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平
当下,“太极拳推手”讲得多,讲得普遍,满城尽是推手甲,打手则不尽然。其实,古时本无“推手”说法,只有“打手”之说。
推手,准确地说应该称为“打手”,出自河南温县陈家沟,是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创编太极拳的基础上,创造了双人推手的方法,解决了不用护具、服装、场地设备也能练习技击的方法,并且有效避免或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可以说,这是划时代的创造。
推手之名,追根溯源,原叫作“擖手”(擖,音qia,或jia)。《说文解字》中曰:“擖,刮也。从手葛声。一曰挞也。”挞,鞭挞的“挞”,即打也。所以,“擖手”即“打手”之意。
“打手”是以“沾连黏随、不丢不顶、随曲就伸、引进落空”为原则,结合太极拳踢、打、跌、拿技击方法,练习皮肤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度。所以才有《打手歌》曰:
掤捋挤按须认真,
上下相随人难侵,
任他巨力来打我,
四两化动八千斤。
此歌诀高度概括了打手应有的状态。
再看,陈王廷的《拳经总歌》中头两句也说:
纵放屈伸人莫知,
诸靠缠绕我皆依。
这里的“诸靠”讲得就是两人手臂缠绕互靠的“打手”。
尔后,多名太极拳大家根据各自练拳体会撰写了太极拳及打手文章。王宗岳写出了《太极拳论》,修订了《打手歌》,并增添了“引进落空合即出,沾黏连随不丢顶”后两句;武禹襄写出了《打手要言》及《四字秘诀》;李亦畲写出了《五字诀》《撒放秘诀》。同时代的陈家沟陈鑫,也根据陈家太极拳历代积累,凝12年心血,写出巨作《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名为《陈式太极拳图说》),阐发了太极拳拳理拳论及打手要义,这些都成为近代以来练习太极拳打手的指导性拳理拳论。
以上所述,哪里有“推手”的影子,都是“打手”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当初的“打手”是接近于“散手”实战的搏斗技艺,只不过在技击理念和方法方面与以往的拳术大有不同。但是,必须指出的是:“打手”不是“散手”,不是实战搏斗。它只是太极拳实战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是通往散手实战不需护具、不苛求场地,并能避免或减少伤害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打手”只求技法、功法的熟练和运用,不追求胜负输赢。
所以说,“推手”何其在?“打手”乃初衷。
既然最初称之为打手、擖手,那何时称为“推手”的呢?其实“推手”源于杨式太极拳的盛行。大家知晓,当年杨露禅为适应王公贵族人士学练太极拳的需要,将陈氏拳中一些高难度动作进行改动、改良,经杨露禅祖孙三代,尤其是杨澄甫的不懈努力,创编且定型了有别于陈氏太极拳风格的杨氏太极拳,并风靡全国。
尔后,众多爱好者为有助于杨氏太极拳习练,将有较强技击意识和搏斗技法的“打手”“擖手”逐步改为较为和缓柔顺,主要训练“听劲”“化劲”功夫的“打手”,但其“打手”“擖手”较强烈的名词又不大符合现实“打手”你推过来、我化而去“听劲化劲”内容,而推来推去的外形很适合称之为“推手”。于是,“推手”渐次叫了起来,“推手”也显得温文尔雅,受到达官贵人、文化人士的欢迎,“推手”的称呼就这样成为通俗易懂、上下都接受且喜欢的名词了。
近年来,推手在社会层面的表现和比赛的现状遭到许多行家里手的诟病,以身强力大或跤法取胜者比比皆是,这很是违背了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等基本原则。因此,有人为规避现行推手的病态,将推手改名为“揉手”。已故杨氏太极拳大家汪永泉在《杨氏太极拳述真》一书中直言不讳地说:“为避免因用‘推手’而产生猛推硬搡之误解,故在此引用前人‘揉手’之称谓。”
而太极拳名家祝大彤干脆出书解惑,2011年出版《太极揉手解密》一书。他在书中说:“‘推’字太霸气,有争强斗狠之意;‘推’字以力欺人,欠平和。‘揉’字阴柔安静,动作和缓,心平气和”“聪明的拳师以阴待阳,以静制动,绝对不先发制人,盛气凌人,也绝对不争强斗狠”。此说不无道理。
