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沈阳音乐学院研究戏曲音乐的认同与思考

2022-11-05 23:18徐培成
乐府新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评剧中国戏曲剧种

徐培成

沈阳音乐学院在全国音乐教育界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她的前身是延安鲁艺,为新中国培养了众多知名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家摇篮,是中国音乐界一座丰碑林立的殿堂。今天沈阳音乐学院主办召开“首届中国戏曲音乐学术论坛”,这在全国音乐学院中是一件新鲜事,对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是一件大好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的有力举措。我7 岁学戏,12 岁考入辽宁戏曲学校,毕业后一直从事戏曲工作,曾主演过京剧、评剧一百多出戏,当过18 年院团长,在文旅部、中宣部、中国剧协做过多年评委,看了有几千台戏曲剧目,同时也对全国戏曲剧团的生存状态、生产状况、演出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我这大半辈子干的事都与戏曲紧密相关,从学戏、演戏、编戏、作曲、教戏、导戏、画戏、评论戏一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写戏、排戏、教戏、作曲、画戏……可以说我对中国戏曲有着与对生命同样的热爱。所以我对沈阳音乐学院成立“中国戏曲曲艺音乐研究所”这件事高度关注。研究所邀请了几位著名专家为特聘教授,专门培养戏曲音乐研究的理论人才,真是难能可贵,这在全国音乐院校是首开先河之举。我对戏曲曲艺研究所抱有极大的希望和期许,因为这将成为中国戏曲音乐深化理论研究、培养高端戏曲曲艺研究人才的高地。中国戏曲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桥梁,在一定历史时期还是传播的主渠道,因此我认为沈阳音乐学院的戏曲曲艺研究所是大有可为的生力军。

这支生力军实力强、作用大。记得上世纪5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安波来沈阳专门研究评剧,为评剧《小女婿》香草这一人物作创作了“小河流水哔啦啦的响”这段经典唱腔,流传到今天家喻户晓。改革开放以来,沈阳音乐学院龚荣光、徐占海教授为沈阳评剧院作曲多台大戏。其中由徐占海作曲的评剧《我那呼兰河》荣获文华大奖,实践证明:音乐人是中国戏曲音乐传承创新发展的主流力量。当我看到这次会议通知中提到“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研究”这一议题,我十分兴奋,沈阳音乐学院在深入研究中国戏曲音乐,这是难得的大好事!我认为“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研究”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价值:

一、为中华民族戏曲音乐艺术寻根定位、统筹规范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中国戏曲通史》是戏曲理论家张庚和戏曲评论家郭汉城合著的一部长篇巨著,开篇就提出:“中国戏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时代的歌舞。原始时代当然没有戏曲,但是在原始时代却已存在歌舞了。我们知道一切艺术源于劳动,中国的歌舞也不例外。”国学大师王国维将中国戏曲定义为“以歌舞演故事”,这里的“歌”就是戏曲音乐的前身。评剧音乐家史林在《戏曲音乐的功能及个性》一文中指出:“我国最特殊、最有特色的是戏曲音乐,它是将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和说唱等各种音乐素材经过多年的实践,不断改革、发展,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戏曲音乐,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风格和特色。戏曲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周秦的舞乐,汉魏六朝的鼓乐,唐宋的歌舞和大曲,后来的鼓子词、诸宫调,从南戏(南曲)到元杂剧(北曲)一直到明朝出现的传奇,每个历史时期都遗留下很多传统的民间音乐。随着四大声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余姚腔)出现之后,到清朝就有了‘花部’,出现了‘南昆、北弋、东柳、西梆’之说,产生了各种地方戏曲,一直发展到皮簧戏(京剧)的兴起,每个历史时期的戏曲音乐都有改革和创新。戏曲音乐基本上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唱腔音乐,体现为唱腔旋律和演唱技巧;二是伴奏音乐,可分文、武场(即是弦乐和打击乐)。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体骨干部分,剧种的特色主要表现在唱腔音乐上。”

通过多年学习实践,我以为戏曲音乐的唱腔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曲牌体,以昆曲为代表,包括川剧、徽剧、柳子戏等剧种。

二是板腔体,以京剧、梆子为代表,包括秦腔、豫剧、评剧、越剧等剧种。

三是综合体,是指曲牌体与板腔体相结合的剧种。

四是歌谣体,指民歌小调一曲多唱词的剧种,如彩调戏、黄梅戏等小剧种。

由于中国戏曲音乐分类众多、板式众多,各地方剧种方言用语各表其意,因而戏曲音乐的话语定位表达各有不同,比如京剧的“反二黄”,评剧称“反调”;京剧的“摇板”,评剧和河北梆子叫“紧打慢唱”……同时,同一剧种的板式与唱腔的话语定位表达也不尽相同,比如评剧的“快板”,有人称之为“滚板”,又叫“干板垛字儿”;唱腔中的附加字有人称之为“贴音”,有人称之为“代音”或“收尾音”、“跟音”……戏曲教学中各剧种对唱法技巧的表达不尽相同,同一剧种教师的教学表达也不尽相同。这就彰显出戏曲音乐话语诠释相对统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众所周知,我国有56 个民族,而确立每个民族的首要前提是有本民族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文字说明与文化定位的重要性。

