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历程及其当代使命

2022-11-05 23:18徐敦广
乐府新声 2022年1期
关键词:唱法美声唱法中国化

徐敦广

[内容提要]美声唱法自20 世纪初期自西方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本土唱法的碰撞与融合,不断推动其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并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得到繁荣发展,成功融植于中华音乐文化的丰厚土壤之中,彰显出中国独特底蕴。缕析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百年发展历程,可清晰地看到其初始期的有机借鉴、探索期的碰撞思辨和成熟期的繁荣发展之全貌。深入探究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不仅有利于厘清美声唱法所肩负的传承创新使命,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有助于提升我国音乐文化的软实力,进而不断推动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美声唱法源于欧洲,从其诞生以来便以其科学性被世界所公认。美声唱法中国化,即指美声唱法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文化语境中不断发展变化,并与中国民族唱法相融相通后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美声唱法。综观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不仅体现出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有助于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日趋完善,从而大力推进我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一、求索与实践: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初始期

美声唱法产生于17 世纪的意大利,20 世纪20 年代传入我国,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对我国声乐演唱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初始期指的是20 世纪初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应该说,这一时期美声唱法对本土演唱方法的影响,进一步拓宽了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业界广大学者们探索和学习西方美声唱法的积极性,并开启了将西方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唱法相融合的声乐实践进程。

20 世纪初的“学堂乐歌”运动是美声唱法中国化的萌芽,也是西方音乐教育传入中国的启蒙时期。自此,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进入了求索式的发展起步阶段。教育家蔡元培和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为音乐教育的初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此间,我国先后创办了北京艺专音乐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学校聘请苏石林、斯拉维阿诺夫等外籍教师来华进行教学交流,更有周淑安、应尚能、黄友葵等一大批留学生们将美声唱法的教学带入了中国。他们不仅是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奠基人,也是中国美声歌唱艺术的开拓者。苏石林作为俄籍男低音歌唱家,是第一位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的外籍歌唱家,他培养了如斯义桂、沈湘、高芝兰、温可铮等中国第一代美声唱法歌唱家。苏石林较为强调美声唱法中的面罩唱法、关闭唱法等歌唱方法的运用。留美音乐教育家周淑安作为我国最早教授美声唱法的女教师之一,她重视咬字吐字及对音乐的理解,培养了众多声乐人才,如喻宜萱、郎毓秀、张权等。20 世纪20 年代,在美声唱法传入中国的早期阶段,如《问》、《大江东去》等艺术歌曲的演唱,基本上是模仿西方的美声唱法进行演唱。这一阶段,美声唱法的歌唱家们在民族思想观念和演唱实践中,试图把美声唱法发展为“一方面创造新的国民音乐,一方面与西乐共进,在深入学习西方音乐多声思维为核心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发展,最终达到世界音乐理想”的声乐艺术。中国歌唱家们清楚地认识到,借鉴西方演唱技术是为我国民族音乐服务,绝不能全盘西化。于是他们在思想意识中试图创造出一种新的演唱风格,以“如有意改造旧乐或创作一个国民乐派,就不能把旧乐完全放弃”的主张为理念,开展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探索工作,在“中西兼顾与融合”的核心发展观念中,将传授西洋唱法与本土唱法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以此主导美声唱法中国化初始期的实践。

鉴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歌词与中国文化的紧密关联,客观上要求中国歌唱家们在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时,必须要解决好咬字和吐字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这就要求我国作曲家与歌唱家保持密切呼应、同步配合。值得一提的是,被誉为“中国的卡鲁索”的声乐教育家沈湘,他将美声唱法“洋为中用”,创造了中国的歌唱体系,树立了正确的演唱声音理念,并运用正确的演唱思维,运用辩证的哲学观提出声乐演唱“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过程,并以此培养出了诸多的声乐演唱和教学人才。为适应这一时期美声唱法的实践需求,我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与美声唱法相契合的艺术歌曲精品,《玫瑰三愿》、《我住长江头》、《渔光曲》、《松花江上》、《红豆词》、《长城谣》等一大批艺术歌曲便由此应运而生。这些根植于中国本土音乐元素创作而成的中国艺术歌曲,在演唱上凸显了中国化的民族特征,充分展现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独特魅力。