因为如前所述,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陈王廷、陈长兴们将双人缠绕练习太极拳技击的方法称作“擖手”,而不是“推手”。陈氏太极拳大家陈鑫更是在《擖手三十六病》中,明确列指“推”字为第十八病,“是以手推过”的病手。由此可见,“推手”一词在初始抑或在当今都不尽人意,甚或与太极拳之拳理拳法大有抵触。不过,以“揉手”替代“推手”还有待观察、讨论。目前,太极拳技击训练的主流还是运用“推手”说法。笔者以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字词的运用,而在于这种训练方法的本质。应该说,不论是“揉手”还是“推手”,都不应该违背或者脱离双人缠绕练习太极拳“打手”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目前,推手大行其道。其形式就是两人合步搭手,互相缠绕伸缩打轮转圈,虽然可根据沾连黏随、不丢不顶、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原则,练习皮肤的触觉和体内感觉的灵敏度,但往往在推手过程中互相较劲比胜负,丢掉了听劲化劲训练的本义。
推手的方式有多种,主要是定步和活步,各流派也有自己的推手方式,大同小异,但“其理一贯”。
打手的形式,也是两人合步或顺步搭手,互相缠绕伸缩的弧形或转圈运动,但要在推手听劲化劲基础上练习“十三势”技法,发挥“引进落空”“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技巧,掷、打、跌、拿于人。需要指出的是,陈家沟陈鑫阐发的螺旋缠绕的“缠丝劲”和“内劲”贯串的作用,以及陈发科、陈照奎所展现的“缠丝劲”和“内劲”的技势技法,不仅使我们看到“打手”的本来面目,又使我们感到“打手”的“即化即打”“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成为可能。
“打手”的形式有四种,即顺步推手、四正推手、大捋推手、乱踩花。
当今太极拳界,民间推手随处可见,早晨走到城市任何一个公园或广场,都可见到三五成群的太极拳爱好者在推手,也间或看到友好比试推手。推手已经是一项群众喜闻乐见、怡情养性的健身运动。而近年来,中国武术协会包括各地区武术协会或一些媒体组织的推手,则是纯粹比赛性质。但这类比赛性质的推手出现了诸如僵持顶牛、搂抱抓服、如摔跤、满场跑等乱象、怪相,完全没有想象中太极拳推手“八法”的运用以及“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状态,既缺乏生动性又没有观赏性,此“推手”非彼“推手”,受到上下一致的指责和批评。
推手,原本是传统太极拳中训练听劲和化劲的技术环节,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了向现代体育竞技比赛转型,太极拳听劲化劲环节被发展成对抗型竞赛项目,1994年经国家体委审定颁布了《武术太极推手竞赛规则》,力图促使太极推手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但是,20多年间太极推手运动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老问题、老现象仍然存在。太极拳推手热衷人士议论纷纷,有说规则设计问题,有说参赛选手水平问题,有说指导路线问题,林林总总,莫衷一是。说来说去,目前,太极推手运动停滞不前,无实质性突破是不争的事实。
笔者行走太极拳界50年,青壮年时期也走南闯北、走西赴东,与各路太极推手人士交流、切磋,听到、看到、见到、碰到、参与太极推手亦无数(只是没参加也不愿意参加任何正式比赛),五味杂陈,感触颇多,愿与大家分享。
第一,太极拳套路容易练习,太极拳推手不易学练。太极拳套路于当代都可以跟着视频学练,甚至无师自通。推手就不是这样了,它必须两人以上互练,还得有老师手把手教习,因此比较难练。
