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玲
(甘肃省凉州区黄羊实验小学,甘肃 武威 73300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问题通常是促使学生有效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通常存在问题过杂、过多的随意化状况,这就会影响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效率问题链通常是指在相应的教学目标下所设计的相关问题,其不仅具有从浅至深的层次性,还需紧扣教学内容,有着显著的关联性与区分性因此,在小学数学具体教学当中,教师需注重以生为本,基于小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设计具有层次性、精细性、引导性的问题链,促使学生高效学习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科的起源和发展都是由数学问题引发的,为此,问题对于数学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问题链应紧扣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问题组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这也是问题链对课堂提问具有逻辑性及整体性的教育价值所在在教学实践中,以问题链为基本脉络的教学思路可构成课堂的基本框架,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一脉相承,能够更好地启发学生学有所思、思有所导
问题链是基于特定教学目标引导下,围绕教学内容提出的一系列有效问题问题链以“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为主要形式,主要呈现知识的形成及发展的过程,能帮助学生有效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为其提供更好的学习方向问题链中包含着不同问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问题链教学理念,可以让学生自主展开思索,深入探究更为深层的学习内容,有效加大学生的学习深度
实践证明,问题链具有较大的教学价值教师以一串有效问题为介入点,可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在活跃的探究学习氛围下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对相关问题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相关内容、学习目标进行有机整合为了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围绕“导”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链,构建一个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支架,让学生在此支架下更为顺畅地学习
在实践教学中,问题链的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可提升教学效率,但是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为了更好地运用问题链,发挥问题链在教学中的价值,教师就需要重新审视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定位不准确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存在一定偏差,同时对学生的学情了解不够,这就造成在设计问题链时没能准确地反映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发展需要,使得问题链在设计之初便出现偏差为此,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需将教材作为核心,并在设计问题链的时候注重对教材高度的有效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而设定问题,认真研读教学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制订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链成功的问题链设计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可以产生积极影响,还可帮助学生获得探究问题的动力通常来说,问题链中的问题应能充分呈现教师对于数学教材的掌握状况,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链设计时需以学生为中心,确保问题具备相应的探究性数学教师如果无法准确掌握教材,就会影响到其对于问题的设计由此可知,教师想要确保问题链设计的有效性,就需注重准确定位
其次,整合性不高通常而言,问题链属于知识学习的整合,也是几个紧紧相扣的问题的组合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中需注重尽可能缩减烦琐问题,尽量使问题简约,从而使学生能充分了解问题的关键但是,部分数学教师具体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思维含量较低,且缺乏综合性,问题之间关联度不高,这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故教师对有效问题的整合能力有待加强这是由于在问题链整合性不高的情况下,学生会陷入烦琐的学习困境,难以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不利于建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更无从谈利用问题链对知识进行有效学习、整理与运用
最后,导学性不强问题链有着显著的导学功能,教师在进行问题链设计时就需通过问题链实施导学,实现教学目标如果教师的问题设计不够明确,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于知识的探究欲望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到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在设计问题链时如果导学性欠佳,就只能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作用,不能借助一系列的问题打造高效的课堂为此,教师在利用问题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从传统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善于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利用学生的兴趣点设计与教学相关的有效问题链,让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知识点的内在联系,通过问题链掌握有效学习的新技巧
首先,递进性原则小学数学中,问题链设计并非盲目的,数学教师需有选择、依据递进性原则进行问题链设计,不仅呈现问题彼此间的递进关系,而且在问题难易程度上也需实施区分,以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实践表明,大多数小学生都更希望实现自我突破,特别是在教师提问的时候,其表现更有活力,而当学生具有相应的基础知识储备之后,也会表现得极有激情,从而更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其次,关联性原则问题链的运用中,数学教师需充分注重问题和问题的连接性,关注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应,观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观念之间是否有实质性关联,以促使教学过程更具意义由此可知,教师的提问需具备相应的逻辑性若教师只是立足于自身的角度进行提问,就会影响学生建构知识结构,因此,教师需注重问题链设计的关联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问题链,数学教师需依据教学重点对问题链进行设计,这不仅能引导学生对相关重难点知识进行学习,还能使数学学习实现高效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问题链的设计不仅能引入新的数学知识,还能使相关数学知识实现自然衔接,充分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从而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形成数学思维在问题链设计中,数学教师应依据数学的核心知识进行问题链设计,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求知欲例如,在“平移和旋转”的教学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对“旋转”环节进行操作,给学生出示一个钟表,并设计相应的问题链:(1)钟表中,时针与分针是在做什么运动?