二、借鉴与融合: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探索期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是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探索期。新中国成立后,美声唱法中国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推陈出新是这一发展阶段的主要标志。关于唱法借鉴融合的实践早于理论的创建,而理论的形成也源自大量的实践。1949 年之前,歌剧创作领域中出现的关于唱法的使用问题为后期的“土洋之争”埋下了伏笔。创作于同一时代的歌剧《秋子》和秧歌剧《兄妹开荒》,两部歌剧都是以中国故事展开,但在演唱上却是一个完全模仿美声唱法,一个完全采用中国本土唱法。前者在群众中反响平平,后者则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歌剧《白毛女》则是将中西唱法进行了融合,从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继《白毛女》之后,我国歌剧创作伴随着“土洋之争”走向了偏戏曲化的发展路径,导致这一时期优秀的歌剧少有问世。

关于唱法的土洋之争,起始于1950 年。1950年在国内音乐类重要期刊上,“土唱法与洋唱法”之间的争辩便开始了正面交锋。1956 年8 月,全国音乐周在北京举办。期间在声乐表演组的专题发言中,土唱法与洋唱法之争成为激烈讨论的焦点问题。此时争辩的意义在于民族声乐风格融入的问题,而不是就唱法谈唱法。1957 年,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声乐教学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美声唱法民族化的发展目标、培养方式和继承、发展传统民族唱法的要求。会议认为,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说,应当借鉴西方美声唱法,用以全面保护、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丰富、完善并发展我国民族声乐体系的理论架构。“土洋之争”自全国声乐教学会议之后逐渐趋于理性探索。自此,美声唱法中国化便成为音乐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和使命。文化部还于本次会议后派出多位声乐教育家前往欧洲各国学习美声唱法,进一步开启了美声唱法本土化的探索,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美声唱法与中国民族语言的结合。1962 年12 月,中国音协在北京举办独唱独奏音乐座谈会。会上提出了汲取各类唱法的优势特色来共同创建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目标。在国外学习深造的声乐教育家回国后,按照文化部和中国音协提出的要求,积极致力于中国声乐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快了美声唱法与本土唱法的融合发展,并将唱法的论争转向为对音乐民族化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土洋之争在学界之所以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一在于宽松的国内政治环境,其二在于唱法背后中西音乐的异同以及国内不同群体的不同审美诉求。也正是这场唱法领域的激烈争辩,促进了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长足发展。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我国声乐艺术开启了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在此期间,随着专业音乐院校的成立,美声唱法逐渐成为声乐教学的主体之一,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互融并行,逐步形成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独特演唱风格。演唱风格重在特色,演唱方法贵在科学。美声唱法要求在歌唱中打开喉咙,保持正确的歌唱位置和良好的共鸣腔体,同时要求良好的气息支撑,且声音具有穿透力;美声唱法讲究真假声的流畅切换和融会贯通,按音高比例合理设计真假声的比例,把胸腔、咽腔、头腔的共鸣合理利用起来,形成浑厚饱满的声音色彩。美声唱法这一演唱技巧要求与我国早期的民族唱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我国早期的民族唱法以真声为主,讲究“字正腔圆”和“依字行腔”,强调字与腔不可分割的关系。以真声为主的歌唱要求,使得歌者的音高训练过度依赖于“天生”的成分。因此,早期民族唱法的高音区和低音区的拓展略显不足。中国民族唱法多强调口腔共鸣,缺少对头腔、胸腔共鸣的运用。学者们在分析了两种唱法各自的特征后,开启了中西唱法互融、借鉴和弘扬民族特色的创新之路,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开始走向成熟。例如丁善德基于民间音乐题材创作的《玛依拉》,作品与西洋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方式相结合,极大丰富了新疆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演唱风格。青海民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元的艺术个性,王洛宾采集并译词的青海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流传多年。

