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山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武威新城区第一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发展,对于小学阶段各门学科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情景教学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形成逻辑性思维.数学学科的学习是一个找到切入点就可以快速开展的学科.利用知识切入点可以使学生轻松掌握本堂课讲解的重点以及难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积极研究探索,找到每一个知识的切入点,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目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被广泛应用,通过一个个有效的情景切入点,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环境中学习,并将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复杂的数学逻辑简单化,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学习成绩.小学数学情景教学需要教师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并利用恰当的语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目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材是教育部相关工作者不断深入研读教改内容,不断优化整理编制的.相较于传统教材,其内容增加了大量的插图,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点时,通过插图能更直观的、形象的学习数学知识;教材内容也不断优化,将许多与现代生活场景偏离的内容删除,增加许多现代元素,更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教材例题设置以及习题练习内容也更符合当代学生认知,符合其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习题练习可以更深入学习教材所讲述的知识点,有利于数学教师开展每一堂教学课程.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完善、改革,非常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将其灵活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更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的优势,有效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教学,找到每个知识的切入点,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喜欢上学数学,发现数学的奥秘,掌握数学的知识密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教学案例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案例了解数学知识,了解这些数学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应用,从而了解数学课堂的教学目的,既能够增强学生知识点迁移与运用的能力,又能够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生活情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基本的数量关系建立起初步感悟.每学习一个知识点之前,教师就要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思考实际的生活问题,将知识点与案例联系起来,再结合教材进行讲解.例如,在开展“认识人民币”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节内容的首页图片内容,如去商店购物需要使用人民币、去游玩购票需要使用人民币、去帮爸爸买报纸需要使用人民币以及自己的存钱罐中都是人民币.这四张图片的展示可以使学生快速地了解并明白“人民币”的作用,从而使教师顺利地开展下一步教学活动.教材中的配图与现实生活中学生见到的人民币一模一样,能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大小.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将与课程内容配套的教具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不仅在教材上能看到人民币图片,更能看到与真人民币同样面值大小的人民币模型.当学生进行五元人民币与一元人民币的兑换计算时,可以利用人民币模型进行动手操作,进而增强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的年龄段,他们对事物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也更容易被激发.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小学生这一独有特点,利用恰当的语言营造良好的情景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积极的课堂氛围中,目光紧随教师,思想不掉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知识学习中,快速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的重难点.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每堂课教学内容备课时,要改变传统的以教材内容为主要讲解内容,句句不离知识点的教学方式,而是要重视每个知识点需要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进行导入,从而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放在知识点上,而不是教师反复强调的记忆知识点的语言上.只有学生将重心都放在知识点理解上,学生在做习题时才更容易做对;在进行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时,学生因教师语言表达方式的不同而轻松想起知识的重难点,并有效率地整理到笔记本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以后更深奥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这样做课前导入:“同学们,我手上拿着的圆环在地上滚一圈,大家知道能滚多远吗?”“我手上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环,大圆环是小圆环的二倍大,同时在地上滚动一圈的距离相同吗? 若不同,不同在哪里?”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进行动手实践.通过测量距离发现,大圆环滚动的距离是小圆环的2 倍.最后,教师向学生讲解“圆的周长”公式,使学生明白“圆环滚地一周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当学生明白周长的含义后,情景教学课堂氛围已经形成,教师再深入讲解周长的计算方法,也更易使学生明白并掌握.总而言之,虽然数学知识点的难易度是固定的,但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教师利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设备被普及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目前,教育行业也积极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师授课更便利,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多样化.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学习先进信息技术的操作技巧,熟练运用学校配备的多媒体设备,丰富情景教学内容,使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激发,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结合教材知识内容,寻找适合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相关视频、图片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画图功能将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转变为实践知识的形象性.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数据库中的习题库向学生出题,使学生的数学学科学习途径更多样化.例如在“四则运算”这一节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先在互联网中查找相关的视频资料,如一段火车的行驶模拟视频.目前这一类的网络资源非常多,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相近的视频资源,并将视频资源提前导入到多媒体设备中.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先向学生播放这一段视频,使学生对接下来的知识内容产生好奇.好奇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视频内容,使学生好奇这节课的知识内容是什么,接下来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将例题展示在学生面前,“一列火车从西宁开往拉萨,中间要经过格尔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为814 千米,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为1142 千米.