直接导致一些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存在被动状态和消极情绪,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在教学内容上,如果教师给出的数学问题脱离实际生活或教学内容难度过大,重知识而轻实践,重练习而轻观察,重逻辑而轻情感,那么学生可能会感到紧张,失去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数学学习的质量.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大多数学生共有的问题,小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很强的时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影响.例如,教室外有人路过,马路上的车辆发出声音,他们都会忍不住去看一下到底发生了什么.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同时好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规范学生,那么学生可能会走神,漏听知识点,后续难以跟上教学进度,从而丧失学习自信心.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课程,由于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这门课程学起来又比较复杂,一些学生会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这门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有些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比较吃力,因为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数学学习所需的逻辑思维与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数学的抽象性容易使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题意,导致学生频频出现错误.这种情况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对数学学习的逆反心理.比如,在学习三角形和矩形面积公式之后,学习梯形的面积时,学生在理解上就会出现一定的困难.一些学生对三角形和矩形面积的概念理解只停留在表层,而没有推理能力.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中出现的公式难以记忆,或者在记忆之后难以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之中,难以找到解题思路.基本知识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彻的情况也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受挫,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些学生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根本掌握不了解题的方法,也掌握不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这导致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降低.
任何个体都是具体环境中的个体,环境对个体有着深刻的影响.对于正处于好奇心强、多动、喜欢模仿阶段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环境很重要,因为环境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着深刻影响.比如,一些学校对历史文化、政治文化、艺术文化宣传较多,而对数学文化、数学常识、趣味数学等宣传较少,导致很多小学生难以理解数学背后的文化与数学的基础作用.此外,数学探究活动、数学主题活动、生活数学等主题活动开展较少,学生缺乏生活实践和应用所学的机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了数学无用、数学枯燥的错误认知.一些家长对孩子数学方面的教育多停留在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的引导上,鲜少提及富有趣味性的生活化数学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容易出现厌烦数学、惧怕数学的心态,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教师在课堂中应把握学生信息,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有相对丰富的教学经验、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在关于厘米的教学中,教师播放有关厘米的动画,将相关知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趣生动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出学生喜欢的内容(可以是图片,可以是音乐,也可以是视频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具盒的长度、一年的天数等开展教学,以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课程内容过于单调,学生无法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乐趣,那么就可能产生厌学心理.
在一个班级里面,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注意因材施教,这样才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质量.有些学生接受知识比较快,有些学生接受知识会比较慢.从认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大多数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好动,善于模仿,注意力易分散.教师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些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保证学生学习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亲密感.教师要观察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做到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及时与学生沟通,多开展课堂之外的集体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够把教师当成朋友,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跟随教师,信任教师.此外,小学生大多数是很敏感的,在学生不想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时,教师可以通过平时的观察找到原因,引导并帮助学生战胜困难.比如,在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融入教学中,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如“这样做很好”“我认为你能够算出来”“还有没有更简便的算法呢”等),实现平等的课堂互动,让小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中积极探索,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每名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都不一样,教师应当根据每名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比如说,学习了长方形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量一下家里冰箱的长、宽及高,然后求出冰箱的体积.学生通过实践能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产生学习热情,明白学习的意义,对探索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兴趣.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学生能够一直保持积极学习的状态,取得比较好的成绩.
教师可通过营造活泼、愉快的课堂氛围来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知识中的海洋中自由驰骋,与同伴进行思维碰撞.教师可以去创设不同的学习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有效创设一些学习环境.比如说,教师可以在教室墙壁上挂一些数学故事展板或定期举办运算比赛.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出平等、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与学生互动沟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使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机会,如根据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校园中建设数学角、数学文化园等,让学生接触更多的数学文化,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学校可组织生活数学揭秘、趣味数学竞赛等主题活动,为学生创造出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学校和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家校数学教学合作,提升家庭对小学数学教学和引导方法的认识,让更多的学生在良好的数学环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不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信,进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综上所述,提升教学效率离不开全体学生的共同参与.老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让他们有动脑思考及动手操作的时间,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自己的智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鼓励和支持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的数学知识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小学生的心智发展现状,单一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难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校园及家庭中的数学文化主题活动的匮乏也在无形中加深了这一鸿沟.要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教师、学生和环境三个角度出发,优化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学校、家庭应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设学习环境,营造浓厚的数学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除此以外,数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所以教师一定要在课堂内外多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参与活动,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全面提升数学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