三、理性与多元: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成熟期

改革开放以来,美声唱法的中国化发展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美声唱法民族化、唱法多元化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美声唱法作为西方传入我国的声乐演唱方法,之所以能够在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中得以立足,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其根本原因在于美声唱法在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致力于服务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由于我国作曲家们将声乐作品的民族化作为其创作的基本原则,因此,作为表达声乐作品的演唱方法,也理应秉承唱法服务于作品的实践准则。

美声唱法作为在中国发展百年的声乐演唱方法,始终坚守着民族化的探求和研究,并在多年的实践中,逐渐发展为既区别于民歌、曲艺、戏曲的唱法,又不等同于西方传统意义的美声唱法。实际上,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都是中国声乐演唱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界还将两者融合后所形成的演唱方法,称之为“中国唱法”。关于这一概念的形成,我国广大音乐学者也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薛建洲认为:“‘中国唱法’的内涵是一种边缘唱法,从理论上讲,是介于美声、民族、通俗其中两种或三种唱法之间,其所占比例则应以歌曲内容为依据”;程路则认为“中国唱法的范畴很大,如果建立在中国创作艺术歌曲的演唱风格上则更明了直接,强调中国唱法应具备语言、旋律、文化背景和歌唱技巧四个要点,并由歌唱家们在演唱中完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张承军则认为:“理想的‘中国唱法’是一种能根据中华民族的语言、民族气质之特点,根据各剧种、歌剧的不同唱法,音乐风味的个性与共性之不同表现因素,与‘美声唱法’中的科学发声方法和有关演唱技巧规范巧妙、有机地结合而逐步形成的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唱流派”。综观各位学者对“中国唱法”的认识,笔者认为,美声唱法是“中国唱法”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美声唱法在百年的中国化发展道路上,始终坚守着遵从民族语言的运用及民族化的审美标准。它不仅实现了中西方演唱方法中国化发展的可能性,更以其丰富的表现力和可塑性,伴随着音乐审美的变迁,不断更新着“中国”、“民族”、“世界”唱法的综合认知。

美声唱法中国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一方面美声唱法在中国化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本土唱法相融合,从而衍生出具有创新性且符合大众审美的演唱方法;另一方面,美声唱法对中国声乐作品演绎的适用性和可塑性不断得到拓展。自21 世纪以来,关于美声唱法与本土唱法的融合和衍生问题,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中国音乐学院邹文琴教授指出:“如今的民族声乐艺术,是在继承传统的戏曲唱法、曲艺民族声乐艺术、民歌唱法精华的基础上,并且借鉴美声唱法科学的训练手法,比方说它的呼吸、它的位置、它的声音穿透力而形成的一种混声唱法”。男中音歌唱家姜家祥指出:“民族唱法,广义地讲,可以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带有这三类风格的创作歌曲的演唱方法。这里所指的民族唱法则是作为狭义的理解,只要是指演唱风格较强的声乐作品时所用的技术方法及一些规律。它们即是从戏曲、曲艺、民歌这些传统唱法中提炼和继承下来的,同时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洋唱法中优秀的结果”。韩宝强博士指出:“现代民族唱法是由我国一些声乐歌唱家在借鉴美声歌唱方法合理内核的基础上,结合中国语言特征和音乐表达方式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歌唱方法”。杜亚雄提出:“凡是采用我国语言进行歌唱的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都应当称为‘民族唱法’”。他还提出民族唱法可分为“民族传统唱法”、“民族美声唱法”、“学院派民族唱法”和“民族通俗唱法”四类。其中提及的“民族美声唱法”实际上就是美声唱法中国化后形成的融合唱法。从中不难发现,美声唱法不仅具有与其它声乐演唱方法相融合的特点,还具有表现其他声乐演唱方法作品的可塑性。如廖昌永、雷佳在2019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演唱的《美丽的家园》(常石磊词曲),就是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共同演绎的优秀作品。廖昌永演唱的《追寻》(张和平词、舒楠曲)以及在《声入人心》节目中,由赵越、郭虹旭演唱的《在水一方》(琼瑶词、林家庆曲)、廖昌永、阿云嘎、蔡成昱在2021 年央视元宵晚会上演唱的《百年》(董玉芳词、王备曲)等,也都是美声唱法演绎流行歌曲的成功典范。美声唱法具有演唱多种声乐体裁的适用性。无论是中国民族歌剧、中国艺术歌曲、古诗词艺术歌曲,亦或是中国民歌,美声唱法均可适用其中。如歌剧《白毛女》选段《杨白劳》、歌剧《沂蒙山》选段《沂蒙山的女儿》,都是以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民族歌剧的范例。再如,曹秀美演唱的朝鲜民歌《阿里郎》、常思思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等,同样以美声唱法将中国传统民歌的民族性表现得酣畅淋漓。

