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2022-11-08 08:56卢小英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中心小学甘肃镇原744502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14期
关键词:乘法数学知识深度

◎卢小英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中心小学,甘肃 镇原 744502)

前 言

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未能对问题设置予以重视,也没有借助问题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只是按照教学需求设计较为浅显的问题,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深度学习是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以改变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不良学习习惯;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较为复杂的数学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落后

自新课改推进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学虽得到有效改善,但仍存在些许问题有待解决.部分教师仍旧在课堂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能对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部分教师教学观念落后,习惯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过于看重学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未能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思考时间.由于小学生理解认知能力有限,当学生接触新的知识内容时,若教师一味让学生老实听讲,无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需要,则学生将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不能在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现阶段,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教学存在错误认知,片面地认为小学数学十分简单,不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反复讲述知识点就行了;二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缺乏理性思维,对理论性较强的数学知识难以理解,若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则会减弱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无法全身心投入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三是学生家长内卷严重,小学一二年级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但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难度增加,学生在做数学习题时会暴露出各种问题,部分家长因焦虑而为学生布置大量家庭作业,这种做法不但不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会打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

(三)未能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

数学教师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引路人,又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教师只有在日常教学中更新教学观念,领悟数学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明确教学教材各单元的设计意图,才能将新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有的放矢地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因缺乏创新性,不能依据数学核心素养编写出体现数学价值的课程教案,也不能让学生在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与数学有关的情感体验,不能对学生的应用整合能力、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数学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对数学学科望而却步,无法在实现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导致数学学科失去原本的教学价值.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以兴趣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兴趣培养是教学的关键点,教师可以借助问题引导法,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兴趣爱好特点,带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探索.因此,教师需在授课前了解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将对事物的兴趣转变成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深度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

以“小数乘法”为例,本课知识内容以计算为主,一些学生无法长时间在小数乘法学习上集中注意力,不能对枯燥乏味的数学计算产生学习兴趣.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以学生的兴趣为着手点,使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吗?

生:喜欢.

师:我也喜欢去电影院看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动画电影我都看过.既然你们说喜欢看电影,那我就出一道有关电影票的问题考考你们.我在电影院买了三张电影票,每张电影票17.9元,三张电影票一共花了多少钱?

生:用17.9×3计算,就是三张电影票花的钱数.

此时,教师若以简单的师生问答形式提问,则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更不能使学生通过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借助趣味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师:17.9在乘法算式中表示什么?你知道如何将17.9转化成不带小数点的数字吗?

该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帮助学生消化吸收小数乘法的知识点,通过分析、推理中掌握问题包含的核心知识,最后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消除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排斥、抵触心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以学生喜欢的动画电影为切入点,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助学生熟知的常规乘法知识,让新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学生知道小数乘法只是比常规乘法多了一个小数点.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转换的方式解决该问题,将17.9元转换成179角,然后用整数乘法解决“三张电影票一共花了多少钱”的问题.待梳理出本课所学的知识点以后,教师还要“乘胜追击”,接着向学生抛出问题:“谁知道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异同?”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显现,学生自然而然地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思考探究,同时产生想要深度探究的学习兴趣,产生想要动手尝试计算的欲望.

(二)借助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由于小学数学知识理论性较强,一些学生对这些理论知识难以消化理解,长此以往便会对数学学科望而生畏.究其原因,小学生对固化事物无法产生探究积极性,若教师在授课时不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则不能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在授课时将知识点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联系在一起,借助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所学知识,鼓励学生围绕问题进行深度探索.例如,在学习“克和千克”这一单元时,若教师一味对学生讲解克和千克的理论知识,则不但不会让学生明确克和千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还会出现概念混淆情况,增加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场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对常见生活事物进行思考.

师:今天,老师的小小杂货铺正式开业了,我这里有瓜子、食用盐、饼干,还有你们最喜欢喝的果汁.这些物品你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吗?

生1:经常见到,我妈妈做饭的时候就需要用盐.

生2:我觉得饼干和果汁是绝配.

……

师:既然大家都熟悉这些物品,那你们知道它们的重量吗?重量单位又用什么表示呢?

生3:每个物品的重量都不一样,我记得瓜子的重量用克表示.

