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历史的沉淀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文化瑰宝。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推动了中外文化融合。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英语的同时,也应当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让学生在收获新知的同时,更在正确价值观引导下,学习做人、做事,提高学生的德育品质。
关键词:初中英语;传统文化;有效融合
作者简介:王春梅,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
教师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平时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心中根植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做事原则,在生活中和学习上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英语作为学生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英语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有利于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
一、丰富传统文化储备,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要想使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堂实现有效融合,教师首先要提升自己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提高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丰富的知识储备,在面对学生的提问时可以给出有深度、有依据的答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基于此,教师应当利用空闲时间,多学习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如《资治通鉴》《乐府诗集》《论语》《弟子规》等。认真钻研英语教材的内容,结合新课标要求,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将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完成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的教育要求。
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2“Let's play sports!”的内容是Eddie和Hobo讨论运動。图片中的Hobo在踢足球,那么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古代足球——蹴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就有了这种娱乐活动。“同学们,我们从书上看到了足球这一体育运动,那你们知道中国古代最早的足球是什么吗?其实中国古代的蹴鞠是现代足球的雏形,不过蹴鞠的球不是现在的充气足球,而是外包皮革、内填米糠的球。”接着,教师用英文介绍蹴鞠和现代足球的差异,让学生学会用英语介绍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Cuju is an ancient football. The football in our text refers to modern football. The premise and meaning of the two are different. The former is used for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for dignitaries and the latter is used for competition.”,通过这样的阐述,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在体育运动中的贡献,增强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更生发出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
初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成熟,作为与学生成长最为密切的教师,我们教师既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建设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不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精华,让他们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形成文化自豪感,避免一些青少年出现的“崇洋媚外”的现象。这样能够让学生明白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有着积极意义。
二、融合传统节日文化,丰富学生知识积累
节日是传统文化的缩影,很多的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习俗,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和饮食习惯已经和古代大不相同,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现在人们的传统节日意识淡薄。现在庆祝节日的方式已经失去了传统节日的韵味,我们有必要带领学生回顾传统节日习俗,使其明晰历史过往。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将教材内容和传统节日相融合,引导学生重新走进传统节日,重温历史记忆,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还能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表达技巧。
例如,在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7“Seasons”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学习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相关词汇,完成课文内容的教学。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春夏秋冬中不同的传统节日,“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and each season has its own festival. The 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are the treasures of our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se festivals?”,有的学生会说中秋节的习俗,赏月、吃月饼。有的学生会提到七夕节,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还会联系西方的情人节进行对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讲述加以补充,比如告诉他们情人节的英语表达方式是Valentine's Day。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学生不仅收获了新知,体会到古人的浪漫情愫,还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辨析了知识表达的差异,轻松突破单元教学重难点,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记忆,将传统节日文化和初中英语课堂相联系,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知识,打开学生的知识视野,加深单元知识的记忆,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合传统节日文化,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更能让学生在与异域文化的对比中,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升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进而在内心深处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三、教学凸显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
对于学生来说,单纯的言传很难使学生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含义,也很难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基于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篇章含义,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传递有关德育方面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使课文内容和中华传统文化有效融合,在对新知的教学中不留痕迹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2“Neighbours”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如何叙述自己和邻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几个英语对话了解到英语文化中邻里之间的相处模式。这时,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普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邻里相处模式,向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六尺巷”的故事,以此向学生传达中华传统文化中和睦、谦让的邻里相处的理念:“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六尺巷》的故事,清朝大学士张英桐城境内的府邸与一家吴姓人家相邻,吴姓盖房的时候想把张家的空隙也占据,张家便写了封信要张英来做主。张英读罢家书提笔写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的家人收到回信便让了三尺地。吴姓人家为之感动,便也让出了三尺。于是两家之间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我们不难发现,中国邻里之间的关系秉持中国的礼仪态度——谦让有度。”经过教师这样细致的讲解,学生沉浸在故事的回味中,产生了对谦让这一美好品格的深刻认知,同时,也深刻理解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同。
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将这一意识不断渗透在点滴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凸显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方便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和思想意识的不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深入了解中华文化,锻炼学生英语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合适的方法融入中华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学生会发现许多自己不曾听说的历史故事,学生本身有着很大的历史学习空间。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使中华传统文化和初中英语课堂高效融合。
以译林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2“Great people”的教学为例,教师会带领学生学习美国宇航员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的相关故事,也会向学生介绍我国袁隆平先生的相关事迹。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查找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历史人物,挑选一位在下一节课进行课堂表述,“Every country has heroes who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country. Pick a Chinese historical figure you are interested in and introduce his achievements and deeds in English.”。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主动查寻相关的知识,大家在介绍人物时会相互交流,互相分享,这既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宽度,让学生在繁杂的英语学习的同时,借助小故事缓解了学习压力,同时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传统文化的知识面。
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闪耀着无数的优秀人物,这些伟大的先行者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迈向新的征程。英语教材中不乏体现传统文化魅力的文本,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这一元素,通过引入那些催发人不断前行的人物故事,不断点燃学生深度探究的热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主查阅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同时,学生在相互沟通和交流中,能够提高自己的听力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五、展现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的科技水平突飞猛进,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到了教学当中,正成为助力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丰富英语教学的授课形式,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英语课堂更好地结合,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向学生传输传统文化意识”的教学目标,从而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例如,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5“Good Manners”的教学中,教师会带领学生学习一些西方礼仪,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讲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饮茶礼仪等等,让学生通过直观鲜活的画面,将各种礼仪呈现在学生眼前。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有英文介绍的与中华传统文化礼仪有关的视频,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除此之外,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音频。比如,在介绍中国乐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音乐,展示相关的图片,并介绍他们对应的英文名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许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语知识。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处处闪耀着文化的光辉,英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英语知识的重任,还应是传递中华文化的使者。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决不能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否则势必会阻碍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直观鲜活的动态画面,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师要将立德树人这一理念贯穿教学的始终,培养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期建设者。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和学科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每一位教师的重要职责。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中华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积聚碰撞的舞台,教师在教学中更要依据教学内容,巧妙融入传统文化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获取英语新知的同时,更筑牢思想防线,切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其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海明.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2(3):94-96.
[2]汪先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渗透[J].华夏教师,2022(2):75-76.
[3]范丽琪.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究[J].天津教育,2021(17):48-49.
[4]高洪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山东教育,2021(46):15-16.
[5]陈云国.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1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