四、传承与创新: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当代使命

自学界提出“美声唱法民族化”起,业界的学者们便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与创新中国民族文化的光荣使命,并以百年的探索和发展印证了“美声唱法中国化”不仅是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需要,也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必然趋势。我们从中清晰地看到,美声唱法在中国化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融合性特征,以及中国民族文化对其所持有的开放性胸怀,行之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力和民族文化的整合力。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承载着传承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美声唱法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声乐演唱技法和理论的深入探索研究得到大力发展。作曲家和歌唱家们创作和演唱了大量以“讴歌新时代”为主题的经典声乐作品,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卓越成就,为广大群众呈现了备受关注的精品力作。如《我爱你,中国》、《多情的土地》等。这些中国艺术歌曲充分展示了新时期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风貌。进入21 世纪,我国声乐艺术进入了快速的发展时期,诸多高水准的美声唱法作品相继出现。《我爱这土地》、《绿色的承诺》、《走进敦煌》、《鸟儿在风中歌唱》、《两地曲》等。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新世纪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使命担当。特别是作曲家和歌唱家们所偏爱的古诗词艺术歌曲体裁,在改革开放后成为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如廖昌永于2020 年在维也纳举行的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上,以美声唱法演唱的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钗头凤》、《幽兰操》、《阳关三叠》、《枫桥夜泊》等,在表现美声唱法艺术性的同时,诠释和传承了唯美典雅、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诗词文化。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伟大实践。“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指基于公共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上,通过创造文化价值或者文化附加值,继承、培育和发展一种独特的民众精神和品格,借助文化生产、文化交流、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等手段,使本国所倡导和奉行的价值观念被国内外受众所吸引和认可,借以赢得国际声誉与影响力的国家实力”。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文化共生,美声唱法百年来在中国的探索和发展,有效促使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融。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向内与中国民歌、戏曲相结合,向外与西方创作技法和美声唱法相融合,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声乐文化兼容并蓄的融合精神,更实现了平等的文化交流和双向的文化传播。使我国声乐艺术在走向世界音乐文化的进程中,彰显着新时代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美声唱法以其百年来丰硕的中国化发展成果,向我们证明了我国声乐文化的创新性和包容性。自美声唱法中国化道路的开启之际,专家学者们便自觉肩负起文化创新的使命。美声唱法的形成,是西方音乐文化逻辑化、立体化、纵向思维的体现。人们之所以一致认为美声唱法科学,是因为其建立在声学、生理学基础之上,并给予人体歌唱器官一定的研究。美声唱法的科学性与我国民族唱法多样性是相对而言的。我国民族唱法在诸多论著中多以“写意性”方式呈现,因民族而异、因地域而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基于此,学者们在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研究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美声唱法的可鉴之处,同时强调保留民族特色的传统因素,以及二者的融合性。在这一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赋予了美声唱法文化传承的功能,也使其承担着我国声乐文化创新的使命。当下,唱法服务于风格,为了表现不同的民族风格而形成的多元化唱法更是创新能动性的直接体现。这些不同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全面创新,不仅在我国声乐文化的繁荣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更对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自觉与提升: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当代意义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具有增强民族音乐文化自觉和提升民族声乐全面发展的深远意义。在美声唱法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声乐艺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声乐学界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百年发展,为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丰富了我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更对我国民族声乐体系的建构和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声乐艺术的文化自觉是形成中国音乐文化话语体系的关键。美声唱法在百年的发展中,所表现出对中国音乐文化思想的自觉传承,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美声唱法在百年来自觉体现出的“融于共性、凸显个性”的音乐文化价值取向,对开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新的发展愿景,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百年来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已成为中国民族声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其理论架构和表现方式必然呈现出民族文化特征和民族审美方式,美声唱法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对中国文化思想和实践的认知,也必将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方式的潜移默化和引领。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曾说:“民族文化的保存、发展和前进,关系到能不能有效地吸取和消化外来文化的问题。在开放的过程中,外国的东西不但要进来,而且会冲进来,像潮水一样,假如我们固有的东西不能保住,不能在自己根基上发展前进,那么在文化上可能成为外国文化的附庸。任何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不管它在物质方面如何发达,它在精神文化方面必将成为外国文化的俘虏,其结果无疑是悲惨的”。美声唱法作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歌唱艺术的桥梁,在中国化发展的本体构建中必须清晰地认清文化的“民族性”不等同于唱法的“局限性”。美声唱法传统中国化的发展进程,理应在纵观融合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中,通过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并取得开放性的中国化发展态势。