师:回答得真棒,一看你就是善于观察生活的好孩子.现在,老师在摆放物品时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像豆油、大米等较重的物品,我也要用克来表示吗?

随后,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课件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借助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知道:1000克等于一千克,克与千克虽然可以相互代替,但是为了书写简便,重量较轻的物品一般用克表示,重量较重的物品一般用千克代替.

(三)改进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是教师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基础保障.教师要在除去传统教学糟粕的同时,对课堂提问方式进行有效改进,以提高问题引导教学的效率.由于小学生无法理解数学知识概念,教师需借助教学工具向学生进行提问,以层层递进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改变传统教学因问而问的浅表现象.

以“圆柱与圆锥”为例,教师在授课前必须明确本课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圆柱与圆锥的特点,掌握两者的计算方法.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教师仍需要借助教学工具强化学生的记忆.因此,教师在讲解圆柱与圆锥的特点时可用彩色卡纸制作简单的圆锥,作为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快速旋转彩色卡纸制作圆锥的做法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师:谁知道圆锥快速旋转后得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经认真观察,发现圆锥快速旋转后得到直角三角形.教师再次对彩色卡纸制作的圆柱进行快速旋转,并向学生提问:“谁知道圆柱快速旋转后得到了什么图形?”学生不约而同地答道:“长方形.”通过圆柱与圆锥的旋转对比,学生很快摸索出两者的不同之处.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数学教材现有的教学顺序,将圆柱与圆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两种图形的特点认知.教师借助科学合理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深度思考,为学生后续学习圆柱、圆锥的体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连接新旧知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现阶段,小学数学问题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教材中的基础问题,另一种是需要学生总结才能解决的核心问题.教师在授课时需要围绕这两种问题向学生提问,可以对解决方法、已知条件等进行合理提问,还可以对现有问题做调整,为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提供思路.因此,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使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真正理解知识点.自小学数学教材改编之后,数学知识难度不断加深,教师需要在教学时借助问题引导方式将新旧知识联系在一起,促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所学习的旧知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例如,在学习“比例”一课时,教师在讲解新知识之前,需要对上学期所学的“比”的旧知识进行回顾,通过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两者的相同之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比”的教学内容,向学生展示几张大小不一的图片,同时提问:“这几张图片中,哪些图片的大小更为相近?”学生回忆以前所学知识内容.经小组讨论后,学生得知任意两张图片的长之比相等,宽之比相等,则说明两张图片相像;反之,则不相像.借此时机,教师引出今天将要学习的比例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穿插提问,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强化旧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畏惧心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通过深度学习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预设问题时,即使考虑得再周全也不能回顾所有旧知识点.教师要随机应变,根据自己的认知状态调整或补充问题,通过优化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数学规律.

(五)延伸拓展知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除了围绕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以外,还要进行课外知识拓展延伸,利用拓展性问题帮助学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提升,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推理能力,具备迎难而上的学习探索精神.例如,在教学“数学广角——推理”一课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教师需在现有教学难度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拓展,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

师:有谁看过《✕✕✕》这部动画片?

(学生纷纷举手示意)

师:现在老师这有一道题需要各位小侦探认真听,已知A、B、C三人中只有一个人会做饭.A说,我会做饭.B说,我不会做饭.C说,A不会做饭.如果这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你们知道谁会做饭吗?

(教师留给学生充足的小组讨论时间)

教师在讲解该问题时要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空间,学生只有独立思考才能逐渐形成严密的数学逻辑,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并在思考中获得新知,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第一个问题为着手点,通过推理假设先找出说真话的人,然后引导学生从题目内容中找出真正会做饭的人.各小组给出答案后,教师需对学生给出的答案进行及时评价,从而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勇于对自己未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深度学习.也就是说,深度学习与深度理解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师应借助问题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逐渐提升学生深入理解的层次,使学生在细致、透彻的理解基础上准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结 语

总而言之,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在授课时依照学生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问题;以学习兴趣为导向,打破数学教材的限制;通过知识点的对比结合及新旧知识点的连接鼓励学生深度思考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充分发挥问题引导的教学优势,借助课外知识延伸,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基于新课改教学理念,打造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乘法数学知识深度
算乘法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