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广彬,陈 丽,黄 浩,顾健豪,聂 斌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405;2.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95)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患部出现条索状结节,按压可引起该处疼痛及远部牵涉痛[1-2]的骨骼肌疾病。本病伴有耳鸣、头晕等多种症状[3-4],且发病率高[5-6],医疗支出大[7]。其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其中针灸被认为是目前物理疗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8]。但目前,国内外有关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较为分散,相关领域临床行业从事者及科研人员难以及时有效地了解该领域的科研现状及新的研究热点。因此,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9-10]可视化分析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相关文献,从而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并为进一步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1 文献来源和检索 文献来源于Wed of Science核心合集,以“myofascial pain syndrome”“MPS”“trigger point”“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Ps”“acupuncture”“dry needling”为主题词,限定时间为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检索得到文献数量为1038篇,剔除重复文献、无效文献及动物实验,最终纳入497篇文献进行数据分析。
1.2 数据处理及分析 导出纳入的497篇文献,用CiteSpace转换后导入软件中设置相关参数。(1)时间设置:分析时间为2000—2021年,时间分区法采用5年分区法,以5年为1个时间切片;(2)剪切方式:选择Pathfinder、Prunning sliced networks以使图谱更加清晰;(3)节点类型:节点类型为作者、机构、关键词[11],将作者、机构、关键词对应的阈值设置为g-index,k=25,其余参数设置为默认值。
2.1 时间分布 共获得相关文献497篇,年均发文量23篇左右。图1显示,尽管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的发文量在不同时期表现不同,但总体上,文献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增长模式基本符合线性增长:Y=2002.687+0.346X.892,R2=0.79(R2越接近0.8则可认为该模型有较高的拟合优度,可较好地反映相关领域文献变化趋势)。
图1 研究文献发文量分布图
2.2 国家分布 国家共被引分析是按照作者国别对其研究结果进行分类研究,可了解目前该学科主要研究者及研究机构的所在地。图2显示,目前该领域排名前三的国家主要为美国(129篇)、西班牙(104篇)、中国(99篇)。美国研究数量最多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及干针疗法的提出者来自于美国有关,且研究机构及研究者多与美国的研究机构及研究者合作,体现了学科开创者所在国家在该学科研究的先发优势;最高产作者FERNANDEZ-DE-LAS-PENAS C及其团队主要来自西班牙,可见高产作者对其所在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极大促进作用,这也符合普莱斯定律;中国目前研究数量排名第三,主要与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与中医学相联系有关。结合中心性可知,美国、西班牙、中国、德国、伊朗、澳大利亚、英国为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领域较有影响力的国家。(见表1)
图2 文献作者所属国家分布图谱
表1 发文量及中心性前10的国家地区
2.3 机构与作者分布 相关研究领域内的学者及其所属研究机构合称为学术共同体。对研究机构和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发掘有影响力的学术共同体和潜在的合作机构及合作者的信息,并帮助研究者建立合作关系[12-13]。CiteSpace软件生成的图谱包括276个节点、425条连线,密度为0.0112。各研究机构、研究人员之间的跨机构合作较差,多为各研究机构内部合作。在该领域较有影响力的机构有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见表2)其中最高产作者FERNANDEZDE-LAS-PENAS C来自于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其研究方向为筋膜疼痛触发点。截至2021年10月,该大学发表论文718篇,主持相关项目5项,被纳入本次研究的论文数量为40篇。根据普莱斯定律,核心作者中最低产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等于最高产作者发表论文数的0.749倍,具体公式如下:
表2 发文量及中心性前10的机构
其中,M为核心作者中最低产作者所发表的论文数,nmax为最高产作者发表论文数。
2000—2021 年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领域核心作者发文量至少为6篇,共有核心作者21人,占总发文作者的8.97%,发表文献225篇,占总数45.3%。(见表3)核心作者发文量未达到发表文献总数50%,故尚未形成核心作者团队。
图3 研究机构-作者混合分布网络
表3 发文量前21的核心作者
2.4 关键词分析
2.4.1 关键词共现 文章的中心思想及研究热点体现在关键词中,关键词分析有利于研究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领域的热点[14]。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式中,目前仍以“针灸”和“干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开始关注注射、神经电刺激等治法;临床症状方面,患者多在背部和颈部等上半身部位发病,且大多病程较长;临床试验研究方面,该领域以随机对照双盲试验为主,且“临床试验”中心性最高(0.11)。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证据质量在循证医学九级证据金字塔中属第二级,仅次于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见图4、表4)
