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迪,李文霞,刘冬芝,李 昕,尚 清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源于分娩过程,胎儿肩、颈部位出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周围神经损伤。患儿患侧上肢常会出现麻痹感或是瘫软的情况,从而导致患儿的肌肉出现萎缩甚至畸形的情况,严重损害患儿的肢体活动,同时也对患儿家庭以及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对此,应尽早对该类患儿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以助于受损的上干型臂丛神经更好地恢复,缓解患儿上肢残损的程度。肌内效贴曾广泛用于运动损伤的修复,但对肌内效贴的贴法、运用机制等仍在进行中,对于不同类型的臂丛神经损伤应用肌内效贴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就肌内效贴治疗在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康复科于2020年4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32例,包括13例肌皮神经、腋神经损伤,19例肌皮神经、腋神经、肩胛上神经损伤。纳入标准:①满足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标准;②在我院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完整;③肌电图诊断呈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④年龄1岁以内;⑤认知能力无异常,家长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骨折且皮肤破损者;②非产伤引起的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 ③已出现患肢严重畸形及解剖结构出现异常。本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知情同意。3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12个月,平均(4.54±3.21)月;损伤神经42条,接受手术治疗3例,未接受手术治疗13例。对照组男10例,女6例,年龄1~12个月,平均(5.21±3.32)月;损伤神经41条,接受手术治疗3例,未接受手术治疗13例。2组年龄、性别、损伤神经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1.2 康复治疗 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1)初期主要进行被动活动,待患儿肌肉稍恢复即进行激励训练以及运动再学习,1次/日,每次30 min;2)对患儿的肌肉进行捏拿放松合并轻快柔和的轻扫叩击法,1次/日,每次30 min;3)对患儿的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1次/日,每次10 min;4)使用中频治疗仪进行治疗,1次/日,每次20 min。同时在康复训练前进行20 min的感觉输入。
1.3 肌内效贴治疗 观察组在上述的基础上进行肌内效贴治疗。患儿扎贴之前,采用75%的酒精,对需进行扎贴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扎贴:1)保持患儿端坐位,肩关节呈外展,前臂外旋,将贴布的3头固定于患侧锁骨外侧、肩峰以及肩胛冈位置,向肱骨体外侧三角肌粗隆延伸并进行扎贴;2)保持患儿端坐位,关节呈屈曲,采用X形贴布,自然拉力促进患侧肌肉收缩,将贴布的2头固定于肩胛骨盂上结节和肩胛骨喙突,向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延伸并进行扎贴;3)保持患儿端坐位,前臂呈旋后位,采用Y型贴布,将贴布的2头固定于肱骨外上髁和尺骨外侧缘的上部,向桡骨上部前面延伸并进行扎贴,4)采用I型贴布,对患侧的上臂、前臂桡侧以及虎口区域进行扎贴。若扎贴部位的边缘皮肤出现发痒发红的情况,则可用止痒药膏对扎贴周围进行涂抹。以上贴扎每次保持2天左右,7次扎贴为1疗程,1疗程结束间隔1天再进行下一疗程。
1.4 观察指标
1.4.1 臂丛功能 康复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对所有患儿进行1次臂丛功能评分。评分标准:肩关节外展角度≥60°为6分, 45°~59°为5分, 30°~44°为3~4分,<30°为0~2分; 肘关节屈伸角度≥90°为 7~8分,60°~ 89°为 5~6分,30° ~ 59°为3~4分,< 30°为0~2分。
1.4.2 治疗效果 治疗6个月后,肌电图评估改善效果。1)明显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正常或者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超过5 m/s;2)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超过3 m/s;3)无改善: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增加不足3 m/s。总有效率=(明显改善+改善)/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以<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2组臂丛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肘关节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详见表1。治疗6个月后,对比2组肌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5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50,=0.006)。
表1 治疗前后2组患儿的臂丛功能评分比较分)
上臂丛神经属于支配人体所有上肢的活动的一类神经,上臂丛神经可分为上干型、下干型、全臂丛型三种干型,每个干型都有着独立的分支,这些分支能支配所管上肢区域的肌肉运动。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属于常见的一种产伤,常与围生期出现的耻骨弓低平、宫缩无力、胎儿过重、产程中对胎儿上肢的牵拉和挤压等情况密切相关。在产妇难产时,由于暴力引起胎儿的头部和肩部出现分离的情况,这时就容易导致胎儿的臂丛神经出现损伤,严重情况下可导致整个臂丛神经出现损伤。如不能进行及时的治疗,则会致使患儿上肢的活动和感觉的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无法进行上肢外展、上肢外旋和屈肘等活动。
目前临床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针灸治疗等,但这些治疗手段之间的效果近似。肌内效贴治疗是由日本加濑建造博士发明的软组织扎贴技术,是将有弹性的肌内效胶布贴于肢体体表,以达到保护肌肉骨骼系统、促进运动功能的非侵入性治疗技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肌内效贴布扎贴在患肢表面,可增加关节可活动范围。研究表明,肌肉效贴可通过抑制肌肉活动,发挥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通过增加皮下组织和皮肤的间隙,发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淋巴回流的作用;通过减少疼痛感受器的压力,发挥缓解疼痛的作用;通过减轻肌张力的异常情况,发挥重建筋膜和肌肉的作用;通过对皮肤的刺激,发挥调节神经和骨骼的作用。
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多为臂丛功能中的肩关节外展功能、屈肘功能以及前臂旋后功能障碍,故本研究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臂丛功能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肌电图改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58.54%)。提示应用肌内效贴手段可缓解患儿扎贴部位下紧张的肌肉,以增加臂丛神经的感觉输入,具有促进上干型臂丛神经恢复的作用,有利于改善患儿患肢的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肌内效贴治疗能促进产伤性上干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恢复,可改善患儿患肢的运动功能,与常规康复治疗联用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