规范中国戏曲音乐话语诠释,就要把各剧种音乐本身的用语表达用文字统一定位、达成共识,说白了就是把“游击队”改编成“正规军”,便于统一词令、统一训练、统一管理、统一提高,让中华民族各个戏曲剧种的音乐激发更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性,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好戏连台。

二、以准确规范的戏曲音乐语言文字解读中国戏曲音乐的独特风采,展示中华民族戏曲音乐的本土与国际价值

中国戏曲音乐由原始社会的歌舞到封建社会沿革派生的南戏、元杂剧,以至明清的“四大声腔”、“四大剧种”等千百年的史料证明,中国戏曲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艺的根,而戏曲音乐就是中国戏曲艺术的魂。老先生们常说“戏是车,曲是辙”,“戏以曲生,戏以曲兴,戏以曲传,戏以曲精”,这亦是中国戏曲能跻身世界三大古老戏剧之列的价值所在。

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有世界的”。中国有300 多个地方戏曲剧种,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不论是戏曲鼎盛期还是冷落时,仅就舞台艺术而言,中国戏曲在全国占有最大的观众群,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无论什么时期,中国戏曲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傲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戏曲的传承发展与戏曲音乐的发展变化紧密相连。我们一直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宗旨指引下阔步前行。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民族歌剧《白毛女》、《刘胡兰》、《洪湖护卫队》、《江姐》等优秀作品应运而生、影响广泛,直至今天其中的经典唱段依然广为流传,而这些经典歌剧的音乐创作都离不开地方戏曲元素的运用,比如《白毛女》以陕西民歌和秦腔的旋律交相浸润,《刘胡兰》使用了山西民歌和山西梆子的混搭,《洪湖赤卫队》充满了湖北楚剧的旋律韵味与特色,《江姐》则彰显了四川川剧的艺术魅力。什么是经典艺术作品?流传开来、流传下去、久演不衰的艺术作品堪称经典;谁来判定经典作品?人民。因为艺术源于人民、回归人民、服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最好的评委。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突出民族特色的本土艺术作品才能在世界的大舞台上独树一帜、各领风骚。因此我说中国戏曲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主旋律。前一段我在央视“向经典致敬”节目中看到中央民族歌舞团用民乐演奏的中国戏曲曲牌音乐和民间名曲,气派、震撼。听说他们世界各地巡回演出,受到极为热烈的欢迎。作为中国人,我在为他们骄傲的同时,也为中国戏曲音乐自豪!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只有经典的民族艺术才能彰显民族的艺术魅力,才能在世界艺术的大家庭里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就是中国戏曲本土价值与国际价值的关系。由此可见,沈阳音乐学院关于戏曲音乐话语及体系研究这项工作的重要价值。

三、为戏曲艺术工作者强化自觉自尊自强、坚定文化自信的价值

中国戏曲从形成到发展沿革的千百年进程中,经历了无数坎坷磨难、风风雨雨,可以说是在经磨历劫中茁壮成长,因为广大人民喜爱,所以传承发展到今天。戏曲音乐理论家汪人元在《戏曲新政下的建设三题》论文中指出“今天戏曲的生存与发展出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在当代全球化的世界格局和社会转型期的国内格局之中,民族传统艺术普遍困顿与萎缩,而戏曲艺术的衰颓尤甚。在我国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于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如何让文化建设取得高度发展,也成为了重大的社会课题……”。我今年75 岁,从艺60 多年,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新中国戏曲艺术的鼎盛与衰颓,过去辽宁省14 个市和下属各县区都有专业的戏曲剧团,现在只有沈阳、锦州两个市保留着京剧、评剧团,还有大连、铁岭、朝阳、鞍山、盖州等地有部分戏曲团体,应该承认,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确实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和挑战。据文旅部统计公布数字,上世纪60 年代全国有368 个剧种,戏曲剧团全面转企后统计仅有170 多个,经过这些年抢救、挖掘、恢复非遗文化,现在的剧种达到348 个,有的剧种还正在恢复抢救之中。应该承认非遗文化保护确实功莫大焉。通过非遗文化保护的深入开掘和文化寻根,进一步验证了中国戏曲是中华民族古老艺术传承到今天的活化石。

2021 年12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文艺创作的方向并提出了新时代文化艺术的伟大使命与任务。全国文艺界欢呼春天到来了……

在这个形势大好的热潮中,沈阳音乐学院举办“首届中国戏曲音乐学术论坛”,展开戏曲音乐话语体系的深入研究,这既是以实际行动对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又具有弘扬、传承、发展、繁荣中国戏曲艺术的引领辐射催化价值。这是对戏曲艺术事业的有力支持,也是对戏曲艺术工作者的鼓舞。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戏曲人更该自律自强、团结奋斗,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创作出更多彰显中国审美志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让中国戏曲艺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评剧中国戏曲剧种
关于云南四大少数民族剧种传承及发展探析
浅谈评剧的乐队及伴奏
新形势下唐山评剧如何焕发生机
小剧种大舞台
关于“守望濒危剧种”的呼吁
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举办112个剧种118个剧目献演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
评剧《良宵》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