你能不能通过手势进行演示?(2)时针与分针的运动有怎样的相同点与不同点?(3)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说一说还有哪些地方存在类似的运动?(4)若通过语言对该运动实施描述,需清楚说明什么?问题链的设计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还能唤醒学生自身的经验,从而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对时针与分针的具体运动方式进行认真比较后,就能充分了解旋转的运动特点另外,经过对比,学生能清楚地了解时针与分针的旋转中心与方向是相同的,其旋转速度则有所不同如此问题链的设计不仅有利于学生观察、归纳能力的发展,还能使学生形成有条理的概括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问题链”,指导学生实施数学探究性学习是极其重要的只有经过数学探究性学习,学生才能内化相关数学知识,并在该过程中实现自身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自身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数学教师可依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具备逻辑性的问题链,指导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探究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探究学习的重点,设计相应的问题链,以促使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实施深入探究例如,在对“梯形的面积”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链:(1)同学们,之前我们都学习过什么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3)梯形能够转变成我们学习过的哪些图形?(4)你们能否通过图形转化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小学生对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探究的关键即为转化,而他们经历过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会转化成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探究教师设计的问题链通常是激活探究的关键,因此,问题链的有效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高效地进行数学知识探究,还能使学生通过探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通常是极其重要的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缺乏严密性,故数学教师可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指导学生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究逐渐走进思维深处教师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可将数学概念与数学现象进行对比,以促进学生深层次把握数学知识本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立足于对比思维,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链例如,对“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开展教学时,教师可展示给学生两道题:“309÷3”“420÷3”,并提出相应的问题:(1)两道除法算式的商有几位数?(2)对比两道计算题,有什么异同点?(3)如果被除数中间与末尾有0,其商的中间或末尾是否会出现0?通过问题链,学生就能清楚地了解到被除数当中有0的时候,除法计算时存在的特殊性,并通过阶梯式问题链学会相关计算方法,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获得了充足的思考空间
数学源于现实生活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设计生活化的问题链,以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对“认识分数”开展教学时,数学教师可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春游的时候,5名学生一共带了10个苹果、1个蛋糕、5瓶果汁,他们应该怎样分?数学教师可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分配方案学生通常会把10个苹果分给每个学生2个,而5瓶果汁则是每个学生1瓶,那么问题是:1个蛋糕应该怎么分?这个时候,教师就可指导学生把1个蛋糕平均分为5份,也就是每个人获得5份中的1份蛋糕,而这1份蛋糕需怎么通过数字进行表示呢?这种通过生活化情境进行知识导入,不仅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能使学生充分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目前,部分教师在具体教学中更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思维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数学教师在具体教学时需依据教材重点实施问题设计,促使学生在学习相关数学知识的时候形成发散思维同时,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注重由浅至深的原则,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教师需合理设计问题进行作业布置,将总结性问题链融入作业,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或者本节课的相关知识点例如,对“三角形的内角和”进行讲解后,教师可设计相应的问题:(1)通过三角形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要分享?(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出了什么结论?(3)该结论的掌握通常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教师通过问题链的设计能指导学生反思其学习过程,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梳理,这不仅能够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解题经验,实现知识与方法的融合,还能使学生形成科学、合理、严谨的理性精神,使自身知识结构得以完善的同时学会自我整理及复习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问题意识的培养,还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促使学生实现持续性思考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时需注重对教材重点的把握,引导学生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发展及本质进行了解,转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调动其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从而全面理解与掌握相关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