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民 邹红军
(1. 东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2. 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2005 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之时,钱老发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钱学森之问”逐渐被人们关注,成为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和《建议》提出,展望2035 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从国家到个人,创新都是撬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正如钱老所指出的那样,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校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依然有所欠缺,如何弥补我国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短板,基础教育本身的创新应是重要方面,而创新的基础应是质量。教育不是工业,不能随意创新,更不能以损害学生发展为代价而创新,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必须首先满足有质量乃至于高质量的发展。发展是目的,创新是方式,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应以高质量发展为基,以高质量发展助推创新发展。笔者曾在《高质量: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路向的时代转换》中对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较为系统的探索,此处再谈三点看法。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话语是优质均衡。优质均衡中的均衡是指优质性的均衡、卓越中的均衡,而不是低质均衡或同质性的均衡。这是一种整体性的高质量发展状态,即结构上的高位均衡、优化。在我们建立的基础教育发展质量模型中,高质量处于结构顶端也属于高端结构。就基础教育的外部而言,主要指教育系统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之间的均衡,既表现为基础教育发展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布局与协调推进,也表现为基础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功能的有效发挥与转化互补。从基础教育系统自身而言,高位均衡既指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均衡,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破除、区域差异消除后无差异性的教育资源的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配置与高质量投入产出,也指我国基础教育在不同类别、不同级别上的均衡状态,即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之间的均衡,基础教育在人才分流与再生产方面达到理想状态,适应并引领社会发展。在学校层面上,均衡的发展结构指学校分配合理、张弛有度的“五育并举”的时间序列与空间结构,而更为微观意义上的均衡则指个人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这是个体人格的均衡规定。另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办学主体多元,发展形式多样也是均衡状态的题中之义。
优质均衡中的优质是均衡性的优质、个性中的优质,而不是个别优质或同质性的优质。优质均衡的实质是追求优质的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主导形式,中小学校教育的发展质量直接决定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质量。优质的学校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校拥有充足的办学自主权。政府角色由“管理”转向“服务”,并与学校处于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学校之间已建立良好的互动、竞争机制,学校师生能够充分行使教学自主权与学习自主权。二是学校办学特色化明显,“千校一面”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形成一批特色学校、优质学校。三是高效的内部管理。学校在人、财、物、事等诸多方面形成了效率高、质量优的紧密配合的分工协作系统。学校人员饱含热情和激情,各项管理工作井然有序地运行。四是卓越的师资队伍。学校教师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充满活力。五是高效的课程教学。课程资源丰富,形态多样,方式灵活,高效课堂成为常态。六是优质的学校环境。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以及高支持性的外部环境。
好生命与好生活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两个向度,好生命成全好生活,好生活孕育好生命。生命是所有教育思想的逻辑起点,高质量的教育是教化生命向好趋于更好的教育,充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首先,它是“率性”与“修道”和合的教育,既合乎天性又超拔天性,既是个体自然天性的充分释放,又是个体社会性与精神性的全面养成与不断获致。其次,它是“个性”与“共性”和谐的教育。既是尊重个体生命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彰显个体的生命完整与独特,又是在个性的不断放大中走向共性,即以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基因培育扎根人民,复兴民族的时代新人。最后,它是“育人”与“造才”统一的教育。以国家教育目的为根本遵循,以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为基本依据,以拓展深化学校特色为办学举措,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为教学手段,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公民,为国家输送高质量人才。生活是一切教育实践的现实归宿,高质量的教育既是对个体生命的成全,也是对个体美好生活的承诺与践履。它既为个体生活提供充分的现实凭借,又为人民生活绘就和谐集体蓝图;既为今天的生活节制而庆祝,也为明天的可能生活而垦拓;既是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合适生活而育,也是基于教师、为了教师的适切生活而教。
只有当基础教育发展全面实现均衡的发展结构、优质的发展实质以及适合的发展价值,基础教育的创新发展才具备基本的教育土壤,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身即是创新发展的展开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