第二,推手一般需要配合,不配合或配合不好则无法推手,起码推得不顺、不舒服。推手是两人手臂互相缠绕伸缩的弧形或转圈运动,一伸一缩之间就有个主动推和被动推的问题,推与被推轮换交替周而复始。既然是推,就得有劲或有力,如果双方接触点的劲或力相抵触、呆滞僵持,这就产生了“顶”,俗称“顶牛”,这是“双重”之病,是推手一大忌。要克服顶牛,唯需双方配合,就是一方主动推、另一方顺势被推,推到尽头转化为另一方主动推、一方顺势被推。这样的配合在师徒之间、同门之间比较相宜。
推手虽然是划圈打轮,但各流派划圈打轮对手肘及脚步的要求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流派的划圈打轮也不尽相同,师徒之间或同门之间推得很顺,但与其他流派或同派不同门者推手往往不顺不舒服,难以推出无缝无隙、不丢不顶的感觉。这是因为长期在同门内推手,与师父和同门师兄弟练习多年,相互间已经很融洽默契,习惯成自然,且相对成为固定模式,如果再与非本门人士或不相识者推手,常常会觉得很别扭,推不出自家的感觉。所以,推手是需要配合的,那种认为什么人都能推、什么人都能推得好、推得过的人几乎不存在。
第三,本力大者或身体强壮者占优势。在一般推手人士心中,总认为练习太极推手者弱小胜强壮、力小胜力大毫无问题,因为《太极拳论》中是这样说的呀——“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笔者于青壮年时期也曾经认为,学练了太极拳推手就不在乎力大之人或身体强壮者了。
其实不然。王宗岳当然说得没错,应该是我们理解错了,是我们这类推手者认识上的一大误区。笔者从阅历经历得知,王宗岳在这里说的是“散手”,是徒手搏斗,而不是“推手”。虽然《太极拳论》对推手有指导作用,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主要针对“散手”而言。
就推手来说,与比自己力大或强壮者推手,推手水平高于你者,对方有绝对优势;推手水平相当者,对方占有优势;推手水平低于你者,你未必占优势或优势不明显。散手则不同,我们将在后续阐述。
第四,学练过摔跤者占优势。情况与上述同样。与学练过摔跤者推手,推手水平高于你者,对方优势明显;推手水平相当者,对方占有优势;推手水平低于你者,你未必占优势或优势不明显。因此,产生一个怪相,有一些学练过摔跤但没学过太极拳和推手的人,临时找人学了几天划圈打轮就可上场比赛,还屡屡取胜。
就目前全国各类太极拳推手比赛情况看,有人分析存在三种规则。一是河南省制定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可推可摔,但不能击打、擒拿,推出圈外或摔倒都能得分,推崇手脚并用,胜负易判。二是国家制定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不能击打擒拿,不能用腿别摔,只能推出圈外或倒地才能得分,强调手的作用,胜负了然。三是台州市制定的“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不能击打擒拿,不能用腿别摔,只能控制或顺势借力得优势“分”,虽然有圈限制,但出圈不失分也不得分,突出手的作用,胜负看门道,对裁判水平要求高。
三种规则中,第一种因可用腿别摔,对会摔跤者非常有利,场面近乎摔跤比赛。第二种因只可用手,对本力大、体格强壮者有利,故“顶牛”过甚。第三种主张推出圈外不得分不失分,“顶牛”现象最少,太极劲增多。
笔者虽没参加过正式推手比赛,然民间推手经常有之,遇到的对手五花八门,总体感觉有二。一是推手容易切磋交流,打手较难切磋交流,散手难以甚或无法切磋交流;二是拼死力的、运用摔跤技法的居多。笔者之对策:一是事先约定是定步还是动步,动步只能动几步(一般约定动2步);二是示弱在先,不去占优,随他劲力而去,不失势;三是瞅准机会对准破绽,将其制服。
某年早晨,拳场来了位爱好者,身高壮实,膀大腰圆,学过摔跤,练过几天推手。笔者与他推手,事先约定可以适当动腿脚(打手)。双方搭手,对方凭借身大力大,频频使用诸如泼脚、弹踢、背摔等摔跤技法;我舍己从人,沾连黏随,致使对方有劲难用、有技难施,空耗体能。数分钟下来,他已累得气喘吁吁。在他右脚用泼脚技法打我左腿时,我随即左腿抬起,他腿打空,我瞅准时机左脚插进他左腿处,轻轻一拨,他即向我左方倒地。
就以上情况,我们似乎看不到推手的出路。推手既不能凭本力强壮,又不是摔跤,那么推手到底是什么?推什么?
