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美
(辽宁省大连市心理医院14科,辽宁 大连 11602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不断迅猛发展,人们生活压力明显增加,从而导致我国焦虑症患者日渐增加,属于神经症中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以紧张害怕、心悸、胸闷、忧虑、呼吸急促等为主,严重者甚至造成社会功能受损,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2]。目前临床治疗方式较多,虽然能够有效缓解相关症状,但效果并不理想,明显延长治疗时长,增加患者痛苦[3]。随后医疗水平与护理技术不断改进,临床认为除了常规治疗之外,还应重点关注患者心理状态,选择有效护理干预,加强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可有效稳定其负性情绪,促进病情快速好转[4]。但临床护理方式较多,如何选择成为临床研究重点。随着护理技术的完善,常规护理已经无法满足临床要求,护士共情护理被提出,其作为新型护理模式,主要以人为精神为主,其中将心理护理与亲情护理相结合,可有效控制患者情绪,并提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5-6]。本文对此展开试验,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8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析护士共情护理运用于焦虑症中的价值,阐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纳入的88例焦虑症患者作为试验对象,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4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3.49±1.58)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病程(2.03±1.04)年,初中及以下11例,高中至大专19例,本科至以上14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3.51±1.41)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病程(2.07±1.11)年,初中及以下10例,高中至大专18例,本科至以上16例。两组基本资料相比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基础信息齐全,参与完整试验过程。②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精神障碍分类)[7]中疾病的诊断标准,并经过临床检查确诊。③患者与家属签订知情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剔除标准:①存在认知功能或者交流障碍者。②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③存在急性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肝肾疾病、严重躯体疾病、器官功能异常者。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除了常规护理之外,选择护士共情护理。①首先组织护士进行共情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嘱咐所有护士应创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同时为患者提供理解、尊重与鼓励,并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与责任心。培训结束后执行相关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使其自觉掌握相关知识。另外由护士长带领科室内护士进行讨论,对具体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后及时总结,并制定改良措施等。②主动与患者沟通,并耐心倾听其内心真实想法,中途不可进行打断,还应仔细观察患者表情与动作变化,直到患者表达结束后,应给予理解与感同身受,随后结合自身感受发表建议。③利用换位思考方式与患者相处,如遇到问题,护士应站在患者角度,设身处地为其着想,理解患者内心世界,并了解患者性格特征,感受其内心痛苦。④通过倾听患者抒发情绪及换位思考等方式,充分掌握其精神状态,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⑤掌握患者具体信息后,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准确引导,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同时还可通过抚摸、微笑等非语言方式给予安慰、理解。另外告知患者如果是自己应该如何解决问题,指导其调节情绪的方式,并随时陪伴在患者身边,给予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对照组 选择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病房环境,严格遵照医嘱进行用药指导,并为其制订饮食、运动计划,保证饮食均衡,同时嘱咐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其负性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干预前后进行自我效能评分调查,其中包含症状管理、情绪控制、角色功能以及沟通能力,每个项目总分10分,得分越高者提示自我效能感越高。②干预前后测定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其中HAMA:评分不足7分正常,7~14分轻度焦虑,15~29分中度,超出29分重度;HAMD:评分不足8分为正常,8~20分为轻度抑郁,21~35分为中等抑郁,超出35分为严重抑郁[8-9]。③干预前后进行QOL(生活质量)评分调查,每项总分60分,生活质量极差<20分,差20~30分,一般31~50分,良好51~60分[10]。④护理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选择院内自制的满意度表,主要对护士的操作技能、服务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超出80分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低于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44×100.00%。⑤干预前后开展睡眠质量评价,其中包含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每项满分10分,分值越低睡眠质量越好[11]。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研究中选择SPSS 18.0系统计算数据,其中()用于表示计量数据,选择t检验,而百分比(%)用于表示计数数据,选择χ2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后选用P<0.05表示。
2.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 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分,)
表1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的变化(分,)
2.2 两组HAMA、HAMD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HAMA、HAMD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的对比(分,)
表2 两组HAMA、HAMD评分的对比(分,)
2.3 两组QOL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QOL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高出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QOL评分的对比(分,)
表3 两组QOL评分的对比(分,)
2.4 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研究组满意度95.45%明显高出对照组81.82%(P<0.05)。见表4。
表4 两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2.5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 干预前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表5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的对比(分,)
焦虑症作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心理疾病,其发生机制可能与遗传、不良生活事件、个性特点、躯体疾病等因素息息相关,若未能够尽早发现并及时选择有效干预方式,随着疾病持续发展,患者症状不断加重,可能直接影响其睡眠及生活质量,减低自我效能感,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自杀倾向,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12-13]。研究指出[14],药物虽然能够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但难以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对此,选择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近几年,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有效护理干预后,可进一步增强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既往多选择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其中仅通过病情观察、病房管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等方面,无法有效彻底改善患者情绪状态[15-16]。随后临床经过研究分析,发现护士共情护理效果更为显著,快速稳定患者情绪状态,获得家庭与社会支持,稳定负性情绪,改善生存质量[17]。本文对此展开试验,结果中显示:干预前两组的自我效能、HAMA、HAMD、QOL、睡眠质量评分相比无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5.45%明显高出对照组81.82%(P<0.05),提示研究组能够尽早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升生存质量,同时防止医疗纠纷产生,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共情护理属于新型护理方式,其中以耐心倾听、换位思考、心理疏导等方式进行干预,因为大部分焦虑症患者有无人理解、无人认同的想法,因此通过护士共情护理,要求护士感同身受,设身处地站在患者角度,感受其内心世界,从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理解、支持与鼓励,使其积极面对疾病与生活,缓解绝望、痛苦及焦虑的情绪,同时增加对患者的信任,更加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快速稳定病情[18]。另外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身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通常焦虑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较低,可能与其无法获得家人朋友的支持,长时间无法倾诉的状态存在关联[19]。因此护士共情护理过程中,护士会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想法,并在倾诉结束后站在患者角度进行总结分析,有效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理解,从而提升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
综上所述,护士共情护理运用于焦虑症中疗效较为明显,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并快速稳定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