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勤,马君妍,贾琳婧,孙雪焕,李素梅,郝琼丽,张会敏
(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河南 新乡 453003;2.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3.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儿童康复科,河南 新乡 453003)
缺血性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特点[1-2]。约1/3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3]。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往往由于行动不便及病耻感而无法融入社会,出现孤独情绪;孤独感是指个体对与人交往的渴望和现实中与人交往产生差距时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体验,当社会需求未能满足社会关系的数量或质量时会使个体产生痛苦的感觉,进一步加重焦虑抑郁症状[4-5]。由此可见,运动功能和孤独感可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孤独感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孤独感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1年4~9月5所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纳入标准:(1)年龄≥60岁;(2)符合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6],并经CT和(或)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3)病情处于稳定期;(4)有语言表达和文字阅读能力,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疾病,如恶性肿瘤及肝、肾衰竭等;(2)患有精神疾病,无法参与调查者。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20份,收回问卷403份,有效回收率为96.0%。403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男178例,女225例;年龄65~95(71.32±5.64)岁;婚姻状况:未婚5例,已婚330例,离异1例,丧偶67例;受教育程度:文盲23例,小学58例,初中116例,高中及以上206例;月收入:<1 000元23例,≥1 000~<2 000元31例,≥2 000~<3 000元143例,≥3 000~<4 000元88例,≥4 000~<5 000元62例,≥5 000元56例;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合作医疗341例,自费8例,公费医疗48例,商业医疗保险5例,其他1例;职业:农民33例,教师34例,工人130例,医生13例,公务员93例,自由职业9例,其他91例;锻炼情况:每天锻炼315例,每周锻炼1次以上33例,偶尔锻炼23例,不锻炼32例。
1.2 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调查前对调查者(护士)进行统一培训,向被调查者说明研究内容及研究目的后取得调查对象知情同意,严密保护被调查者个人隐私,不能自行填写者由调查者根据患者回答代为填写,问卷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采取双人录入原则,保证数据输入的准确性。
1.3 研究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根据研究内容及目的自行设计,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方式、月收入、医疗费用情况、锻炼情况等。
1.3.2 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25(geriatric locomotive function scale-25,GLFS-25)采用GLFS-25[7]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该量表包括身体疼痛、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精神状态4个维度25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来计分,0~4分代表没有困难至非常困难,总分≥16分表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评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差。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3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孤独感量表(UCLA loneliness scale,ULS)-8该量表由HAYS等[8]于1987年编制完成,包括8个条目:6个“孤独”为正向条目,2个“非孤独”为反向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来计分,1~4分分别为从不、很少、有时、一直,非孤独条目采用反向计分,该量表评分范围为8~32分,分数越高表明孤独感程度越高。该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741[9],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1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孤独感状况403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GLFS-25总分为(24.66±7.93)分,其中日常生活活动、身体疼痛、社会活动、精神健康状态4个维度评分分别为(15.46±5.25)、(3.99±1.34)、(3.19±1.30)、(2.01±0.87)分。403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孤独感ULS-8评分为(10.78±3.56)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孤独感状况比较结果见表1。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锻炼情况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GLFS-2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居住方式、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GLFS-25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方式、月收入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ULS-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锻炼情况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ULS-8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GLFS-25和ULS-8评分比较
2.3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与孤独感的相关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GLFS-25总分与孤独感ULS-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162,P<0.05),其中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精神健康状态维度得分与孤独感ULS-8评分均呈正相关(r=0.152、0.212、0.172,P<0.05),而身体疼痛维度得分与孤独感ULS-8评分无相关性(r=0.049,P>0.05)。