图4 关键词共现图谱
表4 高频与高中心性关键词排序表
2.4.2 关键词聚类 在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的评价指标中,Q值>0.3可认为该网络聚类结构显著[10]。本研究中关键聚类可视化图谱(见图5)的Q值为0.5145。关键词聚类分析形成了9个聚类结果。(见表5)聚类标签代表该领域主要研究内容分布,本研究中聚类标签可分类为实验设计、治疗手段、临床症状。其中,与“临床症状”有关的聚类标签轮廓值均较高,证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试验。
表5 关键词聚类列表
图5 关键词聚类图谱
将关键词聚类图谱转化为关键词时间线图谱,可分析20年来热点历史演变情况。前期以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伴随症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为主流,目前研究者开始重视其生理机制,尤其是针灸干预头颈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且临床试验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热点。(见图6)
图6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2.4.3 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是指在短时间内该关键词出现频数显著增加。词频变化可判断研究领域的前沿与趋势。本研究共获得7个突现词,其中“双盲”的突现强度最强(8.13)。双盲指在试验期间,研究者、受试者等均不了解受试者接受的处理[15]。突现时间最长的关键词为“机制”。2000年以后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相关研究主要是生理机制相关的临床试验。(见图7)
图7 关键词突现图谱
2.5 文献共被引分析 若两篇(或多篇论文)同时被后来一篇或多篇论文所引证,则称这两篇论文构成共被引关系。文献共被引网络研究可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及演进动态。共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献是新泽西州立大学健康学系的KIETRYS D M等[16]于201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干针治疗上肢筋膜疼痛的综述。KIETRYS D M等[16]认为干针在即刻减轻上肢筋膜疼痛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共被引频次排名第二的文献为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的LIU L等[17]发表的干针治疗颈肩部筋膜触发点的综述。颈肩部的筋膜触发点可能引起头痛、眩晕乏力、异常感觉等症状,干针在治疗颈肩部筋膜触发点方面效果显著,而湿针则在治疗中期疼痛方面更加有效[17]。中心性排名前10的文献中心性均大于0.1,其中中心性最高的文献是西班牙SEGURA-ORTÍE团队的一项临床试验。该试验比较了干针疗法及拮抗松弛术治疗上斜方肌触发点的疗效,两者在最终疗效方面没有显著区别,但干针起效时间更短且操作更加方便[18]。中心性排名第3、6、10的文献均与上斜方肌相关,其中中心性排名第3的文献[19]证实了针灸治疗上斜方肌触发点的长期疗效,中心性排名第6的文献[20]证实了针灸可减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疗效,中心性排名第10的文献[21]证实了针灸联合肌能疗法治疗女性上斜方肌潜在触发点的疗效。动物实验方面,目前研究主要探讨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不同时期的自发神经电活动及触发点肌电位与正常肌肉的区别。(见图8、表6~7)
表6 发文量前10的共被引文献
图8 文献共被引图谱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最早由JANET TRAVELL提出。本病主要表现为患部按压可触及条索状物并出现压痛,常伴随头晕、远处疼痛等症状;其产生机制可能与肌肉组织内的乙酰胆碱含量增加有关[22-23]。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伤筋”的范畴[24-26]。《灵枢经》认为经筋疾病的治疗应当“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腧”,即以针灸治疗为主。现代医学认为,尽管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药物、冰敷、手法治疗等方式,但这些方法均由于仅作用于肌肉表面而非肌肉深层,故疗效不佳。而针灸作为一种侵入性手段,可影响患部肌肉的乙酰胆碱含量,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主要的物理治疗手段[19-20]。但研究者目前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均未有清楚的认识,因此,本研究以可视化图谱的形式分析了核心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中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研究的相关文献。
3.1 研究现状
3.1.1 时间分布 与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的文献数量虽时有波动,但总数不断上升,且2014年至今发展较迅速。这种趋势主要与人们生活习惯改变(如久坐、运动量减少等)导致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有关。
3.1.2 国家分布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发现和提出者来自美国,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相关研究项目较多,故这两个国家均在该领域有较高影响力。西班牙的高影响力与最高产作者FERNANDEZ-DE-LAS-PENAS C及其团队来自该国有关。目前该领域高影响力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洲,与此同时,伊朗、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可见该领域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化。
