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诗成剧”:小学语文与艺术学科融合探究
——以人教版五年级《游子吟》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

2022-11-08 03:50潘子骁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游子吟舞台剧古诗

潘子骁

(无锡市新吴区锡梅实验小学,江苏 无锡 214111)

新课标指出,现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要“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小学生处于人生最五彩缤纷的时期,最具有想象力以及好奇心,因此课堂中老师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表明,小学阶段语文学科和音乐及美术等艺术类学科进行跨学科统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仅如此,跨学科统整还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积极的学习情境,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笔者所执教的《游子吟》一课中,以“创编舞台剧”为活动形式,以“母爱”为情感载体,剧本、合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转诗成剧,形成五育并举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游子吟》。

一、课程理念

舞台剧《游子吟》课程建设意在联系语文、音乐、美术学科,以“创设舞台剧”这一活动情境的方式将各学科融合到一起,成为一门综合性学习活动。

从学科融合的角度来看,“舞台剧的设计”可以避免陷入跨学科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学科之间产生割裂感,教完语文的部分再教其他学科,或者只是以辅助工具的形式呈现其他学科教学。“跨界”不光可以跨“学科”,还可以从“课堂”跨入“生活”。舞台剧基本由“对白”“歌曲”“场景”构成,学生要将《游子吟》改编成一出舞台剧,就要将对诗歌的理解融入“文学”“音乐”“美术”这三大艺术形式,并将其融合。“舞台剧”成了“语文”“音乐”“美术”三门学科之间的关联点,形成了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

在《游子吟》一课中,不管是负责舞台音乐的小组还是美工道具的小组,他们都要将对诗句的理解和其他学科融合才能完成自己的那一部分工作。音乐组在每一幕用什么力度、什么形式唱《游子吟》,美工组设计什么舞台背景,都要考虑到那一幕要呈现什么内容、怎样的情感。而负责设计剧本、上台表演的小组更是要将语文与生活相结合,年迈、母爱、孝心,这些要素要以怎样的动作、表情、台词来表现,都考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及如何融会贯通。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对舞台剧的概念有一段较为细化的实践性解读:舞台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注重的不是传统的儿童的戏剧表演,不是选一些灵活漂亮的孩子反复排练,最后去做一台看起来完美的剧目演出。舞台剧教学重视的是以沟通为基础,在师生一起创设的情境中,让学生扮演角色,亲身经历,去思考、解决问题所经历的整个戏剧化过程。这其中包含了创造性整合、合作性相遇、互为主体性操作等教育戏剧方式和理念,是以戏剧艺术的形式联系现实生活的跨界教学。

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微言大义是古文的共通点,一个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舞台剧表演是以文本阅读为基础,用肢体表达,结合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来揣摩文本内容,对语言文字输入和输出的较为形象的外显过程。阅读和表演是舞台剧教学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的基本要素。阅读是对文本语言的消化吸收,是知识的吸收;表演是对文本理解的外在表达,是对知识的输出。在古诗教学中开展舞台剧的创编,其实就是从多个角度将《游子吟》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丰富化,加深对诗人情感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

选用《游子吟》一诗,采用舞台剧作为活动情境的目的有二:

一是结合语文学科的性质,同艺术类学科进行跨界统整,达到激发学生想象力,陶冶情操的目的。诗歌是感性的产物,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也是感性的,借助音乐、美术和表演能帮助学生更直接地表达他对诗歌产生的共鸣。

二是让学生深入理解母爱的含义。所有学生都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但妈妈好在哪里,很多学生都没有明确的概念,甚至都没有明确的意识去寻找“妈妈对自己好在哪里”。而从第一个环节“在诗中寻找母爱”开始,直到舞台剧的完成,学生已经从理论知识到亲身实践,深刻地感受到了母爱的具体体现,其实母爱以最朴素的形式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三、课程内容及实施

本课以“任务群”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伊始,我就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单为引导、预习资料为辅助,小组合作完成“合作共学,明诗意,悟诗情”“学以致用,创编舞台剧”“动手实践,排练舞台剧”三个学习任务,将课堂交给学生,而我们教师则扮演小组学习中的指导者、成果汇报的主持人,隐藏到舞台的幕后。

(一)课前预习,知诗人,明背景

“知”指“知人论世”,所谓“由其诗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是古诗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对于孟郊和《游子吟》亦如是。《游子吟》写于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只有了解了生平与背景,知晓了孟郊颠沛流离、失意坎坷的一生,才能理解他为什么年过五十却仍然对离家前的一幕,对母亲的点点滴滴无法忘怀。只有了解了这些,学生在创编舞台剧时才能将自己代入诗人的角色,使作品更有感染力。

(二)合作共学,明诗意,悟诗情

《游子吟》这首诗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是耳熟能详,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将它背得滚瓜烂熟。以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储备,在预习的基础上,用不着老师的引导就可以自行完成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那教学还要如何展开呢?其实理解文本的内容只是学习语文的基础目标,而教学不仅要掌握基础,还要在此之上超越基础。歌德曾说过:“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而形式对于大部分人是个秘密。”古诗词言简而意蕴丰富,寥寥数语却饱含浓厚的情感。有道是“一诗一景一故事,一词一曲一段情”。要领悟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须得在心中生成“画面”。在此环节中本人摆脱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以课前预习、学习单和学习资料为辅助工具,合作研究学习任务,而教师则在学生有困难时给予提示和点拨。

在学习资料中,我额外加入了《游子诗》。这首诗以“萱草花”这个意象,暗示了母亲年复一年等待游子归来。通过这首诗,学生更深刻领悟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的浓浓母子情。借着合作研讨的形式,学生加深对古诗意境的感受,对诗人情感的共鸣,心中形成古诗的画面也是水到渠成。在讨论结束后,学生同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三)学以致用,创编舞台剧