缺血性脑卒中致残率高,70%~80%的患者会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导致患者出现孤独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有研究显示,孤独感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10-12]。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孤独感的现状,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制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干预措施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社会参与度,满足其社会支持的需求,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GLFS-25总分为(24.66±7.93)分,高于普通老年人,说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差[13];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身体疼痛维度得分较高,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密切相关,由此可见,专业的康复治疗和缓解疼痛对提高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至关重要[14]。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锻炼情况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GLFS-25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越大的患者运动能力越差,这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机体功能越来越差,骨矿物质含量和骨密度降低,跌倒发生率升高[15],而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各项机体功能较正常老年人差,导致运动障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重。受教育程度越低的患者运动功能越差,这可能是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依赖性较强,对疾病认识不深刻,也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通常收入也较低,无经济能力去参与持续的康复治疗;而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则更加独立,更关心自己的健康,拥有较强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因此,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运动功能较好[16]。每天坚持锻炼的患者运动功能GLFS-25评分较低,运动功能较好,这说明坚持体育锻炼能帮助患者肢体康复,提高运动功能,而不经常锻炼的患者由于活动量少而会加速肌肉的萎缩与僵硬,导致运动功能下降;因此,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坚持锻炼,培养患者的独立性,加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运动功能,加快肢体功能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孤独感得分为(10.78±3.56)分,低于王晨等[17]的研究结果,这可能是因为本研究选择的对象均为病情稳定期患者,患者住院时可与家属和病友交流聊天,所以孤独感程度相对较低,尽管评分较低,也说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一定的孤独感。进一步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职业、居住方式、月收入情况对患者的孤独感有一定影响。男性比女性患者孤独感评分高,这可能与个体差异和社会环境有关,女性老年人通常对社会活动有更大的热情,例如打麻将、跳广场舞等,而老年男性则居家时间较多,社交范围小,有研究显示,久坐以及看电视多的老年人的孤独感程度较高[18]。无配偶(包括未婚、丧偶、离异)患者的孤独感状况最高,这与孙羽燕等[19]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结果类似,由于无配偶的患者缺乏情感支持,配偶的支持是情感支持的重要部分,而无配偶的患者无法向配偶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此孤独感程度较高[20]。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孤独感程度高,这可能是因为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往往经济收入较差,而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在经济条件上更好,因此,可以更自由地参与社会活动,社交更广泛[16],且本研究中月收入较高的患者孤独感程度较低,也证实了这一点。职业为农民的患者孤独感评分较高可能是由于农村缺乏娱乐设施,娱乐方式较少,较少组织娱乐活动[21];且农村的年轻人大多选择去大城市工作,大多数患者无子女的陪伴,因此孤独感程度较高。独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孤独感评分较高,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中国有“养儿防老”和“老有所依”的观念,因此,当患者家庭方面的需求未得到满足时,空巢老人有着更强烈的精神诉求,孤独感较强,更需要家人的陪伴[22]。因此,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与其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医护人员应在患者与患者家属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加强患者与其家属的沟通联系,降低患者孤独感,改善其心理健康,促进疾病的康复。
本研究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GLFS-25总分与孤独感ULS-8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日常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精神健康状态维度得分与孤独感ULS-8评分均呈正相关,说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越差,孤独感程度越严重;这与THEEKE[23]的研究结果相符。有研究显示,老年人的运动能力是孤独感的预测因素,运动能力下降限制了老年人出门参加社交活动,功能受损的老年人大多数时间被迫居家,无法正常交友,而子女忙于工作,也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导致其孤独感加重[20]。因此,要降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提高其运动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针对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早日进行康复训练,制定康复计划,设定康复目标,监督其进行康复训练,并加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沟通,鼓励患者向家属分享自己的感受,拉近彼此关系,降低患者的孤独感;针对居家的患者,社区的医护人员应多开展一些脑卒中康复知识讲座和文娱活动,使患者意识到运动对身体康复的重要性,同时也帮助其融入社会,提高社会参与度,降低其孤独感;另外,也可以通过现代社交软件如微信、QQ等网络平台来帮助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其家人及朋友联系,降低其孤独感[22]。
综上所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差,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孤独感,且运动功能越差,患者孤独感越强;因此,医护人员应多鼓励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帮助患者降低其孤独感。另外,本研究将进一步对居家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孤独感进行研究,了解居家患者的孤独感水平。本研究仅在新乡市5所医院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不能代表其他地区患者,今后将扩大地区和样本量进一步研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