问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度是多少千米?”念完题目后,教师将刚播放过的视频内容再次放慢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火车行驶时路线的变化,进而对教师讲解的“一个数与另一个数合并在一起的运算,叫作加法.”有更深刻的理解.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的情景教学,能使学生轻松理解运算定律,并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的行驶路程,这个过程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教师在开展新课教学时,经常会向学生布置预习作业,使学生提前熟悉下一节数学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使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积极互动,快速掌握知识点.这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往往所收获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很好地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从而对课堂内容理解不清.二是学生预习新课内容了,但对未知的知识点并不能清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解知识内容,学生预习和没有预习的效果是一样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要合理利用问答方式,在开展新课时提出问题,使课堂问答情景化,使学生更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此外,因为是以提问的方式开始课堂教学,也会使学生的专注力提高,学生希望在教师提问时,其可以快速说出答案,获得表扬.所以,为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教师更要在课前思考如何合理地提出最佳问题,使新课内容顺利展开.例如,在学习“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开展教学:“春天来了,各色的花朵都开放了,要开始装扮教室了.现在班级中有四个花瓶,我想在每个花瓶中放5 枝花,那么4 个花瓶中一共需要多少枝花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很快会回答“用乘法算4×5=20 枝花”“用加法也可以:5+5+5+5=20(枝)花”.学生通过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将正确答案说出.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这两种计算方法都对时引导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会答案相同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4 个5 相加,就是4 和5 相乘”,最后,教师总结“计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运算就是乘法”.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开始新课学习,在回答问题中掌握了新课内容,这个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同时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提问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教学中经常被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营造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一堂课中若经常使用提问式教学方法,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并且会使学生抓不到知识重点,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因此,好的方法也要有好的应用手段,才能在教学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要注意有的放矢,对简单知识点简单一句话带过,针对知识重点、难点要重点讲解,利用提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抓住学习重点、难点,并学会掌握其应用方法与技巧.提问方式的不同可以获得不同的反馈效果.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备课,将重点、难点问题重点标注,并创设有效的情景问题,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注意力集中,有效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例如在“小数的近似数”内容学习时,教师先将生活中常见的、需要求小数的近似数的实例向学生讲解:小明在测量身高时显示:0.983 米,有两个近似数:约0.98 米和约1.0 米.这两个近似数都对,是怎样得出小明身高的近似数的? 这时教师提问学生,学生看书学习后回答“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两位小数的后一位是否大于5,大于5 进一位,小于5 直接舍去.”“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上的0 是不能去掉的.”通过提问,学生对近似数知识点会掌握得更清晰,满足学生对知识点的好奇心.此外,学生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大脑的迅速转动也能有效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快速形成.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利用互动话题,创设有效情景,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点掌握更扎实,理解更透彻.在选择适合的互动话题时,教师要遵循学生为学习主体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参考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情况等进行互动问题筛选,最终选择适合全班学生的互动话题,使班级全员参与到话题讨论中,并在讨论中有效促进学生感情,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此外,教师在选择互动话题时,要符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情景,避免引起学生反感,起到反面效果.情景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的数学思维,同时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情景教学模式也要运用得当,要想将情景式教学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日常教学中,需要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更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情景式教学模式的熟练掌握.因此教师也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特点选取恰当的情景教学模式.因此想要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让教师能够在教育模式上有所突破,并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例如,在讲解“统计图”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进行互动话题讨论,使学生将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与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增加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情感,并使学生交流探讨更加强烈,谈论内容更加深刻,从而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也不断加深.通过互动谈论,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与锻炼,为学生学习更深奥的数学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当致力去做的事情.小学阶段的学生是接受知识并学习知识的关键时期,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学生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应用情景教学模式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活跃程度,从而整体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创设的情景教学模式以及方法多种多样,但每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数学教师在选择创设情景教学模式时,要综合、全方面考虑,从而使创设的情景教学方法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创设教学情景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因此,数学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有效激发、长久保持,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