众所周知,在20 世纪20 年代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后,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便发生了“质”的改变。这种改变并非传统的演唱方法就此销声匿迹,而是借鉴后的自觉融合。在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对先进文化的顺应以及对自身结构的调整,始终展现于文化自觉的格局之中。在经过不断的磨合、校验过程后,我们已把这种“新”的演唱技巧视为中国声乐常态的演唱方法。可以说,革新变化的中国声乐演唱方法不仅是一种活态的音乐文化进程,更是民族艺术生命基础的存在之源。它与中国传统声乐演唱技术和谐相生,成为中国声乐艺术的基本范式。这种不断更新的演唱思想,从当前社会文化潮流与艺术发展客观规律的角度来说,可谓是一个自然中的必然。尤其在改革开放后,美声唱法以其科学性,成为中国声乐艺术的演唱主流之一,并在中国音乐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中,显示了重要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

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对推进中国民族声乐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作为传承中华民族歌唱审美观念、演唱技巧的载体,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学校——瞽宗的建立,是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产生的标志。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先后成立了多所音乐院校。由于这些音乐院校肩负着传承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在声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方面,都致力于民族化的发展理念。尤其在声乐教学方法方面,我国声乐教育在借鉴美声唱法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力求使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平衡发展。这不仅准确地探寻了中西声乐文化的契合点,更对中国民族声乐演唱风格和演唱技巧的民族性体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民族声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它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桥梁,也是传递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民族声乐教育所承载的根本使命,就是保护、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是多种文化艺术积淀的结果。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美声唱法以传承和传播民族声乐文化为使命,在致力发展民族声乐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将视角从关注音乐本体拓展至解读音乐背后的文化现象,与中国民族演唱方法平等对话、和谐共生。

关于美声唱法中国化的相关探讨,既属于理论探讨,又属于实践研究。美声唱法中国化发展所涉及的理论问题,是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中的重要论题。美声唱法在中国化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融合与创新,已显示出其在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自觉和当代使命。美声唱法中国化应自觉面向多元化构成的声乐演唱体系进行融合性探索;自觉面向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历时性思考;自觉置入中国民族思想力求共时性发展。基于此,美声唱法作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以响应时代召唤、顺应人民需要为己任,肩负起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使命,唱响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赞歌!

猜你喜欢
唱法美声唱法中国化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试论藏传佛教中国化历史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