表7 中心性前10的共被引文献
3.1.3 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 目前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多个地区均有多个研究机构对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展开了研究且取得了相应的进展。这些机构多为当地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如中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其中,研究机构多集中在西班牙、中国、美国3个国家,发文量及中心性最高的均是胡安卡洛斯国王大学,该机构多为内部合作或者与其他西班牙高校合作。最高产作者FERNANDEZ-DELAS-PENAS C的团队主要来自该院校,且该团队与同样来自西班牙的CLELAND J A、PEOOS-MARTIN D、FERNANDEZCARNERO J等作者合作较多。该团队主要研究肌筋膜触发点的生理机制,并汇总分析了相关临床试验。目前研究机构的合作多为研究机构内部合作,缺少机构间合作尤其是跨国合作,因此,今后各国研究者应加强跨机构合作从而推动该领域发展。
3.2 研究热点及前沿 关键词分析和文献分析结果可反映该领域研究趋势和科研热点。两者的结果较为统一,主要表现为随着时间的转移,研究者对疾病的认识由原来仅关注治疗手段及伴随症状,到目前研究具体临床机理,表明研究者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正不断深入。高引用和高中心性文献分析显示,目前开展的临床试验主要是研究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尽管目前临床试验的数量逐年增多,但仍缺乏多中心、大样本、多机构合作、说服力强的大型临床试验。关键词聚类、共现分析等有助于了解到该领域当前热点具体情况。
3.2.1 研究热点演变 年发文量、关键词时间线及关键词聚类分析显示,2000—2009年为该领域发展初期,研究热点主要以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研究为主;2010—2014年,穴位、骨骼肌疼痛、伴随疼痛等相关机制的研究开始兴起;2015年至今,研究热点主要为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相关的生理机制研究,如针灸对自主神经系统反应、骨骼肌力学性质等的影响开始成为热点。目前该领域的研究仍多集中于临床试验,尤其是对上半身如颈肩部、上肢等部位触发点的研究,如KIETRYS D M、LIU L、SEGURA-ORTÍE等研究者均发表过有关上半身触发点的临床研究及回顾性报告[16-18]。这可能与现在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保持一个姿势办公或使用电子产品)导致本病发病率升高有关。
3.2.2 研究前沿 设计严谨的动物模型进而研究针灸干预本病的机制,逐渐成为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潮流,如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患部力学性质、肌肉电生理等方面的研究。目前HUAMG Q M团队主要关注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生理机制研究并开展了相关动物实验。该团队于2015年发表的一篇有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在损伤恢复不同时期神经电活动的论文目前中心性排名第2[27]。
3.3 总结 本研究采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了2000年以来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趋势及前沿,结果显示临床试验在不断增加,而相关机制研究也正在成为新的热点。研究结果可为研究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有效信息,使研究者识别潜在的研究机构和研究学者。挖掘该领域主要的科研热点,对将来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开拓新的研究热点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4 不足与展望 目前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治疗方案:在相关临床试验中,针灸治疗多是采用西医扳机点理论或者中医学中“阿是穴”理论确定针刺部位和针刺深度,缺乏中医辨证分析,未能完全体现传统针灸疗法的优势。(2)作用机制:目前生理机制的研究正逐渐成为热点,但均是从西医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中医方面大多着眼于阿是穴或者筋膜理论的角度,很少有研究者从《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的角度去思考其作用机制。(3)研究设计:目前该领域研究多为临床试验,缺少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且由于针灸疗法本身的特殊性,多数临床试验未能真正达到“双盲”设计,且缺乏多中心的临床试验。(4)机构合作:一方面,机构合作缺乏跨国合作,如最高产作者FERNADEZDE-LAS-PENAS C团队合作对象多为西班牙国内大学或美国的研究机构;另一方面,区域发展不平衡,如我国研究机构及成果多集中在东部地区,提示研究者们应互相分析相关临床经验及研究成果,加强跨地区合作。(5)CiteSpace软件本身的局限性:CiteSpace软件无法同时处理多种语言的数据库,且软件本身算法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软件只能用于分析关键词、参考文献、作者和机构等方面,不能对纳入的文献全部内容进行分析,可能造成一些信息遗漏。
研究展望:相关领域研究者应创新实验设计方案,加强国际科研成果交流及跨地区合作,开展水平更高的多中心研究项目,从而为针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机制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