以对古诗的深刻理解为基础,课堂就正式进入了“二次创作”环节——创编舞台剧。舞台剧教学是不能没有二次创作的,如果只是按照老师设计好的剧本,按部就班地进行走位、表演,那这其中就没有学生的思维火花,老师要将创作的空间留给学生。学生在经过第一环节的合作研讨后,已经在心中产生对诗中某个场景、某个对话的灵感,并思考通过怎样的形式表现出来,并进行设计创作。尽管很多时候由于学生自身能力的限制,他们的创意、设计无法做到完美,但那是他头脑风暴后的成果,是他自己的财富,这段经历才是舞台剧教学最宝贵的环节。

舞台剧基本由“对白”“歌曲”“场景”构成,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将学生分成了三个创编小组:“创作·表演组”“音乐·吟唱组”“美工·道具组”,他们都需要在理解诗人情感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二次创编。

1. 创作·表演组

“创作·表演组”是三个小组中实践性较强的一组,他们负责创编剧本并上台演戏,培养的就是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剧本和表演的质量,创编和排练环节中我重点指导这一小组。剧本的创编和舞台表演都十分烦琐,在创设场景后学生需要推敲每一处细节,让剧本紧紧围绕“母爱”这一主题。在第一幕“慈母缝衣”中,学生就向我请教该如何体现母亲缝制衣服的辛苦。我提示学生:“演员的舞台表演有台词和动作两块。母亲年纪大了,晚上熬夜缝衣可以有哪些动作?”学生一点就通,结合生活经历立马想到了母亲会腰酸背痛、老眼昏花。同时我还教给学生一个小知识:舞台剧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心理活动这种难以表现的内容须以独白的形式来展现。由于缺乏创编剧本和表演的经验,学生非常容易陷入“照搬课文内容”的境地。经过我的点拨,解决了学生创作上的淤塞,学生自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灵感。例如在改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句时,学生就想到用续写古诗情节的方式将抒情句“具象化”,通过创编“母子惜别”的剧情来展现儿子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通过创作剧本,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深切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含义,可谓是跨界“课堂、生活与舞台”的综合学习。

2. 音乐·吟唱组

小学语文和音乐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有教学方法的融合。以教音乐的方式教语文,结合舞台剧的音乐设计,让课堂充满了语言和音乐之美,妙趣横生。歌唱和体态律动是学习音乐的两大方法,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我专门请了一位音乐老师指导音乐·吟唱组的同学。《游子吟》这首诗其实在三年级时学生们就已经学过,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是如何将这首诗以合唱的形式融入舞台剧中。音乐老师给了他们一个建议,可以在合唱的过程中加入“体态式表演”。将基于体态式表演的音乐教学方法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很好地迎合学生好于表现自我、表现力强的心理需求。孟郊在创作《游子吟》时抓住了很多代表性的“镜头”,如“手中线”“身上衣”“密密缝”等,学生将这些意象和动作转化为简单明快的手势舞,加入到合唱中,生动的表演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提升了学习效果。

合唱组的同学为了呼应舞台剧的高潮环节,将氛围推至顶峰,提出了采用轮唱的形式,高声部和低声部相距一小节开始齐唱,形成此起彼落,连续不断的轮唱效果,力求达到最完美的表演效果。

3. 美工·道具组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学生在揣摩古诗时也能在心中浮现出这首古诗的画面。美工·道具组的任务就是用画笔再现诗中的场景。古诗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场景与故事,学生在朗读古诗后往往会在脑海中呈现相关画面,通过感性体验来感知文字背后的内涵,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发挥想象力,提炼古诗的中心思想。而美术学习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能促进学生感知美的能力的培养以及构建语文情境。为此,我请了一位美术老师与我同台指导学生,让学生用绘画展现诗歌的文字美和意境美,给予学生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感知。

在三个小组初步完成舞台剧的构思时,我将三位组长集中起来,彼此交流各自的想法和创意,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摩擦出灵感,修改磨合,将剧本表演、合唱和场景彻底融合成一出完整的舞台剧。

(四)动手实践,排练舞台剧

在剧本、舞台布置、道具、合唱都确定以后,三个小组就进入最后的排练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三位老师全程跟进指导学生进行排练和准备工作。我作为这堂课的语文老师,负责和创作·表演组的其他同学们一起指导小演员们的演技。编演与分角色朗读之间是存在巨大的差异的,在指导演技时我也没有直接指出这一情节应该怎么演,而是组织同学们针对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等进行分析,让学生自己领悟表演技巧,我再适时进行点拨。音乐、美术老师在指导学生时,也注重以文本理解为基础进行技巧的指导,不管是演唱的方式、音域的高低,还是作画时所用的色调,都以学生对古诗的感悟为基础,引导他们生发出精彩的表演和创作。

排练结束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完整的彩排并录制下来,然后组织观看。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些同学满意得乐开了花,有些同学一本正经地和小伙伴讨论改进的想法。不管同学们的反应如何,我从他们的眼中都看到了满满的喜悦与成就感。相信这堂课不仅让学生们对古诗有了更浓厚的兴趣,对音乐、对美术,甚至是对舞台剧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一场“转诗成剧”跨学科主题学习中获得了完整生长。

四、结语

将语文课堂和艺术学科融合,为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泉,让语文课堂充满艺术气息。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跨学科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教师要深入理解学科融合的本质,避免跨学科教学浮于表面,避免形式化,不同学科的教学环节之间都要相辅相成,互相辉映;另一方面,跨学科的整合对教师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才能发挥学科融合的价值。

猜你喜欢
游子吟舞台剧古诗
游子吟
大型黄梅杂技舞台剧《七夕情缘》
游子吟
舞台剧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舞台剧
舞台剧改编电影
游子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