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海珠 (东莞中学初中部,广东 东莞 523000)
基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经之路,也是新时代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根本需求.然而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些短板,如教师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这成为束缚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有效性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针对这些因素落实有效的措施,借此来改善教学现状,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新课改的进一步落实需要教师围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开展教学活动,初中数学教师根据这一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能力发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以高效课堂的构建为抓手,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正确认知的培养视为教学重点,借助有效的教学方式以及丰富的内容来吸引学生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一过程是初中数学教师顺应新课改发展的重要体现,作为现代教育提出的新型教学理念,核心素养培养在以往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模式上进行革新,通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制订,以引导的形式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提升学生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其探究意识、合作思维等核心素养也得到有效培养.
相对来讲,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更为深入,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而教师单一的知识讲解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教学背景下学生的需求.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数学课堂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现状所带来的问题,教师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能力发展需求,并借助有效的方式来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同时,教师围绕核心素养开展的数学教学活动,以引导的形式使学生主动加入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更为深入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综合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认知.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核心素养培养与数学教学充分结合起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满足初中生的数学能力发展需求.
各学段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教师构建高效课堂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驱使下,此阶段数学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促进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规划教学流程,将核心素养教育落实于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学有所获,并能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意识等多元素养,教师需要借助多元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而在实际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硬性地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掌握必要的公式.面对枯燥的学习内容,学生难以凭借兴趣主动加入学习过程,且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探究意识、创新思维等多元素养的发展.这些限制性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出现这一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思想落后,教师作为主体为学生灌输知识,学生的主体性没有被充分体现.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直接讲解教学内容,如二元一次方程、二次函数等,最后以做练习的方式结束一节课.但这样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的课堂需求,高效课堂的构建条件无法满足.此外,虽然一些教师开始重视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但其落实程度不够,在教学中没有重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单一地认为学生的知识掌握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这些原因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培养不能充分落实,教学效果也难以提升.
评价体系作为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教师调整教学方向以及内容的重要参考.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本应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部分教师仅根据学生的成绩来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单一的评价内容已经不能满足核心素养下学生的发展需求,构建多方面、全方位的评价体系成为教师构建高效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发展的关键点.
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以及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构建有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他们在解决逻辑性强的问题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而信息技术的应用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其直观的知识呈现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更为深入的知识,让学生记忆并灵活运用烦琐的公式是数学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信息技术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课堂.由此来看,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运用多媒体增添教学的吸引力,使得教学模式不再单一,构建有效的教学课堂,进而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笔者在讲“立体图形”的相关内容时,借助信息技术来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以及能力.首先,笔者在课前制作微课,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微课时要结合本节的教学内容,在其中体现出基本框架、教学重点以及难点,让学生通过简短的视频自主学习这些内容.其次,笔者借助多媒体的“几何画板”功能,让学生学习图形的翻转、平移等状态,让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图形转化的画面,深化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能够将知识以更为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图形概念和规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主动性,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这样,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而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其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在初中阶段,教师为了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与难点,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的同时,提升探究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等素养,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字与图像相互转化的内容,借助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学生多元素养与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些较为复杂、逻辑性较强的问题,这就导致他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这些内容相对枯燥,不利于核心素养下有效课堂的构建.而教师借助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它是数字与图形的相互转化,可以应用于抽象的函数教学.教师合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引导学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并深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将数字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能够简化问题、降低难度,学生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解题思路,有效地提高解题效率.
以函数的相关内容为例,这些内容是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的重点,教师需要特别注意.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学生在运用函数思想解决问题时,常用基本的套用法,将公式直接套用到题目中解题.但此种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适用于一些简单的题,而对于复合函数或其他更为复杂的函数题,若运用此种方法,无疑会加大学生的思想负担.为此,笔者在教学中充分结合数形结合思想,借助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等素养,构建有效的核心素养课堂.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函数=3+的图像与直线=6有一个交点,则此时的取值范围是多少?=6+4与的图像有几个交点?在提出问题之后,笔者让学生在组内进行探究.笔者在观察中发现仍有一些学生运用套用公式的方式,其解题过程过于复杂.在学生谈论结束之后,笔者画出函数与的图像,通过计算得出的对称轴,最后通过图像的平移引导学生计算出的取值范围,学生也很容易找出与的图像的交点.在这一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有效的解题技巧,且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有效地得到了提升,教学目标进一步实现了.
设置问题情境,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问题的引导,逐步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某一个知识点的具体概念、理论与应用,而其核心部分就是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入,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与核心素养的思想形成了高度统一,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另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还能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学生的根本思想上进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切入.
在学习“轴对称”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一些符合轴对称特点的生活中常见的图片,如蝴蝶、雪花、枫叶等,在学生欣赏完图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点呢?”学生回答:“左边和右边是相同的.”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具,例如准备一张蝴蝶的实体图片,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折叠,学生会惊奇地发现:左边竟然和右边完全重叠.最后,教师让同学们通过分析与整理归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特征.相信随着问题的逐步深入,学生不仅对这节课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记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他们能从课堂中切实感受到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深入探究,就能发现它的神秘之处.
对于初中数学题来说,一题多解的现象十分常见,虽然题型千变万化,但是如果学生能很好地梳理和掌握解题思路,其实结果并不重要,下次再遇到同样类型题目的时候,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是最重要的.因此,教师通过寻求数学题目解题方式的多样化,也能从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在遇到难解的题目时,并不轻言放弃,而是发散思维,结合新旧知识,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这是学好数学这门课程的关键.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从横向和竖向进行联系、整理和总结,这样在解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发散,为今后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随之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就有了大幅度提升.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同学买了13个橘子、5个苹果和9根香蕉,一共花了9.25元,如果买2个橘子、4个苹果和3根香蕉,则要花3.20元,请问橘子、香蕉和苹果如果各买一个,一共要花多少钱?”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解题,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给出答案即可.相信班级内同学的解题方式多种多样,这时候教师就要让每位同学都分享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不管是使用了消元法、待定系数法、凑整法,还是参数法,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每位同学都能掌握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以及知识总结和归纳能力会大大提高.这种方法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学生在步入初中阶段之前,其学习背景、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意识有着一定差距,为了保证班级学生整体能力的发展,并实现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完善评价机制,从多角度、多层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落实,要求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侧重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使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学段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得.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过程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任务完成情况等内容,考虑学生能力发展的多个角度,从而让他们客观、正确地看待自己.
例如,在指导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相关内容时,笔者结合小组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探究有效的全等证明法.笔者则根据学生的探究过程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关注到了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自主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此外,笔者还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评,每个小组出一份评价报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及时找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而且他们的合作意识、评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评价情况来及时调整教学方向,推动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数学教师采用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可以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合作意识等多元能力的发展,教学效果显著提升.为此,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用有效的解决策略,借此来实现学生多元能力的发展,进一步实现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