推手,是太极拳运动体系中的一种训练方法,是双方练习听劲、化劲的训练手段。同时,推手在听劲、化劲基础上,对套路中的招术由浅入深适当训练,并逐步进入“打手”阶段。而现在的推手是将对方当“敌人”,以将其推倒、摔倒、推出圈外为胜利,这就违背了推手的要求和初衷了。因此,不论从推手运动20多年发展情况看,还是从推手的初衷和要求看,推手只是训练方法和手段,应该说,推手不适宜比赛。
针对推手比赛乱象,有人将太极拳推手比赛改为“太极拳比手”比赛。河南温县太极拳年会就曾尝试设置“太极拳比手赛”。一个“比”字,就不是推手了,是以打倒别人而分出胜负的。但是“比手”的称谓和内涵也不适宜,随后也不再使用。不久,又有人使用“断手”的名称以示区别。
何谓“断手”?有人解释:“断手”是推手走向散手的过渡阶段的练习,它具有散手的某些特性,如撞击、搂抱摔等,但没有散手那样的展开,对头面等部位的攻击点到为止;同时,“断手”具有推手的某些特征,如化劲听劲、劲路互控、掷放等,断手不必不丢不顶,有时还特意丢顶造成对方不适,趁机或击或摔或发劲而用之。
笔者以为,“断手”一词似乎与太极拳本义不搭嘎,一个“断”字,也将太极拳沾连黏随、不丢不顶的基本要义给“断”开了,而“断手”的称呼也似乎不可考。与其如此,还不如恢复初期称呼——“打手”。
“打手”,是近乎太极拳散手的徒手对抗训练最早的称呼,是走向散手实战的必要途径。它具有散手的多重特性,掷、打、跌、拿顺势运用,但没有散手那样的闪展腾挪,对敏感部位的攻击点到即止。它的指导思想和技法要求已经体现在“打手歌”中。如果结合前述三家“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并适当做些修改补充,将推手比赛改为“打手比赛”,应该契合上下期望和目前所谓“推手比赛”实际。
这样,推手——打手——散手,太极拳技击的三个阶段或层次既清晰明了,也回归了太极拳技击的初心和本义。
推手是什么?推手是一种太极拳技击的训练方法或手段。推手推什么?推手一推不丢不顶、沾连黏随,二推化劲听劲,三推劲路控制。换句话说,这是推手的内容。笔者认为,推手的最高境界是劲路控制,也就是说,不管对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对方劲路出现,也不可能不出现,我即掌握进而控制,致使对方有法不好使、有劲发不出。
打手是什么?打手也是一种太极拳技击的训练方法或手段,只不过它更接近太极散手。打手怎么打?一打推手内容,就是推手中训练的内容统统加以训练。二打十三势,就是将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十三势的技法势势训练,融会贯通,做到搭手即有招术,近身亦有招术。搭手引其近身,受而制之,制而摧之;以身受其手,使对方一手或两手置于无用之地,而我之手尽可灵活变化,远近不惧,能蓄能发,能柔能刚。三打套路中拳势招术的拆解,掰开、揉碎反复试手训练,以致烂熟于心、烂熟于手的熟练程度,为散手打下良好基础。
推手听化劲,打手练熟技,散手是目的。
不同阶段,不同要求;不同人士,不同追求。
如若如此,我们就能抛开尴尬,推手只练听化劲,摒弃“搞比赛、争输赢”,而回归太极拳技击初心,进而打手,再进散手,才能体现太极拳技的精妙。如果停留在推手阶段,搞比赛,争输赢,那么散手实战则会手忙脚乱,毫无章法,无法应敌,太极拳技击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